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尔曼为什么有“朗森打火机”和“谢馒头”的称号,苏联为什么不想用谢尔曼?

起个名字难搞哦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主要是设计理念的不同。

M4谢尔曼坦克设计的初衷,不是和敌人坦克对轰的。

和所有美军中型坦克一样,M4谢尔曼坦克M3式75mm火炮主要是杀伤敌人有生目标,摧毁敌人工事,击毁敌人轻型装甲目标。

同时,M4谢尔曼坦克要求简单容易制造,可以大量运输到海外。

至于对付敌人的坦克,美军有专门的坦克歼击车。这些坦克歼击车机动性很好,装备强大的反坦克炮,是坦克杀手。

还有,美军具有强大的制空权。美国陆军认为制空权已经掌握,敌人的坦克也就难以有效作战,M4谢尔曼坦克主要扫尾作用

事实证明,M4谢尔曼坦克的性能还是不错的。

它的综合性能和德军主力4型坦克旗鼓相当,还略胜一筹。

至于德军的黑豹和虎式坦克,严格意义上是重型坦克,不是M4谢尔曼这种中型坦克可以对付的,当然不是对手。

不过,如果拿到苏德战场,用M4谢尔曼去相比苏军的T34,性能就差少了。

T34的防御力和火力都强于M4谢尔曼,更厉害的是最大行程高出好几倍。

比如前期型谢尔曼正面装甲仅有是50毫米,根本就无法和T34对抗,也抵抗不了德军的反坦克炮。

T34是用柴油机的,被敌人炮弹击中,柴油也不容易着火。

但M4谢尔曼使用汽油,一旦中弹就很容易着火。

坦克着火是很致命的,不但会烧伤坦克兵,还容易引爆弹药,导致车毁人亡。

其实,英美军队早就发现这个问题。

英军曾经大量使用M4谢尔曼,德军讥笑坦克为“汤米烤肉炉”,当时德国人把英国人成为汤米。

美国坦克兵也把谢尔曼怒称为:朗森打火机。

朗森打火机在当年的美国很流行,它有一句著名广告词:朗森打火机,一打就着,每打必着!

虽然比T34差不少,但M4谢尔曼坦克仍然是绝对实用的武器。

苏军认为,M4谢尔曼坦克有着无与伦比的可靠性。只要使用美制汽油,M4谢尔曼坦克几乎不会出现故障,很长时间才需要大修一次。

相反,T34的故障则很多,德制坦克更多。

同时,因美军掌握制空权,德军坦克确实难以有效作战。

比如著名钢铁死神魏特曼的重坦克营,行军一二百公里到达前线,这一路就有一半坦克被飞机击毁或者击伤了。

当时战场有无数美军攻击机四处游猎,寻找德军坦克击毁。

可以说,M4谢尔曼坦克遇到的威胁不大,战场上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威胁它都能从容对付,这就足够了。

