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中通道人工岛在主航道上是基于什么考虑的?广州南沙会被堵死吗?

码上春秋


珠江的主航道主要服务于广州南沙港,既然通航区域主要为西边航道,为何不是西隧道东桥梁呢!东边通航少,东边桥梁就可以建低一些。

从次桥看老大广州和老二深圳近十年的竞争,自身努力和上级支持,以深圳的获胜而告终,深圳不甘当老二,全面超越广州是深圳的定位,包括在交通,教育,医疗,金融,科创,总部企业方面…

希望中央政策加持广州(广州要主动或者通过省里争取,等着只有饿肚子),广东省委省政府打造强省会战略,多想想广州(广州弱,省委省政府驻地的省会弱很丢脸,广州弱广东不可能强,没办法更强,就算深圳不直辖市)…希望广州自己有痛定思痛,励精图治,必须进入世界前十强城市的决心!(参照北上深,对标更优级,政策落地,持续改善营商环境,爆发式卖地《广州的优势地多,卖地的产出更多》,科创/金融/先进制造业,前延科技,持续基础设施交通文化医疗教育宜居等…缺钱就去贷款,早规划早落地早实施)


WBNQY名手装饰


我是倾听君,我来回答。

其实深中通道有两个人工岛,分为西岛与东岛,我猜你说的应该是西人工岛,因为西人工岛在靠近中间位置,所以有些人认为西人工岛是在主航道上会影响船舶航行。其实恰恰相反,因珠江口伶仃洋太宽太大了,所以那里分为分多个航道,分别是铲湾水道、机场支航道、伶仃洋航道,横门西航道。而深中通道是采取“东隧西桥”方案,跨海桥隧工程全长22.09公里,采用桥隧组合方案,共设两处通航孔,穿越深圳机场支航道与矾石水道处采用海底沉管隧道,隧道总长6.72公里,两侧分别设置一座625米×150米的人工岛。而西人工岛刚好在两条航道之间,所以是不会有多大影响的。希望深中通道早日完工,这样我们在深圳去中山珠海甚至粤西地区就会快很多了。

感觉大家都很感兴趣,补几张图给大家








晓七电影


A、航道水深对广州港的影响大于深中通道。

B、深中通道通航孔净空高可通过3万标箱大船,已足够好高。

C、船舶的发展不会无限制增大。

D、我国的经济发展会转变,对港口依赖越来越小。

深中通道,其实早就提出来了,因为广州的反对,迟迟没有开工,甚至港珠澳大桥都开通了,深中通道才得以过审。

虎门大桥堵成啥样了?广州不是不知道。

虎门二桥早该修了,广州也不是不知道。

现在我来说说我知道深中通道方案。

广州主推:全隧方案

深中主推:东隧西桥

全隧方案主要是在成本太贵了,并且技术上也是很大的挑战。

为什么不是东桥西隧呢?是因为离机场太近了,限高的问题,不可能东边建桥。

现在详细说说:东隧西桥到底对广州港有多大影响。

对港口的影响主要是航道的水深和净空高。

1、高度影响。深中通道充分考虑了对广州港的影响,所以深中通道通航孔净高达76米。什么概念呢?

苏伊士运河大桥净空高67米,就是通不过苏伊士运河的船都能通过深中通道。

76米净空高,能够通过3万标箱的集装箱大船。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集装箱船舶是1.8万标箱。(2万标箱的好像也有了)。深中通道完全满足航运要求。

2、航道水深。目前广州港出海的主要航道深水大概是15-16米,这还是广州花巨资挖出来的,每年还要清理淤泥。勉强能够通过1.8万标箱的大船,并且是单向同行(因为航道是挖的,挖的不是很宽)。

我不知道3万标箱的大船对航道水深的要求。但是应该会在25米左右。目前广州港出海的航道都是挖出来。25米,广州还要花天价巨资继续挖吗?花巨资去每年维护航道?

至于广州港的发展很有可能是航道的水深,而不是深中通道的净空高。

长江口的上海,况且需要租借浙江的大小洋山岛发展远洋航运。难道珠江口的航道优势会大于长江口?广州港本身就不适合发展远洋航运(目前广州港的集装箱也是以内贸为主)

3、船舶发展趋势。就算你要说我广州就是有钱,我就挖航道怎么了?我就要逆天而行怎么了?长江口上海做不到的,我广州就不能做到?

