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名士像竹林七贤是士族出身还是庶族出身?他们没有官职吗?

被冰封的忢


竹林七贤,是在魏正始年间,嵇康,向秀,山涛,阮籍,王戎,阮咸,刘伶七人。

至于他们是庶族还是士族,可以从他们对于魏晋两朝的态度如何就可以看出来。

为什么这样说呢?

1.曹操是庶族地主。

首先我们看魏的建立者的父亲也就是曹操,曹操的父亲为曹嵩,是东汉末年宦官曹腾的养子,虽然后来靠买官,升迁为太尉,但是要说他是士族还远远不够。

所以曹超在长期争霸兼并斗争中,提出了用人唯才是举,这一下不得了,为何这样说呢?

东汉以来士族门阀制度根深蒂固,朝廷上下几乎都是他们的人,但是曹超提出唯才是举,凭借才能来选拔人才,而不是靠门第出身,这自然会受到庶族地主的支持。

2.司马懿是士族出身

再看看司马集团的来历。司马懿的祖父为颍川太守,父亲为京兆尹,司马懿自小便名声极大,经学传家是地地道道的士族地主。

3. 那么关键到了,如果谁在此时入魏朝做官,那么就可以认为他就是庶族地主。那么都有谁呢?

他们是,阮籍,嵇康,刘伶他们三人可谓是明确对司马氏集团采取不合作态度。

嵇康是魏宗室的女婿,曾做过中散大夫,因反对司马集团被钟会诬陷,为司马昭所杀。

阮籍,父亲是建安七子之一的阮瑀,是庶族地主自不必说,后来不满意司马氏之争,明哲保身。整日醉酒以期消除疑虑。

刘伶,魏时为建威参军,晋武帝问他如何治国,他强调无为而治,被罢免。为了躲避迫害,整日佯装发狂,任性放浪。

向秀,本来隐居不出,迫于司马氏的压力,不得不到洛阳做官。写《思旧赋》

阮咸是阮籍的侄子,后入晋但不被重用。

4.另外的士族地主

王戎,山涛可谓是为了名利不择手段,不在乎名节,积极服务于晋王朝,说他们是士族地主不为过。

王戎做了河东太守,荆州刺史等。山涛早期便投靠了司马氏当了吏部尚书,太子少傅等重要官职。

综上,阮籍,嵇康,刘伶,向秀,阮咸可以认为是庶族地主。

山涛,王戎可以说是士族地主。

如何判断他们,出身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看他们,到底站在那一边,对官吏的选拔持有什么样的态度。

希望对你有帮助


王建国xxy


竹林七贤指的是三国魏正始年间(240-249),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及阮咸七人,先有七贤之称。因常在当时的山阳县(今河南辉县一带)竹林之下,喝酒、纵歌,肆意酣畅,世谓七贤,后与地名竹林合称。

嵇康居山阳,“所与神交者惟陈留阮籍、河内山涛、豫其流者河内向秀、沛国刘伶、籍兄子咸、琅邪王戎。遂为竹林之游,世所谓竹林七贤也。” ——《晋书。嵇康传》陈留阮籍、谯国嵇康、河内山涛,三人年皆相比,康年少亚之。预此契者:沛国刘伶、陈留阮咸、河内向秀。琅邪王戎。七人常集于竹林之下,肆意酣畅,故世谓竹林七贤——南朝宋刘文义《世说新语。任诞》

