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驻英大使接受采访的内容,来看小留学生回国问题该如何解决?

新文化街男孩


从驻英大使采访的内容来看,中国政府目前正在积极协调英国政府为留学生提供必要的生活保障,同时中国驻英大使馆会对留学生提供必要的帮助,并积极联系英国争取加开商业航班,同时建议小留学生留在当地,做好自我防护,减少长途辗转回国带来的感染风险。

近期海外疫情趋于严重化,英国政府对疫情的防控不力让越来越多的留学生家长开始担忧海外留学生的安全问题,尤其是这些小留学生,据统计目前大约有1.5万名小留学生在英国上学,这些留学生的年龄大多数在11-17岁之间,平均年龄只有14岁,缺乏自我的照顾和保护能力,随着疫情的蔓延部分寄宿家庭表示不愿意再接受留学生,英国这些小留学生的人身安全造成了巨大的威胁,因此160多位家长联名写信给中国外交部和驻英大使馆,请求包机接这批小留学生回国,家长愿意承担相关费用并遵守中国的防疫政策。

但是包机接回留学生的难度极大,要想将这批1.5万名小留学生全部接回至少需要50个班次,目前中英航班的班次只有23个航班,英国飞往中国的机票已经炒到了十几万一张的天价,全部包机回国的难度太大,乘坐商用航班一票难求,同时需要辗转换乘,可能感染病毒的几率更大,这批小留学生回国的问题已经成了难题。

目前大使馆采取的措施主要包括了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与英国方面协商,争取增加商用航班的班次,尽最大可能的接小留学生回来; 第二,知会英国方面为小留学生提供生活必须的保障,同时中国驻英国大使馆对提供必要的协助。

第三,鼓励当地的留学生组成互助团体,当前中国在英国有超过20万留学生,留学生之间遇到困难互帮互助,共同抵御疫情;

第四,留学生没有特殊情况尽量不要回国,在当前疫情快速蔓延的情况之下,应该尽量减少外出和人员聚集,从国外回国路途遥远,旅途中会接触到大量的人员,可能会增大感染病毒的几率,反而不如留在当地安全。

第五,即使回国也需要做好个人防护,在旅途中尽量戴好防护工具,回到国内配合隔离工作,完全隔离14天之后再与家人团聚,同时隔离费用自理。

第六,一旦确认感染病毒,尽量留在当地治疗,毕竟越早治疗康复越快,保护自己也保护他人。

目前网上关于国家是否要包机接小留学生的争议很大,个人观点是国家不应该浪费宝贵的资源来包机接这1.5万名留学生,毕竟中国在海外的留学生数量庞大,单独接这些人对其他人是不公平的。当武汉封城的时候,武汉城内千千万万的儿童不照样留在了最危险的地方?为什么这些小留学生不能留在原地等到疫情的结束?其实这次的新冠疫情可以当成是对这批小留学生的一次锻炼,锻炼他们的应变能力和自我保护意识,毕竟这批留学生长大了可是“重要的海归人才”。

国家不会抛弃任何一个中国人,中国在海外的大使馆会尽可能地为每一个留学生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但是海外留学生也要学会自我保护,减少外出,做好自我防护,尽量待在原地等待疫情结束,减少国家的负担,保护好自己,保护好国家。


染火枫林12137


刘大使已经给出了几个解决途径:

1.如果马上毕业、确实需要回国的,目前国家正在协调,努力解决这部分人员回国事宜。当然,返回国内肯定要集中安置的一个地方进行隔离。比如北京的小汤山估计是一个选择的地点。

2.在英国本土,中国也在积极协调寻找托管单位,解决当前的困难。估计这方面也会有后续消息出来。就在本土寻求或者委托某些有资质有能力的单位进行委托管理。

3.或许还有一个是昨天英武评论过的:在英国本土或则就近邻国,寻求建立一个隔离区,就跟放舱医院一样,进行共同的管理防护等等。

不论如何,小留学生问题,确实是一个大问题,希望能够妥善解决。


英武


刚才看到一个博主视频,是英国留学生回国以后的视频。看她资料信息是在英国读硕士,然后这几天回国,回国以后先是落地集中隔离,然后很不幸,没过几天,疾控中心给她打电话,告诉她离她飞机座位不远的地方有人确诊了。然后那个确诊人员前后三排位置的乘客都需要在疾控中心安排下再做隔离观察,她本人已经被救护车拉走了。

