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州鄉村旅遊按下“重啟鍵”

重慶萬州甘寧奇芳花谷內,連片的油菜花次第開放,色彩繽紛的虞美人、羽衣甘藍形成不同層次的色塊,扮靚了春天;武陵鎮大唐荔園民宿項目近日復工,工人們正有條不紊地作業……近期,在政府有關部門引導、支持下,萬州多地鄉村旅遊業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前提下逐步復工復產、穩妥有序開放。

歲末年初,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席捲全國,本應是上滿發條的春節旺季,各個鄉村旅遊點卻不得不按下“暫停鍵”。

面對疫情衝擊,萬州鄉村旅遊業如何破局?連日來,筆者走訪萬州國家農業公園內的多個旅遊景區發現,萬州鄉村旅遊從業者們紛紛利用這個“空窗期”謀劃升級改造和提升,為疫情過後旅遊生意回暖做著準備。

万州乡村旅游按下“重启键”

武陵鎮石橋水鄉醉遊人 通訊員 付作僑 攝

“疫情過後,前期抑制的休閒消費潛力必將得到極大釋放,各經營主體準確把握市場消費需求新趨勢,敏銳捕捉到新的消費心理,瞄準運動休閒、綠色健康等主題,認真思考與梳理,圍繞消費導向,創新性地開發利用當地資源稟賦,深挖農業文化特質,充分運用好農耕文明、民俗文化等元素,合理設計特色項目和主題活動,滿足消費者個性化需求。”專業人士建議。堅持適度投入,做好前期功課,便於疫情之後項目能快速落地並投入運營,實現成功突圍。

走進位於武陵鎮的石橋水鄉,景區大門口,嚴格按照防控要求完成一系列程序後安排遊客入園;園區內工人們有的在給花卉除草,有的在清理園區正在開發的新項目。

石橋水鄉負責人葉宗平告訴筆者,企業重新定位自身的服務與產品特色,全力打造獨一無二的鄉村旅遊產品,滿足遊客的體驗需求。目前景區正將周邊廢棄的蠶繭站、糧站等地,串聯為一體,打造研學旅遊基地、桑蠶文化館,集知識、社會實踐、新旅遊產品為一體的研學遊,主要是讓青少年兒童們在“知行合一”的過程中增長見聞,涵養人文素質,為“旅遊+教育”尋找結合點,也讓中國的桑蠶文化、糧站文化真正“活”起來。

在甘寧鎮同鑫現代農業園也於3月21日開門迎客,園內油菜花、櫻花、蝴蝶蘭陸續開放,綠油油的新草坪扮靚了春天。新增的熱帶植物景觀,引進了最先進植物光源工廠,新建膜結構休閒景觀平臺全新的陽光餐廳、特色自助餐都在這個春天精彩亮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