竹林七贤当时都是玄学的代表人物,在政治态度上反对司马氏集团的执政态度。那么竹林七贤是什么出身呢?又有没有官职呢?我们一一拆开分析

嵇康(223年-262年),字叔夜,谯国铚县(今安徽省濉溪县)人。

嵇康年幼丧父,由母亲和兄长抚养长大,饱读诗书,出身庶族。

嵇康娶魏武帝曹操曾孙女长乐亭主为妻 ,拜郎中,调中散大夫,后辞官归家。

司马昭曾礼聘他做幕府属官,被他逃脱躲避,后好友山涛举荐他继任自己的位置,被他列出“七不堪,二不可”婉言拒绝。

阮籍(210年-263年),字嗣宗。陈留尉氏(今河南开封)人。

阮籍年幼同样清苦,自幼贫苦,但勤学成才,天赋异禀。可以得知阮籍同样出身庶族。

阮籍一生多次出仕,曾任太尉掾属、尚书郎、从事中郎、关内侯、徙官散骑常侍、步兵校尉等官职。

山涛(205年-283年3月3日),字巨源。河内郡怀县(今河南武陟西)人。

山涛的父亲山曜,官至宛句县县令,虽然山涛年幼丧亲,生活贫苦,但也算官二代。所以他是士族出身。

山涛早年不愿为官,常常隐居乡里,掩饰自己的才能。直到四十岁时才步入仕途。最初担任河内郡里的主簿、功曹及上计掾。后被举为孝廉,又被州里征辟为河南从事。

向秀(约227年-272年),字子期,河内怀(今河南武陟)人。

向秀年幼条件尚可,家境殷实,少年时好读书,庶族出身。

向秀早期也是不愿为官,但在嵇康、吕安被司马昭害死后,迫于权贵的压力,不得不从政。最后官至黄门侍郎、散骑常侍。

刘伶,字伯伦,沛国(今安徽淮北)人

刘伶是竹林七贤中社会地位最低的,因为家境实在贫寒,属于庶族中的最底层庶人。

刘伶喜酒,追求自由,无为而治。其一生厌恶为官,只在王戎部下做过参军,因无所作为被罢官。

王戎(234年-305年7月11日),字浚冲。琅玡临沂(今山东临沂白沙埠镇诸葛村)人。

王戎出身士族,年幼家境富贵,父亲是贞陵亭侯,所以有一个优越的学习成长环境。后世袭父亲爵位,被司马昭辟为掾属。后做豫州刺史、建威将军、安丰县侯、吏部尚书、太子太傅、中书令、尚书左仆射等职。

阮咸 ,字仲容,陈留尉氏(今河南开封尉氏)人。

阮咸出身士族,阮籍之侄,因阮籍得士族身份。从小耳濡目染,深得学问。

阮咸历任散骑侍郎,后被贬为平始太守。在仕途并不顺利,但也曾为官。

结语:

竹林七贤,虽出身不同,追求的思想也有差异,但这并不能妨碍他们之间的友谊,而且他们之间思想碰撞,反而为后世留下很多杰出的文学经典。

竹林七贤都生于乱世,空有报国情怀却无法兑现,走上仕途多出于无奈。即便为官也是步履维艰,处处碰壁。


暗影迷踪


“竹林七贤”指的是嵇康、阮籍、阮咸、山涛、刘伶、向秀、王戎这七人。“竹林七贤”是先有“七贤”之名,后来他们经常在嵇康家附近的“竹林”里纵歌、畅饮,人们也就将他们称为“竹林七贤”。

士族制度起源于汉,盛于魏晋,没落于南朝,消亡于隋唐。“竹林七贤”是士族出身还是庶族出身?他们的出身据史料记载来看,有的出身于士族,有的出身于庶族。嵇康出身于士族大家,典型的高富帅,也是魏宗室的女婿。阮籍出身于士族大家,他的父亲是“建安七子”的阮瑀,阮咸是阮籍的侄子,自然也是出身士族。王戎是出身于琅琊王氏的,也属士族的,并且最初的时候王戎世袭了他父亲的爵位。刘伶出身于破落士族,不种地、有仆人常饮酒。据史料记载推测,山涛和向秀都是出身于庶族的,山涛早年丧亲,家中贫困;向秀少年成名,家境也不好。

虽然“竹林七贤”均倡导“清静无为”的玄学理念,但是他们均任过官职。嵇康、刘伶和阮籍仅任职于曹魏,对于入晋为官不感兴趣。嵇康做过中散大夫,时称“嵇中散”。刘伶做过建威将军王戎幕下参军,后来也没有再入仕。阮籍做过步兵校尉,时称“阮步兵”,后任过从事中郎,散骑常侍等职。向秀因嵇康遇害后,被迫于不惑之年在晋入仕,做过黄门侍郎、散骑常侍等职。阮咸因晋武帝不看好他,由散骑常侍贬为始平太守,后无疾而终。山涛,四十岁才任职郡主簿,后入晋历任大鸿胪、侍中、吏部尚书、太子少傅、司徒等要职。王戎,因军功迁任安丰县候,后来历任的职务几乎与山涛相似身居高位。

魏晋名士“竹林七贤”,无论是出身士族的还是庶族的,都是“腹有诗书气自华”的人物。他们不管入仕还是归隐,都表现出了出尘脱俗,率性而为的真性情。


牛妈说说


竹林七贤指的是三国魏正始年间(240-249),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及阮咸七人,先有七贤之称。因常在当时的山阳县(今河南辉县一带)竹林之下,喝酒、纵歌,肆意酣畅,世谓七贤,后与地名竹林合称。

