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利亚特》:一位英雄的愤怒,成就了一篇千古绝唱


1

一个盲人命名了一个时代,一场战争拖垮了一个文明,一篇神话述说着一段真实的历史。

《伊利亚特》到底是以怎样的魅力之笔,来述说特洛伊战争这段历史的呢?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打开《伊利亚特》,倾听荷马这流传千古的神作绝唱吧!

《伊利亚特》:一位英雄的愤怒,成就了一篇千古绝唱

我们先来说一下这个故事的梗概。

《伊利亚特》共24卷, 15693行。重点写的是特洛伊战争第十年中的一段故事。史诗是以“阿喀琉斯的愤怒”为线索展开的。

第一次愤怒,原因是高傲自大的希腊联军统帅阿伽门农和勇猛无比的将领阿喀琉斯之间互相不服,因为一个女俘矛盾激化,阿喀琉斯一生气,说你不是厉害嘛,那你带别人玩吧,我退出。于是,悠悠哉坐山观虎斗,不上战场了。结果他一退出,希腊军就开始节节败退。

阿伽门农试图讲和,可阿喀琉斯倔脾气上来,还真不好惹,一点都不给面子。没办法,阿喀琉斯的好友帕特罗克洛斯看这局势,就穿上阿喀琉斯的盔甲,站在阿喀琉斯的战车上,指挥战斗,试图以此激发希腊军队的士气,被想到被特洛伊统帅——也就是特洛伊的大王子赫克托尔——杀死了。

阿喀琉斯痛失好友,再次愤怒,和阿伽门农达成和解,返回战场,一心要为好友复仇,将赫克托尔杀死在枪下,并用战车将赫克托尔的尸首拖至军中,要为好友陪葬。

赫克托尔的父亲、特洛亚老国王普里阿摩斯连夜冒死找到阿喀琉斯,恳求他归还儿子的完尸。阿喀琉斯看着白发苍苍的老人,动了恻隐之心,最终将赫克托尔的尸体交还老国王。《伊利亚特》也就在赫克托尔葬礼的火光和哀乐中结束了。

《伊利亚特》:一位英雄的愤怒,成就了一篇千古绝唱

接下来,我就按这本书的结构分成三个部分,为你讲述其中重点内容:

第一个重点,第1到9卷,阿喀琉斯的第一次愤怒,后果是希腊军的节节败退。

第二个重点,第10到19卷 ,阿喀琉斯的再次愤怒,终于迎来和解。

第三个重点,第20到24卷, 阿喀琉斯与赫克托尔的誓死决战,让愤怒因爱的葬礼而结束。

2

我们先来看看第一个重点,阿喀琉斯的第一次愤怒。

“女神啊,请歌唱佩琉斯之子阿喀琉斯的致命的愤怒,那一怒给阿开奥斯人带来无数的苦难。”

这是《伊利亚特》开篇第一句,阿开奥斯人指的就是希腊人。这句话开门见山地告诉我们,“阿喀琉斯的愤怒”是这本书的基调,也是这本书的主线。《伊利亚特》所讲的故事,正是阿喀琉斯的愤怒源起、发展、变化,最终,愤怒在爱的变奏曲中得到消解,大幕落下。

《伊利亚特》:一位英雄的愤怒,成就了一篇千古绝唱

那么,阿喀琉斯这致命的“愤怒”到底缘何而起呢?

第一卷就给出了原因。原来是希腊军最勇猛的将领阿喀琉斯和统帅阿伽门农王,因为互相不服,争吵结了怨。这导火索是因为一个女俘。

不过这个女俘不一般,是特洛伊城阿波罗神祭司的女儿,被做为战利品分给了阿伽门农。祭司爱女心切,带着礼物来求阿伽门农放回女儿,结果被撵走了。祭司心里气愤,就向阿波罗祷告,阿波罗为此散布瘟疫,希腊联军病死无数。

联军一看这局势,赶紧开会,让阿伽门农把这女俘送回去以解除瘟疫。可阿伽门农却提出条件,说送回去可以,但是要弥补他的损失。仗着自己统帅的权威,他居然把阿喀琉斯的俘虏布里塞伊斯强行给霸占了。

阿喀琉斯本来就瞧不起阿伽门农,这下更是怒不可遏,立马想和阿伽门农翻脸。雅典娜从天而降,劝他要忍住这一时羞辱,以后会有三倍的荣耀赋予他。阿喀琉斯这才没有和阿伽门农拔剑相对,而是选择了退出战场。

