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世界气象日,请你“细数点滴、珍惜点滴”


2020世界气象日,请你“细数点滴、珍惜点滴”

每年的3月23日,是世界气象组织设立的世界气象日。

在世界气象日的今天,《应急发声》邀请到成都市人工影响天气中心主任 韦巍、成都市气象台首席预报员 副台长 张葵、成都市气象服务中心 科普宣传科科长 许晨,带你一同了解气象知识。

2020世界气象日,请你“细数点滴、珍惜点滴”

2020世界气象日,请你“细数点滴、珍惜点滴”


2020世界气象日,请你“细数点滴、珍惜点滴”

水是我们当代最宝贵的消费品之一,我们要一起重视“气候与水”,一起“细数点滴、珍惜点滴”。

每年3.23世界气象日,成都市气象部门都会向社会公众开放,欢迎大家参观访问。但是今年情况稍有些特殊,因此,今年气象日的主题宣传活动以“线上为主”,运用“互联网+科普”思维进行。

一起来了解一下

成都市气象监测预警中心

是怎么工作的吧


还可以关注成都气象的微博、微信、抖音,实时了解天气预报,随手掌握科普信息。

2020世界气象日,请你“细数点滴、珍惜点滴”

那么,成都的气候怎么样呢?

成都气候用一句话来说就是:成都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具体气候特征主要有:降水丰沛、温度适宜、日照较少、风速较小、湿度较大、四季分明、无霜期长。

2020世界气象日,请你“细数点滴、珍惜点滴”

从统计数据来说:成都平均年降水量923毫米,较全国平均水平(632毫米)明显偏多,空间上呈分布,西部沿山1000-1200毫米左右,东部只有800毫米左右。雨量主要集中在7-8月,暴雨期普遍出现在5-9月。成都市常年平均气温16.1℃,年极端最高气温为普遍在34-37℃左右,年极端最低气温为-7.1℃。像重庆最高气温随便就是40℃,北方最低气温零下二三十度来说,

成都气候十分舒适,适合居住。天府之国,是有道理的。

2020世界气象日,请你“细数点滴、珍惜点滴”


今年前期的气候特点和2020年的气候趋势如何?

今年以来(1月1日-3月17日),成都市平均气温较常年

偏高2.0 ℃降水较常年偏少34%,2月23日更是高调地拉开了春天的序幕,入春时间较历史同期提前半个月。

预计2020年成都年平均气温仍以偏高为主,降水量总体偏多约1成,但是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匀,春季(3-4月)、初夏(5-6月)降水以偏少为主,有春旱和夏旱。盛夏及秋季降水以偏多为主。

4月中下旬开始将出现强对流天气shishs,像雷暴、雷暴大风、局地强降水、冰雹等强对流天气出现时间早于常年。

盛夏(7-8月)会有强降水集中时段,尤其是西部沿山地区,发生山洪、滑坡、泥石流等暴雨诱发的衍生灾害的风险特别大

。同时,7月末到8月上旬,高温天气也会比较突出,东部地区要特别注意伏旱的影响。

秋季会有连阴雨天气出现,冬季气温变化会比较大

总之,今年成都旱涝并存,气温起伏波动大,夏季局地暴雨和洪涝偏多偏重,气候状况偏差。


怎样理解气候与水的关系?

可以说气候与水关系密切。目前世界水资源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威胁,有20多亿人生活在严重缺水的国家中,而大约有40亿人一年中至少有一个月面临严重水荒。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发,干旱和洪水等与水相关的灾害日益严重。极端天气气候事件、

干旱、暴雨和洪水的风险增加,给农业生产、粮食安全以及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世界气象组织致力于与水有关的八项长期目标,其中两项为面对洪水,无人受惊;面对干旱,人人有备。干旱、洪水都跟降水量的多少有关,降水太少了就可能旱,太多了就可能涝,降水的多和少、多雨年、少雨年就是一种气候态。所以气候与水密不可分


人工影响天气的原理是什么?

人工影响天气的原理,概括地说,是运用云和降水物理学原理,采用向云中撒播催化剂或者是声波震动等方法,使某些局地天气过程短时间地朝着符合人类意愿的方向转化。

2020世界气象日,请你“细数点滴、珍惜点滴”

形象地解读一下这种原理。拿人工增雨来说,众所周知,云是由水汽组成的,确切地说,云是由不同相态的水组成的,有气态的水汽、液态的水滴和固态的冰晶。大家都清楚,有这种水做的云在空中,并不一定意味着就马上会下雨。进一步可以理解,即便有朵云正在下雨,从开始到雨停,所下的全部雨量并不等于这朵云中所含水的总量,所下的只是云的抬升力所承受不了的水滴或冰块,剩下还有大量的水汽、小水滴和小冰晶随着云飘走了,而且我可以负责任地告诉大家,飘走的绝对是绝大部分,滋润大地的雨露仅仅是云中含水量的九牛一毛。所以,为了我们人类生活的需求,有时候想让云中更多的水降下来,于是让催化剂闪亮登场。我们用高炮、火箭或者飞机等装备向云中播撒催化剂,改变云中的物理化学反应,让更多的水形成大水滴掉落地面,就好像把云中更多的水给挤出来、落下来。这就是人工增雨,常用的催化剂是干冰和碘化银。

2020世界气象日,请你“细数点滴、珍惜点滴”

再说说人工防雹:与人工增雨类似,人工防雹是利用催化剂影响冰雹生长条件。冰雹在云里面的生长就像滚雪球一样,小冰粒不断被水粘附冻结长大成大冰雹。充足的水分供应是大冰雹形成的必要条件。于是我们将催化剂打入云中,产生大量的凝结核与云中原有的冰雹胚胎争夺水汽,阻止冰雹胚胎继续长大形成冰雹,小的冰雹胚胎在云的托举抬升作用下无法降到地面。即使托不住掉下来,因为体积小,也很容易在下降过程中融化成水,无法造成冰雹灾害。

2020世界气象日,请你“细数点滴、珍惜点滴”

针对“气候与水”的主题,2020年成都局有哪些工作应对措施?

今年我市很可能出现旱涝并存的情况,夏季局地暴雨和洪涝偏多偏重,气候状况偏差。

同时,千万不要忘了,成都其实是一个缺水的城市。虽然都江堰水利工程给成都带来了比较稳定的供水,但是水量在全年分部的不均匀,尤其是冬春季节的降雨严重满足不了工农业生产的需求。气象部门主要会做好以下几个事情:

1)针对降水少的时段及可能发生的旱情,及时预测,并加大人工增雨作业,并及时做好部门联动,提醒相关部门采取蓄水等相关措施。同时为龙泉山森林公园增绿增景做好保障工作。

2)针对汛期的易涝情况,及时预测,科学研判,提供给政府相关部门,为做好防汛抗旱决策指挥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3)依托“气候与水”的主题,合理利用水资源,为打赢“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战役做好科学支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