一、嵇康

嵇康幼年聪颖,博览群书,广习诸艺,又喜爱老庄学说。身长七尺八寸,容止出众。后娶魏武帝曹操曾孙女长乐亭主为妻 ,拜郎中,调中散大夫,世称"嵇中散"。后隐居不仕,屡拒为官。因得罪司隶校尉钟会,遭其构陷,而被掌权的大将军司马昭处死,时年四十岁。

二、阮籍

阮籍(210年-263年),三国时期魏国诗人。字嗣宗。陈留尉氏(今河南开封)人。竹林七贤之一。曾任步兵校尉,世称阮步兵。崇奉老庄之学,政治上则采取谨慎避祸的态度。

三、山涛

山涛早年孤贫,喜好老庄学说,与嵇康、阮籍等交游。四十岁时,才任郡主簿。大将军司马师执政时,山涛被举为秀才,累迁尚书吏部郎。西晋建立后,升任大鸿胪。历任侍中、吏部尚书、太子少傅、左仆射等职,封新沓伯。他每选用官吏,皆先秉承晋武帝意旨,且亲作评论,时人称之为"山公启事"。曾多次以老病辞官,皆不准。太康三年(282年),升为司徒,以老病归家。次年去世,年七十九,谥号"康"。

四、向秀

秀(约227年-272年),字子期,河内怀(今河南武陟)人。竹林七贤之一 。向秀雅好读书,与嵇康、吕安等人相善,隐居不仕。景元四年(263年)嵇康、吕安被司马昭害死后,向秀应本郡的郡上计到洛阳,受司马昭接见,后官至黄门侍郎、散骑常侍,与任恺等相善。

五、刘伶

刘伶(生卒年不详,一说认为约221年-约300年),字伯伦,沛国(今安徽淮北)人,魏晋时期名士。伶嗜酒不羁,被称为"醉侯" ,好老庄之学,追求自由逍遥、无为而治。曾在建威将军王戎幕府下任参军,因无所作为而罢官。 泰始二(266)年朝廷征召刘伶再次入朝为官,被刘伶拒绝,后卒。

六、王戎

王戎(234年-305年7月11日),字浚冲。琅玡临沂(今山东临沂白沙埠镇诸葛村)人。三国至西晋时期名士、官员,"竹林七贤"之一。

王戎出身琅玡王氏。长于清谈,以精辟的品评与识鉴而著称。最初袭父爵贞陵亭侯,被司马昭辟为掾属。累官豫州刺史、建威将军。后参与晋灭吴之战,吴国平定后,因功进封安丰县侯。在荆州拉拢士人,颇有成效。又被征召为侍中,迁任光禄勋。历任吏部尚书、太子太傅、中书令、尚书左仆射等职,并领吏部事务。元康七年(296年),升任司徒。王戎认为天下将乱,于是不理世事,以山水游玩为乐。司马伦杀张华等,王戎因是裴頠的岳丈而被免。又起用为尚书令,再迁司徒。

七、阮咸

王戎(234年-305年7月11日),字浚冲。琅玡临沂(今山东临沂白沙埠镇诸葛村)人。三国至西晋时期名士、官员,"竹林七贤"之一。

王戎出身琅玡王氏。长于清谈,以精辟的品评与识鉴而著称。最初袭父爵贞陵亭侯,被司马昭辟为掾属。累官豫州刺史、建威将军。后参与晋灭吴之战,吴国平定后,因功进封安丰县侯。在荆州拉拢士人,颇有成效。又被征召为侍中,迁任光禄勋。历任吏部尚书、太子太傅、中书令、尚书左仆射等职,并领吏部事务。元康七年(296年),升任司徒。王戎认为天下将乱,于是不理世事,以山水游玩为乐。司马伦杀张华等,王戎因是裴頠的岳丈而被免。又起用为尚书令,再迁司徒。

综上,竹林七贤均入仕途。

关注我,更精彩


天地卧底


竹林七贤是指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阮咸,由于常在山阳县竹林下一起喝酒,唱歌 不受外面影响,所以号称七贤。当时魏晋时期人民崇尚玄学,七人又是这一学说代表人物,因司马氏篡魏 不得民心,七人常以文章嘲讽 和揭露西晋王朝,后因政见不同,竹林七贤也不欢而散,所以七人也是良莠不齐。

嵇康 公元233年~公元262年,三国时期魏国著名文学家,音乐家,任过中散大夫,注有《养生论》,因对司马氏篡魏不满,常常以文章暗讽西晋朝廷,后因钟会诬陷,被司马昭所杀。

