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過後,一起來解鎖收取物業費的新技能!

物業費是維持物業公司正常運轉、維護小區廣大業主切身利益需要的資金保障,疫情過後,更是如此。

除了環境清潔、綠化養護、安保巡查、設施設備維修、各項年檢保險稅費、日益增加的人工成本等各項固定開支,還有疫情期間採購大量防控物資的投入……如果沒有足夠的資金支持,物業公司將很很快陷入困境!

疫情過後,一起來解鎖收取物業費的新技能!


及時繳納物業費,是物業人最發自內心的呼聲!各大網絡媒體也在爭相報導感人的物業事蹟時,全力呼籲廣大業主積極繳納物業費!

不過呼籲歸呼籲,倡導歸倡導,有很多業主還是充耳不聞,在無正當理由的情況下,仍然拒絕履行繳納物業費的法定義務。拖欠物業費的情況,並沒有因為一片掌聲而有太大改觀,物業費收取難度也沒有因為一紙呼籲而變得容易。

繳費通知不看……

催費電話不接……

催費信息不回……

催費函件撕掉……

上門催費不理……

疫情期間,小區隔離管控,拖欠業主很可能答覆:“沒發工資沒收入,沒錢交物業費……”

疫情緩解,各地陸續復工,拖欠的理由可能變成:“復工了沒在家,回來再說……”

無奈之下,很多物業公司只能尋求法律途徑解決物業費拖欠問題——起訴!

但訴訟也有訴訟的弊端:

(一)週期過長成本太高:從立案、庭審到判決執行,接近半年的時間精力投入;

(二)贏了官司輸了情面:低頭不見抬頭見,一旦對簿公堂,往後很難笑臉相迎。

疫情過後,一起來解鎖收取物業費的新技能!


收取物業費,真的別無他徑了嗎?先來看下面一則消息:

2020年2月28日,國家發改委、人社部、民政部、住建部、交通部、人民銀行、市場監管局等23個國家級部門,為保障疫後經濟穩定、全面提升營商環境、推進國內市場建設,聯合發佈《關於促進消費擴容提質加快形成強大國內市場的實施意見》(簡稱《實施意見》)。

這個跟收取物業費有什麼關係呢?接著往下看:

《實施意見》中,明確指出:積極推進消費領域信用體系建設。充分運用全國信用信息共享平臺、金融信用信息基礎數據庫等,建立健全

企業和相關人員信用記錄。強化“信用中國”網站和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的公開功能,逐步實現行政許可、行政處罰、產品抽檢結果、缺陷產品召回等不涉及國家秘密、商業秘密或者個人隱私的信息依法向全社會公開,為公眾提供信用信息一站式查詢和消費預警提示服務。

今年是國務院發佈實施《社會信用體系建設規劃綱要(2014-2020)》的收官之年,從“信用中國”建設,到國家首批綜合信用服務機構試點單位的設立,國家信用體系建設已經取得長足的進步。

疫情過後,一起來解鎖收取物業費的新技能!


(圖片來自國家發改委官網)

很多物業公司不知道:拖欠物業費,已經被國家許可的綜合信用服務機構列入個人信用大數據的違約記錄之列。失信行為將使欠費業主在貸款或融資、就業、交友、租房、購物、出行等生活領域受到相關限制,直至補繳欠款才能解除。

疫情過後,一起來解鎖收取物業費的新技能!


(圖片來自中國建設報·中國物業)

除了中央各部門的聯合推進,地方管理部門也在加速實施,如重慶市住建委明文通知:“對經物業服務企業多次催收,仍不繳納物業費行為”,除了公示房號姓名、可採取訴訟方式追繳之外,“區縣住建部門聯合相關部門依法納入信用管理”。

疫情過後,一起來解鎖收取物業費的新技能!


綜上所述,在接下來的各項商業活動中,國家將把信用信息納入重點管控領域,個人信用大數據將在很大程度上變得多樣化、公開化、透明化,信用將成為一張全新的資質名片。

疫情過後,一起來解鎖收取物業費的新技能!


對物業公司來說,疫情過後收取拖欠的物業費,就可以與國家許可的綜合信用服務機構合作,遞交欠費名單,依法納入信用大數據,通過信用機制促使欠費業主主動繳納物業費!這也是自行催繳、訴訟之外,物業公司可以採納的一種物業費收取新方式!新技能!

作為國家首批綜合信用服務機構,匯法網順勢推出基於個人信用大數據的物業費收繳產品——信易收,作為一個全新的物業費收繳綜合解決方案,開創了行業先河,也填補了行業空白。

疫情過後,一起來解鎖收取物業費的新技能!


信易收是一款基於個人信用,為物業公司提供在線人工服務,幫助物業公司代收物業費的創新產品。

從預繳費的守信激勵、逾期提醒、督導繳費、違約訴催、信用教育,到最後的項目損失類債權的交易轉讓,全流程保障物業費的到賬效率以及經營保底

解決物業公司人手不足、收費人員法律知識不專業、上門收費容易引發衝突等矛盾,讓物業公司能夠專心做好服務。

整體服務費率,與物業公司設置收費部門產生的經濟成本持平或略低。而因此帶來的收費效率的提高、節省的時間精力及人工成本,則是帶給物業公司的高附加值。因此信易收也引發了行業的廣泛關注。


服務創造價值,專業提升價值!信易收將重塑物業收費鏈條,用大數據和信用賦能互聯網時代的物業服務企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