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留学生母亲怒怼网友:“你们就是仇富!”你怎么看这位母亲?

迷失在江湖


我们要充分理解身为一位母亲牵挂自己儿女的心情——万里迢迢,疫情开始恶化,自己的小宝贝又尚未成年。激愤之下说了句过头话,大家应该理解和宽容。


第一,母爱最无私也最自私,所以这位母亲才要求政府包机

人说这世上母爱是最无私的,同时母爱也是最自私的。自己的小孩尚未成年,缺乏自我保护能力,面对英国复杂难言的疫情形势,搁谁头上谁不急?动物尚且为了保护幼崽而拼命,一位母亲为救护陷于险境的未成年后代,提了自私要求或说了不该说的气话,大家最好不要跟她一般见识。

任由15000名未成年小留学生在英伦三岛自生自灭,相信我国政府和每个有良知的国人都不会如此绝情。不少网友跟这位母亲互怼,其实是思考问题的立场不同,争来争去就难免有过激言论,于是愈发刺激这位母亲言语失态。


第二,网友们肯定有仇富的,但出于公义考虑大局应有很多

不赞成小留学生归国的网友中有没有仇富的人?肯定有。可要是说所有反对者都仇富,我觉得也不尽然,说不定其中就有大款富豪,就事论事讲了几句公道话——难道他们会仇恨自己?

绝大多数网友立场应该出于公义,所以就十分反感这位母亲的私心。我国抗疫只是取得了阶段性胜利,接下来严防输入性病毒乃重中之重。这时从英国疫区包机接回一两万人,途中集体感染怎么办?回来后造成新冠病毒死灰复燃又该怎么办?


因此事情的处理必须慎之又慎。

第三,官方正在斟酌这件事,望互怼的母亲和网友换位思考

咱们驻英国大使表态了:正研究可操作的办法。不管怎么说孩子们是无辜的,哪怕将来他们黄皮白心那也是一条生命,弃之不顾肯定不对。

在此事得到圆满解决之前,希望争论双方都能平复一下心态,彼此做个换位思考:母亲牵挂幼小儿女不应该吗?为此情绪略显偏激、讲话口不择言不该原谅么?


反过来看网友,那位母亲也在国内熬过了这两个多月,国家和13亿国人付出了多少艰辛和努力?这位母亲应当心如明镜。那么她就该理解广大网友害怕抗疫成果功亏一篑的担心,理解他们害怕自己工作生活再受影响的忧虑。

——希望大家能够理智些平和些,不要动不动就带着偏激的情绪,理解万岁吧!


回马一腔


“你们就是仇富!我孩子在国外留学,但他是中国人!疫情严重,你们凭什么不让他回来?你们不过是眼红我家钱多!钱多碍到你们啥事了?”

这位小留学母亲的表态不胫而走,这也代表了留学生父母的心声。在他们看来,不支持小留学生们回国。其实就是相当于把这些15000名生于死地,让他们在英国这片被感染的土地上自生自灭。

其实,妈妈们的担心,并不多余。在感染日益严重的英国土地上,学校关闭,留学生们无法继续在学校住宿,回国的机票一票难求。并且,有的寄宿家餐庭,已明确拒绝接收中国留学生。留学生家长呼吁政府组织包机,接没有自我保护能力的未成年孩子回国。



正是在这样一个背景下,国内网友们出现了两种意见:

1.严禁回国;

2.自费回国。

于是,一些更加激烈的家长,直接骂街,她们骂这些网友是穷逼,是瞧不起这些留学生的死活,是变态心理下的仇富。

于是,争议陷入死结:妈妈选手认为,网友不让回国,就是仇富;网友这边认为,送孩子去英国留学,就没想过祖国,是为了获得英国人的国籍。

国内网友们的意见,也很给力:一个月前,国内疫情严重,留学生家庭想方设法把孩子送到国外;现在国内安稳解封,国外大乱,这些留学生家庭又想着把国内当成避风港。这个折返跑,贼溜!

