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小蟲,竟能大口大口吃塑料?1

廢棄的塑料物品難以降解,進入到自然環境當中後,會對生態造成汙染。例如塑料袋進入大海後,可能會被海洋生物誤食,對它們的生命造成威脅。2017年,科研人員發現了一種能吃塑料的毛毛蟲,這種蟲被稱為蠟蟲。


蠟蟲可以以普通塑料,甚至聚乙烯(一種常見的、不可生物降解的塑料,充斥在垃圾填埋場和海洋中的塑料)為食。科研人員發現,它們的這種能力歸功於其腸道中的某種微生物,這一發現發表在了近期出版的《英國皇家學會學報B》上。


這種小蟲,竟能大口大口吃塑料?1


加拿大布蘭登大學生物學副教授兼主席克里斯托夫·勒莫尼表示:蠟蟲體內的腸道微生物會和蠟蟲產生協同作用,從而加速對塑料的分解。實際上,許多動物體內都會微生物群,人類腸道內的微生物群,就能為人類提供一些人本身無法合成營養元素,這對人的健康至關重要。


在野外,蠟蟲(蠟螟的幼蟲)其實是一種害蟲,它會寄生在蜂巢當中,從而對蜂群產生危害。西班牙的某位養蜂人在養蜂的過程中,將蠟蟲捉住放進了塑料袋裡,意外發現了其中的蠟蟲將塑料袋咀嚼出了小洞,並以驚人的速度吃了餘下的塑料。


這種小蟲,竟能大口大口吃塑料?1


坎塔布里亞生物醫藥技術研究所的科學家曾對各種能夠食用塑料的蟲類做過實驗,來探尋哪種蟲能吃的更快。最後證實蠟蟲是能最快的那種。光譜分析表明,蠟蟲能夠塑料的化學鍵,將其轉化為乙二醇(ethylene glycol)。這意味著,蠟蟲在消化蜂蠟時,腸道內的酶可以催化類似的化學反應。蠟蟲吃塑料就像他們吃蜂蠟一樣。


研究員萊莫妮表示,蠟蟲並不是解決塑料威脅的直接方案,還需要更多的研究來了解蠟蟲是如何與其腸道內的微生物協同合作的,隨後可以開發一種技術,從而大規模的處理塑料垃圾。


這種小蟲,竟能大口大口吃塑料?1


其中一個要研究的課題就是,在蠟蟲消化塑料後,如何將其中產生的有毒物質排出去。另外,科研人員也發現,蠟蟲腸道內的細菌可以在塑料表面生存一年以上,然而,單單這些細菌分解塑料的速度,並比不上被蠟蟲吞噬掉以後塑料被分解的速度,這表明,蠟蟲本身也對分解塑料產生了作用。


可以確定的是,蠟蟲腸道內的細菌會和宿主產生協同作用,而且這個協同作用是由多種細菌共同參與的,從而有效地消化塑料。


萊莫妮表示:儘管研究人員在研究這個課題上已經取得了許多重要進展,但是在我們能夠大規模的利用研究成果解決塑料問題之前,仍有許多謎題尚未解開,所以我們現在最好還是儘量減少產生塑料垃圾,以免對環境造成進一步的破壞。


本文部分譯自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原作者Katie Hunt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