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给唐僧一本通关文牒,110个国王无人敢懈怠,究竟写了什么?

一个人喜好


通关文牒相当于今天的护照,其用处大的很。它是古代通过关戍时拿的通行证,曾被称为符、节、传、过所、公验、度牒、路证等,每到一国需加盖该国印玺方可放行。清朝末年至民国时,通关文牒始称“护照”。




我们目前对通关文牒了解较多的大都是通过明代作家吴承恩所著《西游记》,唐僧师徒一路披荆斩棘、历经千辛万苦跋涉万里到达西天取得真经,正是靠得这一本极其重要的通关文牒。没有这本通关文牒,别说十个国家,就是一两个国家,你都休想过呢。




那么作为最重要的外交文书,唐僧所持通关文牒上面到底都写了什么呢?一代高僧唐僧,他的原型是唐朝太宗、高宗年间的著名高僧玄奘法师。玄奘法师,俗姓陈,名炜,法号“玄奘”,13岁出家。贞观元年(公元627年)他从长安出发,一路历经千辛万苦抵达天竺。在那里悉心钻研佛教经典,17年后荣归祖国回到长安,他是中国古代与鸠摩罗什、真谛大师、不空大师齐名的“佛教四大译经家”。而且,在译经圈子里面又属玄奘的成就最高。他的主要译经场地以长安久负盛名,香火不绝的弘福寺、大慈恩寺为主,主要著作有《大唐西域记》《会宗论》《制恶见论》等,翻译印度佛经75部,共1335卷,为中印两国的文化交流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一代佛教宗师玄奘是如何能一路顺利的到达西方天竺取得真经的,这就不得不再一次回到原题。通关文牒,在古代中国,不管是修行中人还是在家俗人,凡出国,都要用到通关文牒。那么,玄奘法师的通关文牒里到底都写了什么,得以让取经沿途的110个国家一路绿灯,放心放行呢?




以唐朝之大国风范,其通关文牒必不简单。《西游记》里就有一段写的通关文牒,话说唐僧师徒到了西域古国宝象国,唐僧照理进见国王,呈上通关文牒,只见文牒上面写着:南蟾部州大唐国奉天承运唐天子牒行,切惟朕以凉德。嗣续丕基,事治神明,临神履薄,抄袭是揣。前者,失救泾河龙王,获谴于我皇后后帝。这份通关文牒描述这般详细,可谓中国古代“护照”的模板,但这还没算结束。对玄奘的西天取经,太宗皇帝可谓是空前的重视,对玄奘西天取经的壮举,牒文中还简单描写了取经的美好愿景“可独幽亡,超脱孤魂”。




这还没完,通关文牒毕竟是向外国宣扬大国之风最好的办法。不好好写一段有震慑性的话语做结尾显然是不够滴。于是,在这一份通关文牒上面唐王朝又额外加上了一句“倘到西邦诸国,不灭善缘,照牒放行。须至牒者。”完了,落款日期还要写上“大唐贞观一十三年,秋吉日。”


唐太宗当国时期的大唐王朝,威加四海,恩被八荒。是当时世界上当之无愧的超级帝国,贞观年间,唐朝大名已经遍传西域诸国。所以,玄奘带着这份大唐官方制作的通关文牒前往天竺,其作用是巨大的,西域诸国闻大唐盛名,敢不望风相拜,一路绿灯放行吗?


大国布衣


唐太宗给唐僧的一本通关文牒不论写了什么,只要有大唐皇帝的玉玺印,西域诸国都会礼遇持牒者,因为当时大唐武功赫赫,威名传于四海,天下诸国莫不对大唐既敬且惧!唐僧持有太宗皇帝给的通关文牒,一路上除了妖魔鬼怪敢挟持唐僧外,其它诸国皆照牒施行,礼遇有佳,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三个原因:其一、大唐为超级大国,不敢惹;其二、佛教影响甚远,必须敬;其三、唐僧手下有四个法力高强的徒弟,不敢留。