结束语:从事实上来说,这些小留学生们,肩负着家庭弯道超车的重任,每年花费几十万的钱,去英国留学,说的直白一点,就是为了英国人的身份,这也是国内网友们对这些妈妈们猛怼的原因。并且,疫情也没有严重到像《战狼》撤侨那样严重的程度。


教育练真堂


1.5万小学生在英国留学,现在英国疫情不乐观,166名留学孩子的家长联名要求中国驻英大使馆包机把他们孩子送回中国来。

当然了中国驻英大使馆刘晓明,已经在和相关部门联系这件事了。我们双手支持孩子们回来,毕竟中国对于他们来说,可能更安全。

但是,回来后的安置工作必须要做好。

毕竟是几万人要回来,隔离期14天是有必要的,因为这样才能保证每一个人的安全。大家都知道,我们目前取得的成果是来之不易的,这一份来之不易的成果,我们还是要维持好的,任何人都不能破坏它。

网上关于要不要包机接回来这些孩子,引起了网友的热议。

有的网友表明这是他们自己的事情,为何要麻烦国家。你们送孩子去国外读书,就是为了培养外国人。

因为英国有一个规定,只要是在英国合法居住10年,就可以申请英国国籍。

这么小就把孩子送到国外去,接受外国人的教育,习惯外国人习俗,其目的不言而喻。

因为这件事引起了讨论,有的网友的观点,也是很犀利,其中有一个英国留学生的母亲,怒对网友,说你们就是仇富,看不得别人有钱,才这样说的。

对于这个母亲怒对网友的话,我也不知道该怎么说好。

若是人家光明正大的挣得钱,给孩子更好的生活,让他们去国外享受所谓的他们眼中更好的福利,似乎也没有什么。

父母总是希望自己的孩子好的,但是,我不认同这个观点。

当然了我们不认同,并不代表我们可以指责他们。这样的人顶多也就是爱别人的国家,比爱自己的国家更多点而已。

要不为何不让孩子放在自己国家里读书,而是送到万里之遥的地方去呢?

这个问题我有点想不清楚,在我的认知里,只有成年人大学的时候,才有可能出国留学。但是,我万万没有想到,有这么多孩子,这么小就去国外了。只能说贫穷限制了我的想象。

不过,无论何时我们都不要忘记,我们是中国人,不要在有难的时候,就想起了祖国。在有其他利益驱使的时候,就把祖国忘掉了。

当然了我没有任何特指,仅仅就是呼吁大家要爱中国,因为我们是中国人,即便是改了国籍,我们的肤色也是容易让别人想到我们是中国人的。


不才讲史


英国留学生目前要求国家包机,接回在英留学的小学生,遭到网友反对,怒怼:你们仇富!那我想问两个问题:

一、你送出去的初始目的是什么?

你送出去的时候,是抱着看不起中国教育,起码是看不上中国教育的观点,来做出行为判断的。

更有甚者,你的目的可能是让孩子连续居住在英国十年,变为英国国籍。那就是说,你可能根本就看不上中国国籍。

二、你现在选择把孩子接回来的目的是什么?

我想,不是你突然发现中国教育好了,也不是突然发现中国国籍好了,而是在英国暂时不安全了,要回来庇护一下,然后等危险过去了,再实施去国计划。你这种精致的利己主义,自私不?



国家有难时,跑的远远的。国家危难过去了,外面不安全了,你跑回来享受成果了。你知道这成果是国人付出了多少血与泪换来的吗?你为了一己之私可能就会把多少人牺牲生命和健康才获得的胜利毁于一旦吗?

我国在国外留学生数十万,为什么、凭什么只接你们的孩子回国?其他留学生生命健康就不重要不值钱?

我国国内就读孩子数亿人,现在他们大多数还不能开学复课。凭什么因为要接你们的孩子回国,就让这些孩子继续处在危险之下,无限期等待?



作为父母,你爱子心切,无可厚非。但是把自己的利益凌驾于别人之上,还给别人扣一顶“仇富”的帽子,那你就太自私狭隘了!

既然你富有,那么你自己包机吧,而且不要回中国,自己再包个无人小岛,那样才是万无一失的安全。那时,国人再无意见,也就不会“仇视”您这个富人了!