阮籍 公元210年~公元263年,三国诗人,在政治上反对司马师专权,又迫于司马氏淫不得已入世朝堂,代表作有五言《咏怀诗》82首。

三涛 公元295年~公元283年,河内怀县人,西晋时期名士,担任尚书吏部郎,其人很有见识

向秀 公元227年~公元272年,魏晋文学家,好友嵇康被害后,在司马氏高压下,不得不应征到洛阳,著有《思旧赋》

刘伶 公元221年~公元300年,反对司马氏黑暗统治为避免迫害,常嗜酒佯狂,注有《酒德颂》

王戎 公元 234年~公元305年,西晋大臣,先后担任光禄勋,吏部尚书等职,其人热衷名利

阮咸,阮籍之侄,历官散骑侍郎等职

依我对其七人评价则是嵇康 >阮籍>向秀>刘伶>向秀>阮咸>王戎





景粼玖序


竹林七贤中嵇康、阮籍、阮咸都是士族出身,七人都是有官职的。

一、中散大夫嵇康(223年-262年)三国魏著名文学家、思想家、音乐家。字叔夜。谯国至(今安徽宿州市西南)人。嵇康是魏宗室的女婿,任过中散大夫,世称嵇中散。

二、步兵校尉阮籍(210年~263年),三国魏诗人,字嗣宗。陈留尉氏(今属河南开封)人。是建安七子之一阮瑀的儿子。

阮籍在政治上本有济世之志。当时明帝曹叡已亡,由曹爽、司马懿夹辅曹芳,二人明争暗斗,政局十分险恶。曹爽曾召阮籍为参军,他托病辞官归里。

正始十年(249年),曹爽被司马懿所杀,司马氏独专朝政。司马氏杀戮异己,被株连者很多。阮籍本来在政治上倾向于曹魏皇室,对司马氏集团怀有不满,但同时又感到世事已不可为,于是他采取不涉是非、明哲保身的态度,或者闭门读书,或者登山临水,或者酣醉不醒,或者缄口不言。

不过在有些情况下,阮籍迫于司马氏的淫威,也不得不应酬敷衍。他接受司马氏授予的官职,先后做过司马氏父子三人的从事中郎,当过散骑常侍、步兵校尉等,因此后人称之为“阮步兵”。他还被迫为司马昭自封晋公、备九锡写过“劝进文”。因此,司马氏对他采取容忍态度,对他放浪佯狂、违背礼法的各种行为不加追究,最后得以终其天年。

三、司徒山涛(205年-283年3月3日),字巨源。河内郡怀县(今河南武陟西)人。三国至西晋时期名士、政治家,“竹林七贤”之一。

山涛早年孤贫,喜好老庄学说,与嵇康、阮籍等交游。四十岁时,才任郡主簿。大将军司马师执政时,山涛被举为秀才,累迁尚书吏部郎。西晋建立后,升任大鸿胪。历任侍中、吏部尚书、太子少傅、左仆射等职,封新沓伯。他每选用官吏,皆先秉承晋武帝意旨,且亲作评论,时人称之为“山公启事”。曾多次以老病辞官,皆不准。太康三年(282年),升为司徒,以老病归家。

四、散骑侍郎向秀,(约227年-272年),字子期,魏晋间文学家。竹林七贤之一。河内怀县(今河南武陟西南)人。少颖慧。与嵇康等友善。向秀本隐居不出,景元四年 (263)嵇康被害后,在司马氏的高压下,他不得不应征到洛阳。此时写作《思旧赋》。后任散骑侍郎,又转黄门散骑常侍。

五、建威参军刘伶,字伯伦,(约221年-300年),沛国(今安徽宿州)人。竹林七贤之一。魏末,曾为建威参军。晋武帝泰始初,召对策问,强调无为而治,遂被黜免。

六、司徒王戎(234年─305年),字濬冲,琅邪临沂(今属山东)人。西晋大臣,竹林七贤之一。幼颖悟,神采秀彻。善清谈,与阮籍、嵇康等为竹林之游,戎尝后至,籍曰:“俗物已复来败人意。”他是七贤中年龄最小、最庸俗的一位。晋武帝时,历任吏部黄门郎、散骑常侍、河东太守、荆州刺史,进爵安丰县侯。后迁光禄勋、吏部尚书等职。惠帝时,官至司徒。

七、始平太守阮咸(生卒年不详),字仲容,陈留尉氏(今河南开封尉氏)人。魏晋时期名士,文学家。竹林七贤”之一,阮籍之侄,与阮籍并称为“大小阮”;又与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并称为“竹林七贤”。

阮咸在仕途上并不得意,任散骑侍郎时,山涛推举阮咸主持选举,晋武帝认为阮咸好酒虚浮,于是不用他。因质疑荀勖的音律而遭到其记恨,贬为始平太守,后无疾而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