通关文牒内容为:东土大唐王皇帝李,驾前敕命御弟圣僧陈玄奘法师,上西方天竺国娑婆灵山大雷音寺专拜如来佛祖求经。朕因促病侵身,魂游地府,幸有阳数臻长,感冥君放送回生,广陈善会,修建度亡道场。盛蒙救苦救难观世音菩萨金身出现,指示西方有佛有经,可度幽亡超脱,特着法师玄奘,远历千山,询求经偈。倘过西邦诸国,不灭善缘,照牒施行。大唐贞观一十三年秋吉日御前文牒。此牒有三重含义让各国不得不放行:其一、唐僧西行取经乃大唐国事,阻碍唐僧即与大唐为敌,大唐之敌,大唐必灭之;其二、唐僧取经受佛祖保佑,害唐僧者即与佛教为敌,必下阿鼻地狱;其三、阻碍唐僧者就是种恶缘,必为天地鬼神所不容,放行唐僧就是种善缘,以后必有福报。

国强则四海敬服,不看僧面也得看大唐的面,与大唐为敌必然会遭到大唐的雷霆之击。当时李世民为天可汗,也就是在名义上是西域诸国的宗主,大唐在西域还有精兵数万,战斗力十分强,如果与大唐为敌,必有亡国之危。西域诸国还跟大唐做生意,对大唐的实力有深切的认识;再说唐僧取经路过一下,不偷不抢,一点危害没有,放行唐僧百利而无一害,何乐而不为呢?唐僧是大唐皇帝的御弟,又是观世音菩萨钦点的取经之人,如果加害于他,就会得罪大唐与佛教,此得不偿失;就算吃了唐僧肉可以长生不老,但是大唐军队来攻,佛祖怪罪下来,可能也会死无葬身之地,因此各国国王皆权衡利弊,做出了正确选择,礼遇唐僧。

最后唐僧手下有四位法力高强的徒弟,皆有翻江倒海,上天入地的不世之功,要消灭一个弹丸小国易如反掌,留也留不下的,反而会惹得一身骚!你可以不给大唐面子,也可以不给佛祖面子,毕竟事后他们才会来算账,但是眼前有四个法力无边的和尚,你如何击败他们呢?敢说半个不字,孙和尚就能让你神形俱灭,魂飞魄散,纵有精兵数千也奈何不得别人分毫!最后唐僧一行人来到西域小国,都为当地做了不少善事,或降妖除魔,或祈雨除灾,或治病救人,可谓善行昭著,受惠颇丰,何必要难为人家呢?


大秦铁鹰剑士


与历史上真正的玄奘相比,《西游记》中的唐僧其实严格来说吃得苦并不多,他被选中去西天取经,在人间,有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大唐帝国的皇帝李世民的鼎力支持,又是封为御弟,又是赐下通关文牒;在天上,又早有如来和观世音菩萨为唐僧的西行操碎了心,并找来三个来头不小的徒弟为唐僧保驾护航,就连座驾都是龙子。唐僧遇到的最大的麻烦大约就是人人都想吃他的肉,但没有谁有本事真吃了他,只是给他点苦头吃。

唐僧要做的就是坚定心底的信念一路向西,然后让经过的各个国家的国王在他的通关文牒上盖上印玺,直到目的地,再带着经书回归大唐,历时十四年,期间的经历对于一个还是凡人的唐僧来说确实是惊心动魄的,但为难他的都是各路神仙妖怪,并没有几个凡人的影子。说起来,凡人倒并没有怎么为难唐僧,都乖乖在通关文牒上盖了印玺,为唐僧放行。

那么,通关文牒到底是什么东西,里面又记载了什么呢?

其实通关文牒就相当于现在的出国护照,现在走出国门都需要护照,而大唐时期,走出国门,得有通关文牒,到一个国家加盖该国的国王印玺,即证明是可以自由出入的,所以每次到一个国家,唐僧都要拜访国王然后倒换关文。而通关文牒上写的内容是这样的:

我们看上面通关文牒上的内容,写了一个李世民和佛法的缘分,即魏征斩泾河龙王一事,李世民失信于泾河龙王,这一年,李世民生病就突然被请到了阴曹地府,等在地府掰扯明白之后,李世民阳寿未尽于是又被放了回来。这一番境遇让李世民感慨万千,感念观世音菩萨的恩德,派玄奘去往西天求取真经。途中少不得得经过不少国家,走到哪个国家,希望你们开关放行。

