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范区:实验中学师生只争朝夕“作示范” 不负韶华“勇争先”

​在这个特殊的时期,示范区实验中学涌现出一批优秀的教师和学生,他们不惧疫情,迎难而上,为示范区实验中学全体师生树立了榜样。

教师篇

示范区:实验中学师生只争朝夕“作示范”  不负韶华“勇争先”

陈凯,男,31岁,中共党员,现为示范区实验中学一名语文、地理老师兼4班班主任。

陈凯老师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第一时间投入学校疫情防控一线,积极进行宣传摸排工作,通过电话、微信群、校讯通等方式,多次给全体家长和学生发温馨提醒,将防控措施落到实处,确保班级学生安全在家。

当看到抗疫一线资金、物资紧缺,他毫不犹豫的捐出1000元钱,并写下“基金会的亲们辛苦啦!加油,武汉!”的暖心话语。

在线上教学开始前,陈老师就开始进行线上教学的摸索,先后测试了抖音直播、QQ群直播、雨课堂等平台,最终选定钉钉作为全校的直播软件。并在随后的工作中及时总结授课经验、软件使用方法等分享给所有老师。在他心中,能够让学生尽快找到合适的平台学习,不耽误学习就是为疫情做的最大的贡献。

示范区:实验中学师生只争朝夕“作示范”  不负韶华“勇争先”

抗击疫情就是最好的教科书。为了使同学们在疫情时期不忘学习,激发同学们的爱国情怀,3月5日,陈老师又为全校师生开了一堂《天下国家》的综合性学习课。他精心备课,制作了《你学习的样子,真美!》的视频送给全校师生。学生看了后直言 “满满的感动”。此外还搜集整理了《致敬最美逆行者》、《停课不停学》等视频,还组织班级同学录制《做为中学生的我们该如何爱国?》等视频,将一堂爱国爱学习的课堂上的有声有色、直击心灵。他在上课中讲到:“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每位学生都应该明确自己身上所肩负的责任。”

示范区:实验中学师生只争朝夕“作示范”  不负韶华“勇争先”

担七年级两个班英语课的李倩老师,除了进行正常的线上教学,还时刻关注班上学生的学习情况;随时解决家长、学生遇到的各种问题;布置、批改学科作业;统计学生的学习情况;上报学生的学习资料……线上学习开展一个月来,李老师每天都是晚上批改作业到十一二点,不耐其烦的给学生讲解知识点。家长、学生都特别肯定李倩老师的工作。实验中学的线上教学,正是有了像李老师这样技术过硬、工作负责的引导人,才一切如期顺利开展,没有出现网络上所流传的各种“翻车”。我们交流中她说的最多的就是:“我多做一点,别人就少做一点。”、“这本来就是我的本职工作,我觉得没什么。”没有豪言壮语,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告诉我们教师该有的样子。

示范区:实验中学师生只争朝夕“作示范”  不负韶华“勇争先”

侯睿楠老师,担两个班语文课,家里有一个一年级的学生和一个不到两岁的儿子。从2月10日开展线上教学以来,她始终如一的进行两个班的早早读,从早上6:40开始,从不说辛苦,对每个学生关爱有加,检查学生背诵,认真批改每个学生的作业,及时反馈,两个班100来个学生,每次作业都批改到凌晨12点。如果,上课期间发现学生听课效果不佳,还会利用课下时间进行补充,再次讲解,她对工作的认真负责,感动着每一个家长和学生。

示范区:实验中学师生只争朝夕“作示范”  不负韶华“勇争先”

担任数学、道法教学工作,兼七(2)班班主任的任学丹老师,她一丝不苟的对待教学工作,除了正常上课之外,她作为班主任,从早上安排晨读,到督促学生1:00--1:50午睡,再到晚上的6:30组织学生一起晚自习,都在践行着她的初心。她说:“学生的学习不能马虎,我们是寄宿制初中,如果现在不管理、不组织好学生的学习生活,等真的开学了,学生还需要重新调整作息状态。”有一次她在上数学联播直播课时,出现了有学生看不到画面的情况,任老师立刻在每个班的钉钉群里发送微课,组织学生进行自学。下课后她又第一时间给下节课要上英语的葛老师打电话,并分享自己的处理办法。为了保证学生的学习效果,任学丹老师又同数学组的老师们进行线上交流,决定下午5:30--6:00由任学丹老师为学生直播讲解,确保学生们能够熟练掌握今天的学习内容。

