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中貳和貮,元和圓有人說成是錯版幣加以炒作,您怎麼看?

非誠勿擾198132


關於人民幣票面中的‘貮’字和‘圓’字問題,很多錢幣收藏新手都很困惑,一方面是商人無底線的炒作宣傳,一方面是央行的闢謠,孰對孰錯難以分辨。



對於漢字‘貮’(還有上面兩橫的)、‘貳’、‘貳’,以及‘圓’、‘圓’、‘元’等字體在人民幣上面書寫方式的問題,在錢幣收藏界一直有各種討論。

個人的看法是:不要拿現在的漢字書寫規範去要求以前的人民幣漢字書寫方式,畢竟以前的漢字書寫規範和現在不一樣。


從民國時期開始,漢字字體書寫規範一直在改變,包括數次簡化字體等情況。別說現在習慣了最新簡化漢字的我們覺得前人漢字書寫方式不對,就是前人看到現在的漢字字體書寫方式也會不習慣的。

這不是前人錯了或者現在的我們錯了,其實都沒錯,問題在於前人和現在我們的漢字字體規範不一樣。人民幣票面漢字字體書寫方式也同樣如此,你不能以現在簡化後的漢字字體書寫規範去要求前人,他們那時候也沒有現在的漢字簡化字體規範。


就比如,如果以現在的漢字簡化字體規範去看待古人書法,只怕是慘不忍睹,就是現代書法也大都以古代繁體字為美,可是讓從小經歷新一代漢字簡化字體的孩子們去辨識,若非書法愛好者,他們又能認識多少書法作品中的繁體字呢?

這就是看待問題所站的角度問題,若是站在八十年代漢字未再次簡化和規範化之前的角度去看‘貮’字等問題,也就一切都不是問題了。因為那時候‘貳’字的各種書寫方式都是對的,包括‘貮’以及‘貮(上面兩橫)’等字體。比如下圖中的第一套人民幣流通紙幣割稻貳佰元,正面和背面‘貳’字字體都不一樣,說明了什麼問題?只能是在當時兩種字體都是對的。


就像第一套人民幣流通紙幣,很多面值版別紙幣上年號還是民國年號呢,這是所謂的‘錯版鈔’?不,絕對不是,要知道第一套人民幣流通紙幣最早1948年底就在發行了,而新中國的國名在1949年10月開國前才定下來的。那麼新中國國名還沒定下來之前,中國的中央政府還只能是國民政府,中國還叫中華民國,延安只是地方政府,這個我們就算不願意承認但也是事實。

那麼,在內戰時期,兩方都還在談判的,新中國繼承當時被國際社會認可的中華民國國號也不是不可能的(更改國號後的新中國國際利益,如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地位不是好多年不被國際社會接納麼),而且繼承國號還會打壓臺島國際地位(國際上不能有兩個叫中華民國的國家對吧)。


所以,當時的人民幣紙幣票面上有民國年號有什麼不對的呢?和‘貮’字問題一樣,這些情況你不去了解當時的歷史和社會問題,只是站在現在的角度去看,肯定是有問題的,盲人摸象就是這個道理。

另外‘圓’字和‘元’字問題也都大體類似,都是有特殊歷史原因的。初入錢幣收藏門檻的新手們往往不會深入的瞭解這些歷史,容易被商人們的忽悠而入局。

還有1999版流通紙幣無‘yuan’問題,看看第三套流通紙幣中的角幣和第二套流通紙幣中的分幣有沒有‘jiao’和‘fen’就知道了。說是無‘yuan’不好流通,但是不論國內還是國外,也沒聽說過有人把1999版人民幣五元當成五角,一百元當成一百分使用的吧?那麼,這個無‘yuan’影響流通使用的說法就站不住腳了呢。

再者,設計製版人員能看想到給1999版一元紙幣設計個‘yuan’拼音,難道就會想不到給其他面值設計‘yuan’拼音?就算設計人員忘了,印版設計完難道不要交給上級各部門審核?

六個面值紙幣的印版一起交到上級部門審核,六個印版這麼明顯的‘yuan’拼音有沒有問題,層層審核部門就沒有一人看到?這個情況說出來誰信?只能說當時就是這麼設計的,再說還有第二套紙分幣無‘fen’和第三套角幣無‘jiao’的先例在,只能說明這根本不是問題。

其實,只要是錢幣收藏的老玩家們基本都不太可能被這些商人套路所忽悠住,只有一些商人在炒作,不懂裝懂瞎跟風者在宣傳,初入門的錢幣收藏愛好者在相信。

不得不承認,這是一個‘一切向錢看’的實際社會情況,不管是商人炒作還是不懂裝懂的宣傳,或者初級錢幣收藏愛好者的堅信,無非為一個‘利’字而已。錢幣收藏近些年早已淪為商人們賺錢的工具,虛假‘錯版’,人為後天改造‘真幣假錯’等問題縷縷出現,其所為的不過是大賺‘黑心錢’而已。



我是醉夢殘秋,喜歡錢幣郵票收藏,主要在頭條和問答寫一些錢幣郵票收藏方面的文字,有同樣愛好錢幣郵票收藏的朋友請順手點個關注!!!


醉夢殘秋






廣廣人生


1,貳 的寫法在繁體字和各類書法中有很多種,這種寫法就是其中一種。古已有之,並非寫錯了。所以早期人民幣上常有這種寫法。直到80年代國家發佈標準簡化字方案,才把“貳”的寫法統一到現在的樣子。所以從1980年的第四套人民幣開始,才把“貳”的寫法統一到現在的樣子。在此之前製版、印刷、發行的各種貨幣,均不算錯版,也並未專門回收。

2.《辭海》中元字的解釋,圓字繁體為圓簡寫作元,是中國的貨幣單位,而元字通圓,所以為貨幣單位,就是一種貨幣的名稱,比如我們常說的銀元。這就是人民幣上圓字的語言學依據。再通過《文字學概要》中說:近代使用的貨幣單位元,本因圓形銀幣而得名。對這個單位詞來說圓是本字,元是起簡化作用的假借字。現在以圓為元的大寫,大寫反而是本字這是一個特例。


如假包換的柿子


我認為人民幣中的貳字沒有對錯之分。主要是約定俗成,大家都認可就行。這只不過是藏家的蓄意操作!


陳國榮873


不是錯版,一個是繁體字,一個是簡約字。不過,貳元人民幣有極高的收藏簡值


今夜如風


我都沒有多少,不影響大局


傳說5619


多年來文字改革的使然,不是錯版!只是其變更進程而已。


1501王老


這種炒作其實主要來自於第三套人民幣的“車工兩元”的炒作,

在09年的時候,紙幣市場行情大漲,很多人就把目光放在了第三套人民幣上,而第三套人民幣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車工兩元”,因為當時流通的第五套人民幣已經取消了2圓券,而第四套人民幣的二元券存世量太大,所以莊家就開始對“車工二元”進行炒作,炒作必須要有噱頭,要讓人一聽就能記住,一看就能明白,於是對“貳”字的炒作就開始了,因為車工兩元的“貳”字兩橫放在上面,所以很多人說是錯字,這只是胡編的理由而已,因為當時的“貳”字有很多種寫法,不光“車工二元”的貳字兩橫在上面,同時期發行的“飛機二分”,第二套人民幣的“寶塔山兩元”的貳都是相同的寫法,這麼炒作只是為了更有市場,便於高價賣出盈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