当时的大唐是世界强国,而李世民更是被尊为天可汗,威震四夷,所以周边的这些国家见到李世民亲笔书写的通关文牒自然绝不怠慢。而且西梁女儿国国王还体贴的把唐僧的三个徒弟的名字都写了上去,盖上印玺交给了唐僧。等唐僧再次回到东土大唐的时候,通关文牒上真真切切九国三地的印,算是真正的功德圆满了。

但实际上,历史上玄奘的经历比《西游记》中的记载还要惊心动魄,真正的玄奘没有那么多观众,也没有那么多支持者,他一直是孤单的,他完全是凭借着自己一个人的力量完成了一项壮举。他的博学、他惊人的毅力以及对佛法的热爱无不让人动容。

至于说到李世民的支持,那是不可能得到的,甚至玄奘此行李世民是拒绝的。除去武则天的武周政权,终唐一代都对佛教没什么好态度,尤其是唐初,李唐王室尊奉的是老子,对佛教多有打压,更加不可能会允许玄奘跑到印度去取经了,但玄奘还是去了。

玄奘本名陈祎,颍川人,祖上也是官宦世家,陈祎出生于602年,彼时隋朝刚立二十来年,但王朝一半的气数已经没有了。陈祎的父亲去世后,排行第四的陈祎十岁就跟随二哥在洛阳的净土寺出了家。酷爱读书的玄奘自此就开始研究佛法,一头扎进佛经中去,不管外面的世界早已经被战争染成了红色。大唐建立之后,玄奘的学习也告了一段落,开始到处游学,遍访名师,讲经学法,但渐渐的,现有的佛法文字似乎很难解开玄奘心中的困惑,他开始思考走出国门寻找更广的佛经。

就在这个时候,天竺高僧波颇来到了长安,通过波颇,玄奘终于下定决心到印度那烂陀寺求取真经,带回来重新翻译,以便于弘扬佛法。但是当玄奘上表李世民请求和几个僧侣结伴西去印度的时候,遭到了李世民的拒绝,玄奘不甘心待在国内一事无成,遂偷偷的西行。

很难想象,玄奘是凭借着怎样的意志穿越高山、趟过河流、越过沙漠,一步一个脚印穿行了一百多个国家。有意思的是,玄奘当初偷偷出国,途经高昌国的时候还受到了高昌王的礼遇,但当他回国的时候,高昌国已经被大唐所灭。

他边走边学,不拘于一地一时,所到之处受到了热烈的欢迎,而玄奘在佛法上的造诣更是让他收获了很高的名声,参学、辩论、著述,这个来自大唐的高僧从容不迫的汲取佛法知识,于643年带着657部佛经启程回国。

这是巨大的成功,对于玄奘的回归,李世民是非常关心的。当然,李世民关心的并非什么佛经,而是玄奘本身在西域诸国的游历经过。对于一个雄心勃勃的帝王来说,没有比扩张领土更能彰显自己威望的了,李世民对西域诸国是很关注的,只是对当地并不熟悉,而玄奘从贞观元年离京到贞观十九年回京,历时十八年,这十八年大部分时间都是在西域各国间游历,这不亚于一个活地图,李世民当然是很重视的。

所以李世民一直要求玄奘还俗进入官场,但玄奘坚持为僧翻译佛经,我们很难得知他们之间是不是有某种妥协,但是最后,玄奘并不能在心仪的嵩山少林寺开译场,而只能在长安开译场,第一场是在弘福寺。著名的辩机和尚正是这个时候被选进了译场,成为《大唐西域记》的执笔人,相信很多人都知道辩机和尚和高阳公主的那段情,最终辩机和尚被处腰斩。

《大唐西域记》在某种程度上应该算是玄奘对李世民的妥协吧,里面详细记载了玄奘亲历的110个国家和未去过的28个国家的方方面面的情况。


萧晓四姑娘


唐僧的通关文牒是唐王发给他的“国际通行证”。

唐僧每到一个国家,最重要的事情便是面见国王,倒换通关文牒。据悉,在通关文牒开头表明了身份,“南赡部洲大唐国奉天承运唐天子牒行”,中间是唐僧取经的原因,文末是唐王的要求,“倘到西邦诸国,不灭善缘,照牒放行。须至牒者。”

唐朝是当时强国,真正意义上的天朝上国,李世民被称为“天可汗”,因此西域诸国必然不敢怠慢唐朝使者。再加上最后一句,“不灭善缘,照牒放行”,意思是如果不放行,那么就是灭善缘,接下来唐朝的大军可就到了。

