春來,野菜香……


春來,野菜香……

文 | 陶芳 · 圖 | 網絡


沐浴在春日暖陽裡,遊走在田埂地頭上,突然發現,最近幾天野菜的種類一下子雨後春筍般繁多了起來!突然對野菜有了濃厚興趣,拿上小鏟子,拎著兩個方便袋,開始了我的挖野菜之旅!

昨夜就突擊了一下,把最近看到的關於農村野菜的小視頻重新搜索了一次,並整理了幾頁筆記。當然,整理的都是比較常見的,還有一些,潛藏於我的童年記憶,但現在也確實不認識的野菜,也被我收錄其中。

最常見的應該就是艾草!每年端午,家家戶戶都有門上插艾草的習慣,寓意祛除邪氣。在這樣的習俗中長大的我,每年端午都會買上一把艾草插在門上,等到艾草放幹了,就裝進方便袋收藏起來。去年我蕁麻疹反覆發作的時候,收藏的這幾袋艾草發揮了獨特作用!

陽春三月,正值艾草冒出綠芽,碧綠碧綠的艾葉水靈靈的,淡淡的艾香沁人心脾。此時,正是食用艾草的最佳季節。可以把新鮮的艾草打成糊狀,再加入適量的糯米粉製成麵糰,然後分成小塊,製成餅胚,入鍋蒸熟。這種艾草餅不但味道好,還有不錯的美容功效,經常食用還能預防感冒。

春來,野菜香……

新鮮艾草煎雞蛋也是一種不錯的吃法,還可以把新鮮艾草搗成汁,加入麵粉、酵母做成艾草饅頭。疫情嚴重的時候,呆在農村的我們,家裡沒有任何防疫用品,沒有酒精,沒有84,有的只是緊張情緒,諮詢了學中醫的朋友,建議我在家裡燻艾草消毒殺菌。

於是,我用火盆端著一堆陳年艾草樓上樓下每個房間裡跑,把整個屋子都用艾燻了一遍!然後,把這個方法推薦給鄰居,讓他們也採用此法在家裡進行消毒殺菌!家裡消毒了,自己也尋了些許安心。

薺菜也是很常見的倍受大家喜愛的一種野菜,在黃陂鄉里,我們都叫它地菜。從小到大,我一直喜歡吃地菜餡兒的餃子,喜歡它的那股清香,令人神清氣爽。每次挖地菜,我特別喜歡把剛挖出來的地菜根部放到鼻子跟前,然後深吸一口,想那清香滲透到身體的每一個細胞。

地菜的功效特別多!它可以增強身體的免疫力,有降血壓、健胃消食的功效,對痢疾和腸炎也有一定療效,還可以預防癌症!看來,要抓住這個時節,多吃點地菜!馬上就到三月三,又是一年一度地菜煮雞蛋的日子,這回是一定不會錯過了!

春來,野菜香……

這幾天,菜地裡多了很多扛著鋤頭拎著籃子挖野菜的女人,只不過此刻,她們已經沒了挖地菜的熱情,把眼光轉向另一種鄉村常見的野菜——小時候,我特別喜歡對著那個白絨絨的大球,用盡吃奶的力氣一吹,然後喜滋滋地看著絨球瞬間爆裂成無數傘兵,在陽光下隨性飛翔……沒錯,正是蒲公英!

此刻,蒲公英在靠近水源的田坡頭,零零星星地開著嬌豔的黃花,之所以說零星,是因為很多蒲公英都才剛剛冒出土壤,特別水嫩,乍看上去,還以為是一片綠葉菜呢,比生菜還顯得水嫩,只是沒有生菜那麼繁茂。

蒲公英實在是太厲害了,它除了有清熱解毒、殺菌消炎、消腫散結的作用,還對目赤咽痛、疔瘡腫毒、肺癰、腸癰、乳癰有一定療效,還可以利尿通淋、防止結石、預防感冒(特別是流感和病毒性感冒),還有護肝保肝的作用。

這一看來,蒲公英真的是個寶啊!難怪這幾天,挖蒲公英的人越來越多,當然也包括我,每天出去挖一點,每天出去挖一點,回來摘洗乾淨,拿到三樓晾曬起來!

春來,野菜香……

還有一種野菜,是我成年後才感興趣的!小時候,我們姊妹仨經常到木蘭山下的姑媽家去小住。有一次從姑媽家回來,大人們問妹妹,你去你姑媽家做客,姑媽都做了什麼好吃的給你吃啊?妹妹答,“吃了豬吃的菜!”因為在我們村,這種野菜都是採挖來作為豬飼料,餵豬用的!

大人們聽了,笑得前仰後合,這個關於“豬吃的菜”的故事就在村子裡流傳開來。豬吃的菜,說的就是馬齒莧。小時候我吃馬齒莧,還真的就是在姑媽家吃的,那時候,姑媽將馬齒莧焯水後炒著吃,酸不拉幾的,我們覺得一點兒都不好吃!

長大後,在別人家吃了一種特別可口的鹹菜,愛不釋手,一問,竟然是馬齒莧製作的,愛吃也愛琢磨的我趕緊詢問做法——先將採摘回來的馬齒莧洗乾淨,然後放到開水中煮沸焯水,最後撈出來瀝乾水分,放到陽光下暴曬幾日,曬乾即成。如果不怕麻煩,還可以在曬乾之後再用大火蒸,蒸的次數越多,做起菜來越美味!

記得那一年在北京,女兒一兩歲光景,我推著女兒到北京的郊區去採摘馬齒莧,回來的時候,車上裝的是幾大袋馬齒莧,女兒只能屁顛兒屁顛兒地跟在我的身後,小傢伙雖然跟著我走得辛苦,卻也洋溢著一種收穫滿滿的愉悅感!我們用馬齒莧包餃子、做包子、燒菜,還可以做鹹菜,百吃不厭!

春來,野菜香……

那時候是為了美食,後來才知道馬齒莧的藥用價值不可小覷。馬齒莧是天然抗生素,具有清熱利溼、止痢疾消炎的作用,還有降血壓,防止心臟病、延緩衰老、抗癌的功效,它還對糖尿病有輔助治療作用,馬齒莧還可以促進腎上腺分泌,促進胰島素分泌,有降血糖的功效。原來,馬齒莧也是野菜中的一寶啊!

前幾天女兒肚子不適,有些拉肚子,媽媽從野外挖回一把野蔥,煎雞蛋給孩子吃。還別說,這個土方子很管用,孩子很快就沒事了!昨天朱爸爸有點流鼻涕,媽媽用野蔥加生薑給他熬了一碗水服下,今天人家說不流鼻涕了!網上查了下野蔥的功效:發汗、散寒與消腫,可以用於感冒、頭痛發燒以及腹部疼痛等疾病的治療。

艾草、薺菜、蒲公英、馬齒莧,還有這平時無人問津的野蔥,看著毫不起眼,卻有這麼多的藥用價值,不得不感嘆華夏兒女的聰明與智慧。傳說中的神農嘗百草,還有李時珍的《本草綱目》,都為中醫中藥的發展立下了汗馬功勞!

在如今這個抗生素濫用、食品安全成問題的年代,我們還是要認識一些植物,瞭解它的功效,才能合理地對自己和家人的身體進行相應的食療和食補,這就是中醫所說的固本培元。為自己養成一個良好的飲食習慣,還自己一個健康的身體,這樣,所有的一切才均有可能!

春來,野菜香……

關於作者 陶芳,1974年生,黃陂長軒嶺人,從事幼兒教育工作,目前工作於武漢漢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