但阿喀琉斯消不了气啊,于是就跑去找他的母亲——海洋女神忒提斯,让忒提斯去求宙斯帮忙,在阿喀琉斯不出战的状态下,让特洛伊人大胜,希腊人败退,以显示阿伽门农的无能,同时也表明自己的重要。

《伊利亚特》:一位英雄的愤怒,成就了一篇千古绝唱

忒提斯是神,她预言阿喀琉斯这一年会死去,对儿子的爱,让她不忍拒绝儿子提出的要求,便答应去求宙斯帮忙。宙斯因为曾经爱过忒提斯,也曾经蒙受过忒提斯的救命之恩,于是便答应了忒提斯,但是他又担心惹恼帮助希腊人的天后赫拉。于是,宙斯想了个两全之策。

宙斯的两全之策是什么呢?

在第二卷中,作者埋下伏笔,做了交代。

宙斯很鬼,一面答应了忒提斯要让特洛伊人取得暂时的胜利,一面又派梦神给阿伽门农送了个梦,虽然告诉他最终的胜利是希腊人的,但也欺骗他攻打特洛伊的时机已到,让他带领大军向特洛伊发起进攻。

阿喀琉斯是希腊军中的第一勇士,他退出战争,军心不动摇才怪。阿伽门农心里也有担忧,为试探军心,故意跟将士们说大军准备撤退回家。

智慧的奥德修斯听说后,告诉大家这肯定是个试探,并且讲了自己看到的一幕奇景:一条大蛇咬死九只鸟之后,变成了石头。预言家卡尔卡斯解读说,这正是希腊人将在第十年取得胜利的征兆。将士们这才军心大振。于是,阿伽门农集结军队,向特洛伊发起进攻。

《伊利亚特》:一位英雄的愤怒,成就了一篇千古绝唱

从第三卷到第八卷,都是两军交战对垒的激烈场面。

正如宙斯答应忒提斯的那样,没了阿基里斯的希腊联军,确实是败仗连连。特洛伊军队,倒是在赫克托尔的指挥下,战无不胜,攻无不克。

先是曾劫走海伦的特洛伊小王子帕里斯鼓足勇气,主动向希腊人挑战,说要和希腊将领单挑。希腊将领墨涅拉奥斯——也就是海伦被拐前的丈夫、阿伽门农的弟弟——看到情敌出阵,分外眼红,拍马上前应战。

可没想到的是,帕里斯是个胆小鬼,关键时刻掉链子,居然想溜回去。大王子赫克托尔斥责他不要给特洛伊丢脸,他这才又转回头去迎战,并且提议说,两人决斗,胜者可带走海伦及其财宝,其他人则从此和解,结束战争。双方达成了一致,并请来特洛伊老国王见证。

结果,英勇的墨涅拉奥斯打掉了帕里斯的头盔,正要举枪杀他,爱神阿芙罗狄忒却暗中放了团浓雾,把帕里斯带离了战场,任墨涅拉奥斯在战场上发狂地找寻帕里斯。

到这里,若照理性来,帕里斯已经战败,遵守约定,把海伦送还,大家一团和气,这十年的战争也就和平结束了。

《伊利亚特》:一位英雄的愤怒,成就了一篇千古绝唱

要不说,神就是爱捉弄人呢。众神不挑事儿,不让人类多受点折磨,那还叫神吗?

于是,天神们就扎堆儿开了个会儿,决定让战争继续。怎么办呢?

第四卷中,女神雅典娜就去找来特洛伊王子潘达洛斯,让他偷偷射了个暗箭,把墨涅拉奥斯射死了。 “庄严誓约踩碎了”,死了弟弟的阿伽门农怒火中烧,带领大军重上战场,两军再次混战。

这下,众神可高兴坏了,都跑到阵中去助阵。希腊猛将狄俄墨得斯受善战的智慧神雅典娜相助,所向披靡,先是杀了射死墨涅拉奥斯的潘达洛斯,又刺伤了爱神阿芙罗狄忒的手腕,害得爱神哭哭啼啼跑去找宙斯说委屈,宙斯劝慰了她。

战神阿瑞斯因为在战场上过于残暴,宙斯不得不在赫拉的请求下,派雅典娜借狄俄墨得斯之手惩罚他,刺伤了他的小肚子。战神也学爱神,哭着去找宙斯,结果没想到挨了一顿骂。

天神这头乱成了一锅粥,人类战斗依然在继续。希腊军借着猛将狄俄墨得斯的势头把特洛伊人压到了城门前。赫克托尔决定与希腊人决一死战。

在第六卷中,赫克托尔训斥了临阵逃脱的弟弟,鼓励他一起共同出城抗敌。然后,他回到家中,找到了正在露台上眺望的妻子,故作轻松地逗着刚出生的儿子,和妻子深情告别,然后毅然离开,投入了战斗。这一幕,想想都感人。