其实,历史上真实的唐僧是偷偷出国的,因此他身上不会有通关文牒。据悉,唐僧到高昌国后,受到高昌国国王麹文泰的隆重接待,并结为兄弟。麹文泰想要唐僧留下,但唐僧不肯,为此,麹文泰沿途写了24封信,给予放行。因此,《西游记》中的御弟哥哥很有可能是麹文泰的兄弟。


五味社


在小说《西游记》中,通关文牒中的文字很多,不罗嗦,先看原著中通关文牒内容:

东土大唐王皇帝李,驾前敕命御弟圣僧陈玄奘法师,上西方天竺国娑婆灵山大雷音寺专拜如来佛祖求经。朕因促病侵身,魂游地府,幸有阳数臻长,感冥君放送回生,广陈善会,修建度亡道场。盛蒙救苦救难观世音菩萨金身出现,指示西方有佛有经,可度幽亡超脱,特着法师玄奘,远历千山,询求经偈。倘过西邦诸国,不灭善缘,照牒施行。大唐贞观一十三年秋吉日御前文牒。(印章)<strong>

一提到110个国家这个数字,就不是小说《西游记》了,而是历史上真实的玄奘法师西行事迹。在《大唐西域记》十二卷中,记载了玄奘亲身经历了110个国家,还有传闻的28个国家的风土人情。当时玄奘从中国走到印度居然途径了一百多个国家,由此可见,唐朝时期周边小国实在太多,笔者只是初级历史爱好者,不能全部说出这110个国家的名字,请读者见谅。

不管是在文学作品中,还是正史中,在那个交通靠走、通讯靠吼的年代,玄奘法师凭借唐朝的一纸文牒就能“路过”多国,绝对是当时大唐帝国实力的体现。在通关文牒中,最有威慑力的应该是“大唐”二字。

贞观时期是中国古代封建王朝的巅峰,唐帝国是那个年代全世界最具影响力的帝国。长安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国际化大都市”。当时长安城的繁华程度是让全世界任何国家都望尘莫及的。街市上车水马龙,来自世界各地的商贾络绎不绝,长安百姓对外国人早已见怪不怪。码头上更是一片繁忙的景色,大量货物络绎不绝的抵达长安,同时也有大批的货物出口国外。

大唐贵族甚至雇佣了“洋管家”。来自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一带的男仆人很受唐朝贵族的青睐,因为这些人勤劳肯干,性格淳朴,而且还很忠诚,贵族给他们起名为“昆仑奴”。女仆以来自新罗地区的女子最为抢手,人们把她们称作“新罗婢”。这些人都以能够被唐朝贵族选中,入贵族为仆为荣。因为能够到这些“豪门”工作,就意味着她们已经被长安接受,结束了“长漂”生活,而且个个收入不菲。<strong>

全亚洲甚至大半个世界的人都争先恐后到长安洛阳等大城市淘金。在这种大背景下,玄奘西行路上经过的这些国家,全都在唐帝国得到过直接或间接的利益,他们巴不得和唐帝国的关系更进一步。所以一般都不会制肘刁难,反而給于足够的尊重和方便。

还有一个重要原因,这些小国根本若不起唐帝国。玄奘法师是以皇帝特使身份西行的,如果阻扰玄奘法师就等于打了唐王的脸。万一若怒了唐王可不是闹着玩的,毕竟,一旦唐王发起火来,连亲兄弟的面子都不给。最可怕的是,唐帝国有实力可以随时把它们从邻国变成属国。

所以,玄奘西行凭借一纸通关文牒能够畅通无阻,主要原因不是因为通关文牒上写了什么,而是因为当时玄奘身后的帝国太强大,再加上玄奘法师在唐朝的地位能够直接和唐王说上话。大部分国王都想通过玄奘法师这条途径和唐王搞好关系,拉拢还来不及呢,哪能刁难呢?例如,贞观十年发生的这件事充分的说明了这一点。

贞观十年玄奘离开那烂陀寺,到达伊烂钵伐多国(今印度北部蒙吉尔)。按照常规程序,玄奘团队首选和当地官员进行交涉,说明来意亮出通关文牒。地方官不敢怠慢,立刻上报上级官员。当天,“大唐特使”入境的消息就被国王阿蒂法那摩得知(估计这个国家很小,从边境到皇宫一天时间就能到达)。