从视频来看,当时飞机乘客基本上都是回国的英国留学生,而他们一个个包裹的都十分严实,口罩护目镜塑料雨衣等等一应俱全。不过即便这样,有人确诊,他们仍然要到疾控中心隔离。实际上也说明一个问题,这个时候回国未必就真的可以保证安全,因为回归途中还是会有被感染的可能性。

在英国除了这种成年人留学生以外,还有大量的小留学生,这些小留学生有多小呢,很多是些初中生,只有十多岁。比起那些成年留学生,他们无论是处世经验还是性格习惯,都明显幼稚,现在遇到这种情况,他们的健康安全的确是家长们着急的。


小留学生跟大留学生不一样,由于年纪太小,他们基本都是在英国寄宿家庭生活,国内的父母帮他们支付高昂的生活费。本来,这是一个你情我愿的事情。可是现在英国的疫情很不明朗,从数据上来看,英国似乎比意大利、西班牙等国要好很多,但是英国是率先提出群体免疫概念的人。虽然后来有卫生大臣说这只是个概念,不是措施,但是英国的抗疫的确不够积极,不然也不会有那么多大留学生赶紧往回跑了。如果这些小留学生寄宿的家庭都是佛系对待疫情,说实话被感染的几率还是很大的。而小留学生显然不具备大留学生那样的活动能力,所以他们家长着急倒是理所当然的了。

不过这时候着急也没用,实际上出国留学是一件好事情,但是这么小就出去留学真的是一件好事情吗。就连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先生都赞赏我国的基础教育,为啥要让那么小的孩子出国留学呢。实际上真正要到国外学习知识,最早也是该上大学再出国留学,或者等到研究生的时候出去。初中就跑出去,不但花费大量的金钱,而且远离父母家人,造成亲情淡漠,思想也很容易西方化。这样的小孩长大以后,实际上很难适应在国内的生活。那么即便有这么多缺点,为何那些家长还要这么小就把孩子送出去呢,那么就只有一个解释,就是大多数这样的家庭,都是希望小孩以后就留在留学国家,成为当地国民的。只有这样,他们才会愿意从小就让孩子接受西化教育和思想,甚至可能是为以后全家移民铺路。

既然已经有这个打算了,实际上就要接受留学国家的一切,好的地方要接受,不好的地方也应该接受。

我同事朋友家里有小孩也在英国留学,本来也打算回来的,后来那边学校说,四月中旬必须报道,不然就取消学籍,所以也不敢回来了。估计有很多滞留在英国的学生可能也面临这样的问题,就好像之前意大利的问题一样,你可以走,但是走了以后短期之内不准回去,而有些人工作学习都在那边,所以就不敢回国。现在英国这些小留学生,具体情况肯定不会完全一样,各个家庭都会有各自的问题,其实无法统一安排。但是孩子是家长自己送出去的,如果他们现在想自己照顾孩子,要么就自己想办法接回来,要么就自己飞过去,这事别人还真的是插不上手,因为每个孩子面临的问题都不一样。

经过这次事情,可能有些家庭的留学观念会改变了,如果说真的是为了孩子的学习发展,真的没必要从小学初中就把孩子送到国外读书。真的有本事的孩子想出国,实际上可以在高中、大学以后凭自己本事考过去。当然了,那些别有用心送孩子出国的就另说了。总而言之,这是个人家庭行为,需要他们自己解决。


