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口快报:直击小区防控第一线,马彩云、王奇、龚亚卓,感谢有你们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

  崇礼区广大干部群众积极投身疫情防控工作他们没有豪言壮语无惧病毒威胁哪怕身心疲累,也没有退缩今天

  我们推出疫情防控“先锋榜”第四期让他们榜上有名~

  最美逆行

张家口快报:直击小区防控第一线,马彩云、王奇、龚亚卓,感谢有你们

  马彩云:林园路社区兴旺小区防控组组长

  派出单位:区政协办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乱了马彩云的生活节奏。2月5日,她根据林园路社区的需要,负责兴旺小区的防控工作。她义无反顾的冲在疫情一线,把十多岁的儿子一个人扔在家里没人照看。她是一个普通党员,用朴实举动诠释了机关干部面对疫情勇于逆行的最无私、最无价的一面。

张家口快报:直击小区防控第一线,马彩云、王奇、龚亚卓,感谢有你们

  为了保障执勤小组成员们的防寒需要,作为防控组长,她主动担责协调值勤办公地点。初到小区,她掏出自己身上的现金,让男同志去购置五金电料及基本用具,让女同志去负责值守室的卫生清扫和消毒。消毒用品、办公桌椅、宣传音响、电暖气、烧水壶、洗手液等全是靠自己购置、筹借的,后街没路灯,取不上电,她们就自己拉几十米的线在小区门口按了灯。疫情最紧张的时候,由于兴旺小区用电没入网,停了电,还是她跟大家统一收费再到朋源宾馆给18户住户交了2650元电费,才又通上电,受到交费户的极高赞誉。

  在开展小区住宅人员摸底登记的工作中,她对小区防控组员进行了明确的分组、分工。她根据社区的要求,将小区每单元登记、排查落实到每个成员身上,严格要求做到登记、摸底一户不落、一人不漏、一字不错,保证得到最准确的信息,在集中、汇总后报备到社区。

  最美逆行

张家口快报:直击小区防控第一线,马彩云、王奇、龚亚卓,感谢有你们

  王奇:北新街社区嘉泰苑小区防控组组员

  派出单位:区民政局

  春节过后,一场新冠病毒肺炎疫情在全国迅速蔓延。就在王奇的小儿子刚刚出生两个月,妻子家人正需要他的时候,他接到上级疫情防控的通知后,第一时间向所在社区报道加入了疫情防控工作。

张家口快报:直击小区防控第一线,马彩云、王奇、龚亚卓,感谢有你们

  为了更好地投入到防疫工作当中,王奇将妻子和孩子送回娘家照顾,自己则从早晨6点到半夜12点,不分时间段地坚守在嘉泰苑小区门口。从大年初六开始至今,他白天就投身到小区抗“疫”,夜晚就驻守单位承担起值班责任。起早贪黑,遇到情绪不好、不配合的居民,他总能耐心劝导讲解,提高他们的防护意识。很多日子里,他每天只吃一顿饭,吃得就是一包泡面。同组同事们担心他身体,他却用“就当减肥了”这样的借口拿自己打趣。

张家口快报:直击小区防控第一线,马彩云、王奇、龚亚卓,感谢有你们

  王奇的父母同样是崇礼区的公职人员,他的母亲作为医护人员曾参与过2003年非典疫情的防治工作。这次的防控期间,他的父亲即时已经退休还是同样坚守在抗疫的最前线。在家庭环境的熏陶下,王奇同志始终秉持着一名共产党员的责任心和义务感。他说:“身为一名共产党员,就应该在国家需要的时候挺身而出。我没有武汉医护人员所具备的专业知识去救治一线病人,但也要力所能及地为崇礼防疫出一份力量,少一个人得病,就是多救了十几个甚至几十个人,我为我的工作感到自豪”。

  最美逆行

张家口快报:直击小区防控第一线,马彩云、王奇、龚亚卓,感谢有你们

  龚亚卓:北新街社区保险公司小区防控组组员

  派出单位:区人保财险

  2月6日,龚亚卓在接上级通知后担负起人保财险小区的值守工作。由于区人保财险单位工作人员较少,每个人都要极致的发光发热,他每天8:30到18:00奋斗在疫情防控的第一线,夜里还有承担本职工作,至今已连续40多天无休。

张家口快报:直击小区防控第一线,马彩云、王奇、龚亚卓,感谢有你们

  由于疫情来势凶猛,他吃住在单位,从未回过家,只有在中午天气好的时候,站在小区大门口和家人、女朋友聊聊天。每次沟通,也要保持3米远的距离,说上几分钟就了事。

  北方的初春,站在小区大门外,格外感到寒风刺骨。这对患有背部痉挛的龚亚卓同志来说尤其痛苦。但自身的问题他都能克服,更大的问题是小区居民对防控工作不理解:为什么每次进出都要登记:为什么每次进出都要看身份证和通行证?面对居民的质疑,他耐心地解释和沟通,严格执行防控标准,不放过每一位进出人员和车辆。做登记,测体温,劝返外来人员,入户调查摸排并宣传如何正确预防新型冠状病毒,通过他的努力,从防控后的十多天开始小区居民在进出小区时都能主动出示自己的证件,积极配合防疫工作。

张家口快报:直击小区防控第一线,马彩云、王奇、龚亚卓,感谢有你们

  防控工作不能松懈。龚亚卓在最平凡的岗位守护着一方人的安康,用自己的行动获得了小区居民的理解和单位领导的好评。

  疫情来临冲在前

  危难时刻显担当

  这就是“他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