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田間管理技術要點 高產、穩產

1 深耕20釐米以上。棉株要良好的發育生長,必須有一個健壯的根系,才能達到根深葉茂。來提高棉株的耐旱能力和抗病、抗倒伏能力,使後期不早衰,提高產量。以最好應使用大鏵犁進行20釐米以上的深耕,給棉株的根系創造一個疏鬆的土壤環境,有利於棉株根系下扎,為棉花高產打下良好的基礎。

2 增施有機肥和平衡施肥。棉花要高產,一定要增施有機肥,有機肥含有豐富的有機質和各種營養元素。有機肥中主要物質是有機質,土壤中有了有機質,才能保持良好的結構和良好的通透性,以及增加調節土壤溫度的能力,施用有機肥能熟化土壤,使土壤中的有益微生物增加,提高土壤的保水保肥和供水供肥能力。改良和培肥地力,提高土壤的抗逆性能和提高化肥的利用率,保持棉花的穩產高產。

棉花田間管理技術要點 高產、穩產

施用化肥時要注意平衡施肥。棉花的生長需要吸收氮磷鉀的比例為3:1:3,尤其鉀肥不能缺少。棉花中後期缺鉀容易造成紅葉莖枯病,引起早衰,以至減產。有的棉農不懂平衡施肥,連年使用等含量的複合肥如氮17、磷17、鉀17,錯誤認為使用化肥的含量越高越好,其實不然。這種施肥方法,肥施得越多,不但會增加投入成本,還容易造成後期早衰。因為棉花是喜高氮高鉀低磷作物,施用磷肥過多,棉花不能完全吸收,而被固定在土壤中,造成土壤板結。磷有促進早熟作用,所以施磷過多。棉花容易引起早衰。

3 合理密度。棉花的種植密度要因地制宜,根據地力情況進行合理種植,才能獲得高產。如高水肥地塊適當稀植,沙地、旱薄地適當密植。據調查,大多棉農種植密度偏大,每畝種植密度在3500-4000株之間。個別的每畝達到4500株以上。因為棉花是喜光作物,如密度過大,化控掌握不好,通風透光性差,花鈴期容易造成落花落鈴嚴重,後期如遇連陰雨天氣,還會出現爛鈴增多,造成減產。也有棉農為了省工省時求高產,盲目追求稀植大棵的種植模式,不考慮自己的地力、水肥條件、種植品種以及管理技術適應不適應,到最後畝產才150-200千克。這種種植模式如果遇上氣候不利,施肥、澆水、化控,治蟲、管理技術等措施不當,風險很大。近幾年筆者經種植試驗認為,中等水肥地塊種植密度為每畝2500-2800株,管理得當,容易取得高產。

4 及時中耕。中耕不僅能起到除草的作用,而且能增加土壤的通透性。尤其是棉花苗期,中耕可以提高地溫,有利於促苗壯根,提高苗期抗病性,壯苗早發。花鈴期逐步進行深中耕,可以切斷土壤表層的根系,促進棉花的根系下扎,提高棉株的抗病性和抗倒性,預防早衰。雨後及時中耕,能切斷土壤的毛細管,可以保蓄土壤中下層的水分,減少因溫度高造成的水分蒸發,起到保墒作用。

5 噴葉面肥。大多棉農認為只要多施化肥,就不用噴葉面肥了,或認為噴那點肥也起不到多大作用。其實噴施葉面肥的優點很多:用量少、見效快、利用率高。尤其在棉花苗期,噴施氨基酸和腐殖酸類的葉面肥2-3次,可有效提高棉苗的抗病能力,並能促進壯苗早發。打頂後噴施2%的尿素溶液,隔5~7天噴一遍。連噴兩遍,可有效增加蓋頂桃的數量,增加鈴重。8月上中旬噴施2%硫酸鉀溶液或0.2%的磷酸二氫鉀溶液,隔5-7天噴一遍,連噴2-3遍,能起到增加鈴重、防止早衰的作用。我們這幾年的生產實踐證明,適時噴施葉面肥,可提高棉花產量5%~10%,增產作用明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