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力電器“不務正業”,10億進軍醫療,能否挽救2月零業績頹勢?

格力電器“不務正業”,10億進軍醫療,能否挽救2月零業績頹勢?

董明珠自己做格力口罩代言人,圖/董明珠自媒體公眾號

董明珠自己做格力口罩代言人,圖/董明珠自媒體公眾號

3月9日起,一向沉寂的“董明珠的店”突然先後賣起了“格力口罩”、聲稱能殺死新冠狀病毒的空氣淨化器。8天之後, 董明珠繼而對外宣佈,“格力電器將投資10億元在醫療設備領域,研發高端醫療設備。”

對於格力電器加入到“造口罩”大軍一事,格力董事長兼總裁董明珠解釋製造這些防護用品並不賺錢,“戰役需要什麼,我們就造什麼,國家需要的,就是我們要造的”。

此前,以空調為核心的格力電器多次“不務正業”,花重金涉足智能製造、手機、新能源汽車、芯片等多領域,大動作接二連三,卻效果甚微。此次也令人不得不產生懷疑:格力電器高調進軍醫療領域,結果會如何?


格力電器“不務正業”,10億進軍醫療,能否挽救2月零業績頹勢?


格力發力,賣口罩、殺病毒淨化器

去年2月開張的“董明珠的店”,一直不溫不火,直到今年3月9日突然從沉寂中殺出來賣口罩。

口罩品種分為兩類,普通醫用口罩150元/50只,每隻3元;KN95防護口罩275元/50只,每隻5.5元,略低於市面的價格,因此撩動了很多人的心,擠爆了董明珠的店。

僅僅上市10分鐘,就有16100人湧進店裡進行預約,截止當天結束,68626人預約成功。幾天下來,格力口罩供不應求,“董明珠的店”因此由每天預約投放的口罩數量由2萬隻增加至10萬隻、12萬隻,到3月18日增加至16萬隻。

但預定流程繁瑣,每天只能在10:00-11:00進行預約,16:00-18:00公佈預約結果,而且僅限於微信端、小程序購買,以至於很多用戶根本搶不到,雖然店流量提上去了,但也因此招來了罵名。

對此,3月17日董明珠回應,目前只是小試牛刀,生產規模還沒上來,預計在半月之內,日產將由10多萬達到100萬。

就在同日,董明珠對外聲稱,格力已研發出了一款能殺死新冠狀病毒的空氣淨化器,並在公眾號上曬出在武漢取樣檢測的測試報告,證明該空氣淨化器殺毒效果屬實。該款空氣淨化器售價1.2萬元,現已在“董明珠的店”上線預約售賣。

格力電器“不務正業”,10億進軍醫療,能否挽救2月零業績頹勢?

格力殺新冠空氣淨化器實驗報告 ,圖片來自於網絡


對此,知名財經評論員皮海洲在接受大眾證券網的採訪時提到,一家上市公司只是生產一個新品無可厚非,但如果涉及當下防疫熱點,且董事長早於正規渠道的公告透露消息,有“蹭熱點”信披違規行為。

如最後坐實,這將是格力近期的又一次信批存在違規。

就在前一天,上海證券交易所對格力地產提出問詢,要求其回應“預計全年出口1億片一次性口罩”的信息是否為“蹭熱點”行為。高格醫療回應信息披露存在違規,並向大眾致歉。

3月16日,格力電器的兄弟公司格力地產於2月10日註冊高格醫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目前已經啟動4條口罩生產線,日產20萬片,預計在本月底將增至10條,全年出口1億片一次性口罩。

值得注意的是,格力地產2015年1月12日就正式脫離了格力集團,納入全新的國資平臺——珠海投資股份有限公司。這也意味著,格力地產與格力電器如今不僅沒有合作關係,反而在醫療領域存在競爭關係。

3月17日,董明珠宣稱格力電器將計劃投資10億用來製造高端醫療設備。據瞭解,國內至少超過3000家企業紛紛跨界造口罩,不乏美的、OPPO、vivo、海爾、長虹美菱、夏普這樣的等家電手機生產企業。而格力電器能否順利藉此切入醫療領域,目前不得而知。

截至3月19日收盤,格力電器股票下跌4.08%,報50.30元,本週跌幅已經超過11.6%。

核心業務2月銷售額為0

董明珠開設口罩生產線外,還聲稱已經生產出能殺死新冠狀病毒的空氣淨化器。這背後或與近期受疫情影響,格力銷售業績不理想有關。

3月17日,董明珠在直播中表示,預計今年格力產值會下滑,二月份基本上沒有銷售,往年銷售一百幾十億、兩百幾十億,而今年幾乎是零。

格力電器“不務正業”,10億進軍醫療,能否挽救2月零業績頹勢?

