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级第一,保送北大,辩论高手,这个重大男生为何如此优秀

2019年十月底,廖元植刚代表重庆大学去北京参加一场辩论赛。他与北京的缘分远不止于此——他被保送至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提到廖元植这个名字,可能许多同学会觉得耳熟。的确,这三年来,不仅保持新闻学院总绩点第一,他获得的奖项和荣誉也数不胜数:三年连续获得国家奖学金、第九届华语辩论世锦赛西南赛区冠军、第一届世界大学生巡回辩论赛西南赛区冠军......同时他还有多重“身份”:新闻学院学生会主席、重庆大学优异生、青马班成员、重庆大学记者团副团长……近期,他又被评为重庆大学优秀学生标兵。

看似“开挂”的大学人生,背后也付出了超越常人的努力。闪闪发光的大学经历背后,是无数个填满学习工作的细碎时间,是源源不断的毅力与信念。这个瘦瘦高高的男生,正以他的方式一步步往前走,向世界展现自己的思索。

从学习中了解社会和生活

从社会和生活中发现知识

要保持三年绩点第一绝非易事。就像所有大学生一样,每个学期廖元植都面临着来自课业的压力。“新闻的每一门课程涉及的学科体系都不太同,所有的知识都是第一次接触,学科框架构筑之前学起来会有点困难。所以提前预习课程是很重要的。”寒暑假的时候,廖元植会对着下学期的课程表到图书馆里把学习难度较大的科目的教材借上,带回家阅读、做笔记。“我并不是想压中老师要讲什么,只是希望形成基础的学科思维,能够在课程上和老师更好地互动,也有利于在以后学习中精准地进行拓展阅读。”

“记者是打开这个社会的一扇窗户,新闻是充满活力、包容开放的学科。”他觉得自己一直对新闻专业保持高涨的热情,这种热情让学习变得有吸引力和趣味。 “而且新闻能关照到社会上的每一个群体,能够让我们从学习中去认知社会和生活,又从生活和社会中去发现知识。”永远保持一颗好奇心,是廖元植一直对学弟妹们的建议。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学会问问题,提出问题之后要学会自己去寻找答案,在这样的良性循环中构建自己的自信心,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与其他人最为不同的是,廖元植能够充分利用所有碎片化时间摄入知识。课前、睡觉前、等校车时、甚至是食堂点餐等待时,他用来看些短的学术论文;整段的时间,比如周末整天、周四下午,就用来看整本专著。他看的书也丰富多样,专业书、政治学、心理学……大学繁忙的学习生活让廖元植学会了如何去规划好自己的每一刻时间,这种自律的习惯,即使是假期也一直保持。暑假的时候,他给自己列了一张时间表,把学习任务精确安排到每一分钟。“今日事今日毕是我的原则,所以列的表格我会严格执行。”

年级第一,保送北大,辩论高手,这个重大男生为何如此优秀

(廖元植暑期的时间安排表)

年级第一,保送北大,辩论高手,这个重大男生为何如此优秀

年级第一,保送北大,辩论高手,这个重大男生为何如此优秀

(廖元植的复习计划表和部分阅读书目)

辩论是以我的经验和观点来解读这个世界

学习之余,辩论成为了廖元植生活中的一束光。“我觉得我是一个表达欲望比较强的人,大一加入院辩论队是我最心潮澎湃的时候。”辩论让他更加懂得如何思考,也让他懂得如何表达对这个社会、对自我的认知。“辩论是一个很自我的过程,以往我们更多是跟着社会主流的观点走,辩论是以我的经验和观点来解读这个世界。”他很享受这种直接与社会对话的感觉。

年级第一,保送北大,辩论高手,这个重大男生为何如此优秀

(廖元植在辩论赛中多是四辩手)


为辩论赛做准备,是廖元植觉得最累最苦的时候。“熬夜是辩论永恒的主题。特别是在比赛的前几天晚上,熬到后半夜或者通宵搜集资料是常事。”有比赛,就有输赢,廖元植对每一场比赛都异常上心。18年他在代表重大去北京参加华语世界杯辩论赛的时候,第一场就遇上了卫冕冠军。舆论大多支持他们的对手,但他们赢了。“那是我第一次感觉到努力是真的可以创造奇迹的。”最终由于缺乏准备,他们没能在后续比赛中出线。“在做队友总结的时候哭了,觉得自己还不够努力。上大学也就哭过两次,都是为了辩论队。”

年级第一,保送北大,辩论高手,这个重大男生为何如此优秀

年级第一,保送北大,辩论高手,这个重大男生为何如此优秀

(右二为廖元植)

辩论带给廖元植,最多的是一种陪伴感和归属感。“赢了比赛大家一起欢呼,输了彼此安慰,这种感觉真的很好。想到自己研究生可能没空打辩论,还挺心痛的。”辩论于他,是忙碌生活中的精神栖息地,是一件非常纯粹的事情,虽然队友之间有争执,但大家目标都是一致的。同时对他来说,学习也和辩论相得益彰。“辩论会让我接受知识的速度急剧增长,在准备比赛的时间里,我感觉自己从未如此的渴求过知识。”

最重要的是把伤痛合理化

能者多劳,这四个字用在廖元植身上很是贴切。大学四年,他还加入了学生会和社团,大三担任了新闻学院学生会主席和重大记者团的副团长。“有很多人会有偏见,觉得学生干部成绩就不好,或者会打辩论的人其他方面不好,成绩好就是书呆子。我想证明给大家看,这些都是刻板印象。”学习、辩论、学生工作和社团,他能在各个方面都得心应手。“只要把时间安排到每一个任务里,这些是完全可以平衡的。觉得不可能的人,是因为一开始就预设自己做不到。”

年级第一,保送北大,辩论高手,这个重大男生为何如此优秀

把伤痛合理化,是廖元植前行路上一直保持的心态。“大学生活中不可能不遇见一些挫折或者困难,在面对它们的时候,有人会觉得很沮丧很痛苦。其实遇见伤痛是人生的常态,我们不要有畏难情绪,要将它当成生活中正常、合理的一部分,我们的心态就会放宽很多,许多问题也能迎刃而解。”2018年学院迎新晚会之前,因为焦虑和劳累,廖元植得了气胸,住进了校医院。但是为了不拖累整个准备团队,他和其他成员依然在医院开会讨论各方面细节,那个时候他还在吸着氧。回忆起那场难忘的会议,他甚至觉得有些有趣:“因为焦虑而生病,还要在病中和其他人以轻松的语气开会。”

廖元植把学生工作和社团看作是当然,每个人都心态崩的时候,他也不例外。“我不可能每一次都把事情处理得滴水不漏。”这个时候,他也会选择和好朋友倾诉,或者看看电影、看看美剧,或者玩会儿手机游戏。和许多大学男生一样,他也喜欢看超级英雄电影,喜欢和室友们开黑,讨论游戏角色的玩法。“很幸运的是遇到很多很好的朋友,无论远近,都能成为彼此的力量。”

年级第一,保送北大,辩论高手,这个重大男生为何如此优秀

闪光的履历,也带来许多来自他人的夸奖,廖元植习惯把自己所有的“闪光点”当成常态。“大学是最不缺少夸赞的地方,总会有人欣赏你身上的某个点。可以自信,但一定要自谦,要感谢别人的欣赏。”对已过去的,保持平常心;对不可见的未来,保持热爱和期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