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华语佳作,一定不能少了这一部!

回望2019年的华语佳作,可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备选。

但是,让我来选的话,一定绕不开这一部。

是的,就是《热带雨》

2019年华语佳作,一定不能少了这一部!

最近好像有不少朋友都看了这部电影,所以,我也终于可以跟大家一起聊聊这部片子了。

其实,如果你有关注我们迷影精神赏,都知道,我们在2019年一整年,一直非常推荐这部电影。包括在之前的平遥电影展以及澳门国际电影节,都曾将迷影精神赏的平行奖颁给了这部影片。

而在1月初北京的“迷影精神赏”年度十佳推荐,本片也有入围。

2019年华语佳作,一定不能少了这一部!

还邀请到了贾樟柯导演为《热带雨》陈哲艺颁发证书

陈哲艺也算年少成名,1984年出生的他,导演处女长片《爸妈不在家》就在金马拿到最佳影片。

起点这么高,压力自然也不小。不过,让人欣慰的是,他的第二部电影《热带雨》仍然保持了很好的品质,无论是作品完成度,还是导演技巧,都保持了水准,而且在同龄导演里,也非常突出。

作为一个年轻导演的第二部长片,确实非常厉害了。

2019年华语佳作,一定不能少了这一部!

本片也在平遥拿到了费穆最佳影片与迷影选择荣耀

关于这部《热带雨》,其实已经看到不少人都在聊了,比如,从家庭的角度,这是陈哲艺又一部家庭题材影片,而且,对家庭关系的关注,又有新的视角。

尤其是,在《爸妈不在家》中出演母子的杨雁雁和许家乐

2019年华语佳作,一定不能少了这一部!

《爸妈不在家》

在这部电影里,却成为了师生,而且,关系有不仅仅是师生,更是禁忌关系。

2019年华语佳作,一定不能少了这一部!

《热带雨》

引申开来的话,俩人关系在两部电影的演变,其实还挺扯的。

当然,陈哲艺也专门解释过:他一开始完全没想过要找杨雁雁与许家乐来演《热带雨》,结果后来一直没找到适合的人来演,搞来搞去,还是这俩人。

所以,也让影片有了奇怪的指涉。

而另一方面,也有不少朋友尝试从女性的角度来解读这部电影。毕竟,本片的主角就是女性,是杨雁雁主演的这个国文老师,她还凭借本片拿到了金马影后。

2019年华语佳作,一定不能少了这一部!

而片子也确实以杨雁雁这个角色的视角,去关照了很多在家庭与事业中奔波的当代的女性的困扰。

她们在事业上的困境,在家庭生活中的困扰,包括生小孩这件事,都有对女性困境的关注。

尤其是,李铭顺演的老公也很有代表性,是非常典型的渣男角色设定,也更凸显了杨雁雁这个角色的难。

总之,无论是从女性角度,还是老师与学生两个主角的情感角度,或者是老师、学生以及公公三个人的关系,都能对这部《热带雨》做很深入的展开。

2019年华语佳作,一定不能少了这一部!

不过,今天还是想用另一个角度来聊聊这部电影。

或者,这才是陈哲艺导演,在这部片子里,真正想要讲的。

那就是:华人文化在新加坡的困境。

其实新加坡还蛮有趣的,这个只有几百万人口的国家,差不多有七成都是华人,他们的祖先大多来自福建、广东、海南等地,之后去了东南亚,则在马来西亚、新加坡生活。

但是,这个华人人口占7成的国家,华人文化其实是在逐渐没落的,包括华校的没落。尤其是,为了尽快与世界接轨,新加坡官方语言也是英语和英文,英文反而成为新加坡华人使用率更高的语言。

所以,杨雁雁在片中饰演的那个华文老师,其实是非常尴尬的存在。

2019年华语佳作,一定不能少了这一部!

不但学生不看重华文学习,甚至连校长和老师也没那么关注华文教育。

毕竟,不考嘛。

就好像我们大学的选修课一样,华文课已经成为可有可无的科目。

于是,杨雁雁这个角色在学校的被冷落,某种程度上,代表着华人文化在新加坡的被冷落。

而作为新加坡人的陈哲艺,显然是想以这样一部电影,表达自己对华人文化逐渐没落的担忧。

就像他之前接受我们本色视频采访时说的:

2019年华语佳作,一定不能少了这一部!

2019年华语佳作,一定不能少了这一部!