《伊利亚特》:一位英雄的愤怒,成就了一篇千古绝唱

赫克托尔在战场上如勇猛的雄狮般所向无敌。

希腊联军为减少伤亡,提议由将领单挑决斗,派去了埃阿斯。埃阿斯和赫克托尔一斗就是一天,难分胜负,到了黑夜降临,不得不休战。

特洛伊军中有人提议把海伦送回,结果被帕里斯拒绝;特洛伊派使者去和希腊联军商量,是否可以双倍的财宝换取和平,结果被希腊方拒绝。最后,双方都同意,先休战一段时间,打扫战场后,再打不迟。

宙斯警告众神,这会儿都老实待着,谁也不许到这一战争中搅事儿。他用黄金秤量了双方的命运,希腊一方向下倾斜。于是,他决定帮助特洛伊人。

在接下来的战争中,宙斯用闪电威吓希腊人,用征兆鼓励特洛伊人,赫克托尔带领着特洛伊大军,连连取胜,希腊军空前惨败,溃不成军,甚至退到了船舰筑成的营垒边。幸亏海神波塞冬不顾禁令,帮了希腊人一把,否则营垒大门就被攻破了。

赫拉一心想让希腊胜利,怂恿雅典娜去助力,结果被宙斯发现,宙斯警告她们不许插手,否则就毫不留情地惩罚她们。

不过,宙斯也很明白地告诉了她们,他已经安排好了赫克托尔的命运,那就是:赫克托尔杀死帕特洛克罗斯,激怒阿喀琉斯,阿喀琉斯将赫克托尔杀死。这样,宙斯即实现了对海洋女神忒提斯的承诺,也抚慰了赫拉的心愿。

面对惨败,阿伽门农向宙斯祈祷,并决定做出让步,要主动向阿喀琉斯赔礼道歉。

在第九卷中,他派了个劝说团,带着丰厚的礼单跑去找阿喀琉斯讲和,甚至还说要把女儿嫁给阿喀琉斯,可惜阿喀琉斯脾气大得很,毫不领情,直接拒了他,并且傲娇地说,天明时自己就会乘船回家。他悲情地说:我阿喀琉斯的命运,不是在战争中做为一名英雄死去,就是回家乡如凡人般富足地生活。

无计可施的劝说团只好返回,向阿伽门农说明了阿喀琉斯的想法。

《伊利亚特》:一位英雄的愤怒,成就了一篇千古绝唱

3

特洛伊人攻势凌厉,希腊人连连吃败仗,眼看就撑不下去了。

一心要毁灭特洛伊的天神们坐得住吗?他们会做些什么呢?

接下来,我们讲《伊利亚特》这部著作的第二个重点,第10到19卷 ,阿喀琉斯的再次愤怒,终于迎来和解。

战事如此急迫,阿伽门农夙夜难寐,辗转反侧,悔不该得罪了阿喀琉斯。他找来几个将领商量对策,有人建议先去刺探一下特洛伊人的打算。于是,狄奥墨得斯和奥德修斯连夜出发前往。

无巧不成书,正好特洛伊人也派了多隆来夜探希腊的军情,和希腊这两个将领碰了个正着。多隆自然是打不过对方,成了俘虏,被迫透露了特洛伊的军营部署。希腊人连夜偷袭了特洛伊军营,抢了些马匹,算是鼓舞了点儿希腊将士们的军心。

第二天开战,特洛伊人继续发起勇猛无比的攻势,冲击希腊联军的堡垒,一直把他们赶到了海边。虽然特洛伊人也有伤亡,但比起希腊联军来,还是取得了优势。希腊联军败仗连连,就连那些勇猛的将领也中箭的中箭,挨枪的挨枪,伤亡惨重。

希腊联军的将领们被特洛伊人围困在海边,再退就到海里了。好几个将领心灰意冷,提议干脆开船各自逃命吧。

《伊利亚特》:一位英雄的愤怒,成就了一篇千古绝唱

天上的神们看不下去了,于是开始各使计谋帮助希腊人。海神波塞冬变成了战士冲入战场厮杀,赫拉使了个“美人计”勾引宙斯并让宙斯沉睡,希腊人终于在波塞冬和雅典娜的帮助下,获得了一场胜利,打退了特洛伊人的进攻,刺伤了赫克托尔。

