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都》里从城墙到埙声,贾平凹用意象,暗示出牛月清的婚姻结局

读过《废都》的朋友们应该知道,男主人公庄之蝶的身边总围绕着性情各不一样的女性。贤良淑德的发妻牛月清,漂亮惹人着迷的唐宛儿,精灵可爱的保姆柳月,敢爱敢恨的阿灿等。书中的每一位女性都与庄之蝶有着很深的情感纠葛,而庄之蝶似乎对每个人的感觉都不一样,但他却很乐意在这种相互交织的情感世界中感知自己,感知世界。

当然,贾平凹笔下的情感是大胆的,突破社会观念的描写手法也让这本书在一段时间内颇受争议。书中的女性,我们在阅读的过程中既能感受到文字的细腻,又能清楚的明白她们特点。她们各自代表着一种人群,代表着一种命运,以与庄之蝶相识为起点,在结尾各自走向了不同的方向。

《废都》里从城墙到埙声,贾平凹用意象,暗示出牛月清的婚姻结局

贾平凹

作者本人虽然是男儿身,但他用自己多年以来对生活的认识和独特的写作方式,塑造出了一个个鲜明的女性形象。而每一次读完她们的故事,她们的形象与人生便会浮现在脑海中。

《废都》里从城墙到埙声,贾平凹用意象,暗示出牛月清的婚姻结局

《废都》中牛月清是庄之蝶的结发妻子,在性情上是一个地地道道的传统女性。她善良、稳住、顾家,在她的意识里她一定要操持好这个家,不能够让庄之蝶分心,毕竟所有人都叫她“庄夫人”。作为西京城文化名人的妻子,她深感责任重大。家里洗衣、做饭、处理一切家务,家外苦心经营打理书店,可以说用“贤良淑德”形容她最合适不过了。她还因未能给庄家生儿育女而常常心怀愧疚。儒家传统思想中的女性伦理道德标准,在牛月清的身上体现的尤为明显。

《废都》里从城墙到埙声,贾平凹用意象,暗示出牛月清的婚姻结局

《废都》

在唐宛儿和柳月还未踏足他们生活的时候,牛月清与庄之蝶的日子虽然平淡但也不乏乐趣,两者之间始终维持着一种平衡的婚姻关系。唐宛儿与柳月的出现,成功地激起了庄之蝶内心的波澜,在情与爱中他开始变的大胆,严重的可以说有些肆无忌惮,毕竟他甚至忽视了牛月清的存在。牛月清心中最为看重的婚姻关系,直到她发现庄、唐二人的飞鸽情书时开始破裂,在他们二人面前杀死那只鸽子时开始放弃。

在贾平凹的笔下,牛月清是一个为婚姻而活的女性,她的一切都是为庄之蝶而存在。她以为她所做的一切都是他们婚姻稳定的基础,可事实是她在婚姻中面对了女性最大的问题“背叛”。所有人眼中贤良淑德的牛月清,终究还是没有守住自己的婚姻。从心如死灰的那一刻开始,她内心中的传统观念也开始被击破,之前她为别人而活,之后她为自己而活。牛月清的婚姻关系是社会变革中的一出悲剧,源于个人与社会大环境的双重作用。在书中除了直接以故事的形式,告诉读者牛月清的婚姻结局外,作者所描述的多种意象也直接暗示她在婚姻中的结果。

《废都》里从城墙到埙声,贾平凹用意象,暗示出牛月清的婚姻结局

《废都》里和牛月清婚姻结局相关三种意象:城墙、埙声、哲学牛

在精彩的人物故事之外,《废都》中还有一些令人印象深刻的城市意象。在作者的笔下,这些意象并不单独存在,它们往往与主人公的人物命运相连。在读这本书时,书中反复提到了城墙、埙声、哲学牛这三种意象,细细品来就会发现它们更深处的含义,便是牛月清的婚姻结局。

充满历史沉淀的“城墙”,它是现代社会进程中传统化的象征。在《废都》中它就象禁锢着牛月清的婚姻思想一般,唯传统至上。《废都》里所说的西京城,就是我们今天所熟悉的西安城。众所周知,西安是一座历经了十三朝的古都,在这座城里随处可见的便是历史文化。古城墙是这里的标志性建筑物,西安城墙现存的主要为明洪武年间的建筑,如果继续往前追溯的话可以到隋唐时期。可以说西安城墙历经了千年的历史时光,而这些厚实的城垣也承载着经久不衰的传统文化。

《废都》里从城墙到埙声,贾平凹用意象,暗示出牛月清的婚姻结局

西安城墙

小说中也多次提到了城墙,牛月清和庄之蝶的家就在城内,而庄之蝶跟唐宛儿有一次夜间幽会的地方也刚好在城墙根儿,同时书中经常写到庄之蝶骑着他的木兰,扬着尘土出城而去。四四方方的城墙,既包围着牛月清的家又裹挟着她的思想。作为妻子,牛月清始终充当着贤妻良母的角色,家里家外的操持着,压根不让庄之蝶来管这些事,随他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这样的行为,完全符合传统儒家文化中对女性在家庭角色上的要求。另外,牛月清在骨子里瞧不起那些城市里打扮的花里胡哨的女人,因为她认为她们没有一个女人该有的样子。而这个样子就要朴素、不轻佻还要顺从丈夫。还有一个细节就是书中,很少写到牛月清有出城的活动,这表明她始终活在这样的传统观念里,她很乐意也很认可这样的做法。书中关于城市有一话这样写到“没有一个愿意丢弃城籍从城墙的四个门洞里走出去”。很显然牛月清从里到外就是这样的人。

