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紹京《靈飛經四十三行》

鍾紹京《靈飛經四十三行》墨跡本,20.8×8.9cm,共9頁,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藏。民國期間的《靈飛經》出版物,除藝苑真賞社以珂羅版印行過《渤海藏真帖》初拓本外,其他多是《滋蕙堂帖》本。解放後文物出版社將啟功先生所藏《渤海藏真帖》初拓本(“朱”字損,“齋室”不損)印行,而上海書畫出版社印行的單行本《靈飛經》一直是《滋蕙堂帖》本。關於靈飛經的原作一直沒有消息。直到1987年美國翁萬戈先生將《靈飛經》真跡43行本發表於《藝苑掇英》第三十四期(1987年1月),國人才得見廬山真面目,才知道《靈飛經》真跡並未消亡。

【始】


鍾紹京《靈飛經四十三行》

【1】行此道,忌淹汙、經死喪之家,不得與人同床寢,衣服不假人,禁食五辛及一切肉。又對近婦人尤禁之甚,令人神喪魂亡,生邪失性,災及三世,死為下鬼,常當燒香於寢床之首也。上清瓊宮玉符,乃是太極上宮四真人,所受


鍾紹京《靈飛經四十三行》

【2】於太上之道,當須精誠潔心,澡除五累,遺穢汙之塵濁,杜淫慾之失正,目存六精,凝思玉真,香菸散寶,孤身幽房,積毫累著,和魂保中,彷彿五神,遊生三宮,豁空境於常輩,守寂默以感通者,六甲之神不逾年而降已也。子能


鍾紹京《靈飛經四十三行》

【3】精修此道,必破券登仙矣。信而奉者為靈人,不信者將身沒九泉矣。上清六甲虛映之道,當得至精至真之人,乃得行之,行之既速,致通降而靈氣易發。久勤修之,坐在立亡,長生久視,變化萬端,行廚卒


鍾紹京《靈飛經四十三行》

【4】致也。九疑真人韓偉遠,昔受此方於中嶽宋德玄。德玄者,周宣王時人,服此靈飛六甲得道,能一日行三千里,數變形為鳥獸,得真靈之道。今在嵩高,偉遠久隨之,乃得受法,行之道成,


鍾紹京《靈飛經四十三行》

【5】今處九疑山,其女子有郭芍藥、趙愛兒、王魯連等,並受此法而得道者,複數十人,或遊玄洲,或處東華,方諸臺今見在也。南嶽魏夫人言此雲:“郭芍藥者,漢度遼將軍陽平郭騫女也,少好道,精誠真人因授其六甲。趙愛兒者,


鍾紹京《靈飛經四十三行》

【6】幽州刺史劉虞別駕漁陽趙該婦也,好道得尸解,後又受此符。王魯連者,魏明帝城門校尉範陵王伯綱女也,亦學道,一旦忽委壻。李子期,入陸渾山中,真人又授此法。子期者,司州魏人,清河王傳者也,其常言此婦狂走雲,


鍾紹京《靈飛經四十三行》

【7】一旦失所在。上清六甲靈飛隱遁,服此真符,遊行八方,行此真書,當得其人。按四極明科,傳上清內書者,皆列盟奉䞈,啟誓乃宣之,七百年得付六人,過年限足,不得復出洩也。其受度者,皆對齋


鍾紹京《靈飛經四十三行》

【8】七日,䞈有經之師。上金六兩,白素六十尺,金環六雙,青絲六兩,五色繒各二十二尺,以代剪髮登壇,歃血破券之誓,以盟奉行靈符,玉名不洩之信。如違盟負誓,七祖父母及己身,俱受風刀之考,詣積夜之河,運蒙山巨石,以填孟津。有經之師,


鍾紹京《靈飛經四十三行》

【9】受䞈當施散於山林之寒或投東流之清源不得私用割損以贍已利不遵科法,三官考察,死為下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