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深整裝出 意滿凱歌歸——懷化支援湖北醫療隊戰“疫”紀實

在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指引下——

情深整裝出 意滿凱歌歸

——懷化支援湖北醫療隊戰“疫”紀實

●全國各地堅持一方有難、八方支援,各地區前往湖北和武漢支援的廣大醫務工作者、人民解放軍指戰員以及各方面人員發揚越是艱險越向前的大無畏革命精神,聞令而動,堅忍不拔,不怕犧牲,攻堅克難。大家做了大量艱苦工作,付出了巨大努力,為疫情防控工作作出了重大貢獻。

——2月1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北京市調研指導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時強調

3月22日,懷化支援湖北醫療隊第一批61名隊員、第二批8名隊員完成救助任務,踏上歸程,回到家鄉。55天前,他們無懼生死,慷慨出征。和來自全國的支援隊伍、湖北同行一道,匯成了抗擊疫情滾滾洪流,傳遞著攜手共克時艱的大義大愛,托起無數生命的希望。

情深整裝出,意滿凱歌歸。3月18日,黃岡大別山區域醫療中心病人“清零”,抗“疫”鏖戰,五溪英雄交上了合格的“答卷”。

在黃岡,他們越戰越勇

“赴湖北支援,我報名!”

出征,沒有華麗的誓言,只有必勝的信念。回首55天前,新冠肺炎疫情襲來,位於大別山南麓的湖北黃岡市成為除武漢外疫情最嚴重的城市之一。農曆大年初四,來自懷化市一醫院、市二醫院、湖醫附一、市五醫院、市中醫醫院、市婦保院和漵浦、辰溪、沅陵3個縣人民醫院的61名精兵強將主動請纓,作為懷化市首批支援湖北抗新冠肺炎救治醫療隊員,踏上征程,眼神堅毅、步履堅定。

1月31日,61名醫務人員和邵陽醫務人員組成湖南省第二批支援湖北醫療隊(簡稱湖南醫療二隊),在湖南醫藥學院副校長李峰的帶領下,進駐湖北省黃岡市大別山區域醫療中心。

李峰擔任湖南支援黃岡新冠肺炎防治前方指揮部副總指揮。“當時,一個護理單元的100張床位,只用了30個小時就全部住滿了,住了104個患者。”他回憶說,當時的黃岡,救援迫在眉睫。

54歲的米允仕,湖南醫藥學院第一附屬醫藥ICU副主任醫師,擔任大別山區域醫療中心六病區重症主任,全面負責六病區危急重症病人管理,並指導下級醫師工作,參與和指導危急重症病人的搶救處理等。“救治病患,就是與時間賽跑,每一分鐘都很珍貴。”他未曾猶豫片刻馬上投入戰場。

當天,醫療隊臨時黨委決定,成立由20人組成的護理“尖刀連”。市二醫院護士長、湖南醫療二隊護理組組長楊晶帶領“尖刀連”張圓、許霞美、戴怡勰、歐陽文南、伍沐嵐5位護士穿著防護服,第一批進入隔離區服務病人。

“進病房前,我們激動又緊張。可一接觸病人,就立即進入了角色,一下子忘記了這是危險區域,我們就像平時一樣照顧著每一位病人,給病人測量體溫、配藥、打針。”楊晶說,她只想著速度更快一點,更細心一點,讓更多的病人更快更好地接受治療。

在黃岡的隔離區病房,他們忘我工作,一遍遍查看病人,一次次安撫患者,處理急重症病人,無懼病毒感染的風險。幾乎每天工作七八個小時,才回到駐地賓館,消毒測體溫洗漱30分鐘後,才能坐下喝上一口水吃上一口飯。

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日夜奮戰中,從最初選拔的“尖刀連”,到第二次支援大別山醫療區域中心ICU的“排頭兵”,再到後來組建“湖南ICU”的“先鋒隊”,湖南醫療二隊奮勇爭先,越戰越勇,把湖南精神、湖湘文化烙印在了黃岡老區的大地上。

在醫務人員的精心治療下,越來越多的患者跨過了新冠肺炎這道坎,治癒出院,迎來新生。3月1日,湖南醫療二隊迎來了重要的日子——隨著病人的減少,東區27名患者全部轉至西區,東、西兩病區順利合併。

市中醫院護士、支援湖北醫療隊員黃湘高興地記下日記:“我們取得階段性勝利了,兩區醫務人員重新整合,大家可以從長時間的疲勞戰鬥中得到輪休緩解。”