同时,M4谢尔曼坦克结构简单,价格低廉,可以用惊人的速度批量制造,符合世界大战的需要。

退一步说,M4谢尔曼坦克如果同T34单挑,也未必会输,大家大体是一个水平线的对手。


萨沙


谢馒头是WOT玩家叫起来的,主要是因为谢尔曼和谢馒头谐音,而且谢尔曼圆滚滚的确实像个馒头,而且在同房HT面前,作为MT的谢馒头防护确实不够看。

谢尔曼的炮塔圆滚滚的,而铸造车体的型号连车体都是圆滚滚的

朗森打火机是美国坦克兵给早期谢尔曼的差评,原因是早期谢尔曼易起火,易殉爆,所以美国坦克兵给谢馒头起了个朗森打火机的外号,意在朗森牌打火机的广告“一打就着,每打必着”。很多美国坦克兵将谢尔曼易燃易爆归咎于汽油机,但实际上英德坦克普遍使用汽油机,也并没有谢尔曼这样的差评,最终美军发现谢尔曼易燃实际上是液压系统的锅,谢尔曼炮塔液压系统的液压油非常易燃,几乎一碰就着,而坦克一旦被击中,液压系统破裂,燃烧的液压油四处飞溅,迅速点燃了包括弹药油料在内的其他易燃物,造成火灾和殉爆,所以美军一方面改进了中后期生产型谢尔曼的液压系统,改善了易燃性,另一方面给弹药架增加了水套保护,防止弹药殉爆,这两个举措大大降低了中后期谢尔曼起火殉爆的概率,但是对于已大量生产配发部队的大批早期型谢尔曼,动大手术已经不可能了,顶多是给弹药架做一些水套之类的防火改装,这样的谢尔曼虽然依然一打就着,但是至少避免了会死人的殉爆,实际上由于数量巨大,所以大批易燃的早期型谢尔曼直到战争结束仍在一线部队服役。

谢尔曼朗森打火机的恶名主要来自其极端易燃的液压油和无保护的弹药架

中后期生产的谢尔曼针对性的改进了液压系统,增加了弹药架水套,但是作为坦克兵你不可能保证自己不被分配到一辆早期生产的谢馒头


至于苏联不想用谢尔曼的说法我就不明白是怎么来的了,美军租借援苏的谢尔曼总数达4100辆,几乎全部是柴油机型的M4A2,75炮和76炮型号各半,而且几乎都是弹药架带水套的型号,而从苏军将谢尔曼主要装备给近卫机械化军(苏军中的谢尔曼主要集中于近卫第1,第3,第9机械化军)可以看出苏军是把谢馒头当做档次较高的坦克运用的,至于苏联坦克兵的评价,作为在卫国战争期间曾经担任过近卫军坦克排长,连长,营长,指挥过T-34和谢尔曼的苏联历史学家德米特里.洛扎对谢尔曼的评价相当高,尤其认为在对乘员的保护方面(主要是防殉爆措施)谢尔曼远好于T-34。苏军并未装备过汽油机谢尔曼,原因也很简单,苏联中型和重型坦克几乎全部是柴油机型号(轻型坦克有汽油机),而谢尔曼到货时已经是战争中后期,苏军已经不是战争初期夹到碗里就是菜的状态了,出于简化后勤的原因,1943年苏军自己都已经停产汽油机的T-60/70轻型坦克,并且将这些轻型坦克逐步清理出坦克/机械化军,这种情况下苏军自然不愿意引进汽油机谢尔曼给自己找麻烦。



援苏的谢尔曼绝大部分是中后期生产的柴油机M4A2(w),苏军统帅部将谢尔曼主要配发给近卫机械化军,而苏军坦克兵对于谢尔曼的人机功效和防殉爆保护评价也相当高,只不过柴油机谢尔曼产量有限,而出于简化后勤的原因(苏军坦克全部是柴油机)苏联并未接收汽油机谢尔曼,所以在苏军中装备的谢尔曼数量一直比较有限而已。


DDG的老船坞


一个个的回答,先说朗森打火机的称号,谢尔曼荣冠此称呼是因为其早期型号燃爆率奇高,主要原因倒不是段子满天飞的汽油机原因,而是因为早期的谢尔曼弹药架设计不合理导致中弹后容易殉爆,后期采用弹药湿法保存后就不怎么打火机了,至于广为流传的汽油机燃爆理论不可否认有这方面因素,但是谢尔曼的设计构造是发动机后置,实战中发动机中弹的概率还真不大。

再说谢馒头,纯粹因为它长得又圆又结实,像个馒头,而且发音类似 谢尔曼(馒)坦克(头),如图,这么敦实的一个大馒头

苏联不想用是因为对于苏联人来说谢尔曼真的比不上T34系列,西线美军不怎么打大规模的坦克大决战,因此对谢尔曼用处的定义是支援步兵,搞步坦协同的,偶尔跟对面三号四号打几回就行了,万一遇上虎式要么靠歼击车要么靠空袭,这种环境下谢尔曼可以说是很优秀的一款坦克。但是东线那种地狱模式谢尔曼就少凑热闹吧,对面一水儿的虎式豹式,苏联人还是靠自己的T34更靠谱,一对一的话先不论机会多少,起码T34有机会搞死豹式,IS有机会搞死虎式。谢尔曼去了只有送死的份。

