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中國瓷器彩繪裝飾的先河的磁州窯

磁州窯是中國傳統制瓷工藝的珍品,中國古代北方較大的民窯體系,也是著名的民間瓷窯,有“南有景德,北有彭城”之說。磁州窯創燒於北宋中期,並達到鼎盛,南宋、元明清仍有延續。窯址在今河北省邯鄲市峰峰礦區的彭城鎮和磁縣的觀臺鎮一帶,磁縣宋代叫磁州,故名磁州窯。

開啟中國瓷器彩繪裝飾的先河的磁州窯

磁州窯的匠師們吸收了傳統的水墨畫和書法藝術的技法,創造了具有水墨畫風的白地黑繪裝飾藝術,開啟了中國瓷器彩繪裝飾的先河。磁州窯品種諸多,以白地黑花(鐵鏽花)、刻劃花、窯變黑釉最為著名。它的裝飾技法突破了當時流行的五大名(官)窯(汝、官、鈞、哥、定)的單色釉侷限,運用了數十種豐富多彩的裝飾技法。

由於磁州當地的瓷土含有少量的鐵成分,經過高溫燒成後胎體容易形成灰白或灰黃色。這對於持有“以白為美”審美觀點的北方民眾來講,感到美中不足。磁州窯陶工們便巧妙地使用了白化妝的技法,使胎體形成白色的表面,製成了化妝白瓷。白化妝是一種古老的裝飾技法,北朝的青瓷以及唐代黃釉瓷均使用了白化妝土。不過,利用白化妝技法生產化妝白瓷,磁州窯卻是首次。磁州窯應用白化妝土並不僅侷限於只是把胎體表面白化妝這一目的。而是作出胎體色與白化妝土的對比,將眾多的裝飾紋樣表現在產品表面。在灰白色或灰黃色的胎體上施一層白化妝土,再以各種技法賦以紋樣,施一層透明釉後燒成,這是磁州窯極具代表性的特徵與技法。並由此產生出以黑白對比的白地黑剔花、白地黑花、黑地白花等裝飾瓷器。磁州窯以簡潔的黑白對比來表現世間的萬物萬象,其獨特的裝飾美同我國其他名窯如鈞窯、汝窯、官窯、哥窯等主要以釉色裝飾表現出的美不同,也有別於著名的定窯白瓷印花及耀州窯的青瓷刻花,其雄健豪放的裝飾美唯磁州窯所獨佔鰲頭。

磁州窯瓷器一直使用當地出產的大青土等原料制胎,各種原料經過加工後,再以陶輪手拉坯、印坯、粘接、或手捏等方法成型,再以各種技法裝飾後,在饅頭窯內一次燒製而成。

開啟中國瓷器彩繪裝飾的先河的磁州窯


磁州窯系龐大黃河南北均有此類風格製品,清末民初,此窯大量生產青花製品,覆蓋華北華南廣大地區,蘭花花碗、盤等用品。代表民間青花的盛世。現代已成為中國交啊大的瓷區之一,其產品深受世界各國人民喜愛。具有極高的欣賞、收藏、使用價值。

磁州窯以生產白釉黑彩瓷器著稱於世,黑白對比,強烈鮮明,圖案十分醒目,刻、劃、剔、填彩兼用,並且創造性地將中國繪畫的技法,以圖案的構成形式,巧妙而生動地繪製在瓷器上,具有引人入勝的藝術魅力。它開創了我國瓷器繪畫裝飾的新途徑,同時也為宋以後景德鎮青花及彩繪瓷器的大發展奠定了基礎。

磁州窯在中國陶瓷發展史上的獨特貢獻有兩點:其一是白地黑褐彩繪,把傳統的書畫藝術與制瓷工藝結合在一起;其二是把詩詞、諺語、警句和文學作品作為紋飾,這是很有歷史價值的文化遺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