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警告全班課下禁止與某孩子玩,否則一經發現,罰其他同學。家長該怎麼處理此事?

大青山下


個人覺得題主的問題描述是有點問題的。

如果說孩子真的只是注意力不夠集中,上課發呆作業比較磨蹭,這麼點問題的話,確確實實符合你說的沒有什麼危害,也不太可能影響到其他學生,那麼在這種情況下,老師還能對孩子做出這樣的懲罰,我覺得太不合理了。

一般來說別說是孩子這樣的,即便是那些淘氣搗蛋的孩子,也極少會有老師做出這樣的要求,這麼樣要求的目的是什麼?難道通過這樣的方式來威脅孩子必須去改正嗎?問題是孩子現在的這種問題,本身除了會影響他個人學習質量之外並沒有危害性啊。

所以這個問題就變成了兩個比較尖銳的問題:要麼是提出你對孩子的問題了解不夠,要麼就是提出孩子的老師,真的是有問題。

如果是後者的話,我認為問題解決起來還是非常的容易的,只要取證去舉報這個老師,老師一定會被處分的。不用擔心得罪老師的問題都已經這樣了,你還怕什麼?

而且因為這麼點事就對孩子做這樣的處罰,任何一位搞教育的工作者都不會認同這樣的老師!所以無論是在家長圈還是在教育圈,你都是會被支持的。

但是我個人而言更加傾向於你可能對孩子本身的問題有點誤解。

當然還存在另外一種可能——比如家長和老師之間有不可調和的矛盾,老師只不過是藉機來報復而已。

但我還是依舊認為,可能你對你孩子的瞭解有點兒問題。

這種事情建議不要只是聽孩子自己的一面之詞,孩子有那麼多老師,你可以多諮詢一下幾位老師,另外也可以問一問其他家長。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讓這些家長跟他們孩子是非常正常非常自然的聊天,看一看那些孩子是如何評價自己孩子,以及評價老師這麼做是對還是錯的問題。

當然這件事情你可能要找一些關係相對較好的家長來做才行。

其實孩子的問題一般來說沒有達到不可挽救的地步,總是會有辦法進行緩解和改善的。在當務之急我還是建議你好好了解一下孩子的問題到底出在了哪裡,這樣我們才能更好的幫助孩子解決。

當然,如果老師並不是那種蠻不講理的老師,也最好能夠跟孩子老師溝通一下,這樣對孩子的瞭解也會更加全面一些,如此也可以更好的解決問題。


隨便看看微笑不語


首先不管老師是因為什麼原因下達了這樣的禁止令,都絕對屬於校園暴力範疇,他的行為已經不能單單用幼稚無知來形容。作為家長也絕對不能坐視不理。但是在下這樣的結論之前,我們需要先搞清楚兩件事:

一.孩子是否真如您所說無明顯過失

像您說的那樣孩子只是上課發呆,作業磨蹭,專注力不足這些問題,這樣的孩子不管是在小學還是中學,都是大把存在的。這些特徵沒有一個會影響到老師上課,老師又為什麼會因為這些而生氣呢?


這雖然不是好學生的表現,但也絕對不是一個能夠讓老師抓狂的下禁止令的孩子的特徵。我覺得老師應該沒有負責任到能夠有精力關注每一個孩子的聽課效果吧!

所以您說的這些特徵對於父母來說是孩子學習上的大缺點,但是老師未必會關注。不知道您的消息來源於何處,但我想你需要先了解一下事情的真相,看看孩子是不是還有哪些具體行為引爆了老師的腦細胞。

雖然他的行為不太妥當,但是我們還是要以一種公正的態度去宣判這位老師的行為。如果自己的孩子真的有觸及老師底線的地方,那麼,在老師道歉的同時,我認為孩子也應該為自己的行為表達歉意。

二.消息是否準確

您所說的這種處罰是相當嚴重的,因此在責怪誰之前,應當先確認這個消息是否準確。

跟你說個前兩天我親身經歷的誤會。我孩子和她班的一個女生上了學校的語言興趣班,前天白天上完課,到傍晚的時候我看那個女生的媽媽在群裡問老師


這就是孩子表意不清導致的家長與老師之間的誤會,相信這位媽媽在發問的時候,內心應該是充滿氣憤的。可是雙方解釋清楚之後,誤會也就化解了。

孩子們有時候說話容易摻雜自己的心思,可能評論的部分要多於事實,這是由他們的年齡特徵決定的。所以家長應當先通過多種途徑瞭解到事情的真相,看看老師是否真的下達了這麼嚴厲的處罰令。

