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歲那年,突然看懂了三國演義!



三十歲那年,突然看懂了三國演義!


三國時期,英雄輩出,一直是人們熱衷的歷史研究對象。寫三國時期的作品也不在少數,從我們最熟悉的四大名著之一《三國演義》,到去年的《軍師聯盟》與《三國機密》等。三國的往事,是說不盡也道不明。我們知道諸葛亮神機妙算,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卻不明白三國局面出現的因果原由,又為何最終會以司馬家終結?是運氣還是實力?古往今來,人們從各個角度來探索三國往事,有從歷史事件來分析三國,或從家族淵源來探索三國,更甚者從人物關係來解讀三國。


三國之事,看似只是一個時代的變遷,實則暗藏玄機。那些看得見的爭鬥不休,看不見的權謀之爭、君臣成敗、地區矛盾等,都是導致三國局面出現與結束的重要因素。而我們通常讀三國,大多是偏向於讀他們的歷史故事,很少會去分析這些因果關係。正是我們所忽略的,反而成為至關重要的東西。讀三國,不僅要讀三國之事,更要了解三國之因果。


桓大司馬所著的《宿命三國》,從前朝制度、儒道法家思想的盛行、君臣關係與鬥爭等各個角度來分析三國局面的因和果。選取三國時期十位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從他們的事蹟探索三國機密,重新梳理邏輯關係,使得三國之事脈絡更加清晰明瞭。他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訴說三國,以獨特的見解解讀三國。漢室、世家、諸侯、儒生,他們在這場鬥爭中各自扮演了什麼樣的角色,而那些歷史事件就真的如我們看到的那樣嗎?它背後隱藏的因素才是真實的一面。三國時期,一群素不相識的人捲入了這場鬥爭,而等待著他們的是宿命還是他們的不認命?


用大歷史的眼光去審視一段歷史


問題:研究歷史的興趣是在什麼時間產生的呢?對你來說又是什麼原因呢?

桓大司馬:我雖然從小喜歡歷史,但高中開始興趣轉向詩詞,所以大學選了中文系,不是歷史系科班出身,很長時間內也沒有特意去看三國史方面的學術專著。後來是我想寫一部跟三國有關的書,發現三國曆史我說起來頭頭是道,要寫出來就磕磕絆絆,不順暢得很,這時候覺得想給人一杯水,自己得有一壺才行,於是就發憤去讀學術專著,大概從2009年開始吧,用業餘時間可能讀了一兩百本專著,當然不限於三國,不過涉及三國的也佔了一部分,這個過程中看三國的眼光就在不斷提升了。


問題:這一兩百本專著都是涉及哪些方面的?或者說想要了解一個問題該怎樣展開對它的研究呢?

桓大司馬:是這樣的,我在三國史之外,對兩晉十六國和南北朝的歷史也很感興趣,有一些積累。從2010年開始,我就想寫一部完備而通俗的讀物《魏晉南北朝史》,當然,一個時代的歷史要寫好,不能不瞭解其來龍去脈,也就是對其前後朝代的歷史也應具有相當的認識,所以對於魏晉南北朝之前的先秦兩漢、之後的隋唐五代我也看了不少學術著作,就是為了找出魏晉南北朝的若干脈絡和線索,好貫穿在具體事件和人物的寫作裡面。


為了開拓思路,學術著作方面我也不是專看中國的,歐美和日本關於中國史的專著也看了不少,尤其是日本的,他們既能理解中國文化又具備現代的學術方法,在中國史方面有不少創見,宮崎市定、谷川道雄、川勝義雄等大學者的著作都給了我很大啟發。為了對魏晉南北朝的“士族”進行定位和評價,也看了一些歐洲史、內亞史和日本史書籍,對比中國士族跟各國貴族的異同。


另外剛開始看歷史的時候,我只對軍事史和政治史感興趣,多數男生應該跟我是一樣的。後來發現三國時代很多事情只從軍政角度去解釋是解釋不通的,強行解釋出來說服力也不夠,我越往後越感覺應該關注當時人的想法和當時社會運行的狀態,於是對觀念史、學術史、文化史、藝術史、社會史、制度史、生活史分別產生了興趣,一個一個領域去了解,對三國社會的認識加深以後,發現很多三國事件的迷霧就能夠揭開了,之前不能是因為看問題的角度過於單一,以及過於用現代人的思想觀念去套古人。


問題:能分享一下這樣深挖一個問題的感受嗎?在很多人看來或許這個過程會有些痛苦?支持你鑽研下去的動力是什麼?