综上,谢尔曼好不好用要看具体环境,对西线来说,没有明显缺点,火力,防护,机动性都说得过去,而且还能量产,可靠性高这就已经足够了。


锦衣亲军镇抚司


苏联人对谢尔曼的评价还是比较中肯的,由于苏联人自己的特34存在人机功效差,驾驶不舒服的问题,所以二战欧洲战场上就出现了这么一个奇怪的现象——别人的最好。

苏联人评价特34:驾驶费劲,乘坐不舒服,被打穿了产生的碎片还有二次伤害,除了跑得快没啥屁用,简直就是垃圾。

苏联人评价动物园:我艹,居然有这么强大的坦克,单车无双简直不要太爽。

苏联人评价谢尔曼:除了车子本身有点高其他都挺好的,尤其是坐着特别舒服,车内空间大简直比挤死人的特34好到不知道哪里去了。

德国人评价动物园(后勤):不可靠的玩意,第三帝国的工程师做的什么鸡巴东西,看看特34,看看谢馒头,五个人就能修,再看看我们的动物园,换个轮子就要七八个人一块上。

德国人评价特34:我的天,什么鬼神车?跑得快,危机防护都不错,关键是零部件便宜通用,还不容易起火(虎豹系列都有一定的几率因为发动机过热自燃起火)。上帝啊!苏联人是基了什么德才有这么完美的东西的?

德国人评价谢馒头:参考上面。

美国人评价谢馒头:谢棺材,打火机。

美国人评价动物园:国会老爷子们肯定不同意造这么牛逼还花钱的东西。

美国人评价特34:差不多的重量,为什么我们的坦克防护这么差劲。

所以二战欧洲战场上就出现了这么有趣的一幕,由于士兵对对方的坦克评价极高,所以缴获的敌方坦克(前提是能开的话)经常被拿过来改改涂装自己用。


写游戏同人的小阿


其实流传已久的朗森打火机“一打就着,每打必着”这句话当时并不存在,到时候来朗森打火机才推出了这句广告词,而这在后来在国内这句话就被用到了谢尔曼坦克身上。谢尔曼坦克主要使用的是汽油机,因此一般被击中很容易引发火灾。不过谢尔曼坦克战斗中起火更多的是因为弹药被击中,所以后期的谢尔曼坦克都装上了水套,以避免弹药被击中后起火。

至于谢馒头,主要就是谢尔曼坦克的造型特征了,显得非常圆滚,尤其是采用铸造车体的早期版本,车体、炮塔浑圆,很想我国常见的馒头这种食物,因此也就被称之为谢馒头,并很快流传开来。

而二战中,苏军使用的基本都是M4A2型,专门采用了柴油发动机,因为苏军的坦克等兵器不像德军美军使用汽油,而是柴油。二战中苏军获得了为数众多的谢尔曼坦克,不过苏军对其最大的抱怨就是车体太高目标过大,然后就是履带过窄不适合东线战场的路况,在其他方面苏军还是很满意的,并不是不想用这种坦克。


前沿阵地


其实这不是什么想用不想用的问题,二战苏联早期缺坦克的时候啥都用,什么造的快用什么,不用谢尔曼只是因为谢尔曼的数量少而已。

一架配有假主炮的M4A4谢尔曼

一方面苏军当中谢尔曼坦克的数量少。在整个二战中,美国基于租借法案,援助了各盟国紧缺的军需物资,其中就包括各种美制坦克。而谢尔曼坦克作为所有美制坦克当中性能相对中庸的主流设计(至少比M3和M5那种要好),也被大量支援给了盟国。但是在所有援助外国的谢尔曼坦克当中,主要获得的国家是英国和流亡的自由法国,其中在二战中美国总共援助了英国17181辆各种型号的谢尔曼,主要以M4A2s和M4A4s为主。与之相比,苏联M4坦克的数量就少得多,只有4065辆,而这些坦克在缺少配件的情况下战损和维修的情况要远比苏制坦克恶劣。而与之相比在1941和1945年之间,苏联T-34和T-34-85坦克生产量则高达35119和29430辆。总计是美国援助M4的10倍以上。

