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脈血栓栓塞機械預防中國專家共識》之機械預防

《靜脈血栓栓塞機械預防中國專家共識》之機械預防


一、概述


靜脈血栓栓塞症( 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包括深靜脈血栓形成( deep vein thrombosis,DVT)和肺血栓栓塞症( 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PTE),兩者是同一疾病在不同發病階段和不同組織器官的表現方式。

《靜脈血栓栓塞機械預防中國專家共識》之機械預防

(圖片源於:網絡)

DVT是指深部靜脈的血液發生凝固,形成血栓,引起相應血管血液迴流障礙的臨床綜合徵。當血栓脫落後,栓子可順著血流進入肺動脈,引起PIE。據統計,PTE的栓子中,約90%來源於下肢深靜脈系統,而來自其他部位的血栓很少。因此,有效地預防下肢DVT。就能夠有效地預防PTE。

《靜脈血栓栓塞機械預防中國專家共識》之機械預防

(圖片源於:網絡)

在美國,VTE發病率約為171000年,每年新發VTE約35萬例。我國的VE發病率也在逐漸上升。對2007至2016年我國0家醫院的數據進行分析發現,十年來我國VTE的住院率從3.2/10萬人上升到17.5/10萬人;其中DVT住院率從2.0/10萬人增加到10.5/10萬人,PE的住院率從1.2/10萬人增加到7.1/10萬人。

雖然DVT和PTE的死亡率在下降,但在世界範圍內,VTE仍然是導致死亡的第三位血管疾病。在我國,外科住院患者VTE的風險分別為低危13.9%,中危32.7%和高危53.4%;內科患者分別為低危63.4%和高危36.6%:而採取了合理預防措施的比例在外科僅為9.3%,內科為6.0%。因此、提高對VTE風險的認識,並採取相應的預防措施,具有重要的臨床實踐意義。

VTE的治療費用,包括住院費、抗栓藥物、下腔靜脈濾器植入以及血栓後綜合徵治療等,都遠遠超過VTE預防的費用。所以,進行VTE的預防能有效降低住院醫療費用,減輕醫療經濟負擔。

VTE的預防措施包括基本預防、機械預防和藥物預防,其中基本預防是其他預防措施的基礎,機械預防是VTE預防的必不可少的措施之一,是藥物預防的必要補充和特定情況下的替代手段,三者相輔相成,合理應用,可以有效預防VTE的發生。長期以來,臨床比較強調藥物在預防VTE中的作用,對機械預防重視不足。

研究顯示,雖然我國的醫務人員對臨床應用機械預防的態度是積極的,但相關的知識和行為規範性有待加強。我國目前沒有專門針對機械預防的指南和共識,而現有的相關指南和共識對於機械預防的內容不夠詳細,實際可操作性不夠。本共識的目標是為參與臨床診療的醫生、護士和管理的相關專業人員提供VTE機械預防的決策依據,規範醫療和護理行為。


二、機械預防的適應證和禁忌證


機械預防是採用各種輔助裝置和器械,促進下肢的靜脈迴流,以減少靜脈血栓發生的方法。常用的方法包括逐級加壓襪( graduated compressedstockings,CCS)、間歇充氣加壓裝置( intermittentpneumatic compression,IPC)和足底加壓泵( venousfoot pumps,VFPs)。

相對於抗凝藥物,機械預防出血風險較小,操作簡便,容易被患者接受。對於VTE中、高危的患者,如果存在藥物預防的禁忌證則機械預防是其重要選擇;對於低危的患者,機械預防也能有效降低VTE的發生。需要強調的是,對於中、高危VTE風險情況下如果沒有禁忌證,藥物預防是VTE預防的首選。


推薦意見:

建議以下患者進行機械預防

(1)VTE風險為低危的患者,其預防措施以健康教育、鼓勵活動為主,也可以選擇機械預防;

(2)VTE風險為中危或高危的人群,如有抗凝禁忌證,建議單用機械預防;

(3)VTE風險為高危的入群,如無抗凝藥物應用禁忌,建議機械預防與藥物預防聯合應用。

以下患者不推薦機械預防

(1)充血性心力力衰竭、肺水腫;

(2)IPC和GCS不適用於下肢局部情況異常,如皮炎、感染、壞疽、近期接受皮膚移植手術等;

(3)新發的DVT、血栓性靜脈炎;

(4)下肢血管嚴重動脈硬化或其他缺血性血管病、下肢嚴重畸形等;

(5)嚴重的下肢水腫慎用,應該查明病因後權衡利弊應用。


機械預防的知情同意

知情同意書應該包含以下內容:

VTE的危害及風險,該患者VTE風險分層情況以及進行預防的必要性;

患者機械預防過程中的注意事項、不良反應的觀察等;

最後,需要向患者及家屬說明,儘管採取了預防措施,NTE的風險會顯著降低,但也不能完全避免 。

機械預防常用措施的使用方法

1、GCS

《靜脈血栓栓塞機械預防中國專家共識》之機械預防


GCS使用期間建議白天與夜間均穿著、定期進行患者肢體的評估和CCS的評估。隨著患者身體恢復,下肢水腫每日會發生變化,建議每日應脫下GCS進行肢體評估.包括下肢皮膚的衛生、皮溫、血運,足背動脈搏動、肢體感覺等:對行動能力下降或者皮膚完整性受損的患者,更應該重點評估,以確定GCS是否合適。除每日測量腿圍,對患者進行評估之外,還需要定時檢查GCS表面的平整性及完整性,以保證壓力的有效性。

2、IPC

《靜脈血栓栓塞機械預防中國專家共識》之機械預防

IPC的工作原理是通過加壓泵裝置從遠心端到近心端的有序充盈產生的生理性機械引流效應加快血液流動,促進靜脈血液和淋巴液的迴流;逐級壓力治療可以改善血流淤滯,通過壓力誘導的纖維蛋白溶解系統激活改善高凝狀態,同時壓力本身也可以改善內皮細胞功能紊亂。

《靜脈血栓栓塞機械預防中國專家共識》之機械預防

IPC套筒按長度可分為膝長型和腿長型。使用時應同時結合患者的意願以及醫院的條件。IPC有兩種充氣方式,一種是兩支充氣套筒交替充氣加壓泵,一種是兩支同時充氣加壓泵,二者作用效果無明顯差異。IPC使用期間建議每天使用時間>18h,對於完全不能活動的患者,應儘量延長每天使用時間,但在長時間使用時需要考慮到患者的耐受情況。

使用方法建議根據操作說明書進行操作。使用期間患者需臥床,包裹時應從肢體遠端開始、逐漸向上纏繞。在PC的使用期間同樣要進行體評估和PC評估,肢體評估的方法同 GCS IPC評估要求定時檢查IPC功能狀態、保證套簡放置在正確的位置、壓力處於正確的範圍。

IPC套筒長度應結合患者的意和醫院的條件選用,不同充氣方式的效果沒有明顯的差別;推薦在患者能耐受的前提下,儘量延長使用時間,使用期間應每天對患者病情及器械進評估。


文章源於:《靜脈血栓栓塞機械預防中國專家共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