可是阿蒂法那摩病重不能下床,但为了“结交”玄奘,派出了特使去玄奘所住的驿馆替自己接待玄奘,同时负责照顾玄奘在国内的一切起居。玄奘见到阿蒂法那摩派来的特使后,让特使转达唐王和自己对国王的问候,拒绝了国王阿蒂法那摩安排的豪华接待,而是自己带着团队去涂罗嘛亚寺求经了。

<strong>

一个国王派特使接待一位外来的唐朝僧人,足以证明当时唐朝的国际地位。如果在清末这样的落寞时期,僧人去国外求经无论如何是不会得到这种待遇的。

归根结底,玄奘凭借通关文牒能通过110国无人敢怠慢,不是因为文牒上写了什么文字。而是因为唐帝国的强大。


无笔史官


在西游记的世界中,唐僧是一个自幼父亲被杀、母亲被夺的苦命孩子,他自幼被寺庙中的和尚收养长大,从年幼时期就和佛家发生了密切的关联,在成长起来后,他成为了名动长安城的高僧,在种种机缘下,他最终走上了西行、追寻佛法的道路。

一路中他有着三个徒弟伴随着他,一路为他披荆斩棘、解决各种的困扰,最终帮助他抵达了西天世界,在那里探知到了佛法的精妙。

而在这个过程中,除了有着徒弟们的保驾护航之外,唐僧还有着来自于李世民专门为他准备的“尚方宝剑”为他解决着这一路上的困扰。


这份“尚方宝剑”就是李世民为他准备的通关文牒,在唐朝存在的那个年代,唐帝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拥有着让诸国臣服的强悍实力。

因此在有着李世民给出的最高级别通关文牒下,这一路上是没有什么国家胆敢阻挠唐僧的,除了女儿国国王因为仰慕于唐僧,请求他留下之外,基本上没人敢拦他的去路。

关于李世民为唐僧准备的这份通关文牒,大家可以往下了解一下。

这就是西游记世界中李世民为他御弟唐僧准备的通关文牒,而在现实的历史中,唐僧是没有通关文牒这么好待遇的。

现实历史中的玄奘西行

接下来我们了解一下现实中的唐僧西行,在现实历史中,唐僧原名叫做陈祎,父亲是隋朝时期的一名县官,在当地有着非常良好的名声。

只不过在他父亲去世后,才十来岁的他就被他成年的二哥给带入了寺庙中,从此在他哥哥的影响下,成为了一名和尚。

在出家后,他的法号是玄奘,所以人们一般会将他称之为玄奘法师。

在李世民篡位成功的第一年,玄奘法师就向李世民提过想去印度寻求最原始佛经的请求,只不过李世民因为两种原因没有回复他。


第一个原因就是当时唐朝正在和西边的突厥作战,因为担心有人会把军事机密泄露出去的原因,所以不允许有人在这个敏感时期往西出境。

而第二个原因就是唐朝当时对佛教的不重视,唐朝的国姓是李,老子也姓李,因此在唐朝立国后,他们把道教定为了自己的国教,在那种情况下,他们对佛教是很不重视的,这才会对玄奘法师数次提起的要求一直不管不问着。

在这种出镜无门的尴尬处境中,玄奘法师最终选择了铤而走险,他决定要偷偷跑出去。

玄奘法师的西行路线

玄奘法师最开始是从长安城出发的,而长安城就是我们现如今的陕西西安。

在经过长途跋涉后,他从陕西来到了甘肃,然后从甘肃的玉门关出关,跨入了茫茫的大漠,在经历种种波折后,玄奘法师来到了当时的西域。

唐朝时期的西域就是我们现如今的新疆,在唐朝时期,这一块地区还不属于我们的掌管范围,这里当时大大小小林立着很多的西域小国。

而恰巧的是,这些西域小国中有不少国家是崇尚佛法的。

再加上当时唐帝国在西域的影响力重大,因此西域人对于玄奘法师这个来自于唐帝国的佛门来客就显得非常热情。

在玄奘法师来到高昌国的时候,高昌国王甚至一度请求他留在高昌国。

不过玄奘法师的态度非常坚决,在他坚决的态度下,高昌国王最终只能无奈地把他放出了高昌国,并给他准备了足以在西域一带使用的各种通关文书。

玄奘法师接下来一路走走停停,在穿越了西域诸国后,他来到了中亚的吉尔吉斯坦。

然后又通过吉尔吉斯坦进入到了现如今阿富汗,进入到阿富汗后,他通过各种波折的路途进入到了当时在文化范围中属于古印度一部分的巴基斯坦,最终在现如今印度和巴基斯坦敏感无比的克什米尔地区接受起了天竺深厚佛文化的熏陶。