怎麼處理

如果經過多方調查證明確實如您所言,這位老師存在嚴重的師德問題。那麼這件事處理起來確實比較複雜。

我們說起來很容易,不管是找老師理論還是反應給學校,又或者是反應到教育局,這些所有的溝通都需要證據,但冷暴力的證據恰恰是最難蒐集的。

如果老師打了孩子,那可以去做傷勢鑑定或者調取錄像。但老師恰恰沒有這麼做,而僅僅是孤立的孩子,這樣的處罰除非是有證人,否則老師可以隨便否認。能夠作為證人的只有同班同學或者同班家長,但我相信他們都不會為了某一個孩子的這點事去選擇和老師作對,同時,我們也不能對大家採取錄音之類的隱蔽手段,因為這樣的證據雖然能夠幫你贏得這口氣,但同時也會讓你和孩子真正在班裡孤立起來。


所以如果是我面對這樣的事情,我會直接去找老師詢問事情的經過,不管他承認也好不承認也好,至少我要表明我的立場。“我知道老師的工作很辛苦,孩子也確實有很多地方做的不盡人意,我們願意配合老師讓孩子變得更好,但希望老師有事情能先跟家長溝通。”如果您的孩子真的是有明顯的過失,就需要先跟老師道歉,然後再要求老師為他的行為有所說法。就算這一切的目的都達不到,也至少讓老師知道家長已經清楚了他的行為,這樣下次他再做事的時候也會有所顧忌。

如果這位老師一而再再而三的出現這種問題,那麼我建議為了孩子的健康成長,最好是選擇轉班或者轉校。畢竟每個孩子在學習過程當中都會有各種各樣的毛病,但並不是每一個老師都如此暴躁,因此,遠離這樣的老師才是正道。

以上這些小小的觀點來自愛分享的老孟。歡迎您的關注。


老孟的娃世界


曝光這樣的老師,沒有師德,這就是校園冷暴力,精神暴力,而且還是教書育人的老師發起的。太可惡。


同情這個孩子,家長一定要保護自己的孩子,不能讓這樣喪天良的老師傷害他。


為什麼老師敢這麼猖狂,就是缺少監管。我小學時候,初中時候很乖巧,膽子小,學習好,家長和老師怎麼要求我怎麼做,我長大了卻在他們看來很叛逆,為什麼會這樣?是我小時候不敢發表自己的真實思想。


我是80後,農村長大的,我們小時候的父母也罷,農村的老師們也罷,都有著極強的權威,都欺負孩子小,不懂事,肆意欺負小孩,首當其衝的當然就是不聽話,學習不好,不乖巧的小孩了。


我親眼看著自己的奶奶,弟弟被我爸欺負,我爸 認為他們做錯的時候做的不好時候就以教育的名義毆打他們。學校的老師也是,經常欺負學習不好的同學。成績不好的同學就像下等公民一樣被我們那些敬愛的園丁們辱罵,掌摑,用黑板擦擦到他們臉上,罰站,諷刺,這些都是家常便飯。


農村的孩子在校園被欺負沒有敢回家告訴父母的,因為在家的時候父母也這樣對待我們。我們不知道老師不可以這樣做,我們也不知道怎麼樣保護自己,只能忍受。小學生,初中生,哪怕是高中生,被父母和老師欺負沒有反抗能力。我們沒有經濟獨立,我們缺少社會經驗,我們在偏遠的農村,我們甚至連一些基本的社會認知都欠缺。



所以,除了忍受,除了一輩子的心傷以外,除了影響我們的性格健康以外,我們毫無辦法。


外傷可以被認定為傷害,可是內傷,被孤立,被老師侮辱,被家長責罵,這些內傷卻總是被我們的父母和老師漠視。他們只覺得自己是好人,是有師德,是含辛茹苦養我們長大的父母。他們一向顛倒是非黑白忽略自己對我們的傷害。


我因為學習好,我因為聽話,我沒有被打,沒有被老師掌摑,沒有被老師用黑板擦撲臉上,可是我知道那樣讓人難受,事隔那麼多年,我依然為當時的那些同學遭受的不公平待遇表示不平。因為如今我也有孩子,可是曾經讀書時候的這些事情卻一直清醒記得。但是當時的我什麼也不敢說,我怎麼可能敢說什麼。即使是如今,我那66歲的老父親依然覺得他是需要被我們尊重的,含辛茹苦的養育了我們,他絲毫不覺得他曾經嚴重的傷害了他的子女的內心。


面對這樣的父親我能怎麼辦?

