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武都鱼龙:6000亩春播马铃薯成脱贫致富“金蛋蛋”

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李腊梅、边冯军记者王斌报道 甘肃陇南武都区鱼龙镇地处高山林缘区,平均海拔1650米,高寒阴湿,土壤为红土,具有种植优质马铃薯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鱼龙镇种植马铃薯的历史悠久,是鱼龙镇传统优势产业。今年开春以来,为了春耕生产不受疫情影响,鱼龙镇全力保障春耕所需化肥、农药、农膜、种子等农用物资调运工作,并与区农技中心积极协调,为峃沟村、林里村、瓦房里村等村调运马铃薯脱毒种籽70吨,积极动员种植户抢抓最佳时令开展种植,田间地头到处可见群众忙碌的身影。截至目前,鱼龙镇已完成马铃薯种植6000亩,预计年产量9000吨、产值达1440万元,为切实增加群众收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鱼龙资源丰富,是“米仓”红芪生长的核心区域,同时适宜种植马铃薯。自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鱼龙镇制定了详细的产业发展规划,在坚持传统优势产业马铃薯种植的同时,积极引导群众海拔在1800米以下区域栽植花椒、在1800米以上到2500米区域内发展中药材种植、在2500米以上区域发展木兰头、松塔、山野菜等林业经济,探索发展草莓种植等高效农业,并通过试种藜麦发展观光农业,已初步形成“马铃薯+中药材+花椒+高效农业”的产业发展模式,为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和深入推进乡村振兴创造了良好条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