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化水稻高產種植技術的策略分析

水稻是我國最主要的糧食作物之一,它的產量大小會直接影響到人們生活的質量。隨著人口的增長,人們對糧食產量的需求正變得越來越大。若想保障水稻的產量,就要對其種植技術加以優化。文章以廣西桂平水稻種植為例,結合相關的農業理論知識,對水稻種植中的技術作出了優化,為水稻種植提供了相應的參考。

優化水稻高產種植技術的策略分析

1水稻的生長特徵

水稻分為早稻、中稻和晚稻幾類,不同的稻種,其栽培技術也有所差異。水稻種植的早期,水稻發芽會比較緩慢,經過自身分化形成組織和器官。抽穗期時,水稻進入了生長和生殖期。水稻在生長的過程中,需要進行全過程的栽培,農戶要加強田間的監管工作。通常情況下,水稻栽培有多種方式,如育苗移栽、種植雙季稻等。水稻若想實現高產,就要在栽種期間保持稻田裡的水分充足,增強在田間的透光性。只有經過科學合理的栽培,水稻作物才會取得更高的產量。

優化水稻高產種植技術的策略分析

2水稻高產種植技術

水稻栽培的技術有多種,常見有直播栽培技術、旱育稀植栽培技術等。水稻種植過程中,優化栽培技術是提升水稻產量的有效方法。水稻種植戶需要把控好栽培中的細節,優化栽培步驟,因此需要在育種、播種、管理等方面作出改善。水稻種植過程中要結合種植地域的具體狀況,選擇適宜的水稻種植方式,促進水稻種植的可持續發展。水稻的種植和管理,要堅持精細化的原則,在種植中要做好相應的生態化分析,對地質結構進行優化。由於我國水稻高產種植技術執行力較弱,因此一些地區還需要進一步創新,優化水稻種植方案和技術,做好田間管理工作,加強對病蟲害的防治,促進水稻種植的高產量、高品質,全面提升我國水稻的種植水平。

優化水稻高產種植技術的策略分析

2.1水稻直播高產栽培技術

2.1.1水稻育種選擇

通常情況下,直播水稻的根系較淺,因而也比較容易出現水稻倒伏現象。為了減小水稻倒伏現象的發生,水稻種植戶要嚴格仔細的篩選水稻的種子,做好育種工作。種子選擇要儘可能的傾向於一些抗倒性較強的種子。市場上有許多抗道符水稻種子品種,如早優143等。

2.1.2水稻浸種

水稻種子在播種之前,需要對其作出早期處理。水稻種植戶要做好相應曬種、選種工作。曬種過程中,農戶要將水稻種植儘量的攤開,把握好陽光的強度,使得種子能均勻的接受光照,保障種子的乾燥性。農戶要在曬種時進行選種,挑出一些不合格的種子。選種的方式也有許多種,常用的有用配製好的鹽水,將種子倒入到鹽水中,一些種子中的雜質會和健康的種子分離,農戶可以將其撈出來,再次清洗。

選擇好優良的種子後進行浸種,浸種水溫通常在40度左右,之後用石灰水浸泡消毒,消毒完畢後要進行再次的沖洗。

優化水稻高產種植技術的策略分析

2.1.3水稻的播種

水稻浸種完成後要進行播種,由於是直播種植的方式,對土地整理的依賴性較強。播種要選擇合適的時間,桂平地區水稻播種時間為3月中旬和7月下旬。農戶要播種水稻前要先做好土地整理工作,儘量的保持土地的平整程度,使得土地的高低落差不能超過3釐米。直播水稻的種植對種植時間也有著較高的要求,和移栽水稻相比,直播水稻種植的時間通常要晚7到10天左右。

播種時要根據當地的具體環境,一般情況下,播種氣溫要要在12度以上。如果播種較早,需要搭建棚子防寒,並且要防雨。播種時要儘量的保障稻苗的均勻性,這樣出苗率才會高。出苗後發現不均勻現象,要進行及時的移栽,保障稻苗做到合理密植。大面積種植時,每公頃水稻種子用量在40KG到45KG。

優化水稻高產種植技術的策略分析

2.1.4田間管理

田間管理工作對於提升水稻種植產量非常的關鍵。

田間管理工作涉及到的內容廣、時間長。在水稻的苗期時,要做好查苗和補苗工作,等到水稻出苗後,農戶要對出苗情況進行查看,是否達到一定的出苗效果。如果一些地方出苗效果差,出現了缺苗現象,農戶要及時的補齊。另外,農戶還要做好對水稻的補水工作,當稻田出現乾旱時,要及時的澆灌。在水稻後期的田間管理工作中,農戶要注重對稻苗的病蟲害防止,可以開展人工的捉蟲或者使用一些農藥物,做好病蟲害的防治工作。

優化水稻高產種植技術的策略分析

加強對水稻的長穗期的管理非常重要,長穗期間田間管理的好壞會直接決定到水稻的產量。水稻出現幼穗分化時,生長的速度也最快,這個時候的營養需求也最大。農戶要想保障水稻的營養,就要為水稻提供足夠的養分和水分。施肥時要把握好各種肥料之間的比例,根據桂平當地的土壤特性,通常是60%到65%作為基肥,35%到40%作為追肥。當出現水分缺少時,會影響到水稻的正常發育,造成產量的下降。對水稻澆灌時也要控制好水的溫度和水量大小。

優化水稻高產種植技術的策略分析

2.2水稻旱育稀植栽培技術

水稻旱育稀植栽培技術也是被廣泛使用的水稻種植方式之一。採用此種栽培技術,農戶要做好土地整理工作,使得種植土地上實下送,同時要做好稻田的排水設計。畦整平後加上幹細土進行攪拌壓平,用水澆透後就能進行播種了。水稻苗期管理要做好澆灌工作,保障水稻的根系能夠快速發展。澆灌時,要做到稻葉不卷葉不澆水,土壤不開裂不澆水,防止稻田裡積水過多。此外,農戶還要做好相應的施肥和病蟲害防治工作,施肥時要保障水稻的影響供給,在不同的生長期,有著不同的施肥量,農戶要調控好肥料中氮、鉀的比例。水稻一旦感染上病蟲害,會極大的影響到水稻的產量。水稻生長過程中,常見的病蟲害有稻曲病、葉枯病等,農戶對於一些常見病蟲害的治理,要結合水稻感染蟲害的狀況,做好防控工作。農戶在噴藥時要均勻,也可以將藥拌在土壤中。水稻病蟲害治理中常用到的藥物有三環唑等,若想進一步加強防治,就要注意和一些化學、生物防控措施的結合。

優化水稻高產種植技術的策略分析

3結語

綜上所述,水稻種植過程中涉及到了許多環節,水稻產量也受到了多種因素的影響。若想提升水稻種植的產量,就要對水稻種植技術進行優化,根據當地的具體的狀況,選擇合適的栽培技術。做好相應的育種、選種、播種工作,加強對水稻的管理,掌控水分,做好施肥和治理病蟲害工作。只有做好水稻種植過程中的各個環節,採取全方位的措施,才能保障水稻產量的穩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