师者馥仁心


你哪来这么大的自信,我是坚定的反对小留学生回国者,所有的文章和评论立场坚定。而且,这位英国小留学生的母亲,我想问你,你有钱,你能把孩子送到国外上学,将来加入外国籍,你们也跟着去移民了,过上理想的国外生活。

但是有一点,现在国内疫情形势得到了缓解

国内新增诊病例接近为零,有几天都没有新增。而境外的输入型病例却与日俱增,每个省市区都有着国外回来的病例。其中北京、上海、广州、杭州等为重灾区,迫使当地政府加强了边境管控措施。很多从疫情防控一线回来的警察同志又到了机场上岗;很多医生刚刚进入正常的工作秩序,又转变角色,投入了防疫工作中;社区工作人员刚刚松口气,又接到了排查密切接触者的通知,又得盯楼、盯社区、盯人,其中的成本有多高计算过吗。

国内疫情严重的时候,让孩子回来过吗

1月份到2月15日之前,我没有听说过国外的人大批量的到或回中国来,都是往外走的居多。我估计从海关出入境记录就都能查到了。后来的转机是韩国、日本、欧美等国出现了严重的疫情。从海外回来的人太多了,不管是打工的还是上班、上学的,加起来有上千万人。如果都需要包机或包船回来,我们社会的承载力有多少,一千多万人,我们的防线会失守吗。

孩子们是最难管理的

国内的孩子有集体生活的观念,管理起来相对容易。而从小就到国外学习的小留学生,习惯了西方的民主和自由,他们能够接受集中隔离吗,能够接受集中隔离的要求吗。1.5万名孩子的隔离,分散到各地,每个城市都会承担相当大的责任和压力,有这么多的集中隔离点安置他们吗。

我们不是仇富

不管是国外回来的学生还是做任何工作的人,凭自己的本事挣钱,谁也不会嫉妒你们,那是你们的能力。国内的孩子有两亿多,现在能上学的,有几人。他们在最难的时候天天呆在家里,防范着疫情。当时,我怎么没有看见你们张罗着将自己的孩子从国外接回来呢。现在呢,国内准备让孩子上学了,你们又要回来了,大家是恨你们为了自己的利益,要坑害两亿多孩子的前途啊。

包机回来,就算是花钱也不同意

你们有钱,要包机回来。飞机也是国家资源啊,你们每个人能给多少钱,风险有多大。飞机上坐满小孩,这个安全成本有多高,这个成本不是一个人50万元就能收回来的。浪费500架次的国家资源,民众也不能答应。

劝你们让孩子在所在国呆着吧,别回来添乱了。找当初的签订留学合同中介公司,帮助找寄宿公司照顾孩子,也可以向大使馆提出申请,帮助协调找寄宿公司。还有一个办法,就是你们自己包机飞到英国去,陪着自己的孩子一直到疫情结束,就是一举两得的好事啊。

再有一件事,凡是从国外回来的,一定要学会遵纪守法,文明礼貌,不要认为从国外回来就高人一等了,做出了令我们气愤的事情。你们不守规矩,早晚会受到规矩的严惩。别太拿自己当回事了,你们在国外我们还真不把你们当回事。

我是:黎涛微世界我在等着你,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帮助您,感谢您的阅读。更希望得到您的评论和关注,对我来说就是最好的老师了。再次感谢!


黎涛微世界我在等着你


木木记得很多年前看过一期中国选美比赛,这是最后三甲的决赛,考验的的不是佳丽们容资,而是文化素养。三位佳丽同时戴上耳机,轮流回答一个问题:

“美貌、智慧和富有,你选择哪一个?”

前两位佳丽都选择了的“智慧”,答得磕磕碰碰。最后一位佳丽选择了“富有”,她从容地回答:“我选择富有,我希望我不仅仅富有金钱,还富有健康、友情、智慧。”最后,这位佳丽夺得了桂冠。

所以木木想问这位母亲,你觉得这千万网友们,仇你的是哪个“富”呢?你是何来的优越感呢?无论是个人素质上还是物质上,我想,这个国家十几亿人口,能够碾压你家的一定也有一大把。这位母亲始终没有弄清楚一点,网友们是对事不对人的。

目前中国在英国的留学生总计有22万,小留学生多达1.5万人。因为对英国由政府处理疫情的方式不满或者怀疑,家长们纷纷签字情愿,恳求中国政府包机接回国内。国家现在忙于疫情,家长们是否应该从国家的角度想一想问题,包机需要多少钱,隔离的需要动用多少资源?需要多少人员?谁来为此买单?一个地区要接1.5万人,如果在其他地区留学的家长也要求接孩子呢?而这些孩子,最后都会感恩这次祖国的出手相助吗?将来会回来建设祖国吗?