2019年华语佳作,一定不能少了这一部!

是的,一个人要走向未来,必须要了解过去。

而这里的过去,其实就是指的华人文化的根基。无论英语如何流利,你终究还是个华人,这是生下来就决定的,是无法改变的。

而完全抛弃的自己的文化背景,也是非常可悲的。

所以,陈哲艺导演才要专门去拍摄这样一部讲华人文化,尤其是华语在新加坡的困境的电影,去发出他的声音。

比如,我们在片中看到非常多有趣的场面,其实都是语言带来的。里面的角色在对话的时候都非常有趣,经常会是英语与华语混合在一起说。

比如影片高潮,许家乐也要以我要hug你,这样诡异的语言搭配,去表达自己的情感。

明明是他很伤心的一场戏,观众却被逗得不行。

2019年华语佳作,一定不能少了这一部!

而另一场,杨雁雁演的老师与别人对话的时候,俩人坚持一个全程英文,另一个全程华文,却彼此交流毫无障碍,大家也丝毫不觉得怪异。

这也是本片特别有趣的地方。

总之,语言在这部电影里,其实已经成为一个工具,透过片中角色各自的语言方式,是用全英文,还是用全华文,还是半英文半华文,其实都是有各自用意的。

所以,只有了解了他们的语言,才真正了解这部电影。

其实,要想了解《热带雨》,还有另外一个电影可以作为参照。

那就是2015年纪录片《我们唱着的歌

2019年华语佳作,一定不能少了这一部!

这个纪录片非常有意思,表面上看呢,这其实就是一部讲述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在新加坡大学校园里诞生的新加坡新民谣运动,关于那时候的新加坡华人大学生如何创作自己的华语校园民谣,并且涌现了大量的歌手和歌曲。

不少歌手出来聊,讲新谣对他们的影响,比如孙燕姿。

而新谣运动诞生的歌手里,最出名的可能就是巫启贤了。

2019年华语佳作,一定不能少了这一部!

是啊,明明是一部关于歌手与歌曲的纪录片,但是,其实它的主体又不完全是歌,还是有很重的政治意味。

就像纪录片说的,其实,新谣运动的兴起,要对抗的就是纯英文教学以及对华校的取缔。

等于是年轻人们在逐渐失去华语的土壤,然后,他们要以音乐的方式,去延续华语以及背后的文化基因。

毕竟,音乐是特别容易传播的文化工具,以音乐来传播华语文化,成为新谣运动的主要意义。

2019年华语佳作,一定不能少了这一部!

为什么要提到这部纪录片呢,通过这部纪录片,你可以了解到,新加坡的大学生,以及华人知识分子,对待华人文化没落这件事,同样是很担忧和焦虑的。

于是,再回到《热带雨》,你可能就会更好理解杨雁雁这个角色在片中的心境了。

也会更加理解,导演陈哲艺想要传递的情绪了。

同时,杨雁雁这个角色的身份也非常有趣。因为,这个角色是个马来西亚华人,而且,杨雁雁本人也是马来华人。

于是,这个片子又多了个有趣的角度。

毕竟,新加坡与马来西亚的关系也是非常微妙,新加坡曾经是马来西亚的一个州,后来又被驱逐而独立。而马来西亚的华人,同新加坡的华人,同样关系紧密。如今,也有大量马来西亚华人在新加坡打工。

而马来西亚华人在华人文化与华人教学方面,其实同样有很多焦虑与困扰的地方,这就是另一件事了。

包括在片中,会有广播和新闻去介绍马来西亚的各种时政新闻,包括一马案等等,这其中,又有更多的社会与文化背景了,并去引申出新马关系,以及在新马来华人的一些处境。

2019年华语佳作,一定不能少了这一部!

另外,导演其实也藏了不少文化符号在影片中,就好像许家乐演的学生要去学习武术(而且拳还打得挺好)

而公公则爱看胡金铨,无疑也是对一种华人文化符号的致敬。

包括公公这个角色,某种程度上,也可以理解成一种暗示,其实公公是最懂华人文化的,也最爱华人文化,但是,他却已经生活不能自理了,其中的含义也就非常清晰了。

2019年华语佳作,一定不能少了这一部!

诸如此类的细节还有很多,也是陈哲艺导演非常厉害的地方。表面看,或者只是个女性题材,或者是个师生乱情的故事。

但是,这后面,却又藏了太多指涉,无疑让影片有了更多深度,以及它存在的意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