玄奘法师的镀金归来

当时的巴基斯坦和印度地区并不是一个完整的集体,当时他们就如同我们春秋战国时期的状态一样,零零落落存在着大量的小国。

在玄奘法师差不多修行到一定高深境界后,他又深入了印度地区的各个小国中,开始和当地的各大佛门高僧展开了友好的交流学习。

在这一切一切完毕之后,玄奘法师这才回到了唐帝国,而那个时候的他,早已在印度地区成就了巨大的名声。

在归来的时候,他几乎是相当于锦衣归来的,名声之盛惊动到了李世民,因此接受到了来自于李世民的召见。

当时李世民已然忘记了曾经玄奘法师请求出国的事情,还问玄奘法师之前出国的时候为什么不跟自己和朝廷说明,一度引发了尴尬状况的出现。

所以说这就是唐太宗给唐僧的通关文牒,这种通关文牒只存在于西游记世界中,现实中玄奘法师是完全凭借着自己一己之力、凭借着自己坚强的毅力才最终前往天竺求得到原始佛经的。


孤客生


别的不说,西游记大家肯定都是看过的,一下就想到了唐僧的经典台词,贫僧是从东土大唐来去往西天取经的......然后就是一大段,最关键的是每次拿出那个通关的文牒时,每个国王都是认真地接着,然后给唐僧盖章之后,都会好好的招待他们师徒几个才会让他们离去,很多人就好奇了了,当时的大唐是有多么的强大,而唐太宗给的通关文牒更像是一道圣旨,每个国王都很敬畏。



唐朝的强大自然不用多说,但是这么多的国家敬畏就很了不起了,所以每次唐僧的简介中是少不了我是从东土大唐来的,其实在取经的路上经过的那些国家相比于当时大唐根本就是小巫见大巫,所以一听到是去西天取经的唐朝僧人,自然是尊敬有加,而在唐僧的通关文牒上共有九个国家和三个地区,分别是,宝象国,乌鸡国,车迟国,西梁女国,祭赛国,朱紫国,狮驼国,比丘国,灭法国,还有凤仙郡,玉华州,金平府。



那么通关文牒上究竟写了什么呢?会让当时的国王们都不敢懈怠,首先这是唐太宗给的,这就分量不一样了,其次就是这个文牒给途经的国王盖章是必须做的事情,也证明了唐僧真的是走过去的,虚心一行想要取得真经,要不然凭借孙悟空的本事,取经本来可以坐着筋斗云一天就到了西天,哪里需要那么费事,这是僧人的一种信仰。



其实通关文牒上写的东西意义已经没有那么的深刻了,而是带着这个东西虚心的走这么一遭才是真正的意义所在,关于具体通关文牒上的描述在原著中还是有详细的记载的:南瞻部洲大唐国奉天承运唐天子牒行:切惟朕以凉德,等等,这里就不过多的赘述了。大概的意思就是当时的唐僧是带着唐天子的寄托而去的。



在古代人们是信奉那时候的观音菩萨的,而当年的唐僧据说就是收到了观音菩萨的点拨,如果在西天取得真经,就可以更好的普度众生,超度亡魂,在当时那样一个时代,作为国王这样的意识还是有的,对于唐僧自然是敬重有加,他的事业不是为了自己的,而是为了生灵,当然这样也是有点神话在里面的。


一个看历史的小矮人


在西游记中,唐僧是一个开挂般的存在,作为一个凡人,在妖魔横行的世界纵横千里,最终取得真经,这个主角光环简直不要太牛啊!

