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文閱讀與鑑賞——意象

意象

意象是詩歌藝術的精靈 ,是詩歌中熔鑄了作者主觀感情的客觀物象。在我國古典詩歌漫長的歷程中,形成了很多傳統的意象,它們蘊含的意義基本是固定的。

古詩文閱讀與鑑賞——意象

1 送別類意象

表達依依不捨之情或續寫別後的思念

(1)楊柳

“柳”與“留”諧音,古人在送別之時,往往折柳相送,以表達依依惜別的深情。許多文人用它來傳達怨別,懷遠等情思。如柳永《雨霖鈴》詞中的“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等。

(2)長亭

古代路旁置有亭子,供行旅停息休憩或餞別送行。在古詩詞中,它成為一個蘊含著依依惜別之情的意象。如柳永《雨霖鈴》詞中的“寒蟬悽切,對長亭晚”。

(3)南浦

南浦多見於南方水路送別的詩詞中,如唐代白居易《南浦別》中的“南浦悽悽別,西風嫋嫋秋”。

(4)酒

酒在排解愁緒之外,還包含著深深的祝福。將美酒和離情聯繫在一起的詩詞多不勝舉。如王維的《渭城曲》中的“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古詩文閱讀與鑑賞——意象

2 思鄉類意象

表達對家鄉的思念或表達對親人的牽掛。

(1)月亮

一般說來,古詩中的月亮是思鄉的代名詞。如李白的《靜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2)鴻雁

鴻雁是大型候鳥,每年秋季奮力飛回故巢的景象,常常引起遊子思鄉懷親和羈旅傷感之情,因此詩人常常借雁抒情。如李清照《一剪梅》中的“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3)雙鯉

古時人們多以鯉魚形狀的函套藏書信,因此不少文人也在詩文中以鯉魚代指書信。如晏幾道《蝶戀花》“蝶去鶯飛無處問,隔水高樓,望斷雙魚信”。

(4)搗衣

月下搗衣 ,風送砧聲這種境界,不僅是思婦傷情,也最易觸動遊子的情懷,因此搗衣意象也是思鄉主題的傳統意象之一。如李白《子夜吳歌(之三)》“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秋風吹不盡,總是玉關情。何日平胡虜,良人罷遠征”

古詩文閱讀與鑑賞——意象

3 愁苦類意象

表達憂愁、悲傷心情或渲染淒冷、悲涼氣氛。

(1)梧桐

在中國古典詩歌中,梧桐是淒涼悲傷的象徵。如李清照《聲聲慢》中“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

(2)芭蕉

在古詩文中,它常與孤獨憂愁特別是離情別緒相聯繫。李清照《添字醜奴兒》“窗前誰種芭蕉樹,陰滿中庭。陰滿中庭,葉葉心心舒捲有餘情”把傷心、愁悶一股腦兒傾吐出來。

(3)流水

水在我國古代詩歌裡和綿綿的愁思連在一起,多傳達人生苦短,命運無常的感傷與哀愁。如李煜《浪淘沙》“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

(4)猿啼

古詩詞中常常藉助於猿啼表達一種悲傷的感情。如杜甫《登高》“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

(5)杜鵑鳥

古代神話中,周朝末年蜀地的君主望帝,因被迫讓位給他的臣子,自己隱居山林,死後靈魂化為杜鵑鳥,暮春苦啼,以至於口中流血,其聲哀怨悽悲。動人肺腑。於是古詩中的杜鵑就成為淒涼、哀傷的象徵。白居易《琵琶行》“其間旦暮聞何物?杜鵑啼血猿哀鳴”。

(6)夕陽

夕陽在古詩文中也多傳達淒涼失落,蒼茫沉鬱之情。李商隱《樂遊原》“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古詩文閱讀與鑑賞——意象

4 抒懷類意象

抒發感慨或託物顯示高潔的品質。

(1)菊花

菊花一直受到文人墨客的青睞。有人稱讚他堅強的品質,有人欣賞他清高的氣質。屈原《離騷》“朝飲木蘭之墜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2)梅花