宙斯醒来后,往下界一看,发现赫克托尔竟然口吐鲜血,倒头在地,知道自己上了赫拉的当。他大为震怒,把赫拉和雅典娜痛骂了一通,派信使通知波塞冬不许插手,然后火速派阿波罗为赫克托尔重新注入力量,赫克托尔在神力的帮助下再次冲入沙场,一直把希腊联军打到船边,还放火烧了一只船。

再说第一勇士阿喀琉斯,虽然已经决计要返乡,可听说了希腊将领的伤亡惨状,也不免有些犹豫。于是,他派了好友帕特洛克罗斯去探望,帕特洛克罗斯看到英勇杀敌的将领们死的死、伤的伤,希腊军的船都被烧了,自己还躲在阿喀琉斯的营帐里,不能出战,心里难过得不能自已。

于是,帕特洛克罗斯向阿喀琉斯请求说,能不能让他换上阿喀琉斯的铠甲上阵,至少能威慑一下特洛伊人。阿喀琉斯答应了他。果然,特洛伊人看到阿喀琉斯的铠甲,纷纷躲避,军心动摇,赫克托尔被吓退,宙斯的爱子萨尔佩冬也死在了帕特洛克罗斯的枪下。

帕特洛克罗斯长驱直入,一直攻到了特洛伊城下。就在这时,太阳神阿波罗告诉赫克托尔,穿铠甲的不是阿喀琉斯本人。赫克托尔这才回头迎战,一场拼杀之后,帕特洛克罗斯终究敌不过赫克托尔,中枪而死。阿喀琉斯的铠甲,也成了赫克托尔的战利品。

《伊利亚特》:一位英雄的愤怒,成就了一篇千古绝唱

赫克托尔剥下了阿喀琉斯的铠甲穿在自己身上,炫耀自己的胜利。为争夺帕特洛克罗斯的遗体,双方再次展开大战,希腊人虽死伤惨重,终是得了帕特洛克罗斯的遗体,返回了营中。

阿喀琉斯知道好友被杀,铠甲被夺,悲愤万分,发誓要为好友报仇雪恨。他伤心的吼叫声,传到了海底。他的母亲忒提斯从海底升起,劝他不要轻举妄动,等火神为他打造一套新铠甲,再上战场不迟。

曾被赫拉所遗弃的火神,小时蒙受过忒提斯的救命之恩。恩人请求,怎能迟缓?他很快就为阿喀琉斯精心打造了一套光灿夺目的铠甲和盾牌。

出战前,阿喀琉斯和阿伽门农握手言和,军中将士一片欢呼之声。

阿喀琉斯出战了,战场的形势又会如何呢?

4

接下来,我们讲第三个重点,也就是第20到24卷, 阿喀琉斯与赫克托尔的誓死决战,让愤怒因爱的葬礼而结束。

第一勇士阿喀琉斯再次出战,《伊利亚特》最壮观的一幕开始了。

《伊利亚特》:一位英雄的愤怒,成就了一篇千古绝唱

宙斯给天神们开会,允许各位神灵去帮助他们心意中的阵营,于是,希腊人得到了天后赫拉、智慧神雅典娜、海神波塞冬和火神赫淮斯托斯的支持,战神阿瑞斯、太阳神阿波罗、爱神阿芙罗狄忒和狩猎女神阿尔忒弥斯站在了特洛伊的一边。宙斯则高坐山头,观看战斗。

激战开始,阿喀琉斯大开杀戒。先是遇上了宙斯宠爱的埃涅阿斯,阿喀琉斯听了波塞冬的劝,放过了他。之后,阿喀琉斯杀死了特洛伊王子——赫克托尔的弟弟——波鲁多罗斯。赫克托尔本想出手为弟弟报仇,可阿波罗担心赫克托尔敌不过,便用浓雾裹住赫克托尔,让阿喀琉斯伤不到他。

阿喀琉斯暂时放过赫克托尔,在战场上横冲直撞,大肆杀戮。一时间,血流成河,河中漂浮的尸体多得堵住了河道,河神为此大怒,卷起巨浪要淹死阿喀琉斯,结果被波塞冬、雅典娜、赫拉和火神合力将河神制服,阿喀琉斯才从河中被救起。