这就是我们的实中精神。我们实验中学的每一位老师,都在想办法把本职工作做到最好,助学生全面发展。

学生篇

示范区:实验中学师生只争朝夕“作示范”  不负韶华“勇争先”

她是七一班的王斐。她每天六点二十起床开始早早读。她每天上完课就会把上一节课的笔记翻看,如果有不懂的就会及时解决。到中午时就会做一些练习,检测一下上午学习效果,其次再找错题分析原因,然后再看一遍书,对照笔记查漏补缺,有不懂的会及时问老师或请教同学,最后再把知识梳理一遍。她还经常利用课余的时间去锻炼身体,去小路上跑跑步呼吸一下外面的新鲜空气,看看花花草草缓解眼睛的疲劳。

示范区:实验中学师生只争朝夕“作示范”  不负韶华“勇争先”

她是七二班的白甜,是一位品学兼优的学生。在教育局发出“停课不停学”的通知的时候,她并没有因为疫情而放松,而是更加努力的去学习。每天的晨读、早读任务,她都认真对待。对直播课程,她认真做笔记,不漏下任何一个知识点。每天晚上的预习作业,她都认真的去完成。对待老师、同学,她以礼相待、与人为善。她说:“学习是我们自己的事情,我们的任课老师为我们付出很多。我们从晨读、早读开始,一直到晚自习,都有老师的陪伴。每天、每节课看到老师就在我们对面,我的心里很暖,谢谢我最爱的老师们。”

示范区:实验中学师生只争朝夕“作示范”  不负韶华“勇争先”

​他是七二班的贾鑫桥,在班里一直担任学习小组组长的职务。疫情期间,我们全体在线上学习,他体会到班主任的辛苦,主动成为班主任的得力助手,每天提醒同学们测量体温打卡,提醒小组成员完成学习任务等。他能严格的要求自己,无论是功课任务还是体育活动任务,他都能保质保量完成。在学习上,他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专心,勤思善学,不懂就问,能自觉做好课前预习,在上课时积极参与课堂,做好课堂笔记。常主动与老师、同学交流学习。他从小就励志要读好书,做好人,长大回报老师、父母、学校和社会。他说:“进入示范区实验中学以来,我深深地体会到老师们的敬业与不易,他们加班加点为我们辅导功课,尤其是班主任任学丹老师,从学习到生活,她不辞辛苦地教导着我们。感谢我的班主任”。

示范区:实验中学师生只争朝夕“作示范”  不负韶华“勇争先”

她是七四班的崔舒涵。面对网课她孜孜不倦,自主而又勤奋;面对作业她态度端正,在上周的学习中取得了每天每学科作业全都优秀的优异表现;面对疫情她绘制手抄报,为武汉加油,又录制视频呼吁同学们好好学习,将爱国与学习相结合。她每天六点起床开始早早读,开启一天的学习。午休的时候则醉心于浩瀚书海。班主任陈凯说,在视频会议的时候经常看到崔舒涵同学是面带微笑地在学习,“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大概说的就是她吧。虽然这个冬天有点冷,冻坏了手指,但她没喊疼没喊累,毅然坚持学习,她就是我们的骄傲——崔舒涵。

示范区:实验中学师生只争朝夕“作示范”  不负韶华“勇争先”

还有自律性强,能够独立高质量完成作业的宋浩然、毋咨烨;认为在疫情中学习,就是在困难中成长,始终保持乐观积极态度的郑良宇等优秀学生……

像这样优秀的教师和学生还有很多,这些尽职尽责,无私奉献的老师们以身作则,为人师表;这些热爱学习,追求上进的学生们孜孜不倦,发愤图强。他们有如实验中学发展道路上的盏盏明灯,照亮了我们前进的方向。我们一起努力,把榜样力量化作精神动力,付诸实践,为构筑实中精神、实中力量凝聚更多的正能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