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恨水的作品里,小人物才是大主角

大家常常把名家名作挂在嘴边,而我却用了20天的时间读了张恨水6部不是很有名的作品,每一部都直击内心。

张恨水的作品里,小人物才是大主角

先说一说《魍魉世界》,故事里的医生、教师、博士,这些原本救国的主力却全部放弃自己的职业去奋力从商,政客更是投机钻营,他们一起,大肆罗掘国难财,无不唯利是图。这艰难的抉择最初只是为了改变贫穷的现状,不再为断粮苦恼,因为战时的陪都,物资奇缺物价飞涨,踏实的百姓往往面临生存危机,所以主动也好被动也罢,选择的开始都充斥着纠结与无奈。可是后来欲望膨胀,一切因果难以收拾。所谓医者仁心,所谓育人为本,所谓家国情怀,所谓气节道义,全都置之身外,国难财带来的快感让他们满心满眼只有金钱,只有欲望,只有权利,只有女人,丑恶群像跃然纸上,骗财手法触目惊心。就连目不识丁的人力车夫和烧水工人也在学会罗掘一空的技巧后大发国难财,跻身富商之列。其间穷人所受的悲苦难以言说,满腔愤懑最终化为累累白骨,富人兀自笙歌曼舞、金银满筐。这样的世界,魑魅横行,魍魉遍野。

张恨水的作品里,小人物才是大主角

还好,老太爷对道义的坚守、对权贵的蔑视以及对儿女的谆谆教诲让读者看到了一丝希望。二儿子和三儿子先后致富,为眼看就要沿街化食的大家庭带来了生机,老太爷也因此过上了丰足的生活,而他却依旧节俭,并用读书人的良知不断劝诫儿子们放弃国难财,好好为社会贡献青春。无奈儿子们野心已大,不听父言。只是大儿子虽然穷困潦倒,并且每日写着等因奉此的无聊公文,但仍然谨尊父命;小女儿尽管因穷辍学,还在努力为抗战做贡献,虽九牛一毛,可好人终有好报。最后的结局,国难财的大头目抱得美人归,小喽喽们生死未卜,穷苦的百姓仍然在苦难里绵延,老太爷用佛儒之道宽慰自己。作家坚信邪不压正,但终究是没让恶人食其恶果,此举善良,也应了世界魍魉的主题。

张恨水的作品里,小人物才是大主角

上流社会的蝇营狗苟,或为得到名利,或为玩弄女人,一出出荒诞闹剧确已不足为奇。只是在作家笔下,一些社会底层,如小偷、车夫、落魄书生和清贫才子,他们受人白眼、轻如蝼蚁,却个个做事必行其心之所安,骨子里充满着侠义,在朝不保夕的日子里,哪怕萍水相逢也常常路见不平就拔刀相助。正是这些小人物在生活的倾轧下表现出善良的本质,才让四面都笼罩着欺压与黑暗的社会看得到反抗和光明,才让那些久久沉浸在悲苦与创伤里的百姓有所寄托,才让人性的善恶变得有价值,才让读者一遍又一遍的无尽回味。

张恨水的作品里,小人物才是大主角

在其他作品中,作家对女人的刻画,更是光芒万丈,可爱可敬。

《秦淮世家》《夜深沉》《落霞孤鹜》《满江红》《丹凤街》里的歌女、娼妓、丫鬟、弃女以及贫苦女子,她们身份卑微却无一不美,纯良、独立、刚烈,甚至侠情满腔,这些都是血脉里流淌的精魂。自己已然是弱者,却坚持扶弱;面对权贵,不攀附、不低头、不畏惧;遇到爱情,勇敢追随;回报恩人,披肝沥胆。虽深陷泥潭,却昂首天外。这样的女人,试问谁人不喜谁人不爱呢?而作家却让她们的命运一再生出波折,没有才子佳人的圆满结局,没有留名青史的豪情壮举,只让她们在爱恨情仇间挥洒着人性本善,用生命、用侠义将女性独特的魅力书写得淋漓尽致。她们,最干净。

张恨水的作品里,小人物才是大主角

只是在故事里,女人总为男人牺牲,好不容易看到的希望被一次次浇灭。原本还觉得张恨水也是个大男子主义肆虐的人,其实不然。他让“大丈夫”这个词冲破了只诠释男人的禁锢,让女人成为红尘英雄,受街坊叹息,被朋友缅怀,她们的不屈成为饱受苦难的人民在悬崖峭壁上抓住的稻草,虽然娇弱,却足以救命;尽管渺小,却灵魂永固。

张恨水的作品里,小人物才是大主角

可是岁月的长河总是被女人的苦难充斥着,人言的可畏、权贵的觊觎、自身的清白、生活的艰难,种种交织在一起碾碎了她们,也成就了她们。可是她们真的需要这样的成就吗?

“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这是作家的真心,也是旧社会的沉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