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屆全國人大後,祕書稱劉少奇“委員長”,劉少奇為何發脾氣?

第一屆全國人大後,秘書稱劉少奇“委員長”,劉少奇為何發脾氣?

▲1954年,劉少奇在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當選為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委員長。

今年是劉少奇同志誕辰120週年,由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的《風雨歷程:晚年劉少奇》近日出版。該書講述了1949至1969年這個時段,原國家主席劉少奇的個人事蹟及其參與的重大國事、外事,生動記述他的晚年歲月,真實展現逆境中共產黨員劉少奇堅持原則、堅守理想的高風亮節。該書由劉少奇之子劉源親筆題寫書名,著名劉少奇研究專家、中央文獻研究室研究員黃崢撰寫。

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籌備工作按部就班進行。1954年6月至7月,劉少奇多次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討論審定國民經濟第一個五年計劃方案。接著,他又主持中央選舉委員會和憲法起草委員會,批准全國人民代表的選舉工作,審定憲法草案。

一切準備就緒。中華人民共和國首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在首都北京隆重開幕。1954年9月15日,一千多名代表歡聚中南海懷仁堂,出席這次盛會。這是中國有史以來第一次通過全民選舉召開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會議氣氛極為歡快熱烈。開幕的頭一天,代表們聽取了毛澤東作的開幕詞、劉少奇作的《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草案的報告》。

毛澤東的開幕詞簡短而豪邁。他說:“我們這次會議具有偉大的歷史意義。這次會議是標誌著我國人民從一九四九年建國以來的新勝利和新發展的里程碑,這次會議所制定的憲法將大大地促進我國的社會主義事業。”

劉少奇的報告從新中國國家的性質、過渡到社會主義的步驟、人民民主的政治制度、人民的權利與義務、民族區域自治等方面,說明了憲法的基本內容。他說:“制定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在我國國家生活中,是一件具有重大歷史意義的事情。我國的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的首要任務,就是制定我國的憲法。”

第一屆全國人大後,秘書稱劉少奇“委員長”,劉少奇為何發脾氣?

▲1954年9月,劉少奇代表憲法起草委員會在大會上作《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草案的報告》。

會議開了將近兩個星期,代表們對憲法草案和劉少奇的報告進行了熱烈討論。9月20日,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9月21日,通過了其他幾個重要法律;9月23日,聽取了周恩來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9月27日,全體會議選舉國家領導工作人員;9月28日閉幕。

會議選舉毛澤東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朱德為副主席;選舉劉少奇為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委員長,宋慶齡、林伯渠、李濟深、張瀾、羅榮桓、沈鈞儒、郭沫若、黃炎培、彭真、李維漢、陳叔通、達賴喇嘛·丹增嘉措、賽福鼎·艾則孜為副委員長;任命周恩來為國務院總理。

劉少奇擔任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第一任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這是中國歷史上前所未有的新職務。中國的人民代表大會不同於資產階級國家的議會、國會,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最高國家權力機關。它要審議、決定國家的大政方針,制訂和頒佈法律,選舉和決定國家領導工作人員,監督政府、法院、檢察院的工作,並同國家主席結合行使國家元首的職權。這是一個全新的機構,又是一項全新的事業,許多工作帶有奠基和開創性質。

從此,全國人大常委會的大小事務,成為劉少奇的一項經常性工作。

第一屆全國人大後,秘書稱劉少奇“委員長”,劉少奇為何發脾氣?

▲1954年9月22日,劉少奇同出席第一屆全國人大第一次會議的勞動模範親切交談

沒有想到的是,劉少奇擔任委員長這件事,竟在他身邊的工作人員當中引起了一點兒小誤會。

平時,劉少奇和他身邊的工作人員,都互相稱同志,不稱官銜職務。劉少奇擔任了這麼多年的中共中央書記、中央軍委副主席,還有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可他的秘書、警衛、服務人員,一直都是直呼“少奇同志”,從不稱他的職務。這回他當了委員長,秘書們想,這是國家領導人的正職,應該改改稱呼了吧!

一天,秘書楊俊到劉少奇辦公室報告工作,進屋後喊了聲:“委員長!”

劉少奇正在埋頭批文件,沒有反應。楊俊以為他沒聽見,又叫了一聲,他還是沒吱聲。當叫到第三聲“委員長”時,劉少奇抬起頭來,不高興地說:“你怎麼突然叫這個,不感到彆扭嗎?”

劉少奇平時對工作人員一向很和氣,這下把楊俊鬧了個大紅臉,一時語塞。還好王光美忙從隔壁走過來,笑著對楊俊解釋說:“你怎麼叫他‘委員長’呀?委員長是對外的,在家裡還叫‘少奇同志’嘛!”劉少奇補了一句,說:“以後不要這樣叫了,叫同志多順口啊!”

後來,劉少奇鄭重其事地對身邊工作人員說:“在我們黨內,只有三個人:一個是毛主席,一個是周總理,一個是朱總司令,大家稱他們主席、總理、總司令,都習慣了,不必改。其他人,應該一律互相稱同志。”

對於這一點,劉少奇始終堅持。他不稱別人的職務,也不許別人稱他的職務。所以,從中央領導、各級幹部到普通黨員,一直都是親切地稱呼他“少奇同志”。(摘自《風雨歷程:晚年劉少奇》,黃崢著,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來源:文匯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