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晚期,“魚米之鄉”的江南為什麼也會出現糧荒?

自古以來,江南都是一處山清水秀、人傑地靈的地方。江南地區水系發達,氣候溫暖溼潤,非常適合農作物生長,因此這裡一直享有“魚米之鄉”的美譽。然而,到了明朝晚期的時候,一直盛產糧食作物的江南卻出現了罕見的糧荒現象。一位叫葉紹袁的晚明文人在《啟禎記聞錄》中對當時蘇州城內的情況做了這樣的描述:每斤大米的價格上升到90多個銅錢,街道上有無數瘦弱的乞丐,大量的人死於飢餓,城中許多住宅都人去房空。作為當時天下數一數二的富庶之地,蘇州尚且如此,江南其他地方的情況就更是不堪了。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到了明朝晚期,身為“魚米之鄉”的江南也會出現糧荒呢?

明朝晚期,“魚米之鄉”的江南為什麼也會出現糧荒?

許多人可能會認為明朝晚期江南地區之所以會出現糧荒,主要是因天災人禍所導致。這種觀點並沒什麼錯誤,但卻不是全部原因,甚至不是主要原因。因為明末雖然天災頻繁,但江南地區總體情況尚好,絕不至於到青黃不接的程度。而當時土地兼併現象雖很嚴重,但權貴們也不是傻子,不會將大多數人逼上絕路,畢竟一旦秩序崩潰,影響最大的不是一窮二白的百姓而是權貴自己。因此把明朝江南地區糧荒的“黑鍋”扣到天災人禍身上其實有點站不住腳。事實上,造成明末江南地區糧荒的最根本原因與明朝後期的對外貿易息息相關。

明朝晚期,“魚米之鄉”的江南為什麼也會出現糧荒?

明朝統治者在對外開展貿易方面態度一直比較保守,經常是開放一段時間又封閉一段時間。但無論朝廷多麼不希望與其他國家做生意,民間老百姓想通過對外貿易發財的慾望卻是很難被禁止住的。因此在貿易禁令催生了明朝中期的大量走私現象。隨後朝廷加強了對走私的打擊力度,結果卻造成東南沿海倭寇橫行。朝廷不給活路,走私商們就乾脆明搶。

隆慶元年(1567年),明穆宗下旨廢除海禁,允許民間私人船隊遠販東西二洋,史稱“隆慶開關”。自此,明朝的民間海外貿易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

明朝晚期,“魚米之鄉”的江南為什麼也會出現糧荒?

當時世界各地對產自明朝的茶葉、生絲、棉布有近乎無限量的需求,因此只要將這些商品通過海路運至東南亞(主要貿易地點是馬尼拉),就能與佔據此地的歐洲商人進行交易,從而獲得豐厚利潤。

隨著貿易量的不斷擴大,江南的明朝百姓們很快就發現出售糧食不賺錢,但出售桑葉和棉花卻能獲得很大收益。於是,江南地區大批耕地不再種植穀物,而改種桑樹和棉花。原本盛產糧食的江南“魚米之鄉”到十七世紀初就已經需要通過從外地購買穀物來解決糧食短缺問題了。

明朝晚期,“魚米之鄉”的江南為什麼也會出現糧荒?

在太平盛世的時候,江南百姓的這種做法顯然沒什麼問題,假設種桑樹可以賺三兩銀子,種穀物只能賺一兩銀子,那麼將出售桑葉的錢拿來購買足夠的糧食還能多出許多盈餘,這賬怎麼算都是賺的。然而,到了明朝末期,天災和戰亂反覆侵襲著這個暮氣沉沉的帝國,大明王朝出現了全國性的糧食短缺,這對江南地區的百姓來說無異於一場浩劫。能從外地購買到的糧食越來越少,但百姓對糧食的需求卻並沒有降低,所以江南地區的糧價就漲到了令人咋舌的程度,普通百姓根本買不起,而他們手中大量的桑葉、棉花卻因無法及時出售造成大量囤積,變得一文不值。結果,富庶的江南“魚米之鄉”卻因糧食短缺導致經濟環境全面惡化,出現了十室九空,餓殍遍野的人間慘劇。

從明朝江南地區的慘痛教訓中我們可以看出,如今國家再三強調要守住18億畝耕地紅線不動搖的政策有多麼重大的意義。

參考文獻:《明史》、《啟禎記聞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