一览众河小


看了这个消息,我在替这些孩子着急的同时,还有一个弄不明白的问题,这些孩子的家长,你们把未成年的孩子,每年花几十甚至上百万送到万里之外的英国,去“学”英语?还是为了将来把孩子培养成“英国绅士”呢?
由于英国的疫情持续恶化,很多我们的留学生,就选择了回国避险。有报道称,为了能回到国内,一张18万元起的机票,都是一票难求。所以说,远方的孩子着急,在国内的家长更急。这时候,很多家长就想起了我们驻英使馆,3月16日,有166名小留学生家长,就恳请我们派包机把这些未成年的孩子,接回国内,家长愿意支付所有费用。我们驻英大使刘晓明,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理解小留学生家长的担心,我们驻英使馆将把这个情况,将及时和国内有关部门协商此事。


近些年,随着我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们出国留学的热潮也就持续升温,
一些有钱的家庭,为了让自己的孩子能够接受更好的教育,选择把孩子送到国外留学。目前,我们仅在英国的留学生,就高达22万人。但是,在这22万人当中,却包括1.5万年仅10到17岁的未成年留学生。这让我们这些“门外汉”,很是不解,难道国内就没有“适合”你孩子的学校?还是“高贵”的身份不愿意和我们这些穷学生为伍?你把这么小的孩子送到国外,接受所谓的高级教育,但他的价值观会怎样形成?之后能不能适应我们的社会,这些家长就没有仔细想过吗?
我们从这些有钱能把孩子送到国外,有了困难才想起祖国的家长的表现上看,你们除了给我们添麻烦外,你对我们国家都做出了什么贡献呢?为我们抗击疫情,你又捐了多少呢?


海之波涛3


前几天看到一张图片,飞机上坐的小留学生们,全都戴着口罩,有的还戴着护目镜,黑压压一片。

有的孩子的眼神中,透露着惊恐,有的孩子,似乎还不知道世界正在发生什么事,在座位上比着剪刀手。

也许,当他们落地后,就会知道,他们的回归,引起了多少的争议啊。



到底要不要接他们回国呢?

这个问题,没有标准答案,只有做了才知道。

想起曾经看到过很多关于贫困地区的孩子的照片,特别是非洲地区的有些黑人小孩,他们因为营养不良,瘦瘦的身体,眼神无精打采。

每当这个时候,我相信每一个看到照片或者视频的人,都难免动恻隐之心。虽然我们不是救世主,但是人的共性一定有:保护弱小,无关国界。

根据驻英大使刘晓明的采访,在英留学生达到22万人,其中小留学生有1.5万人。这些小留学生们,有的初中就出去了,有的高中时出去的。

这些家庭,难道全部都是非富即贵的吗?未见得。



想起前几年的电视剧《小别离》中的几对父母,有的条件好,想要把女儿弄出国,有的条件一般,但是想给孩子最好的教育,不惜要卖房。

把孩子送出国,每一对父母的愿望是,让孩子将来有出息。他们可能也没有想到,孩子是否会在价值观上,与国内的孩子有很大的不同。

这也许是许多人反对接这些小留学生们回国的主要原因。因为他们觉得这就是背叛。

但是我想说,孩子是无辜的。也许他们就是懵懵懂懂地,被父母送了出去。他们在前段时间,一定也为国内的人们积极奔走,去买口罩寄回来。



综上,我相信我们国家,有这样的实力,去保护孩子们的安全。


英语老师Minnie


留学生问题这几天比较热,我的看法如下:

(1)怒怼网友的家长极为不智

有些留学生家长怒怼网友,只能说平时撒泼惯了,这种情况,你再与民意为敌,说明你的脑子有问题。在我国许多有钱人,并非因为智商、努力而获得财富;有些人在“应试教育”下,形成了“高人一等”等思维。

所以,在面对网民意见的时候往往就是一种高人一等的思维。但问题是,现在所有国人都受到了损害都有怨气,你还在“趾高气扬”只会让问题越来越复杂。

(2)儿童留学的目的是什么,留学生家长心知肚明

留学生家长心知肚明,扪心自问一下,你拿着在中国赚的钱,把几岁的孩子送入英国等国家,目的是什么。如果只是为了移民、全家移民,那么,你做出的选择,我们不可能给你全部买单。