没人在乎你一家子的经济状况,人们时时刻刻担心会出现第二个郑州“毒王”,生怕一个人的疏忽毁了一个城市的防疫工作。说直白点,留学生家长们是希望孩子们能够获得更加优质的教育资源,生活在更加发达的城市之中。但你们应该体谅家乡城市居民们的心情,他们的孩子也想要上学,他们的孩子同样年幼,同样是无辜的,他们也希望赶紧复工,他们不希望自己的城市因为一个人再次瘫痪,本可以开心营业的店铺必须继续停业等待着隔离结束,整个城市都要重新进入紧张状态,等待再次“清零”。

如果不是这场疫情,也许很多人都不知道,有这么多家庭条件优越的孩子在国外留学!有这么多看起来已经受过高等教育且见过大世面的孩子,在回国之后如此乖张跋扈,对医护人员、基层人员、特警撒泼,甚至拒绝接受隔离观察!

出于职业习惯,木木想为网友们盘点一下改革开放后留学生历史。

1978年6月,邓小平在清华大学指出,需要选派大量理、工、农领域的人才到西方发达国家学习,开启了现代留学热。教育部从各个重点大学的77和78两级中挑选了一批年龄小、高考成绩突出的人去欧洲国家去读本科。80年代初的留学生基本是国家严格考试择优录取的,由中国政府或者是外国政府基金会出资赞助去国外学习。中国政府在1985年颁布了“关于自费留学的规定”,开放了自费留学的限制,自费留学生出国高潮起始于1986年。

可以说在二、三十年前,留学生的素养是非常高的,这些孩子不仅仅要求家庭条件好,而且一定是智商和情商双高的少年精英。但名牌大学一个系里面争取两三个公费出国名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到了现代,包办出国留学已经成了一项产业,这些孩子从小就是钱砸出来的,在国际学校封闭式双语教学,小小年纪就直接被送到了国外。这其中就有很小一部分素质很差的留学生,甚至是一些思维清奇的留学生家长,直接拖累了这个整体。

不止这位出言不逊的母亲,几日前杭州也有一位留学生家长,带着16岁从美国回来的女儿,无视集中隔离的要求,硬闯小区。

在疫情影响之下,无论是留学生的奇葩言论或者留学生家长的怪诞言行,都会被无限放大。这位母亲轻飘飘一句话固然让所有网友愤怒,但木木其实还是看到了一些留学生、华人华侨在这次疫情之中的的赤诚爱国之心。

去了英国留学的孩子,就真的不爱国了吗?

在中国疫情最严重的时候,绝大多数留学生、华人、华侨都在四处奔走,为武汉筹集资金和医疗物资,拼命找关系往国内邮寄。我们每个人都应该铭记这些同胞们在我们最困难的时候帮了武汉一把,现在留学生之中最流行的一句话是:“中国上半场,世界下半场,留学生、华人华侨打全场。”他们是一点都没有消停过,眼看着春暖花开,国内朋友们的生活即将恢复正常,但他们的第二轮战斗才刚刚开始。

木木觉得,个人行为不应该上升到群体,我们不能因为个别人而拒绝每一个留学生回家。而现在我们面临的最大问题是,这些孩子们一窝蜂回国,会增加国内的抗疫的工作的压力,而且也很难保障留学生归来途中的安全。前一阵子一位华侨在回浙江的途中被感染,说明归国的风险并不一定比在国外自我隔离要小。

所以,木木认为官方的意见是最客观而诚恳的,留学生们应该综合考虑到当地和国内的防疫政策、自己的身体状况和归国后对学业、工作的影响,从而选择是否回国。最后,如果你们回来了,一定要做好一切防护措施,听从国家一切集中隔离安排。请尊重每一位参与战斗的医护人员、警务人员和基层工作者,他们本可以在这个时候喘口气,他们的孩子也需要上学。