勝利在望,3月2日,懷化61名抗“疫”戰士相約來到酒店前坪,在風雨中唱起了《我和我的祖國》,歌聲嘹亮。

在武漢,他們是一束光

再出徵!與子同袍戰“疫”情。

“之前出發的醫護是治療患者身體上的病毒,而我們是治療患者心理上的病毒。”2月21日,懷化市第四人民醫院申秀雲與該院醫生和心理諮詢師組成的心理危機干預醫療服務隊逆向而行,共赴湖北。

他們有6人既是精神科醫生也是心理諮詢師,4人為心理諮詢師,均擁有豐富心理危機干預經驗。到達武漢後,分成兩組,一組去往武漢第七人民醫院,一組去往武漢紫荊醫院。

“有心理醫生嗎?能救救我奶奶嗎?”2月27日,市第四人民醫院支援武漢心理服務隊王小華剛打開微信,群裡就彈出這樣的話語。

小周的奶奶80多歲了,住在紫荊醫院,情緒特別差,不肯吃東西、不肯喝水。王小華進一步瞭解,奶奶聽力不好,視力也不好,溝通起來特別費力。

大家集思廣益,最後想到了把交談的內容寫在夠長的衛生紙上,再通過視頻與奶奶慢慢交流。一張張衛生紙,大大地寫著:“你有一個好孫子!”“相信醫生護士”……一個個訊息清晰地傳遞,直到奶奶配合醫生把病治好。

疫情之下,紙短情長。

申秀雲告訴記者,心理危機干預醫療服務隊給焦慮不安,不配合治療的患者床頭干預;安撫睡眠不好,整天鬧著要出院的老爺爺;撫慰陪伴在疫情中痛失親人的患者……他們的手機就是武器,病房、馬路邊上、賓館都是他們的戰場,語言則是他們安撫每一個受傷心靈的良藥……

“經過我們的干預後患者非常信任我們。”市第四人民醫院支援武漢心理服務隊左琴晶說,“他們治癒出院後,不斷地又邀請隔離點的病友加入微信群或者撥打熱線電話跟我們求助。”

心理服務隊給患者打開了一扇傾訴的窗,就像一束光,帶來希望。一位患者動情地說:“雖然沒法看到你們的模樣,但我能聽到你們的聲音,能看懂你們的眼神!”

3月17日,武漢市第七醫院順利將所有留院患者安全轉運至其他定點醫院後,隨即在其官方微信發出感謝信,感謝湖南省心理醫療隊用“心與心靈”的溝通,為戰“疫”貢獻力量。

共進退,他們齊戰“疫魔”

2月16日晚,懷化市疾控中心賀翔啟程武漢支援疾控中心開展流調排查和巡迴督導工作。

兩次深入到武漢華南海鮮市場,協助中國疾控中心採集環境樣品和野生動物樣品。賀翔說,離“病毒”越近對“大愛無疆”這個詞越有體會,心底的誓言也越發清晰:“同武漢人民共進退,疫情不除,堅決不退。”

共飲荊楚一江水,湖南湖北一家親。在近兩個月的鏖戰中,兩地是一家的溫情時時感動著大家。

2月的一天,市二醫院護士、支援湖北醫療隊員謝麗芬值班時,一位阿姨問她:“小謝,你是湖南懷化人嗎?我兒子在你們家鄉當兵有6年了。”如見老鄉故人一樣,兩人聊起懷化,阿姨說著說著哽咽了:“謝謝你,懷化特別好,我一定還會再去的。”

“患者沒有親人陪伴,我們便成了患者最親近的人。”市一醫院主任醫師、支援湖北醫療隊員賀兼斌說,值班時經常會有患者拉著他的手不讓走,從她們的眼神裡,感覺到了黃岡人民的依賴與感激。

“在病房,我們照顧患者,在黃岡,大家照顧我們。”市二醫院重症醫學科(ICU)主任、副主任醫師、支援湖北醫療隊員姚紹富介紹,他們住的酒店是老闆免費提供的,服務員自願無償提供服務,每天接送醫務人員的司機也是志願者。“可愛的黃岡人民用他們的實際行動抵抗病毒,我們必定和他們共渡難關,不破樓蘭終不還。”

湖北抗“疫”,眾志成城。“我們不為那錚錚誓言,只為那大疫後黎民百姓的歡顏。”懷化分批派出的71名醫護人員和1名流調人員用行動踐行承諾。

3月18日,黃岡大別山區域醫療中心病人“清零”,湖南醫療二隊全體隊員在病區做完了最後的環境清掃、被服清理、設備清潔等工作。三月的春風拂過,站好了最後一班崗的醫療隊員們在陽光下合影留念,與戰友、與黃岡市民、與這片戰鬥過的熱土。

“銘記瀟湘大愛,感恩湖南擔當。”3月22日,黃岡市民十里長街依依惜別英雄,隊員們熱淚盈眶,高聲喊道:“黃岡,加油!黃岡,再見!”(記者 李青青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