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水县委书记向承强谈坝区产业发展

人民网-贵州频道

实施“五个 ”战略体系

加快坝区产业结构调整步伐

据习水县人民政府网消息 发展农村产业、繁荣农村经济,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当前,全省上下正以坝区产业结构调整为突破口,纵深推进振兴农村经济的产业革命。习水县在纵深推进农村产业革命中如何发挥好“坝区效应”有如下思考。

习水县委书记向承强谈坝区产业发展

实施“4 N”空间布局战略

发挥坝区的示范带动作用

习水海拔落差大、地形切割深、耕地比较零碎,坝区是发展现代农业条件最优越、优势最明显的区域。在推进农村产业革命中,县级层面着力培育4个重点坝区,将其培育成习水农业现代化的样板田、科技田、效益田,确保不同坝区的土地亩产值分别达到3万元、2万元、1万元。乡镇层面以达到一定规模的坝区为重点,种植以精品果蔬为拳头品种的高效经济作物,带动全县范围内坡度在6度以下耕地彻底扭转“世世代代种玉米”的传统。

推进坝区产业结构调整,根本导向在于切实发挥其示范引导、辐射带动作用。所以我们追求以点“带”面、防止以点“代”面,打造“4 N”的坝区产业布局,就是要拿出最好的耕种地块,在坝区创建一批可观摩、可复制、可推广的农业现代化示范基地,通过“拨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使农村产业革命成效由“盆景”变成“风景”、由“坝区”走向“山区”。

实施“主导产业 ”产业培育战略

围绕主导产业延链补链强链

为了打破农村生产力布局“样样都有、样样都不成规模”的现状,习水确立了“生态畜牧 ”“有机红粱 ”“林果 ”“旅游 ”和“劳动力 ”五大主导产业,并将围绕这五大产业推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上中下游一体发展,把农村产业的高附加值挖掘出来。

一方面,我们要将“坝区”做成“景区”,以市场为导向丰富旅游业态,大力发展坝区休闲农业,力争建成一批乡村特色民宿和养生养老基地,有条件的坝区要创建3A级景区,将坝区打造成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

另一方面,我们要以“坝区”带动“园区”,将大安园区转型为农产品加工园区,集聚一批农产品加工流通企业,提高农产品加工转化率,推广“生产基地+中央厨房+餐饮门店”“生产基地+加工企业+商超销售”等产销模式,带动坝区优势农特产品的基地化生产。

实施“龙头企业 ”组织化模式

提高坝区农业结构调整组织化程度

对于重点坝区,家庭承包经营的农户动则数百户,必须提升农民组织化程度,扭转“单家独户搞生产、千家万户闯市场”的局面。我们将大力推广“龙头企业 合作社 农户”组织方式,让龙头企业发挥市场优势、带着农户闯市场,合作社发挥管理优势、组织农户搞生产。

每个坝区都要有龙头企业,每个农户都加入合作社,从耕种收到产加销,各类主体分工合作、各司其职。同时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坚持把农民受益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目标,作为对龙头企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获取资金扶持的前提条件,引导二者以入企务工、入股分红、利润返还、贷款担保、流转土地等方式形成紧密的利益共同体,让广大农民分享更多产业发展红利。

实施“配送中心 ”市场体系战略

实现坝区农业产销无缝对接

市场是检验产业结构调整成效的试金石。我们将用好线上线下两个渠道,开拓县内县外两个市场,让采购商不用天南海北找产品,生产者也不用千方百计找市场,跳过层层加码的中间环节,实现产与销的“面对面”。

针对县内市场,加强农产品配送中心建设,推广“生产基地 配送中心 销售终端”的流通模式,将配送中心打造成为“农超对接、农校对接、农社对接”的核心环节,对坝区农产品统一上门收购、统一分拣配送,减少流通环节、降低流通成本。

针对县外市场,主要依托龙头企业闯市场,推动商贸、供销、邮政、电商互联互通,鼓励流通企业与坝区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引导流通企业加强冷链物流设施建设,促进本地“菜园子”和外地“菜篮子”无缝隙对接。

实施“坝长 ”领导责任机制

推动坝区结构调整要素保障集聚

坝区产业结构调整是一项系统性工程,我们将推行“行政坝长 科技坝长”的双坝长制,由党政“一把手”担任行政坝长、农业技术骨干担任科技坝长,使“坝区”成为检验干部担当作为的“战区”。

我们将实行“一坝一策”工作机制,充分整合各方力量,每一个坝区组建一个工作专班,加强部门联动、统筹整合联动、跨界打通融合,做好农田设施建设、农业技术推广、产品对外销售等方面的工作,使坝区产业结构调整由“九龙治水”向“握指成拳”转变。各级各部门要把重点项目放在坝区上、把重大工程放在坝区上、把重大政策放在坝区上,着力奠定坝区产业发展坚实基础。

习水县委书记向承强谈坝区产业发展

点击查看人民网贵州频道新冠肺炎疫情报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