最后,这次疫情应该让所有家长得到一个教训,年纪尚小的孩子是否适合出国留学?孩子生活学习的环境会孩子的性格和价值观产生深远的影响,在孩子没有能力照顾自己,没有良好的自制力和成熟的世界观之时,将他寄宿在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之中,在突发情况出现之时,他们却依旧需要母亲和祖国的保护,并没有能力保护自己。

而这1.2万学生的家长,有一部分是看中了英国移民政策,在英国,小中留学满十年即可获得英国国籍。如果家长们是冲着这条政策将孩子送去英国的,利用完年幼的孩子,又想要利用国家,对于这些著名驰名双标,那么木木只能祝你们永远在英国幸福安康了。


木剑温不胜


说实话,这位母亲牵头联名166名家长向政府提出要求,希望政府能出面包机接在英国的留学生回国,费用家长可以全部承担。网友们反对,也并不是仇富心理所致。

从这位母亲的做法和怒怼网友仇富的说法看,这位母亲看待问题和处理事情显然是站在自己的角度上,以自我为中心看问题,换句话来说就是太过自我,没有大局观。

要求政府包机接滞留海外的孩子,就这个要求来说都是十分唐突的。在这样全球化重大疫情当前,任何一个人都不应该站在个人的感受和需求上看问题。

要知道,滞留在国外的留学生数量之大远远超出你的想象,如果国家出面包机接你们家孩子回国,那其他孩子呢?国家是全中国人的国家不是某个小群体的国家。

一个英国就有中国的留学生22万人,其他国家的留学生加起来有多少?

特别是身处疫情严重的意大利、美国、伊朗、德国、韩国等留学生该怎办?

如果国家出面包机将所有留学生接回来有没有可行性?能不能够实现?更可况这么多的留学生回国后怎么应对?如何检测、隔离、观察、管控?

国内疫情好转,是全国人民付出了血与泪的代价换来的。

好不容易才取得了现在这样阶段性成果,这么多的留学生回国将给国内疫情防控带来怎样的冲击和压力?

如果每一位留学生家长都这样看待问题,思考问题,都这样向政府提出诉求,那即便是祖国再包容,

又如何能够应对呢?

所以,这不是有钱就任性的事情,这也不是网友们在“仇富”,网友们更多的是觉得不公平,不平衡,不放心,更重要的是不安全。

想一想,在国内疫情恶化的前敢时间,一个个都躲得远远的,待在国外避疫,有谁想过回国出力?

在全国上下,万众一心,流血流泪,付出生命代价的时候,有多少人想过回国和担当?

现在国内疫情基本控制了,而外国不安全了,大家都突然想着回来,想没想过国人的感受?国人这不是仇富,而是觉得心寒。

富也罢,穷也罢,有一颗中国心比什么都重要!


教育探微


随着英国疫情形势的愈演愈烈,学校停课了,回国机票一票难求,经济舱已经被炒到了4万块一张票。留学生的父母们急坏了,纷纷联名要求政府包机接留学生回国。据悉,在英国有1.5万中小留学生。



针对此事,网友们意见不一,有的表示理解父母们的心情,毕竟孩子是心头肉,境外疫情如此凶猛,还是国内看起来更安全。有的网友则坚决反对留学生们回国,因为这些天新增的确诊病例绝大多数都是境外输入型,如果大批留学生回国,我国好不容易取得的抗疫成绩,将要面临巨大的考验。

此种情况下,一英国留学生母亲怒怼网友:“你们就是仇富!”

诚然,能将孩子送出国留学的家庭肯定不是普通工薪阶层,更不可能是农民工家庭。若在平时,听到哪位同事或是亲属把孩子送出国念书了,我们都会私下里感叹,人家孩子可是真有福气啊,摊上一对有钱的父母。

我到网上查了一下,去英国留学一年费用大概在40万左右。由此可见,出国留学孩子的家庭至少也要在中产以上。



但是,留学生母亲的这一句“仇富”就有些太抬高自己了。

疫情当前,特殊时期,生命安全是第一位的。国内的疫情好不容易才控制住,这是在全国人民付出了巨大牺牲前提下的,工厂停产,学生停课,各种消费场所停业,所有人都待在家里。现在好不容易要复工复产,可以上班挣钱了,万一留学生疯狂涌入,造成疫情二次爆发怎么办?

