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知道泡綠茶為什麼水溫不能太高,那是哪種物質發生了變化呢?

經常喝茶的人應該都知道沖泡綠茶的時候水溫不能太高,尤其是高級綠茶,也知道水溫高泡出來的綠茶會不好喝。

那到底是為什麼呢?是水溫過高破壞了茶葉中的某種物質嗎?還是有其他原因呢?

今天咱們就來好好看看。


都知道泡綠茶為什麼水溫不能太高,那是哪種物質發生了變化呢?


一般說來,泡茶水溫與茶葉中有效物質在水中的溶解度呈正相關:水溫愈高,溶解度愈大,茶湯就愈濃;反之,水溫愈低,溶解度愈小,茶湯就愈淡,一般60℃溫水的浸出量只相當於100℃沸水浸出量的45—65%。

科研人員曾對茶湯中維生素c的穩定性做過專題研究,他們發現,溶於水中的維生素c在100℃時10分鐘即被破壞掉83%,但用沸開水沖泡茶葉並不會大量破壞維生素c,這是因為茶湯中的維生素c是比較難以分解的,其較為穩定的根本原因在於茶湯中含有較多的多酚類物質,它們能與鐵離子、銅離子等相互作用,從而抑制了維生素c的分解。


都知道泡綠茶為什麼水溫不能太高,那是哪種物質發生了變化呢?


高溫固然可破壞維生素c,但在茶湯和白水兩種不同的條件下,破壞程度是有很大差距的,人們的誤解正出於忽視了這種差異的存在。

從另一方面看,用沸開水沖泡茶葉,既能使茶葉的香氣更多更快地散發出來,又能使茶葉中的水浸出物溶解得較多(如咖啡咸和茶多酚等物質),使茶湯滋味較醇和爽口。


都知道泡綠茶為什麼水溫不能太高,那是哪種物質發生了變化呢?


但是相對綠茶來說,採摘嫩度通常比較細嫩,從單芽到一芽一葉初展的居多,尤其是名優綠茶對於採摘嫩度更為講究;而且綠茶屬於不發酵茶類,茶葉的屬性比較活潑。所以在沖泡上對於溫度的要求比較高,最好是在80-85℃。

茶葉越嫩、越綠,沖泡的水溫就要越低,這樣泡出的茶湯一定嫩綠明亮,滋味鮮爽,茶葉維生素c也較少破壞而在高溫下,茶湯容易變黃,滋味較苦(茶中咖啡鹼容易浸出),維生素c大量破壞。


都知道泡綠茶為什麼水溫不能太高,那是哪種物質發生了變化呢?


因為過高的水溫容易導致茶葉在高溫狀態下被燙熟,失去茶葉的活性;倘若溫度過低,則又容易出現茶葉浸出滋味淡薄,達不到品飲的效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