彌補損失 嵊州崇仁富竹村發展挖筍“體驗遊”

彌補損失 嵊州崇仁富竹村發展挖筍“體驗遊”

體驗挖筍的樂趣

嵊州市崇仁鎮富竹村高湖頭自然村是毛筍盛產地,該村採用礱糠覆蓋技術,使原來在清明前後產出的毛筍提前在春節前上市,村民收入因此得到了大幅度提高。但今年春節期間受疫情影響,全村人沒賣出一棵毛筍,損失較大。隨著目前疫情的逐步緩解,村裡積極發展挖筍“體驗遊”,以彌補因疫情造成的損失。

3月18日臨近中午,牛高坂竹筍專業合作社的負責人丁浙洋,開著車從崇仁鎮富竹村高湖頭自然村出發,將早上剛剛挖好的毛筍,送往市區。

丁浙洋家住高湖頭自然村,每年春節期間,家裡6畝地的礱糠毛筍,都能帶來一筆不菲的收入。1月中旬,礱糠毛筍開始陸續上市,但讓丁浙洋沒想到的是,春節期間的一場疫情,直接斷了他家毛筍的銷路。“由於村裡卡口管控較嚴,不僅收購商不能上門,連我們村裡的人都無法出去。”丁浙洋告訴記者,往年春節期間每公斤毛筍的價格近100元,但今年大家挖出來的毛筍都只能自己消化,根本無法運送出村。

而該村36戶採用礱糠覆蓋技術的農戶,都碰到了與丁浙洋一樣的難題,筍蒸肉、燉毛筍、曬筍乾……大家天天都在家想著法子吃筍。

高湖頭自然村地處海拔500米的高山,全村有110多戶農戶,竹林面積有1000多畝。由於地勢高,交通不便,人工成本高,毛竹和春筍銷售效益一直不好。近年來,在政府和林業部門的支持下,該村嘗試採用礱糠覆蓋新技術向竹園要效益,使原來在清明前後產出的毛筍提前到春節前上市,由於礱糠毛筍品質好,高湖頭自然村這幾年也出了名,銷路一直不成問題,面積也不斷擴大。“全村現在有近50畝地的礱糠毛筍,去年每畝地的收益都在3萬元以上。”崇仁鎮富竹村黨總支副書記丁善慶告訴記者,今年村民們天天都在為自家毛筍的銷量發愁。

眼下,疫情得到了緩解,村民們出行方便了,礱糠毛筍也開始大批量上市,“之前毛筍少,每公斤可以賣到近百元,現在多了,每公斤的批發價只有12元左右。”丁善慶說,目前全村一天礱糠毛筍的產量在800公斤左右,為了銷售方便,村裡的不少年輕人週末都會回村,幫忙將毛筍銷往市區、杭州、上海等地。

據悉,除了50畝礱糠毛筍,村裡2000多畝的普通毛筍也即將上市。為了儘可能彌補疫情帶來的損失,村裡正在積極開展挖筍“體驗遊”活動,讓更多市民在筍農的幫助下,體驗一把挖筍的樂趣,在提高毛筍銷量和價格的同時,進一步打響高湖頭自然村毛筍的知名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