好就算可以。那么穿舶的发展就一定会往超过3万标箱的方向发展吗?参考大飞机A380的惨淡结局。船舶也不是越大越好。

船舶太大了,对于货物的需求量越大,哪个港口短时间内需要一次出口那么多东西?现在的1.8万标箱大船都是通过挂靠多个港口才能把船装满,比如从天津-青岛-宁波-深圳然后去欧洲。我不知道3万标箱需要挂靠多少港口。难道等上个个把月,把船装满了再走?没装满就走?

船舶太大,势必船的宽度更大,对于集装箱的机械臂要求也更加的高,对于港口的基础设施也更加的高。

曲高和寡。目前能挂靠1.8万标箱的港口都不多,更不要说3万标箱了。你广州有钱挖航道,别人不一定有啊。3万标箱的大船已经过不了苏伊士运河了。难道绕行好望角?

船舶的发展并不是越大越好。

4、我国的经济发展模式转变。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发展动力绝对会变成科技不创新。全球前20大港口,美国有几个?欧洲有几个?日本有几个?我国以后也会慢慢的转变,出口文化,科技产品,服务等等,这些都不依赖港口的。iphone出口走集装箱吗?

你看看现在的香港港,深圳港,集装箱吞吐量还在增长吗?但是有影响香港和深圳的发展吗?香港转向金融,服务,旅游等等,深圳的科技创新,文化创意,金融服务等等。

那么多人论证,他们不是傻子,目前的方案绝对是最优的。


陶唐海雲


深中通道工程项目总长约24公里,采用“东隧西桥”方案,主线桥梁总长17198米,隧道总长6720米,隧道两端各设置一处人工岛,其中一处人工岛位于主航道上。得出这样的设计方案,我想应该是基于地质结构、安全、成本以及其它因素的综合考虑,其中更多的应该是地质安全的考虑。至于对广州南沙的影响,肯定有但实质通航上影响并不大,更别说堵死了。因为建成后的桥面高90米,相当于30层高的大楼,净航高度是76.5米,足以通航目前世界上最高的轮船了(71.9米),就算以后会有更高的船,那也不是主流轮船,可以说已经充分考虑到南沙通航要求了。但是必经的主航道上建桥无论如何会有影响,建成后部分南沙港的货可能会分流到深圳、珠海、香港这些港口。任何决策都不可能完美,只能取利益的最大公约数了。




走读粤港澳


小编还是不太了解海洋。除了船舶外还有工程船,工程设备,钻井平台,码头设备,吊机等限高产品是无法通过的啊。


清新eX


这么多专家狂喷深圳不顾大局,但是深圳有权跨行政区去建设大桥吗?难道这不是专家讨论,国家批准的重点建设工程吗?


原道原毁



这个人工岛确实在主航道上,而且靠近深圳那侧,西侧则是桥,南沙大概率是要凉了。

深圳这个确实比较厉害,后面还有深珠通道,重重阻挡,去南沙港的成本会高的多,而且会加剧西侧淤积,广州的疏通成本也高的多。

广州提出的全隧道方案,多出的成本自己掏的方案没有被采纳。看来后台还是没有深圳硬!


码上春秋


东桥西桥中隧也可以啊!东桥不做斜拉桥,如武汉长江大桥那样,不影响机场,下面可以走万吨以下的船;中隧水面给广州南沙港及桥上游码头用,可以走十万吨以上的大船;西桥用斜拉桥,下面也可以走数万吨的船。


华山岳老三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先得弄清楚港珠澳大桥和深中通道为什么要设计成桥隧混合方案?全桥行吗?或者全隧行吗?首先,如果是20~50公里全海底隧道,燃油汽车不能自主行驶通过。第二,如果是全桥,桥下通航高度不好确定,会限制桥下通航能力。而隧道正是为了不影响通航能力而设计的。深中通道和港珠澳大桥总体设计思路几乎一模一样,都是海底隧道布置在东边,隧道上方设计通航能力为30万吨。而珠江口航道本来就是东边水较深,西边水较浅。同时珠江口东边有香港和深圳2个大型国际机场,有港珠澳大桥在先,深中通道这样设计也无可厚非。无论如何,深中通道或多或少对南沙港有影响的,这次广州服从上峰的决策。如果其他决策有利于大湾区协同发展,而需要深圳作出一点让步,也请深圳市民从大局出发,识大体,不要动不动就说x谋论。


航母甲板降落成功


不要再提这些愚蠢的问题,也不要再拉广州和深圳人打嘴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