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用了3個月時間觀察,發現讓寶寶自主睡覺需要滿足3個條件!

相信許多家長都深有感悟,讓孩子自主睡覺,簡直是難於登天,一般來講,4個月以內的寶寶是很容易入睡的,奶睡、安撫奶嘴都能夠輕易的就讓寶寶睡著,但是隨著孩子的逐漸成長,自主意識越來越強烈的時候,這些玩意已經不能起到很好的哄睡作用了,而是需要更高級的方式、道具來為孩子打造一個舒適的睡眠環境。


我用了3個月時間觀察,發現讓寶寶自主睡覺需要滿足3個條件!


我的寶寶大概是從6個月開始變得很難入睡,偶爾連奶睡也無法起到很好的效果,只能說,夜裡寶寶驚醒的時候,可能會奶睡一會,讓寶寶漸漸的平復下來,有的時候寶寶還沒有完全清醒的時候,就輕拍寶寶的背部,寶寶也能很快的入睡。

我用了3個月時間觀察,發現讓寶寶自主睡覺需要滿足3個條件!

寶寶很想睡覺,但是遲遲不睡,並且還保持亢奮的狀態下,這個時間想讓寶寶快速睡著特別難。於是,我開始了很長一段時間的哄睡之路,嘗試了許多方法,有失敗,也有成功,分享出來,希望能夠幫助父母少走雷區:

  • 關於奶睡,奶睡沒有那麼可怕,但是也不能過多依賴

為什麼奶睡要第一個講?因為這是一種最為常見的哄睡方法,並且也是哺乳期媽媽獨有的一種能力,其實大多數時候,奶睡是能夠最快幫助孩子睡覺的一種方式,如果奶睡都很難讓寶寶入睡的話,那麼很可能寶寶還不是那麼的困,但是奶睡也並非百分百有效,我有時候也會有滑鐵盧的時候,比如我餵飽了寶寶,但是寶寶依然很興奮,婆婆就會開玩笑:“寶寶又騙到奶喝了”,這時候也只能再陪寶寶玩會。

很多人說奶睡不好?這裡有必要正名一下,奶睡不是不好,是你的方式和姿勢不正確。奶睡其實有很多好處:首先就是能夠帶給孩子安全感;其次,寶寶奶睡最大的特色是什麼?就是吃飽就睡,我們都知道,母乳消化快,如果寶寶在睡前不吃飽,晚上就容易頻繁夜醒,這樣攪得父母整晚都難以入睡,所以,一般晚上都會先餵飽孩子,而奶睡是最為合適的方式!

我用了3個月時間觀察,發現讓寶寶自主睡覺需要滿足3個條件!

雖然我並不反對母親選擇奶睡的方式哄娃睡覺,但是也不建議過多依賴,有些媽媽只要寶寶一醒來就奶睡,這樣做是不對的,我們應該仔細觀察寶寶的睡眠反應,如果寶寶特別淺眠且安全感極低的時候,選擇奶睡較為合適,其它時候儘量選擇安撫拍背的方式來進行哄睡。

  • 揹著寶寶睡覺

揹著寶寶睡覺是老一輩人常用的方法,就是把寶寶用揹帶背在背上,來回走動,很快寶寶就能入睡了。其實揹著寶寶睡覺和抱著寶寶睡覺的原理一樣,就是讓寶寶特別的有安全感,寶寶一旦有了安全感,就會很快的放鬆下來,在搖搖晃晃當中就睡著了,但是同樣的,也不太建議經常揹著孩子睡覺,因為長期揹著孩子,會對寶寶的脊背有一定的傷害,另外,揹著睡覺不太容易放下來,經常就是放下就醒,寶寶難以進入深度睡眠。

我用了3個月時間觀察,發現讓寶寶自主睡覺需要滿足3個條件!

我用了3個月時間觀察,發現讓寶寶自主睡覺需要滿足3個條件!

  • 遊戲入睡法

這個其實並不難理解,每晚入睡前,會和寶寶玩一會遊戲,讓寶寶的情緒保持安定、平穩的狀態入睡。基本上,每天晚上帶寶寶入睡前,我都會和她進行一些互動遊戲,或者做一些睡前運動,比如:“坐飛機”、“盪鞦韆”等鍛鍊平衡感的好遊戲,高質量的互動,能夠增強親子關係,同時也能讓寶寶放鬆下來。

當然,睡前遊戲避免玩一些幅度較大的遊戲,避免孩子興奮睡不著覺。

我用了3個月時間觀察,發現讓寶寶自主睡覺需要滿足3個條件!

掌握好三大要素,幫助寶寶快速自主入睡

總結了以上三種哄睡方式,我們會發現,其中有三個重要的因素非常關鍵:

  • 第一:安全感

讓寶寶安靜的入睡,首要前提就是要給足寶寶安全感,要知道一個小寶貝從媽媽的肚子裡來到這個世界,除了父母及身邊的親人能夠帶給寶寶安全感,外面的一切都很陌生且對寶寶來講充滿了未知的不確定感,就算是成年人,在未知的環境下也難以入睡,更何況是一個小寶寶。所以,要想寶寶安穩入睡,首先要給予足夠的安全感。


我用了3個月時間觀察,發現讓寶寶自主睡覺需要滿足3個條件!

  • 第二:吃飽

1歲以內的孩子,一般建議讓寶寶吃飽了再睡,因為寶寶如果沒有吃飽的話,比較容易覺醒,一般孩子覺醒了,哭著醒來想喝奶的時候,基本就很難再哄睡了,另外吃飽了的孩子,也比較有滿足感。

  • 第三:入睡環境

寶寶除了要找有安全感的人,也要找到有安全感且環境很柔和的地方睡覺,所以,一般帶孩子睡覺時,建議不要開著大燈來哄孩子,打開一盞柔和燈光的小夜燈,另外,床上一定不要堆積太多的雜物,比較容易分散寶寶的注意力,要知道,寶寶的好奇心是很強烈的,所以,在寶寶入睡前,切忌不要讓雜物吸引了孩子的注意力,同時選擇一張舒適的床墊也很重要,是幫助孩子快速入眠的好工具!

在滿足以上三個條件下,讓寶寶自主睡覺就輕鬆了很多。引出3月21日喜臨門發佈全新雙核抗菌防蟎系列產品,敬請期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