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你一同读《诗经》,带你领悟古人爱情的至贞、至渝

通观《诗经》,其所涉及时间跨越五百多年,记述内容源于现实,亦高于现实。



从天文地理到政治经济,再从战争徭役到采摘渔牧,包括君王贵族、游子隐逸,亦囊括草木虫鱼、飞禽走兽等内容。


与你一同读《诗经》,带你领悟古人爱情的至贞、至渝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总而言之,其信息量之大,文献价值之高,令人惊叹,可以说,一部《诗经》立体地再现了当时的社会环境、世态人情。


尤其喜欢《诗经》中的语言艺术。


“河水洋洋,北流活活”中所使用的叠词可见水流飘动之美;

“参差荇菜”、“蒹葭苍苍”中双声叠韵词所体现的音乐性,使诗歌吟唱起来声调优美动人,给人韵味无穷之感;

此外,语气词“兮”的使用,所表达出的各种不同的复杂感情,极大地增添了诗歌的韵律之美。


与你一同读《诗经》,带你领悟古人爱情的至贞、至渝

一曲箫,一旋律。

《诗经》当中,

“十亩之间兮,桑者闲闲兮”体现劳作后轻松愉快之叹;

“哀我征夫,朝夕不暇”体现征夫行役之苦;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中之乐歌体现君子礼意之厚;

“父兮生我,母兮鞠我”体现子与双亲情感之深厚……此皆别有一番韵味。


然而,令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诗经中关于爱情诗的部分。


可能是出自对爱情的向往,可能是《诗经》词句里极大的语言魅力,让我不由地深陷其中。


郑振铎曾言,在全部《诗经》中,恋歌可说是最晶莹的圆珠圭璧,他们乃是民间小儿女的行歌互答,乃是人间青春期的结晶物


与你一同读《诗经》,带你领悟古人爱情的至贞、至渝

春光明媚,等君至。


我读“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汉水之宽,难以横渡,江水之长,难以往来

这是一位男子对汉水女子的爱慕却又求之不可得的杂陈心境,不过一水之隔,却像是最遥远的距离,可望而不可及。

也由此突然明白了张小娴所说“不曾苦苦暗恋过的人,不会理解暗恋的苍凉”。

暗恋就像是一场忧伤的盛宴,充满着希望,又不无绝望,暗恋之情极甜,但暗恋之心很苦。


我读“有美一人,清扬婉兮”,田野间女子徘徊,见其眉清目秀,双眸妩媚

这是写男子在田间邂逅女子的情景,清晨、原野、清风、芳草,皆不如女子眸间璀璨星辰,是原来你也在这里的感慨。

感情纯真而热烈,大胆而彻底。青年时期,是情感的悸动期,我们向往爱情,亦憧憬不一样的偶遇,能邂逅心中的那个她/他,再来一段或轰轰烈烈或平平淡淡又或是刻骨铭心的恋爱。


与你一同读《诗经》,带你领悟古人爱情的至贞、至渝

只一眼,便定终身。


我读“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一个人在城楼上独自徘徊,久久等待,一日不相见,如同三月未见

这是女子在苦苦等待情人的情景,像是望穿秋水的等待,其实不过一日不见。想要将焦灼的心静下来等情人到来,好不容易,修炼几世都或可得到。

对相爱的两人来说,时间如白驹过隙,弹指挥间。女主人公展露无遗的少女心思,让我不禁想起《子衿》所云: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子宁不来?不一样的情节,同样的情感,真挚而热烈。


与你一同读《诗经》,带你领悟古人爱情的至贞、至渝

问君,何时至?


我读诗经“毂则异室,死则同穴。谓予不信,有如皦日”,活着不能同住,死后也要同穴,如你不信,太阳作证

这是一女子对倾心男子许下的诺言,你若不离,我便不弃,你若离去,我仍不弃,这样的真心实意,这样的坚定誓言,毫不逊色于《上邪》之“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棱,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仲卿妻刘氏之”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韧如丝,磐石无转移”;

不禁要问世间情为何物,肯教人生死相许?


……


这便是我读过的《诗经》,它从时光深处走来,不曾褪色,焕发着光芒,给我带来启发与收获。

其中百种姿态的爱情,既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状,又让我领悟到了爱情的至贞、至渝。


与你一同读《诗经》,带你领悟古人爱情的至贞、至渝

情究竟,为何物?叫人,生死相许。


你好呀,我是忘了鱼。

如果你喜欢我的文章,不妨在评论下方分享你的看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