無法溝通。

無法計較。

但是我因為生活在那樣的家庭環境下,那樣的校園氛圍下我的性格受到很大的影響,內心這方面的傷害卻是無法卻無法彌補。


可是經常讓我驚訝的是,社會發展了這麼多年,在很多地方依然上演著我童年時期的家庭和校園環境。


為什麼會這樣呢?就是因為老師缺少監管。

人的自覺性都是有限的,可以說人的愛心也是需要條件才能激發出來的。

大家想想,當我們求著政府部門辦事的時候我們得到的是冷臉,當企業單位求著我們買產品的時候給我們的是笑臉,當企業對自己要求高有投訴監管渠道的時候這家企業的員工態度是良好的。


大家想想,我們在生活中是不是這樣的?


所以,我說,老師缺少監管,所以才不斷地發生這類孤立學生,冷暴力學生。

再說家長給老師送禮,為什麼家長會給老師送禮?是真心表達感謝嗎?是希望得到老師的關照嗎?還是擔心老師對孩子不好?

如果家長不用擔心老師對孩子不好的話,還會有那麼多人送禮嗎?

老師跟家長之間,誰是強勢誰是弱勢?如果老師跟家長之間不痛快了,老師會怎麼做?會積極溝通解決矛盾嗎?還是甩臉不搭理家長?最終緩和矛盾的是家長還是老師?


老師的工作與企業的銷售人員有什麼不同?給社會創造的價值有什麼不同?只是社會分工不同吧,大家能說老師和企業的銷售人員的社會地位一樣嗎?我們看到的老師的臉跟看到的銷售人員的臉一樣嗎?如果老師跟銷售人員是一樣的社會地位,請問老師還敢孤立孩子還敢辱罵孩子嗎?

還是因為老師佔據著優勢地位,又缺少監管,才讓老師對自己應得的社會地位要求更高,才引發那麼多家長和老師,老師和學生的矛盾。如果家長不站出來維護孩子,這個社會上還有誰會站出來維護孩子?孩子是不是即使很受傷也只能忍受?老師除了教書育人,有多少時候會考慮孩子的感受,孩子的自尊,老師如果能把學生平等對待,像對待一個成年人一樣,還會有這麼多的矛盾嗎?


問題到底出在哪裡,大家應該明白吧。

現在整個社會都在巴結老師,怕自己孩子被老師報復。


現在90後,95後,有父母疼愛,就業的時候老闆甩臉可以瀟灑的辭職,60後70後80後在指責90後95後不負責任,過於嬌慣的同時是不是也很羨慕90後95後搖桿挺得直呢?在委曲求全中生活的60後70後80後在回憶自己當年怎麼樣的時候是否也看到了90後95後的現象也是一種社會進步呢?


我期待什麼時候我們的孩子,我們的學生跟老師之間,我們家長跟老師之間也可以像90後95後就業一樣瀟灑,不受委屈。


這是社會的進步。


寶媽分享育兒知識


對於這樣的老師,可能又會激起大家道德性的指責,不過這樣做毫無意義,如果作為成人犯錯可以通過別人的唾沫討伐就能知恥那真的是大家的幸運,問題是這樣的成人之所以能犯這樣可以稱得上是人生恥辱的錯誤,真的不是能通過口頭討伐、停職處罰就能改變的,因為其內心深處已經潰爛不堪,治標不治本。所以這裡關於老師的問題不作討論,也無多大意義。重點我們聊下家長的解法吧,這裡的家長要分兩類:

假設家長是“某孩子”的情況

  • 假設家長已經知道了這件事,當孩子垂頭喪氣的回到家,父母首先需要安撫和理解孩子的情緒,此時孩子的大腦正在一遍遍回想著在學校被羞辱和委屈的畫面,情緒已經聚集了一路了,所以此刻父母需要給孩子一個大大的擁抱,並且告訴孩子,爸媽知道你受委屈了,其實你也不是故意的,老師那樣做是不對的,想哭就哭出來吧。其次等孩子的情緒宣洩完了,平靜下來後,需要和孩子聊聊問題本身,雖然說老師那樣的做法作為父母來說是堅決反對的,但老師是不是因為你學習上有問題才那樣說的呢?父母需要把孩子拉回到問題本身上,因為我們的目的是幫助孩子擺脫困境,實現成長,所以需要孩子自己去認識問題本身。當父母引導孩子縷清問題後,第三步就需要和孩子共同討論出針對每個問題的解決方法,並且鼓勵孩子去實施。最後監督孩子完成跨越。

  • 在這個過程中,對於父母最難的可能是如何引導孩子回到自身問題上,因為我們需要給孩子灌輸一個理念就是,無論任何環境下,只有自身強才是真的強,這種內歸因的好處在孩子未來的人生中也非常關鍵,需要提前訓練。

  • 處理完孩子的問題,還需要帶孩子去學校當面和老師溝通,這不是說去和老師講理去,而是需要讓孩子看到,無論自己遇到什麼,自己的父母都是堅強的後盾,都能支持自己度過尷尬和煎熬,這是一種很重要的力量,也是給予孩子解決問題最好的正面示範。找到老師可以首先客觀地闡述孩子的問題,但同時也需要提出老師的這種做法是否能夠修正下,因為目的不是為了羞辱一個孩子才去這樣做的,而是希望孩子各方面能夠得到改正變得更好,看老師如何反應,這種溝通最好挑周圍有很多老師在的時候溝通,效果更好。當然如果瞭解到該老師不是個聰明的主,那就直接去找他的領導,拜託領導和這位老師溝通吧,因為理在孩子這邊,沒有什麼顧慮的。

假設家長是“全班其他同學”的

  • 當你的孩子放學回家說起了今天老師羞辱某個同學的事,那麼作為家長又該如何引導自己的孩子,這也是個很重要的教育機會。父母需要詳細問清楚那個被孤立同學的具體情況,也要再次確認老師所謂的警告的原話,一般情況下,孩子的模仿是不會撒謊的。根據這兩點,父母可以先問問自家孩子對於老師的警告是如何想的,打算如何做?

  • 目的是需要引導孩子思考,什麼是人與人之間的尊重、理解,遇到問題該如何理性且有效的解決,良好的人際關係如何建立,強和弱的關係該如何處理,如何幫助有困難的人,懲罰是為何而設的,懲罰的原則是什麼等等。這些都需要讓孩子有個基本的認知和判斷。這其中需要訓練孩子的同理心、抽象思維能力、辨別是非、道德、人際關係、正義和勇敢、邪惡、創造力等等能力。


我們的教育從來都不是簡單的知識學習和傳授,如果失去了做人的反思,那不學也罷,所以從小讓孩子學會思考,具備獨立思考和判斷的能力至關重要,這關乎未來的人生選擇,不是兒戲,更不是小事!

願您被這個世界溫柔以待,幸福一生!



旮旯裡的神仙洞



根據題主的問題描述,我覺得家長首先急需解決的是這個孩子自身的問題,因為家長的目的也是為了孩子能夠融入到同學當中!孩子自身問題解決了,老師這邊肯定也沒問題了,假如一味的要追究老師的責任,自家孩子的問題不是還沒解決嗎?




這個學生上課注意力不集中,上課好發呆,做作業磨蹭,習慣不好。這些問題集中到一個學生身上,這才是問題的關鍵,雖然沒有危害到其他同學,但是他對自己的危害最大!繼續下去的話,家長覺得這孩子還能有好嗎?難道老師不禁止其他孩子與其玩耍,這個孩子就能好了?假如真是如此,我相信老師甘願受到懲罰,以自己受到處罰換來一位學生轉化好,那太值了!


不知道這個孩子現在幾年級呢,年級越低越有希望轉化好。家長對孩子還是非常上心的,所以建議家長這樣做:


一、先分析自己孩子形成現在的狀態的原因


家長先要分析一下自己的孩子習慣不好的原因主要在哪個方面?

1、孩子自身的原因,有的孩子從小就比較有個性,在形成習慣的關鍵期沒有養成良好的習慣,根本就不聽家長、老師的話,自以為是,就是典型的管不了的人物!


一般我們不會首先考慮孩子心理有問題,但是如果一直不怎麼聽勸,不服從家長、老師的管理,適當的找個心理醫生調節一下也未嘗不可!