我们并不关心你家富还是不富,我们更关心的是,输入型的病例如果越来越多,控制不好造成疫情“死灰复燃”怎么办?难道还要让我们再经历一次“封城”放假嘛!

英国留学生母亲这句话,恰恰暴露了她内心的优越感,自以为自己高人一等,国内太平时拼命把孩子往外国送,国外出事时,又急于动用各种关系让孩子回来。当然了,我们可以理解一个作为母亲的心情,但既然你觉得外国的学校好,教育水平高,你何不在孩子身处危险的时候,包机去国外,陪在他身边好了。



其实我们并不反对留学生回来,毕竟都是一国同胞,但也请留学生家长和孩子要配合当地的隔离政策,回家欢迎,添乱绝对不可以。


桃小毛


“就是看不惯别人有钱?自己没钱出国,就天天找借口骂留学生!我给孩子更好的环境有错吗? 现在疫情期间,孩子是中国人,让孩子回国有什么错吗?"

近日一位英国小留学生家长,牵头联络166名家长签名呼吁国家包机将孩子接回国。此事一经网络媒体曝光,引起众多网友热议。也许该家长感觉到网友们反对之声高涨,直接回怼网友“你们就是仇富!”。

千人千面,我们当然不能否认个别网友确有仇富心理。可是有关海外留学生是否应该回国的讨论,与仇富无丝毫关系,而是着眼我国疫情大局引发的讨论。该家长的言行简直就是精致利己主义翻版。

首先,该家长只考虑自己孩子的安危,却从未考虑过祖国的难处,未考虑过为抗击新冠疫情付出巨大牺牲的国民安危。

祖国疫情爆发时,她们没有一人想把孩子接回来,与祖国共患难?现在祖国克服层层困难,成功遏制了新冠疫情,祖国付出了多少努力与代价,我们有目共睹。可是还未等祖国歇歇脚,海外疫情爆发,我们旅居海外的华人华侨安危又成为祖国牵挂。

这些年随着国际交流频繁,我国在世界各国留学、经商的华人、华侨无数。他们在外有危难,祖国又何曾忘记过他们?每年世界各国发生天灾人祸时,都是祖国第一时间包机转移我国民。

可如今全球已有183个国家及地区发现确诊新冠病例,滞留海外的华人、华侨是留在当地居家隔离安全,还是跋涉万里回国安全?这些问题都有待个人自我衡量。

就如浙江丽水一位旅居荷兰女人,只因故乡家人急病才返回祖国。虽然她全副武装防护严密,可还是在飞机上感染新冠病毒,回到浙江马上确诊新冠肺炎。如果她留在荷兰严格居家隔离,倒未必会感染新冠病毒。

也许这次怼网友的家长会说,自己还是十几岁小学生,没有自我保护能力。可是我国在外留学的小学生很多,遍布欧美各国。据不完全统计,英国就有1.5万名小留学生。

这不是小数目,祖国想接其回家,也要妥善布置好包机、隔离等各项措施,不容有一丝疏漏以免出现大量输入病例,打破我国刚刚稳定的疫情局势。

母子连心,那位留英小学生家长担心孩子安危,我们可以理解。可其忘了国内因新冠疫情,还有2亿名孩子,甚至高三、初三正是考学关键期的孩子们,还在停课等着开学。如果国内疫情不稳,这些孩子们会一直等下去。

可见该家长只考虑自己孩子,却未考虑孩子在长途跋涉中,是否会有感染风险?是否会带回病毒影响周围人员?怎么看这位家长都有利己主义之嫌。

其次,这位家长言语中透着不自知的富人优越感,其实仇富说只是她狭隘的自我揣测而已。

有钱人家将尚无自理能力的小学生,送到欧美国家留学,一是想让孩子将来比较容易取得外国国籍,就如英国就规定只要居留十年就可取得英国国籍。二是想让孩子逃避国内高考独木桥激烈竞争之苦,在国外混个大学上,也算海归镀镀金。

富人有能力为孩子找捷径,根本无人在意这些。各人凭劳动吃饭,本无高低贵贱之分,偏偏是那些富人时刻炫优越感才遭至非议。

就如这位家长说网友们因为没钱出国,天天找借口骂留学生。可是网友们骂得是全部留学生吗?