董明珠在直播中提到今年格力電器產值下滑,圖/梨視頻


董明珠的這番話和感受,劉倩(化名)深有感觸。

劉倩是格力空調珠海某分店的負責人,擁有一家100多平米的店面。她告訴每日人物,如今生意不同往日,只能用慘淡來形容。

1月10日過年放假,結果持續了2個月,直到3月1號劉倩坐不住了,決定開店營業,繼而等待她的是半個月都為0的銷售額,還需要支付員工工資以及每月兩萬的地租。

“現在很少人出門,主要是線上銷售”,她補充道,因為疫情,即使接單,也受限於消費者所在小區的管理。安裝人員需要跟小區物業溝通,還要配合出示一系列證明,很繁瑣。

與劉倩情況類似的商戶數不勝數。北京最大的格力空調門店之一六里橋分店也處於虧損狀態,對方告訴每日人物,稱至今未開業,“北京的格力門店現在都沒有開業,街道不讓開”。


格力電器“不務正業”,10億進軍醫療,能否挽救2月零業績頹勢?

圖/鳳凰網財經


面對連月來格力電器的大面積虧損頹勢,董明珠在接受南方日報採訪時提到:“糾結短期的損失是沒有用的,還不如坐下來去做新技術的研發。”

1月18日,格力電器斥資2000萬註冊珠海格健醫療科技有限公司。天眼查顯示,公司主要經營範圍包括第Ⅱ類醫護人員防護用品、紫外線消毒設備、生理參數分析測量設備、手術室感染控制用品的設計、製造和銷售。

2月25日,“董明珠自媒體”發佈消息稱,調整生產線側重生產與防疫有關產品,目前隔離口罩正在試製中,量產後可日產百萬個。

半個月後,格力電器開放公眾購買渠道,並開足馬力生產防疫所需的雙向換氣新風空調、體溫檢測儀、口罩生產設備、護目鏡等設備。

這是一次新的嘗試,以線下銷售為優勢的格力電器,轉為線上銷售口罩等防護用品。

格力電器“不務正業”,10億進軍醫療,能否挽救2月零業績頹勢?

董明珠聲稱要加大醫療科技投入,圖片來自於網絡


近年來開拓第二市場,但效果甚微

近年來,格力電器不滿足空調業務的單一發展,不斷加大研發投入,急於開拓第二市場,先後花重金涉足智能製造、手機、新能源汽車、芯片等多領域,大動作接二連三,卻效果甚微。

從2013年開始,格力就開始組建智能研發團隊,累計投入了50億元的改造資金。

2014年,董明珠向手機領域進軍,多次在公眾場合提到格力手機的宏偉前景,並有望將格力手機作為智能家電的遙控器。2015年,格力一代上市,2016年6月,格力二代正式發售,董明珠公開發表言論:“按照我的計劃,每天要賣10萬臺,一年就是3600萬臺,目標不算高。”

事實證明,格力手機沒有達到預算效益。2017年,標價3200元的格力手機“色界”在官方商城開賣後,由於配置不高,賣相一般,當日只售出4臺。據官方商城顯示,在格力手機面世的三年半時間中,僅賣出10餘萬臺,這與董明珠當初“每天賣10萬臺”的期望大相徑庭。

格力電器“不務正業”,10億進軍醫療,能否挽救2月零業績頹勢?

3月20日格力商城官網顯示,格力三代僅出售幾臺


2016年,董明珠計劃推動格力的新能源汽車業務。8月,格力電器擬作價130億元收購珠海新能源汽車製造商銀隆100%股權,但遭股東大會否決。

同年,格力先後涉足冰箱、空氣淨化器、淨水器、電飯煲、加溼器等眾多家電用品,消費者寥寥無幾。據2018年格力電器年報顯示,生活家電佔總銷售額的1.91%。

2018年,董明珠計劃實現格力智能芯片的自主製造,原因是“格力要長期發展,就必須要掌握核心技術,而芯片就是核心”,並聲稱哪怕投資500億,格力也要把芯片研究成功。為籌集研發資金,格力於2018年4月底取消了分紅制度,這也是格力11年來首次宣佈不分紅,導致格力電器股價大跌。

2018年8月14日,格力投資10億成立珠海零邊界集成電路有限公司,主要從事芯片設計,董明珠為法人代表。但並不被人所看好,漢德工業促進資本主席蔡洪平對於格力製造芯片一事評論說:“很荒唐,她根本不懂什麼是芯片,完全是胡說。”

直至2019年12月,格力芯片依然成效甚微,董明珠在個人公眾號中稱“芯片投這麼多錢我不確定,也許5年,也許10年,但是我得解決一個保障問題,天塌下來,我能自供。”

此次格力生產口罩,聲稱進軍高端醫療,又將格力電器的“不務正業”上增添一項,令人不得不產生懷疑,結果會如何?

格力電器“不務正業”,10億進軍醫療,能否挽救2月零業績頹勢?

董明珠多次對外肯定新能源汽車項目,圖/整點財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