2、因為孩子上課不聽講,發呆,那是因為有心事,所以處於走神狀態,假如不是孩子自身原因,那會不會是家庭或者學校的原因導致的呢?


二、家長對孩子的未來處於什麼定位


為什麼要這麼說呢?因為我遇到過這樣的家長,告訴我說她家孩子就是順毛驢,喜歡老師誇著,不喜歡老師批評,一批評就會犟,我們對他要求不高,能拿到初中畢業證就行了,這是最明確的要求了,我們老師還能說什麼呢?


所以家長要考慮好對孩子未來的定位是什麼?必須有個明確的定位,如果就由著孩子這樣繼續下去的話,不要求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努力學習,那也不用動腦子想著如何把孩子轉化好了!


三、家長和孩子好好溝通交流,徵求孩子的意見


孩子現在所處的狀態肯定不正常啊,正常情況下,即便是學習能力有限,最起碼有個積極向上的態度啊?但是孩子的實際表現就證明孩子對學習不感興趣,所以家長需要與孩子徹底交流一下,徵求孩子的意見,假如孩子沒有任何意見,僅僅是不想學習,那家長就需要想辦法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了!


四、請家長心平氣和的與老師徹底交流溝通一次

很多孩子在學校的表現和在家表現是不一樣的,我班現在就有個女生因為老講話,我聯繫她的家長,但是她家長告訴我說她家孩子在家時,和誰都不說話,就說也就簡短的幾個字!所以對於我的說法家長表示懷疑!


如果因為老師排斥你家孩子就和老師慪氣,那根本犯不著,先不要用斥責的口氣與老師溝通,詳細詢問孩子在學校的表現,當然假如對老師不信任的話,也可以悄悄的詢問孩子的同學,多問幾個人,就能得到真實的情況!


根據自己對孩子未來的態度,與老師商量好未來對孩子轉化的策略,相信一次真誠的交談,肯定會改變孩子的未來。相信絕大多數的老師還是非常渴望與家長共同努力教育好孩子的!


五、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後,持之以恆的堅持下去


孩子處於現在的狀態應該也不是一天兩天形成的,這裡面家長是否有管理倦怠的情況也不可知,希望從現在開始,家長積極與老師配合好,爭取早日看到孩子步入學習的正軌!




孩子的未來雖然掌握在自己手裡,但是離不開家長、老師的積極引導,希望家校之間放下隔閡,攜手合作,共同教育好孩子,讓孩子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這才是家長最希望看到的結果!


平衡一樣


老師警告全班孩子禁止與某孩子玩,否則一經發現,懲罰其他學生,家長該怎麼處理這件事情?

第一,老師的做法不能體現公平教育原則。

接受教育是每個學生的權利,學生有權利要求老師平等對待自己,而且根據師德規範,老師也應該對全體學生一視同仁。

如果孩子沒有特別嚴重的毛病和疾病,老師不能禁止其他學生與他接觸。

否則就是赤裸裸的對學生區別對待。

在大人眼中或許這個孩子你不喜歡,但是在小孩子的眼中不分貴賤,每一個同學都是一樣的。

第二,學生家長應該積極反映情況。

首先學生家長應該先和這位老師口頭上進行溝通,明確老師做法是錯誤的。

先給老師提意見,如果老師不遵從的話,再向學校領導反映情況。這樣做,充分體現了對老師的尊重。

學校領導應該積極與該老師交涉,糾正他錯誤的工作方式與態度。力求給孩子一個公平正義的童年。

第三,家長應該時刻關注孩子在學校的情況。

大千世界,無奇不有,學生不單隻會被自己的同學欺負,還有可能會遭到老師的不公平對待。

及時瞭解孩子在學校發生的事情,有利於孩子的成長。

發現事情不對勁,及時從苗頭抓起,不要讓那種壞風氣蔓延。

家長不需要害怕老師以後會不會給小孩穿小鞋,畢竟整個教育體系很大,不可能隻手遮天。


EXCEL學習微課堂



朱燕芳452


作為老師,作為家長,如果出現問題中所描述的現象,我們都可以直接斷定老師的做法不正確,但實際上根據問題的描述,我們可能獲取的是片面的信息。

在學校裡面老師很少會發布這樣的指令,之所以發佈這樣的指令,更多的原因是在於家長和家庭教育的原因造成。

裡面沒有刻意為老師講情,也沒有刻意抬高老師,貶低家長的意思。

在學校生活中經常有一些孩子和周圍的孩子格格不入,最主要的原因在於這個孩子在處理同學關係的時候,使用了一些非正常的手段,比如說通過打架,甚至家長也會插手這樣的一些學生之間的小矛盾。