(3)99%的人的愤怒与1%人的危害

99%这个数字,只是我为了说明我的观点胡乱加的数字,其本质就是在说多数人的利益。多数人的利益当然不能侵害1%民众的正当利益。

但1%民意也要知道99%的人反对的原因是什么。国内许多人已经不习惯超国民待遇,也不习惯为自己的未来培养敌人。某市的黑衣人的背后就是两个国家的挑唆,你培育的、我们帮助的只是我们的敌人。正如在朝鲜战场上,有华人利用自己的面孔不断做出伤害我们的事情。

(4)我的终极观点就是:他们还是我们的花朵,我们应该尽全力把愿意回来的人弄回来

既然1%的人没有说清楚儿童留学的目的,他们也还没有把自己的真实目的付诸实践。那么,他们就还是我们的花朵儿。即使明知其中有些人注定会数典忘祖,这也没办法。我们连外国人都去援助,更不可能把自己的国人扔在外面!

所以,无论是99%还是1%,都要扪心自问一下。前者我们不能失去理智,让我们舆论战背后的国家得利;后者也要扪心自问一下自己到底是什么心肠。


坐古谈今


刘大使可以算是一个地道的“英国通”了,他长年在英国工作,对英国的疫情情况和英国的防疫政策是很了解的。

因此,听从刘大使的意见是可行的。
(刘大使慰问在英留学生)


刘大使在英国出现新冠病毒疫情后,多次看望和慰问了在英国的留学生和其他华侨。他在3月20日接受《新闻1+1》采访时谈到了中国留学生在英国的问题。他表示,中国有22万留学生在英国,而在这其中有许多未成年留学生是与许多英国老年人住在一起的,大使对这样的情况有点担忧。

他表示会尽全力为这些未成年留学生提供帮助和保护。如果遇到他们所居住的家庭需要隔离,使领馆会帮他们寻找托管机构。
(刘大使)


此外,刘大使告诉外界,中英正在就开通商业航线进行商讨,通过增加商业航班和包机在必要的时刻将那些留在英国的未成年留学生和一部分华侨撤回国内。

英国的疫情状况虽然没有西班牙,意大利那么严重。但也有累计5067人确诊,234人死亡。我们确实没有办法让22万留学生尽快送回国内,但通过增加航线的方式可以缓解压力。因此,有必要与英国政府进行沟通,希望他们允许中英之间保留商业航线。

至于有些人因为民族主义情绪作崇,攻击在外华人,诋毁留学生实在是不应该。英国的高等教育确实做的很优秀,全世界很多国家的民众都愿意把孩子送到英国上学,这没什么错。何必因为留学就说人家“崇洋媚外”呢?


朱兴子


中国驻英大使刘晓明对于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滞留英国的大约15000名未成年的中国小留学生的父母们的求助,表现了非常积极和关心的态度!

他强调说,这么多的中国小留学生借住在英国人的家庭,这些英国家庭基本上都是老人家庭,属于新冠病毒易感人群。所以,那些小留学生就得尽快回国!

这说明,刘大使对那些小留学生的处境非常了解和关心!

对于那些小留学生在国内的父母的请求帮助,刘大使代表国家政府予以了明确的表态:

刘大使这一番代表政府,有担当和负责任的,非常人道主义的表态,犹如一道暖流,温暖了所有小留学生父母的心!

此时此刻,听了刘大使的表态,相信那些吃了“定心丸”的小留学生的父母们,现在需要做的就是:

耐心的等待,积极的配合驻英大使馆的协调和安排。并同时充分做好心理准备。准备在必要的时候,就必须做到有钱出钱,有力出力。这样做,既是为了自己的儿女能够顺利回国与父母团聚,也是为了感恩国家的关怀,力所能及的减轻国家的负担!因为,中国政府在这次全国上下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花费巨大,这些在经济上,相对富裕的小留学生父母,也应该自觉自愿的自掏腰包,承担一切费用。

相信包机把那些滞留英国的小留学生接回国,应该是最有可能实施的措施!

