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中国克服发动机技术瓶颈,未来终将彻底改变技不如人的局

近期,美国网站对中国在航空发动机领域的发展进行了深度分析。文章称,发动机是战机的“心脏”,直接决定着战机的综合作战能力。中国要想研发出性能出色的战机,首先需要在发动机领域下苦功夫。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中国自主研发的WS-10矢量引擎问世,目前已经装备于国产喷气式飞机,包括最新研制的歼-20隐形战机上。

外媒:中国克服发动机技术瓶颈,未来终将彻底改变技不如人的局

不过外媒分析称,歼-20隐形战机最终将会配备推力更为强劲的WS-15引擎,该型引擎预计将会在5-6年问世。所以,未来等到WS-15引擎问世后,歼-20战机才会正式进入量产阶段。目前可以确定的是,中国最终会用国产矢量引擎替代俄制AL-31F引擎,从而摆脱对俄制引擎的依赖。不过,在这一过程中,中国所面临的考验是艰难且复杂的。

外媒:中国克服发动机技术瓶颈,未来终将彻底改变技不如人的局

中国WS-10引擎项目早在30年就已经开始了,当时中国计划用五年的时间完成研发,第一阶段将其配备在苏-27战机上,以促进苏-27战机的国产化率。不过,随后在试飞过程中,WS-10引擎暴露出种种问题,“五年计划”最终没有实现。不过,后续经过7年磨合,WS-10引擎终于迎来了量产阶段,这给中国工程师们注入信心与力量。

外媒:中国克服发动机技术瓶颈,未来终将彻底改变技不如人的局

相比于俄制AL-31F引擎,WS-10引擎的性能更为优秀。首先在推力方面,在1.8马赫的速度下WS-10引擎推力达120千牛,而同等条件下的AL-31F引擎推力仅为100千牛左右。在2.1马赫条件下,WS-10引擎推力为140千牛左右,而AL-31F引擎的推力不到120千牛。在使用寿命方面,可能是因为“猴版”的缘故,AL-31F引擎寿命仅为900小时,而WS-10引擎寿命为1500小时,远远高于俄制引擎。

外媒:中国克服发动机技术瓶颈,未来终将彻底改变技不如人的局

外媒指出,中国工程师人员的技术水平正在不断提高,所设计的发动机性能接近世界一流水平。但在实际的建造过程中,在材料耐用性以及产品质量控制方面存在着大大小小的问题,导致一些优秀的发动机停留于图纸,而无法真正实现应用与量产。未来,如何生产出质量更高、更加耐用的发动机零件是中国所关心的问题之一。

外媒:中国克服发动机技术瓶颈,未来终将彻底改变技不如人的局

最后文章分析称,由于有俄制发动机作为参考,中国能够避免许多曾经出现的错误,少走了许多弯路。其次,与俄罗斯不同,中国与西方国家的关系良好,能够通过合法途径获取较为先进的发动机技术以及零部件,这给中国航空业提供了不小的帮助。最后,中国能够很好的调动资源,促进效率的提升。所以,未来中国终会精通航空发动机技术,生产出性能更为先进的涡扇发动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