老師在解決這類問題的時候,由於受到各方面力量的干涉,比如說受到了家長的威脅,甚至受到了家長的某些方面的投訴,變得非常被動,而這個孩子在班級內的所作所為,或者由於其他的一些原因,班主任不得不出此下策。

當然這也是做了一個極端的假設,只是說在學校教學活動中有可能會出現這種問題。

所以如果這個問題是家長提出來的,我想應當和老師溝通一下,瞭解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狀態,如果是家長的責任,家長應當積極的尋求改變的方案,如果是孩子交際能力方面的缺陷,家長和學校應當共同努力幫助孩子形成正確的人際交往能力。

永遠要記住這樣一句話,溝通才是解決問題的方案,所謂的投訴,對抗,打架,辱罵,這些都無濟於問題的解決。


義誠老師


不瞞大家,我自己二十世紀七十年代在農村上小學的時候,也受到這樣的“待遇”。老師甚至當著全班同學的面發誓說“xx同學讀書有成就,我眼珠挖出來給你當球踢!”以致於後來在我研究生畢業時,有同學向她要眼珠。

至於如何處理老師如此對待孩子的事,我覺得有上下兩策。上策實惠,下策解氣。

上策是找到孩子存在的問題,幫助他改正。如果還擔心老師有成見,那就幫孩子轉學。關鍵是幫助孩子找出問題並改正,否則換學校仍會招老師不喜歡。同時把老師如此對待孩子的事如實向學校反映,最好提供證據,便於學校處理,以免以後還有其他孩子受到同樣的“冷暴力”。

下策很解氣:就採用很多朋友的建議,鬧到學校去,並通過輿論壓力,要學校給一個讓人滿意的處理結果。這樣做氣固然是出了,同時也能使其他同學免受這樣的虐待。但事情的關鍵一一你家孩子的教育問題還沒有解決!


山水間1個5


孩子在學校被老師帶頭孤立,不讓其他孩子跟他玩,這對孩子來講影響特別不好。

遇到這種情況家長應該怎麼辦呢?

首先,要看這孩子存在哪些問題。

這孩子本身有一些毛病,比如注意力不夠集中,上課好發呆,做作業磨蹭,習慣不好。這些問題對於老師來說是很頭疼的,說實話,老師肯定喜歡學習好、紀律好、習慣好的孩子。從這一點上來看,孩子不討老師喜歡是有一定原因的。

這孩子“基本沒做危害、影響其他同學的事”,基本沒做,證明還是做過,讓老師頭疼、同學不滿的事情。比如不遵守紀律,自己上課時搞小動作,影響到了身邊的同學。

必須承認,孩子自身有需要改正的地方。

其次,再來看老師的反應。

孩子學習習慣、注意力不集中等問題,和家長培養有很大關係,老師要照顧班裡那麼多孩子,肯定不喜歡有人拖班級後腿。老師如果批評、教育或者糾正這孩子的行為,都是正常的。

恰恰相反,老師採取了錯誤的行動,警告全班同學都不和這孩子玩。這就是老師的不對了。孩子學習方面有問題,也不應該影響他的社交生活。

再次,注意這件事的後果。

孩子被全班同學孤立,對他來說,心理壓力會很大,時間長了,肯定要出現心理問題。

作為家長應該怎麼做呢?

一是從孩子入手,幫助孩子提高改掉不好的習慣。

上課注意聽講、不發呆,改掉掉磨蹭的習慣。有句話說得好“你若盛開,清風自來”,自己本身優秀,自然會得到肯定。

二是從老師入手,和老師好好溝通。

讓老師幫助孩子改掉壞毛病,鼓勵孩子多交好朋友,讓好朋友帶動他養成好習慣。

三是給孩子換一個環境。

如果老師並不配合,那就需要為孩子重新選擇一個能夠給孩子帶來積極影響的老師,轉到其他學校去。

被老師、同學孤立,對於孩子來說不是一件小事,家長一定要謹慎對待,幫助孩子度過這個“難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