《废都》里从城墙到埙声,贾平凹用意象,暗示出牛月清的婚姻结局

儒家孔庙

庄之蝶就不一样,他的婚姻在象征着传统的城里,但是他并没有被所谓的传统所束缚。书中写他经常出城,还与唐宛儿在城墙外相会过。对待这象征传统的城墙,两个人的态度完全是相反的。牛月清情愿自己的婚姻在传统的思想里维持着,但庄之蝶却在一次次的冲破这城墙对自己婚姻的束缚。

对于牛月清的婚姻而言,这座城墙就是围困她的传统思想,她从未想过走出城或者冲破它。当然这代表传统的城墙也成为了牛月清婚姻家庭破碎的见证者,因为庄之蝶曾在这里背叛了她。婚姻中的牛月清被这厚实的城墙影响的太深了,直到婚姻的最后她都没有想通自己的贤良为何没有守住婚姻。

古书《尔雅》中记载:“埙,烧土为之,大如鹅子,锐上平底,形如秤锤,六孔,小者如鸡子”。埙是我国最古老的乐器之一,迄今为止大概有七千多年的历史了,其音色悲婉、凄凉又连绵不绝,它的存在标志着祖辈们对声音之美的追求。《废都》里也有埙,这埙是周敏带来的,周敏可以说是整个小说中故事的开端。他经常喜欢在傍晚的时候,站在城墙上一个人吹着埙,熙熙攘攘的街道上,也总会传来悲凉之声。

《废都》里从城墙到埙声,贾平凹用意象,暗示出牛月清的婚姻结局

庄之蝶喜欢听这埙里的悠长悲凉,但牛月清却极其讨厌。书中多次出现埙声的描写,暗示着故事的悲剧结尾。唯一一个会吹埙的人就是周敏,他的埙声吹给城市里像他一样过的不好的年轻人。这声音也吹进了牛月清的家门,即使她再讨厌这埙声,但依旧能够听到。她可能永远也想不到,这悲痛之声是吹给她自己的,吹给她的婚姻。而这吹埙人又恰好是她婚姻中对手的男伴。这并不是巧合,而是作者的巧妙之处。牛月清的婚姻在社会发展变革的过程中似乎是注定要失败的。那个时间个人、社会都充满了向上的激情,她的作家丈夫则更需要一种新的感觉来激发创作欲。

但牛月清骨子里的固守思想,对她影响太深了,她的所作所为已经不能够满足庄之蝶对家庭,对情感的需求了。这一场婚姻的失败,两个人都有责任。城墙上悲伤的埙声常在,在一定意义上就是为牛月清的人生与婚姻而响起。

《废都》里从城墙到埙声,贾平凹用意象,暗示出牛月清的婚姻结局

奶牛

贾平凹认为万物皆有灵性,因而在他的文学作品中经常会将天人合一等观念融入其中。《废都》中有一头奶牛,在作者的笔下它有了思想、有了灵魂成为了书中的旁观者。读者们将其称之为“哲学牛”,因为借用它的口经常会发出一些疑问。例如“人其实是牛变的呢,还是牛是人变的?但人不这么认为,人说他们是猴子变的。人怎么会是猴子变的呢”。

哲学牛来自终南山,住在城外,经常被主人赶到城里卖牛奶。庄之蝶每次都会直接用吸吮的方式喝牛奶,也因此他与哲学牛之间有一种特殊的情感。书中为何会出现这头牛?一方面是为了借用牛形象来输出作者的思考与哲学思想;另一方面是为了与牛月清相呼应,牛月清姓“牛”,而且她在家庭中也承担了照顾庄之蝶的责任。

《废都》里从城墙到埙声,贾平凹用意象,暗示出牛月清的婚姻结局

婚姻

庄之蝶事实上对这两者都有情感,后来哲学牛再也没有进城,似乎离开了他就像牛月清离开家一样,没有一点消息了。哲学牛的结局并不好,因为生病被男主人宰杀了。它为那个家奉献了一辈子,却最终也没得到应有尊重。牛月清也一样,她为婚姻,为家庭勤勤恳恳的却遭受了背叛。哲学牛的结局似乎也正照应着牛月清和她婚姻的结局。这看似不在主线故事中的哲学牛,却与女主人公牛月清的人生命运有着紧密的联系。

牛月清有着传统女性之美,她的善良与勤劳值得我们去尊重。婚姻中的失守,是个人与社会多重原因形成的结果。贾平凹先生用牛月清悲剧式的婚姻结局,诉诸了一种女性意识。即女性在承袭传统美德的时候也要有一种独立自主的意识,要有自己的人生方向和目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