网友们骂得只是那些回国嫌隔离条件简陋,不喝开水只喝矿泉水的矫情女;骂得是那些高高在上,狂言“我们欧洲回来的就这待遇”的自大狂。

如果每个归国人员,都能不隐瞒行程,及时申报健康状况,接受隔离观察,谁还会不欢迎他们回家呢?

我们还是建议这位英国小留学生家长,放下有钱的优越感,想想那些至今未能放松一刻的防控人员;想想那些因为疫情不能复工,承受着巨大生活压力的人群;想想那些贫困地区无法接受网课,翘首等待复学的孩子,还是稍安勿躁,听从国家妥善安排,相信祖国一定想出万全之策,保护每一位国人的安全。

时间见证一切,我们看着世界各国面对新冠疫情的表现,只想由衷说一句“厉害了,我的国。”。


岁月静好一世晴天


近日,一位小留学生的母亲心急如焚,看到网友的评论直接在网络上开怼:“你们就是仇富!出国留学有错吗?你们自己没钱,天天在网络上骂来骂去,你们就是看不惯有钱人。我们为孩子提供更好的环境有错吗?”


为孩子提供更好的环境没有错,移居海外也是一种自由,让孩子早早留学探路,准备全家搬迁,也可以理解。哪怕每年为发达国家贡献三五十万元的学费生活费,这依然没有错。


错的是,在国内付出沉重代价控制住疫情后,提出包机接回孩子的要求。

错的是,自己的孩子是孩子,国内数以亿计的孩子就不是孩子了吗?

错的是,愿意每年为发达国家输送数十万元资金,包机接孩子又愿意给国家多少钱呢?相应的防控成本,有愿意捐献多少钱?


在英国连续居住十年,就可以申请英国绿卡,很小的孩子就送往英国,想必大多是奔着这条去的。那么,孩子读完大学拿到绿卡后,父母难道还会留在国内?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实际上,有些人虽我族类,但是已经同床异梦,见异思迁。


随着西方国家经济开始疲软,国内经济稳定增长,近年来归国比例逐年提升。但是对于小留学生们来说,在人生观世界观还未形成的阶段,出国更多是肉包子打狗。


网友不是仇富,而是更多为国内14亿人民的安全考虑,为国内上亿孩子担忧。


从安全角度讲,飞机机舱是密闭的,一旦乘客里面有感染者,孩子们的风险就会大大增加。不仅如此,海外的留学生如何集中,在哪里登机,都会有诸多问题,每个环节都有可能增加感染风险。


我国到现在还未封闭国门以逸待劳,就是为海外国人留下回家的通道。但是正是如此,随着输入型病例不断增多,防疫形势更加复杂,对复学、复工产生影响,更影响到众多行业的消费恢复。一个城市出现一个病例,对消费的潜在影响就可以数以亿计,这是必须要考虑的问题。


孩子是祖国的花朵,但是小小年纪就出国的孩子,更多可能是为发达国家经济建设添砖加瓦的花朵。如果非要对比的话,网友显然更心疼自家孩子到现在还不能恢复正常上学。


如果要包机接回滞留海外的国人,那也应该是先从科学家、工程师、海外知名大学留学生开始。要有统筹安排,要降低风险,每一步都考虑到位。包机不仅仅有成本,还要考虑国际影响,考虑海外华人的具体状况。


越南第一首富(太平洋集团董事长)得知在英国伦敦的女儿出现咳嗽症状,为了让她得到妥善的治疗,花费250万人民币包机费用将她接回越南。


网友不用仇富,能每年为发达国家提供三五十万元学费生活费的富裕家庭,一百多人完全可以每人出20万元人民币包三五架飞机接孩子,就不用麻烦国家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