桓大司馬:這個過程既煩惱又享受,大概每半年整體認識能夠更新一次,今日之我已非昨日之我,感覺比以前認知加深,這種醍醐灌頂的快感自然是屬於個人的“簞瓢至樂”,但也讓我對當下持有的認知抱有充分的警惕和反思,因為我知道遲早有一天認知會再度更新,那時候回過頭來看今天又會有一些不盡如人意的地方。


當然,經過多年的積累,我覺得應該是找到了魏晉南北朝的一些線索,其中可能還有些獨到的地方。用大歷史的眼光去審視一段歷史,用布羅代爾的長時段、中時段理論來分析一段歷史,能得到許多不一樣的看法。魏晉南北朝的線索實際上就是從漢到唐的演變線索,漢唐這兩個帝國為什麼如此不同,要到魏晉南北朝去找答案,而三國正是魏晉南北朝近三百年曆史的開端,是漢唐演變的一個部分,看三國而聯繫漢唐,可以得到許多單看三國得不到的東西。比如我們可以發現劉備從幽州老家帶出來的核心部曲戰鬥力頗強,小時候可能認為是因為關羽、張飛厲害,後來對比一下東漢初年漢光武帝依仗漁陽、上谷突騎(多由烏桓族人充任)奪取天下,就可以知道幽州一帶受遊牧民族影響,出產上佳的騎兵是有傳統的。


講一個怎麼甄別歷史的小故事

問題:能不能分享一個您甄別歷史的故事?

桓大司馬:對於袁紹讓大將軍何進招外兵進京殺宦官,結果招來董卓這事,我的見解就有一個深化的過程。


一般大家容易認為袁紹、何進是因為愚蠢才去招董卓來殺宦官,結果導致董卓佔領京都,廢立皇帝,搞得天下大亂,而曹操認為殺宦官“一獄吏足矣”,不用這麼興師動眾,智商甩他們十幾條街。


一開始我當然也是認為的,不過後來讀王夫之《讀通鑑論》,裡面說到袁紹跟董卓頂牛時說了一句話“天下健者,豈唯董公”,從這裡“其心可知矣”,也就是說袁紹的野心不在董卓之下,那麼他的行為就很好理解了,他勸何進招外兵進京,是想幹掉宦官之後,連何進一起幹掉,自己掌握朝政。


為什麼招董卓呢?聯繫東漢的社會史和觀念史可以知道,因為董卓是袁家的門生故吏,按東漢的倫理,門生故吏需要為舉主的家族服務,所以袁紹自信董卓會對自己言聽計從,俯首帖耳。那麼這麼一看,袁紹也是聰明人,只有何進是蠢人。


後來仔細檢索史料,發現何進也曾經提拔董卓當東中郎將去打黃巾,也就是說,董卓也是何進的門生故吏,所以何進進京也未必聽袁紹的,他也有可能聽何進的,這麼一看,何進也不蠢了。那麼何進、袁紹、董卓這三方搞的到底是什麼事,需要有一個重新的認識。


那麼再進一步追根溯源,從東漢史找源頭,就會發現外戚和宦官的鬥爭十分慘烈,東漢中期以來死在宦官手上的外戚有竇憲、鄧騭、閻顯、梁冀、竇武等,當權的外戚基本上沒一個能逃脫,何進要殺絕宦官的心就可以理解了,但要殺絕,何進的姐姐何太后不同意。


以前我們會認為何太后手上沒有兵,跟何進又是兄妹,容易搞定,後來深入探究了東漢的政治傳統以後,可以發現皇太后的地位很高,因為東漢推崇儒學,皇帝年幼時,基於儒學“孝”的原理,皇太后作為小皇帝的母親可以取得名正言順的執政權,只是除和熹鄧太后之外,別的幾個太后沒什麼政治才能,所以委政於父兄而已,所以何太后是何進執政的合法性來源,地位是不容易撼動的,後來還發現何皇后不是完全沒兵,利用同母異父的兄長何苗(本姓朱)的部隊來制衡同父異母的兄長何進。至於親情嘛,權力越大、越集中親情越不管用,所以何進重用袁紹、召喚董卓還有在何家三兄妹中爭取主導權的意思。

經過這一番抽絲剝繭的分析,認識自然加深了,就是皇權集團(外戚權力來源於皇帝,也是皇權集團一員)內部矛盾製造了地方實力派的紛爭,以往認為三國亂世的主要原因是因為地方權重,現在看來還是皇權先打開了潘多拉的盒子。


推薦書目


三十歲那年,突然看懂了三國演義!

出版時間:2019年

出版社:九州出版社


從權力法則、道統之爭、地區矛盾、階層升降等角度切入,以個體的抗爭事蹟折射社會運行的底層邏輯。以大歷史的高維度重看三國,那些耳熟能詳的人物,形象更加飽滿;那段千頭萬緒的歷史,脈絡更加清晰。更重要的是,三國並非憑空而來,三國也沒有斷然消逝,本書講述的大歷史邏輯,將有助於你重新認知數千年的中國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