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戲打得好,能寫進簡歷裡嗎?

隨小劉


答案是完全可以!

遊戲行業的規模現已如電影行業班如火如荼,特效還有畫風都很精良,還得在tap上花重金購買,大家熟知的遊戲行業巨頭騰訊和網易,騰訊19年一季度財報遊戲淨收入340億,網易19年一季度遊戲淨收入118億。而且2020是5G開始商業化的一年,遊戲行業更是不會放棄,在這個領域上下功。

現在不少人也承認遊戲是當代的“第九藝術”,陳星漢設計的下載遊戲《花》於在PlayStation Network推出後,很快便刷新了索尼PSN北美首周下載紀錄,被華盛頓特區博物館作為藝術品納入收藏。他參與的《風之旅人》 更是獨攬2012年國際遊戲開發者大會11項大獎中的6項。

崔顥說“遊戲雖然號稱第九藝術,但在社會上話語權很少”。的確,在許多人眼中,遊戲被視為孩子們玩物喪志的精神鴉片,認為打遊戲就是不好好學習。就譬如《親愛的,熱愛的》中的韓商言,在生活中被不少人誤解,被旁人誤解,甚至是他的家人,但他們是帶著中國的榮光去參加世界各地的比賽,為他們的團體徵得榮耀,為國家贏得光榮。

不得不說,玩和自由都是人類的天性,為何我們不把人類擅長的東西引誘發揮到良好的趨勢,反而是要以“就知道打遊戲,還會幹什麼”的話語來抨擊年輕人?

01

有助於團隊意識。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在遊戲產業鏈和周邊產品的興起,也有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接受遊戲帶給人的影響。比如英國廣播公司(BBC)就曾報道過,已有企業開始創辦“遊戲學院”,他們相信玩家能夠在遊戲中學習到很多的技巧,從而應用到生活和工作當中。他們為8至18歲的青少年提供夏令營活動,通過他們在線遊戲檔案分析,他們的日常行為習慣,分析他們的性格是大膽的,還是膽小的,然後因材施教,對他們每個人性格上的缺陷進行彌補,並且還可以用來培養他們的學習技能和社交技能,比如如何在遊戲中和隊友和諧高效的完成一項工作。

英國人力資源管理諮詢公司瑞恩加德納,也曾經表示“遊戲玩家可以在專業環境中展現大量軟技能,比如團隊協作解決問題和戰略規劃。”

02

誰說遊戲只是遊戲?

虛擬的遊戲環境可能比現實生活更考驗一個人的生存能力。虛擬的遊戲環境像是對真實生活的一種模擬,又更像是對日常生活的一種昇華和加強,沒有人的生活是擁有魔法和槍支的,這種賦予超能力的生活,正是考驗一個人在生活中的多向思維方式。難怪有人說“懂遊戲的人更懂生活。”這種異世界的超能力賦予,彷彿就像是巴里先生說過的“人們玩遊戲時能獲得參與感和賦權,藉由遊戲獲得掌控相關事務的力量,提升個人生活與社區生活品質”他到最後還反問“為什麼幹工作就不能像玩遊戲這樣呢?”

遊戲生活中也同樣有其他玩家,也同樣有戰品商店。他們可能會存在物物交換的原始經濟狀態,也可能存在地主階級般的勞作制度。這並不亞於人類社會的經濟生活,和人與人之間的交往。

數字企業家兼商業顧問米婭貝內特就表示“它(遊戲)有助於提升元技能—學習,實驗和創造性思維。”

或許培養遊戲體驗感,就是培養多方面對人生活的考慮。

03

我於個人興趣愛好的引導和強化。

也有不少學前教育人士在開發相應的網上識字遊戲和數學遊戲,通過遊戲讓學齡前兒童樂於接受知識,也把抽象的智商具象化,更方便孩子們理解。

上文已經說過,人是具有玩的天性的,往往人們對自己感興趣的事情會更加的投入,會像“鑽牛角尖”一樣專一和執著。如果把這個興趣加以引導,可能就會少有成就。比如說大家平時看到的遊戲主播,或者是代表國家團隊外出參加國際比賽的。

04

範圍需要節制

英國BBC,報道也曾表示“隨著興趣信馬由韁的隨意玩遊戲,而不考慮你正在使用的技能,這樣不太可能對你的職業前景有益。”

的確是這樣,如果你只自顧自地利用遊戲來進行精神麻痺,用遊戲來打發時間,或者是用其中的快樂來躲避現實生活中的競爭與壓力,那麼就等同於你在自我逃避,如果你能在遊戲中戰略性地完成一項任務,無論是利用你的經濟頭腦,或者是你的領導能力,這都是在你現實生活中無法做到,但卻又能彌補到的東西,那就是彌足珍貴的“遊戲體驗”。

要讓旁人來覺得玩遊戲不是玩物喪志,那你就得真正的把它當成一件正事,不論是王者榮耀還是絕地求生,都是團隊類遊戲,期間的團隊精神和麵對一件問題的策略方式,都是我們值得學習的。本些影響都是潛移默化的。

如果在你面試過程中,你想將自己的遊戲經歷寫進自己的簡歷,那麼就儘可能地把遊戲中的成就和體驗對以後工作能產生的影響,一一列舉出來。譬如說,你在王者榮耀中拿到賽季的最強王者。那麼你就可以跟他說你在團隊領導和戰略技巧上很有天賦。同時你也可以跟他闡述,人與人之間的第一次交往,不僅僅只是發煙,也可以是坐在一起小玩一波。

希望能給個優答[耶][耶]


小圖聊職場


在你應聘遊戲方面的工作時可以提及,比如申請遊戲策劃,遊戲運營,其他公司一般不會看這方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