很多大话西游的作品中,唐僧虽然是一个和尚,是女人心目中的万人迷。唐僧有三个优势:

1,唐僧是领导,直接领导着西天取经小组,如果没有唐僧,这个西天取经项目就不再有存在的意义。法力那么高强的三个半徒弟,都是为了唐僧西行路上的陪练和保镖。

2,唐僧长得帅,又有钱。唐僧拿着的宝物中,最厉害的是禅杖和袈裟,这是观音菩萨送的宝物,随便借给别人用一下,光租金就够你一辈子花不完了。

3,唐僧后台硬,谁也不敢得罪。仙界最高领袖之一如来佛,是唐僧的师傅;东西方联系大使观音菩萨是唐僧取经项目的对口领导;在人界,超级大国皇帝唐太宗李世民,是唐僧的金兰兄弟。

《西游记》是中国历史上罕见的优秀神魔小说,那里面光怪陆离的神仙、妖怪传说迷了很多人的眼睛。大家不知道是,《西游记》中的大唐帝国,才是那个世界的最大bug,丝毫不亚于如来佛的灵山和玉帝的天庭!

很明显的证据是大唐帝国的“通过文书”,唐僧的多国护照,人界的各路国王不敢拒签,妖界的各路妖怪不敢抢夺和毁坏!

在西游记中,对唐僧所持的护照是这样描述的:

这个通关文牒中,并没有讲述大唐帝国如何如何牛x,只是叙述了大唐帝国皇帝的忧虑,说出了唐朝大和尚玄奘取经的原因。这里面什么都没说,为什么100多个国家全部照签不误,从来不敢拒签更不敢驱逐出境?

原因很简单,大唐用实力告诉全世界,大唐是真正的特效药,专治各种不服!

朝鲜半岛的百济国不服,灭了!

朝鲜半岛的高句丽,势力达到辽宁和吉林,不服?灭!

青海甘肃的吐谷浑,敢入关劫掠?灭!

外蒙内蒙等地的东突厥,敢打到长安城下?4年时间,灭!

新疆北部的高昌国,居然敢切断丝绸之路?灭!

++++++++++++++

明确告诉你,大和尚唐三藏是俺的铁哥们,如果拒签护照,信不信给你灭了!

面对这样的大帝国,吓也给吓死了,哪还有敢拒签护照的?谁敢得罪唐朝这个大煞星?



然而,真正的历史中,唐朝和尚玄奘并没有这样一个霸气威武的护照,反而处处小心,因为他是偷渡去的。公元627年玄奘结侣陈表,请求西行求法。但未获唐太宗批准。然而玄奘决心已定,乃“冒越宪章,私往天竺”。在经过唐朝和吐谷浑的战争前线时,甚至被当做间谍抓起来坐牢了。长途跋涉五万余里,最终到达印度。

公元641年,玄奘42岁,见到了印度的国王戒日王。戒日王为玄奘举行了大型的讲经会,东西南北中五个印度国的18个国王、3000个大小乘佛教学者和外道2000人,这样唱讲经结束后,并被大乘尊为“大乘天”,被小乘尊为“解脱天”,成了名震印度的大法师。

玄奘回国时,就没有去的时候那么苦了。玄奘一共携带了526筴、657部的佛经,西域各国受到的礼遇更是无以复加,这是一个富可敌国的佛教团队,没有一个国家一个强盗敢打他的心思。贞观十九年,玄奘回国,唐太宗听说,立刻接见。

唐太宗还问,你要出国,为什么不报朝廷?玄奘则回复道“玄奘当去之时以再三表奏。但诚愿微浅朝廷不蒙允许。无任慕道之至乃辄私行。专擅之罪唯深惭惧。”唐太宗对玄奘坚韧不拔的心情所打动,为玄奘修建了大雁塔小雁塔供他使用。


如果唐僧在海外有这样一个“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的霸气护照,就不需要经历九九八十一难才能取得真经了。


历史知事


西游记中,唐僧说的最多的话就是“悟空、救我”。除此之外最多的一句话就是“贫僧自东土大唐而来,去往西天拜佛取经,路过此地……。”



以此可见,大唐的名号作用非常高,甚至达到了仅次于孙悟空的地步。既然大唐这块金字招牌非常有用,那么作为大唐护照的通关文牒含金量更是不可小觑,原著中对通关文牒有着清楚的描写;

