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体》中物理学被智子锁死,为什么不发展人工智能对抗三体人?

大阿拉波


能问出这个问题我想是因为楼主忽视了一个最为关键的逻辑:人工智能的发展依赖于计算机计算能力的提升,而计算机计算能力的提升又依赖于基础物理的进步。因此这个问题本身就是答案,因为智子锁死了人类的基础科学,所以人类发展不出可以对抗三体的人工智能。

第一、人类为什么发展不出能和智子相媲美的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的关键在提高计算机对数据的计算、分析能力,也就是提高计算机性能。要提高计算机的性能有两个技术方向:其一、优化算法,这需要人类在数学领域取得巨大的进步;第二、对计算机的CPU从物理层面进行升级,提高工业精度。

虽然理论上无论采用那种方法都能促进计算机的持续进步,但从现实来说优化算法的做法并不直接,它的影响是相对的。而且这里面有一个悖论,算法优化本身就需要大量的计算,从数学的海洋中寻找新的解决方案。因此提高计算机性能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案就是对计算机的CPU进行物理层面的升级。

现代电脑CPU是一个复杂的集成电路,集成电路上可以容纳的晶体管数目决定了CPU的计算能力。目前的晶体管已经小至7纳米、5纳米。而更小的晶体管会产生量子隧穿效应而难以保持晶体管的特性,所以即使这个问题能解决,1纳米这个原子直径的尺寸也是难以逾越的鸿沟。因此,人类要想对计算机进一步升级,就必须加强在基础物理方面的研究,而人类在基础物理领域又面临智子封锁,所以人类的人工智能永远也不可能同三体人相媲美。这也就是人类的星际战舰虽然能够独立和三体作战,却又派驻大量作战人员的原因。这些人员那怕是只起到监视的作用,也要有人。同样的情形还有对三体人的威慑,人类宁可选一个人出来,也不敢交给人工智能。

第二、人类的人工智能发展到了什么程度?

因为智子的封锁,人类的基础科学并没有实现质的进步,因此直到太阳系毁灭也没有发展出足以媲美智子的人工智能。虽然在和三体的博弈中,人类早就将人工智能投入了战场,但人类从来没有相信过人工智能的作用。在《三体》中,人类对人工智能的运用大致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高级自动化阶段,主要表现在末日之战前夕!

末日之战前,人类已经发展出了能够独立作战,高度自动化的恒星际战舰。但由于智子封锁的缘故,这种人工智能更像我们今天物联网和自动化的升级版本,和我们想象中具有独立、思维意识的人工智能还有很大的差距。尤其是对权限的识别仍然采用瞳孔、指纹和口令的三位一体,星际战舰的人工智能仍然无法识别出一个人的面容。当然从现在科技的发展来看,刘慈欣先生的这个设定显然低估了传统计算机的能力。

第二阶段:低级人工智能,最高水平为星环号上的AI!

在《三体》中,太阳系人类人工智能的最高水平是星环号上的AI。这个AI不仅深度系统整合了飞船的自动化,而且能够执行一些较为复杂的指令,已经初步具有了自我意识,但仍然不能和电影中终结者一类的人工智能相媲美。这个AI整体水平,甚至不如克拉克《2001太空漫游》中的哈尔9000。

第三、刘慈欣为什么不认可人工智能的作用?

刘慈欣先生本人是不认可人工智能的,在他的“思想实验室”曾多次表达了这个观点。他既不认为人工智能有一天真的会达到人类智慧的程度,也不认为人工智能会成为人类的威胁。正是他有这样一个基本思想,所以在小说中他并没有把人工智能摆到一个很重要的位置。甚至连智子背后也始终闪现着三体人的影子。

从对科幻的定义来说,刘慈欣先生和他的偶像克拉克一样,更倾向于描写宏观、深邃的宇宙。因此,往往对人工智能的作用进行有意无意的忽略。或许连他自己也没发现,他对“自然选择号”科技程度的描绘已经远远超过了百年之后程心所驾驶的“星环号”。

在《三体》中的自然选择号的设定是相当矛盾的,一方面还在使用传统的瞳孔、指纹、口令对权限进行识别,另一方面却已经先进到“去设施化”。(大致就是说一间屋子里面什么也没有,你想要前面有一张桌子地面就会变成桌子,你想要墙壁上出现一张床就会出现一张床。)自然选择号的这种高深的科技,无论在智能程度还是在理念上已经全面碾压了星环号。

致力科学、科幻,专注深度,欢迎喜欢科幻的朋友关注:深度科幻!


深度科幻


所以你发展出人工智能是来干什么的?对付三体人,拿什么对付?入侵?你怎么知道三体人电脑的架构和地球是一样的?算法?我承认数学确实是超前四百年的东西,但那又有什么用?能造出智子的三体人物理已经比地球高出四百年,数学又会高出多少?

这个问题可以换一个描述方式:你只有把菜刀,打不过钢铁侠,于是你把菜刀给了霍金,认为霍金比你聪明得多也许可以用同样一把刀打败钢铁侠。

你觉得行不?


焱翎玦


兄弟人工智能是需要数学技术的!理论数学是理论物理的地基,人家科级领先我们400年,也就是在物理上至少领先400年,数学上的领先只会多不会少,你拿一个落后400年以上的技术去对抗别人?比拿着弓箭射飞机更可笑啊


请叫我小小小少爷


人工智能也锁了,书里讲过。


命运镜子


人工智能是算法,物理是基础学科,所有上层学科的进步都基于基础学科的成果之上,即便拥有人工智能,也只能帮助人类分析物理学的一些现象和试验结果,但是智子封锁的就是这些试验结果。

当试验结果与假说无法匹配的时候,物理学进步停止,所有假说和猜想无法验证,因此科技从源头失去了进步的能力,人工智能并不能带来进步,也就无法解决根本问题,科技不发展,其实人工智能的智力也是非常有限的,因为算力无法发展。


榻榻米的榻榻


你没有认真看书,事实上大刘一直在说如果基础物理学无法进步人工智能不可能实现,这也是为什么几百年后,恒星级战舰都实现了,罗辑的一个普通的银行对账业务只能由真人完成。

而文中的面壁人比尔希恩斯和山衫惠子的一段对话中已经说明了为什么人工智能无法实现,大意是如果要实现人工智能必须在量子级层面上来研究人类大脑的思维,而那里同样有质子在等着他们。也就是说要实现真正的人工智能,你必须拥有几乎无限算力的量子计算机。

最后山衫惠子实在没办法了,只能用一千亿台计算机来模拟大脑神经回路,但你可以想象一千亿肯定达不到量子级别的数量级,所以也只能搞出思想钢印这种很初级的玩意儿,绝对搞不出后期质子机器人那种高端货。


shadowyh


没有硬件支持怎么智能?现在这样的大数据自动搜索智能?


韶华易逝X


人工智能在量子级武器面前不堪一击,智子都能瘫痪它


为何是个这


水滴穿你个透心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