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谯区施集镇:心中有大爱“非公”不忘公

安徽网滁州讯 面对肆虐的新冠肺炎疫情,在这场没有硝烟疫情防控战中,滁州市南谯区施集镇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积极响应地方党委、政府重大疫情防控机制,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全力以赴投身疫情防控阻击战,涌现出诸多的先进典型和模范故事。

南谯区施集镇:心中有大爱“非公”不忘公

老党员率先垂范投入抗疫

“出门戴口罩,别去凑热闹。洗手勤开窗,少吃多睡觉”“村已堵,路已封,为了安全躲家中”疫情发生后,施集镇永太茶厂66岁老党员陈永江从1月22日起,不停地发微信群、朋友圈,广泛宣传疫情防控“顺口溜”和新冠肺炎官方《公告》等。

非公企业党建指导员认真学习《致全区第四批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指导员的一封信》,自编七言绝句《倡议书》,转发《致全省人民的倡议书》、《致南谯区居民一封信》。非公企业(社会组织)组织党员学习市委组织部《众志成城 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致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倡议书》、区委组织部《致全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共产党员的倡议书》。

广大非公企业党员纷纷在微信群里作出“我是党员,我承诺:防范疫情,从我做起!”、“我带头,守初心,担使命”、“众志成城、抗击疫情,我要成为其中一员!”等承诺。

递交《请战书》向疫情宣战

“敬爱的党组织,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形势严峻……我是一名预备党员,应当冲在前面,我积极请战,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为家乡发展勇于担当,做出贡献。”1月31日,永太茶厂党支部预备党员罗胜斌递交了《请战书》,积极投身到结对共建的明张村疫情防控队伍之中。他身穿红色志愿服,佩戴党徽,不畏雨雪低温寒冷,连续多日坚守在道路卡口岗位,中午饿了就吃点方便面。

施集镇新盛林产品综合加工厂党支部预备党员杜良慧、入党积极分子童贤义,以及锋瑞混凝土有限公司党支部预备党员阮红兵等人也纷纷递交《请战书》,分别奔赴在不同的抗击疫情工作岗位。

南谯区施集镇:心中有大爱“非公”不忘公

“非公”不忘公为抗疫出力

“国家疫情这么重,我们非公企业怎能袖手旁观?我们必须出点力!这是咱们支部3000元‘特殊党费’,为疫情防控出一点微薄之力。”施集镇花山竹木总公司党支部书记叶长城给党建指导员打来电话和发微信。在叶长城倡议下,该党支部7名党员以缴纳“特殊党费”方式,少则数百元多则千元,即使最困难的党员也缴了100元,以期为疫情防控出力。入党积极分子郑国兵捐款500元,为结对共建的荣誉村购买一台电动喷雾机,供村部和重要场所消毒使用。

施集镇新盛林产品综合加工厂党支部共5名党员,每人缴纳200元疫情防控“特殊”党费。施集镇永太茶厂党支部听说结对共建的明张村没有应急广播,支部书记张开肆和组织委员许勇各捐300元,为他们购买一台音响,循环播放疫情防控的《一封信》。

二月中旬突降雨雪,气温骤降到-4℃以下,施集镇敬老协会联合党支部书记邓凡海自掏腰包600元,购买了电热毯和电暧宝,送给附近几个道路卡口值班人员。滁州市锋瑞商品混凝土有限公司党支部为解决施集镇30个道路卡口值班人员吃饭难题,支部书记鲍庆国个人购买了价值20000元的方便面和八宝粥,驱车10公里,将捐赠物品送到施集镇疫情防控指挥部。满载货物的卡车,迎风飘扬的红旗,金光闪闪的党徽,处处彰显出非公企业“心中有大爱,非公不忘公”。

南谯区施集镇:心中有大爱“非公”不忘公

党员誓言疫情不停战斗不止

面对肆虐的疫情,施集镇非公企业(社会组织)对内立足自身岗位,果断采取措施,严防死守,加强自我防护,努力“看好自家门,管好自家人”,对外积极参与结对共建村防控工作,扛起疫情防控的社会责任。

施集敬老协会联合党支部坚持加强3个敬老院的守护,每天为老人们消毒、量体温、换口罩,动员老人们分开就餐;施集镇企业第一党支部68岁老党员杜山林,经常参加施集镇木业园区道路卡口值班,不要一分钱报酬;施集镇新盛林产品综合加工厂党支部书记汪云超,经常驱车到6公里以外的结对共建村义务参加防“疫” 战斗。

在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同时,该镇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认真贯彻上级“分区分级精准防控”指示精神,逐步有序开展复工复产工作,他们设门岗、发口罩、测体温,给厂区消毒,严防死守。施集敬老协会联合党支部书记邓凡海说,疫情不停、战斗不止。施集镇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党组织正以实际行动,书写出抗击疫情的新篇章。

刘延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