南赡部洲大唐国奉天承运唐天子牒行:切惟朕以凉德,嗣续丕基,事神治民,临深履薄,朝夕是惴。前者,失救泾河老龙,获谴于我皇皇后帝,三魂七魄,倏忽阴司,已作无常之客。因有阳寿未绝,感冥君放送回生,广陈善会,修建度亡道场。感蒙救苦观世音菩萨,金身出现,指示西方有佛有经,可度幽亡,超脱孤魂。特着法师玄奘,远历千山,询求经偈。倘到西邦诸国,不灭善缘,照牒放行。须至牒者。大唐贞观一十三年,秋吉日,御前文牒。”



首先说一下,《西游记》中唐僧通关文牒上共有9个国家,3个地区的印章。分别是宝象国,乌鸡国、车迟国、西梁女国、祭赛国、朱紫国、狮驼国,比丘国,灭法国,还有凤仙郡、玉华州、金平府。

这些国家和地区中,除狮驼国之外,全部是西天路上的小国,这些国家与东方大唐帝国相比,犹如繁星比太阳,根本无法与之抗衡。所以当这些国王见到大唐的通行证之后,纷纷在上面盖章同行,越往后通关文牒的价值也就越高。



其次,通关文牒上还说明了一件事,唐僧踏过千山万水并不是为了做买卖,而是为了西天取经,超度天下亡魂。而且身上并无财富,所以各国国王也不可能为难唐僧,而是选择为唐僧大开方便之门。

最后通关文牒上还说了一个重要因素,唐僧西行不仅仅是奉了大唐皇帝的命令,后台还有观音菩萨,所以沿途很多国家选择了积极配合。



通关文牒

正史上,玄奘本名陈祎,并不是奉了唐太宗之命西行。公元626年,24岁的玄奘听闻了天竺高僧的讲道,于是发愿西行,并且请求唐政府颁发度牒。但唐太宗否决了玄奘的请求,最终玄奘偷渡出国,历经五万余里,128个国家。



通关文牒相当于古代的护照,曾经被称为符节、度牒、公验、过所等等。

汉代时,张骞准备出使西域,汉武帝授予符节。从此之后,张骞持节访问西域各国,相当于代表汉廷出使各国,所以得到了西域各国的承认。

另外苏武牧羊时,持节19年,以此证明自己未曾忘记自己的祖国,证明符节也是国籍的象征。



唐代时,延续了前朝的做法,规定出行人员经过各个关口和渡口时,需要出示“过所”。而过所需要向官府申请,并且说明申请人的姓名、年龄、携带物品,以及要去的活动地区。审核通过后,便可以携带过所通过关隘、渡口远行。曾经日本僧人最澄来中国寻道时,想要游历五台山,也是得到官府同意后才能进入。


我是越关


这是小说和电视剧当中的情节,与真实历史并不相符。根据玄奘本人口述所形成的大唐西域记,以及玄奘的徒弟们撰写的三藏法师传,都证明玄奘当时是偷渡出关的,并没有获得唐朝政府的认可。所以玄奘在回归的过程当中,没有立即回来,而是现在西域休整了一段时间,并同时向李世民上书,希望获得李世民的宽恕。之后在得到了李世民的认可之后才携带佛经回到长安。

而根据大唐西域记的记载,在当时,唐王朝对于西域的控制力并不强,很多西域国家是依附于突厥。玄奘的唐人身份,并没有为他带来太多的便利。他在高昌国的时候遇到了国王麴文泰,两人一见如故。高昌国王一度希望玄奘留下来成为国师。但玄奘的取经决心非常坚定,只得作罢。不过他为玄奘准备了大量的随从和取经路上的物资。并且以国王身份向西突厥国王请求帮助玄奘前往印度。至此之后,玄奘的取经道路才比较顺利。后来玄奘很顺利的见到了西突厥国王,并且得到了他的帮助,护送他到了现在的阿富汗地区。之后路途不再艰险玄奘以求法僧的身份最终到达那烂陀。

而在小说当中,没有对通关文牒的内容进行描写,所以也不知道作者是如何设计的。当然在小说当中确实呈现出了很多西域国家迫于大唐淫威而对玄奘非常恭敬的情节。这种情况并不符合当时的历史,不过却和之后的历史相呼应。李世民在与突厥交战失利之后,为了一雪前耻,积蓄了多年之后发动了对突厥的总攻,取得了重大胜利。之后唐王朝获得了对西域地区的控制权。在玄奘回国的时候,玄奘就发现,原本的高昌国已经不复存在,变成了唐王朝的辖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