苏联的强势是在二战中国家工业优势被充分调动,主力坦克完全可以自给自足

而谢尔曼打火机这个称号,则是因为早期谢尔曼M4/M4A1型采用了R975系列汽油发动机,因此打中之后起火的概率相对较高一些。当然尽管有人说是弹药架设计不良的问题,其实并不是,而是谢尔曼引擎室设计不良才是主因,这一点在谢尔曼设计图与苏联老兵回忆录更坐实了设计不良的推论。而在英国第二作战研究处的报告当中也显示,诺曼底战役后82%的被击毁谢尔曼会烧毁,而使用汽油的德国四号、豹式和虎式的数字是82%、63%和80%,着火率上并不比谢尔曼强到哪儿去。与其说是击中着火,倒不如说是因为谢尔曼装甲与德军坦克相比稍显薄弱,击毁率比较高而已。


铁匠工坊


这个谢尔曼坦克的“朗森打火机”这个绰号实际上是在这款坦克与德国虎式以及豹式坦克交锋之后,在战斗当中曝光出容易起火燃烧的缺点之后,被人取的一个贬低性的绰号。

这个属于一个意外,应该说属于m4坦克设计上的问题,它是美国在战时条件下应急生产的一款型号,没有经过长期的测试,几乎就是直接投入生产,在当时的技术条件来说,更新换代太快,它的性能不是引领世界潮流,而是紧跟潮流而已,它有可靠性高等特点,但是性能有在战场上的表现,再加上是汽油机,而不是柴油机,容易起火。

在实战当中确实存在这些问题,但是后来多少得到解决,至于苏军也不是不喜欢他,苏军在二战时期也装备了不少这款坦克,只不过相对数量较少,苏军对他的评价也挺不错,但是它毕竟是一款美式坦克,无法与T34坦克等俄式坦克在维护等方面达到一致辞,苏军对它也有一些抱怨,可以这么说,把利弊都有,战后就很快淘汰了。毕竟在战后,苏军连自己的坦克都大量裁剪,这款与自己不同系的坦克自然优先裁减。


麦田军事观察


谢尔曼被称为朗森打火机这一说法目前究竟出现于什么时候还有争议。

网上有种说法,说谢尔曼坦克在北非战役中被德国坦克击中容易起火,所以有人用朗森打火机的广告词“朗森打火机,一打就着,每打必着”来形容谢尔曼,说谢尔曼很容易着火。

早期谢尔曼被击中以后确实容易起火,一是因为它使用的是汽油机,更主要是早期谢尔曼的弹药容易起火,后来谢尔曼加装了湿式弹药架,也就是把弹药架改成用水箱来支撑,这样依赖被击穿起火的概率由60%-80%降低到15%左右。

不过现在也有人考证,说朗森打火机“一打就着,每打必着”这一广告词最早出现在1950年,并非在二战时期,因此谢尔曼虽然容易起火,但是不大可能被称为朗森打火机。

不管怎么说,改进后的谢尔曼可靠性其实已经很好了,着火概率也并不比其他同吨位的坦克更高,所以朗森打火机最多是用来形容早期的谢尔曼坦克。

50年代的朗森广告:First Time,Every Time!

至于谢馒头,只是中国网民根据谢尔曼外形和谐音取的外号。

苏联对于谢尔曼的态度在英美援助的坦克里算比较欢迎了。在二战里,美国共援助了苏联4102辆谢尔曼坦克,是美英援助苏联坦克里数量最多的一个型号。苏联评价谢尔曼坦克的有点是可靠性好,通信设备齐全,比苏联坦克的通信设备可靠先进,另外苏联拿到的谢尔曼很多是长炮管型,因此对于谢尔曼的穿甲能力也比较满意。

但是由于苏军装备的大部分是苏系坦克,援助的谢尔曼坦克数量相比下太少,配置给部队的话对于维护、后勤都是麻烦,而且谢尔曼和苏军自己的T34相比,综合性能上并无优势,所以苏军对于谢尔曼接受程度一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