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建築#畢生致力於中國古代建築的研究和保護——樑思成(一)

梁思成(1901年4月20日—1972年1月9日),籍貫廣東新會,生於日本東京,畢生致力於中國古代建築的研究和保護,是建築歷史學家、建築教育家和建築師,被譽為中國近代建築之父。

#古建築#畢生致力於中國古代建築的研究和保護——梁思成(一)

梁思成在清華12公寓家中.

梁思成的父親梁啟超,是清末改革家,為躲避清政府迫害而出國,所以梁思成出生於日本東京。1912年,辛亥革命後,梁思成隨父母從日本回國,在北京崇德國小及匯文中學(1912—1914)就學。1915年,入北平清華學校(清華大學前身),1923年畢業於清華學校高等科。1924年,和林徽因一起赴美國費城賓州大學建築系學習,1927年獲得學士和碩士學位,又去哈佛大學學習建築史,研究中國古代建築(肄業)。

1928年3月21日,梁思成與林徽因在加拿大渥太華的中國總領事館舉行婚禮。之後赴歐洲參觀古建築,8月18日回國後,在瀋陽東北大學任教,創立了中國現代教育史上第一個建築學系。1929年8月,林徽因從東北迴到北平(今北京市),在協和醫院生下女兒,取名梁再冰,意為紀念已故父親梁啟超“飲冰室”書房雅號。

1930年,和張銳參與天津市規劃,以《天津特別市物質建設方案》獲獎。

#古建築#畢生致力於中國古代建築的研究和保護——梁思成(一)

華嚴寺

抗日戰爭期間

日本侵佔中國東北後,梁思成於1931年回到北平,進入中國營造學社工作(任法式部主任)。

在1932年,主持了故宮文淵閣的修復工程。同年,著成《清式營造則例》手稿。

從1937年起,和林徽因等人先後踏遍中國十五省二百多個縣,測繪和拍攝二千多件唐、宋、遼、金、元、明、清各代保留下來的古建築遺物,包括天津薊縣遼代建築獨樂寺觀音閣、寶坻遼代建築廣濟寺、河北正定遼代建築隆興寺、山西遼代應縣木塔、大同遼代寺廟群華嚴寺和善化寺、河北趙州隋朝建造的安濟橋等。這些重大考察結果,寫成文章在國外發表,引起國際上對這些文物的重視,為梁思成日後註釋《營造法式》和編寫《中國建築史》,準備良好的基礎。

1944至1945年,梁思成任教育部戰區文物保存委員會副主任。

解放戰爭期間

1946年,梁思成赴美國講學,受聘美國耶魯大學教授,並擔任聯合國大廈設計顧問建築師。因他在中國古代建築的研究上做出了傑出的貢獻,被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授予名譽文學博士學位。同年,梁思成回到母校清華大學創辦了建築系。

1948年,在平津戰役前,梁思成繪製了《全國文物古建築目錄》,交給中國人民解放軍,使北平古蹟避免受到炮擊,很好地保護了北京的文物和古城牆。

梁思成曾任中央研究院院士(1948年)、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學部委員,參與了人民英雄紀念碑、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等作品的設計。


#古建築#畢生致力於中國古代建築的研究和保護——梁思成(一)

大同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梁思成除了仍在清華大學任教授和建築系主任外,還先後擔任了北京市都市計劃委員會副主任、中國建築學會副理事長、中國美術家協會常務理事、中國文聯全國委員會委員、中華全國自然科學專門學會聯合會委員、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委員、建築科學研究院建築理論與歷史研究室主任、北京市城市建設委員會副主任等職。

梁思成第一任妻子是林徽因,中國建築大師,古建築專家。

#古建築#畢生致力於中國古代建築的研究和保護——梁思成(一)

兩人一起完成古建築考察

古建考察

從1930年到1945年,梁思成林徽因夫婦二人共同走了中國的15個省,190多個縣,考察測繪了2738處古建築物,很多古建築就是通過他們的考察得到了世界、全國的認識,從此加以保護。比如像河北趙州大石橋、武義延福寺、山西的應縣木塔、五臺山佛光寺等。也正是由於在山西的數次古建築考察,使梁思成破解了中國古建築結構的奧秘,完成了對《營造法式》這部“天書”的解讀。

1931年,林徽因受聘於北平中國營造學社。次年,為北平大學設計地質館和灰樓學生宿舍。在此後數年中,她多次深入晉、冀、魯、豫、浙各省,實地調查勘測了數十處古代建築,單獨或與梁思成合作發表了《論中國建築之幾個特徵》《平郊建築雜錄》《晉汾古建築調查紀略》等有關建築的論文和調查報告,還為署名梁思成的《清式營造則例》一書寫了緒論。這是一本研究中國古代建築必讀的重要工具書。


#古建築#畢生致力於中國古代建築的研究和保護——梁思成(一)

營造法師及第二任妻子整理的書籍

林洙,出生於1928年,福建省福州市人,《梁思成、林徽因與我》等書的作者。清華大學建築系工作者、知名學者程應銓的前妻,著名建築學家梁思成的第二任妻子。

下期預告廣濟寺

#古建築#畢生致力於中國古代建築的研究和保護——梁思成(一)

廣濟寺


#古建築#畢生致力於中國古代建築的研究和保護——梁思成(一)

廣濟寺2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