虽然包机花费巨大,但是,经济状况相对富裕的小留学生父母是可以承担,愿意接受的。

其实,若有余力,这15000小留学生的众多父母,还可以“众筹”资金,捐献给国内的慈善机构,回馈社会才是!

饮水思源是中国社会文化的优良传统,小留学生的父母能够这样做慈善,既是感恩,也是给自己的儿女做表率,让这批小留学生通过这次事件,在幼小的心灵里,获得了一种宝贵的爱国主义的教育: 即有国才有家!


颜二哥有言23


1.5万小留学生被滞留在英国,无法住宿,家长非常着急,提出想要中国政府组织包机把这些孩子们能够接回去,家长肯定担心孩子的安全但是也不能提出过分的要求,不能因为一些其他原因就想让祖国兜底。

1.很多人说提出包机请求是因为机票一票难求?但是事实却不是这样!

一些家长看似很正直说,我们提出包机是因为机票买不到,几万甚至几十万都买不到机票,如果能够安排班机回国要求的话我们费用自理、回去主动隔离等等,但是真实情况就是伦敦到北京3月23日的机票明明还有,价格8000多对于送孩子到英国留学一年花费30万以上的人来说应该不是什么大问题吧!那么到底是因为什么呢?

这些人提出包机请求目的可能就是方便自己吧!因为现在还要直飞的没有了,只能转机才行,还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并且旅途时间长必然会增加感染风险,这个算盘打的还是很好的!

2.人多了真的就可以提出一些不正当的请求。

只要人多真的就可以提出一些不正当的请求,把情况夸张化,之前可能确实存在机票一票难求的情况,但是一些航空公司肯定会加开飞机的,毕竟赚钱的时机不加白不加!

3.驻英大使回应还是会帮忙!

驻英大使回应了留学生回国情况,会和国内部门进行沟通解决他们的困难,没办法,这么多中国人在海外受到困难,不管怎么样还是要帮忙的,具体怎么办,且看接下来的新闻吧!

你认为应该怎么帮助这些海外中国人?有什么问题欢迎关注和私信我!


高校研究生


别说我的观点尖锐,不近人情,从大局出发,我不认为我国应该动用国家力量把这些孩子接回来。

我国有大量的国人在外国工作、务工或留学,而这些天单单在讨论英国留学生的问题,我想主要出于两个原因,一方面是近期爆出的1.5万小留学生在英国,166名家长联名申请国家包机接回在网络上引起了热议,另一方面则是英国对待疫情所谓的让人自然产生抗体的啼笑皆非的态度。

但正如驻英刘晓明大使说的,只是英国就有60万华人,22万中国留学生,这么多人接得过来吗?难道只单单接这1.5万小留学生,其他留学生、其他华人就不重要?更重要的是,这还只是英国的华人,在其他国家的华人呢?特别是在意大利和美国的华人,面临的危险和困难更多。

再从全国大局出发,即使我国有能力把所有华人都接回来,那把他们接回来对我国疫情防控有怎样的影响?要知道在如此大灾大难面前,不是谈公平的时候,而是要看整体大局的时候,前期国内疫情防控是如此,现在面对国外华人更应如此。

同时我们更要看到,我国以一个泱泱大国的情怀,并没有放弃在外的华人,现在每天有多达十几万的人回国,而我国境外输入性病例也在不断增加,面临的疫情防控压力越来越大。而且国家也在为在外的国人尽最大努力地提供帮助和保护,用刘大使有话“我们会对中国公民提供全面的关照支持和保护”。

因此,在我看来,在外的华人自己能想办法回国,国家肯定是持欢迎的态度,但所有回家的华人,都应该自觉遵守相关规定,不能给祖国添乱,不能给国人带来不可估量的风险。

而要求国家包机让留学生们回国,那就是过分要求,国人公权是为所有国人服务,不应给少部分人的行为买单,更不能给那些只是自己危难之时才想到国家的人买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