梅花在嚴寒中最先開放,然後引出爛漫百花散出的芳香,因此梅花傲雪、堅強、不屈不撓的品格,受到了詩人的敬仰與讚頌。王冕《墨梅》“不要人誇顏色好,只留清氣滿乾坤”。

(3)竹

竹以其亭亭玉立,挺拔多姿的品格,贏得古今詩人的喜愛和稱頌,如鄭板橋《竹石》“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巖中,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4)冰雪

古代詩歌中 常以冰雪的晶瑩比喻心志的忠貞,品格的高尚。如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古詩文閱讀與鑑賞——意象

5 愛情的意象

以表達愛戀、相思之情。

(1)紅豆

傳說古代一位女子,因丈夫死在邊疆,哭於樹下而死,化為紅豆。於是紅豆又稱“相思子”,常以象徵愛情或相思。如王維《相思》“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願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

(2)連理枝、比翼鳥

連理枝,指根和枝交錯在一起的兩棵樹;比翼鳥,傳說中的一種鳥,雌雄總是在一起,古典詩歌裡用作對恩愛夫妻的比喻。如白居易的《長恨歌》“七月七日長生殿,夜半無人私語時。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

(3)蓮

“蓮”與“憐”音同,所以古詩中有不少寫蓮的詩句,藉以表達愛情,如南朝樂府《西洲曲》“採蓮南塘秋,蓮花過人頭。低頭弄蓮子,蓮子清如水”。

古詩文閱讀與鑑賞——意象

6 戰爭類意象

表達對戰爭的厭惡或表達對和平的嚮往。

(1)投筆

《後漢書》載:班超家境貧寒,靠為官府抄寫文書來生活。他曾投筆感嘆,要效法傅介子、張騫立功邊境,取爵封侯。後來“投筆”就指棄文從武。如辛棄疾《水調歌頭》“莫學班超投筆,縱得封侯萬里 憔悴老邊州”。

(2)長城

《南史-檀道濟傳》記載,檀道濟是南朝宋的大將,權力很大,受到君臣猜忌。後來宋文帝藉機殺他時,楦道濟大怒道:“乃壞汝萬里長城!”很顯然是指宋文帝殺害將領,瓦解自己的軍隊。後來就用“萬里長城”指守邊的將領。如陸游《書憤》”塞上長城空自許,鏡中雙鬢已先斑“。

(3)樓蘭

據《漢書》載:漢武帝時,曾遣使通大宛國,樓蘭王阻路,攻截漢朝使臣。漢昭帝元鳳四年(公元前77)霍光派傅介子去樓蘭,用計斬殺樓蘭王。在古詩詞中,樓蘭代指邊境之敵。王昌齡《從軍行》青海長雲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4)柳營

柳營指軍營,《史記 - 絳侯周勃世家》記載:漢文帝時,漢軍分扎霸上、棘門、細柳以備匈奴,細柳營主將為周亞夫。周亞夫細柳軍營紀律嚴明,軍容整齊,連文帝及隨從也得經周亞夫許可才可入營。文帝極為讚賞周亞福天治軍有方。後代多以“柳營”稱紀律嚴明的軍營。如王維《觀獵》“草枯鷹眼疾,雪盡馬蹄輕,忽過新豐市,還歸細柳營”。

(5)請纓

漢武帝派年輕的近臣終軍到南越勸說南越。終軍說:“請給一根長纓,我一定把南越王抓來“後以其喻殺敵報國。岳飛《滿江紅(遙望中原)》“嘆江山如故,千村寥落。何日請纓提銳旅,一鞭直渡清河洛”。

(6)羌笛

羌笛是產自古代西部的一種樂器,它所發出的是一種悽切之音,羌笛發出的悽切之音,常讓征夫或遊子愴然淚下唐代邊塞詩中經常提到,如王之渙《涼州詞》“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