天神们助力不过瘾,干脆直接打起来,波塞冬向阿波罗发起了挑战,狩猎女神阿尔忒弥斯被赫拉打了耳光。

《伊利亚特》:一位英雄的愤怒,成就了一篇千古绝唱

特洛伊老国王在城墙上看到形势对特洛伊不利,赶紧派人打开城门,让特洛伊逃兵入城躲避。这时,赫克托尔也被逼退到了城墙下,老国王求他入城,他却情愿和阿喀琉斯决战到底。

赫克托尔向阿喀琉斯提出,不管谁战胜,都不能虐待对方的遗体,结果被高傲的阿喀琉斯一口回绝。赫克托尔面对如此强大的对手,心生恐惧,决定边逃边战。阿喀琉斯则一心复仇,穷追不舍。

泪流满面的老国王和王后在城墙上呼唤着儿子,哀求他退回城中。英勇的赫克托尔誓死决战,因为临阵脱逃将辱没他英雄的威名。做为一个光荣的勇士,他宁肯战死,也不愿承受被人耻笑的辱名。

阿喀琉斯追上来了,一场厮杀之后,赫克托尔终是没有破了神话,被刺死在了天下无敌、半人半神的阿喀琉斯枪下。阿喀琉斯剥去赫克托尔的铠甲,残忍地把赫克托尔的双腿绑在他的战车后面狂驰,拖行绕城而行,向特洛伊城示威。赫克托尔的尸首血肉横飞,特洛伊城哭声震天。

《伊利亚特》:一位英雄的愤怒,成就了一篇千古绝唱

阿喀琉斯驾车回到了自己的营中,在好友帕特洛克罗斯灵前祈祷,杀死十二位特洛伊俘虏预备做为陪葬,举行了盛大的竞技比赛做为献礼,并再次将赫克托尔的遗体拖在战车后暴虐。

看着赫克托尔的惨状,山上的众神都于心不忍了。于是,宙斯安排忒提斯去劝说阿喀琉斯,在特洛伊老国王带着赎金前来时,要归还赫克托尔的遗体。老国王冒死来到了希腊军营中,带着大笔赎金,跪在阿喀琉斯的膝下,亲吻他的手,求阿喀琉斯让他带回儿子的遗体。

他说:“阿喀琉斯啊,你要敬畏神明,可怜可怜我,想念想念你自己的父亲,我比你父亲更应该得到怜悯,因为我已经迫不得已而做一件从来不曾有人做过的事情了,我已经把那杀我儿子的人的手抬到我的嘴唇上来了。”

阿喀琉斯看着发须灰白的老国王,刚强的心也被软化了。他答应老国王,会把他儿子的尸体干干净净、体体面面地还给他,还会休战11天,让他们为赫克托尔举行葬礼,修造坟墓。

老国王带着赫克托尔的遗体回家了,特洛伊倾城而动,到城外迎接他们的英雄。一连十天,他们在悲痛中哀悼着他们最爱的英雄,为他举行了隆重的葬礼。

葬礼结束,《伊利亚特》的全部故事也就讲完了。

《伊利亚特》:一位英雄的愤怒,成就了一篇千古绝唱

5

一位英雄的愤怒,成就了一篇千古绝唱。

愤怒虽然最终离去了,爱的余音袅袅在葬礼的上空,可是战争还在,英雄的故事还要继续。

有人说,阿喀琉斯太自私,因为个人利益而愤怒,完全不计后果,哪里称得上是英雄?

有人说,赫克托尔完全可以躲在牢固的特洛伊城中,以守为攻,坚守不出,就不会被阿喀琉斯所杀,明知不敌对手,非要鸡蛋碰石头,这是自不量力,怎么算是英雄?

事实上,古希腊人的英雄观和我们是不同的。

他们认为:人生是有限的,即便如流星般瞬间而逝,也要绽放最美的光彩。生命诚可贵,我选择为荣誉而战。

《伊利亚特》:一位英雄的愤怒,成就了一篇千古绝唱

正如影片《特洛伊》中,奥德修斯的结尾独白一样:

“ If they ever tell my story, let them say… I walked with giants. Men rise and fall like the winter wheat, but these names will never die.”

( 如果人们讲述我的故事,让他们说,我曾与英雄同在。世人来去,如冬麦起伏,但这些名字,终将永垂不朽。)

是的,永垂不朽,为了荣誉。这才是古希腊心中的英雄。

(本文结束)

倾一生之力,读经典好书,写有厚度的文字,过有深度的人生。我是杜豆豆,感谢您的关注。

作者简介:杜豆豆,IT从业20余年,曾先后研修英语、计算机、美学和心理学专业。早年创过业,后就职多家全球知名IT外企,现工作于某研究院。书痴一枚,闲时码码字。兼任多家平台签约作者,简书会员合伙人,万卷好书工作室、万卷好书读书会创立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