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最”!招行董事長詳解如何應對疫情“大考”

“做最壞的準備,做最大的努力,爭取最好的結果。”招商銀行董事長李建紅說。

3月23日上午,招商銀行在線上召開2019年度業績發佈會。在對去年業績進行解讀的同時,針對投資者關心的疫情影響,該行相關高管進行了回應。

2019年,招商銀行業績表現亮眼——實現營收2697.03億元,同比增幅8.51%;歸母淨利潤928.67 億元,同比增幅高達15.28%,增速創2013年以來新高。此外,招行資產質量持續向好,不良連續三年“雙降”。

交出亮麗年報的同時,招商銀行也在直面疫情“大考”。招商銀行表示,受疫情影響,該行今年2月份的零售業務承壓明顯,信用卡交易量、資產質量和透支三方面短期內都有影響。不過,從3月份交易量數字來看,零售業務已基本恢復到去年同期水平。

疫情“大考”下挑戰機遇並存

3月20日晚間發佈的年報顯示,招商銀行2019年依舊保持了“零售之王”的成色——零售金融業務實現稅前利潤651.58億元,同比增長13.86%;零售金融業務營業收入1425.64億元,同比增長15.66%,佔營業總收入的56.69%。

3月23日,在業績發佈會上,談到未來如何應對疫情影響,招商銀行董事長李建紅稱,需要有強烈的危機意識,才能有效應對疫情衝擊。

李建紅認為,對招商銀行來說,疫情影響之下,挑戰和機遇是並存的。目前來看,銀行業有以下幾方面機會:

一是政策性機會:新基建、老基建等基建項目融資需求明顯增多,政府採購和電子政務等合作機會不斷增加。

二是恢復性機會:直接的恢復性機會來自於零售業務,間接的恢復性機會主要來自經營受短暫影響、疫情後很快回復正常的企業客戶。

三是產業性機會:醫療衛生主線中階段性機會及業務融合發展機遇,以及線上化主線中信息技術產業鏈機會及新經濟佈局機遇等。

李建紅透露,招商銀行根據當前的形勢,做了樂觀狀態、正常狀態和悲觀狀態三種場景預測和應對。“當然,強烈的風險意識、危機意識可以使風險劃界,將危機造成的損失降到最低限度,所以我們還是做最壞的準備,做最大的努力,爭取最好的結果。”

信用卡業務受到短暫影響

具體到業務層面,招商銀行行長田惠宇認為,此次疫情對該行業務有五方面影響:

一是獲客難度大幅增加。今年2月份,招商銀行信用卡和借記卡的獲客數量同比大幅度減少,小企業客戶也大幅度減少。

二是零售存貸款業務承壓明顯。疫情暴發之後,招商銀行對公業務仍穩定增長,主要受影響的是零售的信用卡和小微業務,以及房貸業務。

三是淨息收入受到影響。其主要因素有兩個:首先招商銀行的信貸結構在發生變化,從2月份的情況看,零售業務信貸投放速度下降,相對高收益的資產佔比增速下降;其次是利率下行因素。

四是信用卡、借記卡的結算交易量下行,影響了整個“兩卡”的結算收入下降,也影響到招行整體的中間業務收入。此外,複雜產品銷售以及資管項目的投放都因為盡調難以進行而後移。

五是此次疫情對資產質量產生了最直接的影響。其中,信用卡和個貸客戶的還款能力和意願都在下降。2月份,信用卡、房貸、小微的逾期率同比大幅度提升。

理財子公司發力淨值型產品

2019年11月,招商銀行理財子公司正式成立營業。對於招銀理財目前的運營情況,招商銀行行長助理、招銀理財董事長劉輝表示,截至2019年末,招行符合資管新規的產品規模達到了6800億元,在全行業中僅次於工商銀行。

“目前,理財子公司業務發展的核心目標是做大淨值型產品規模。”劉輝表示,招行的理財子公司發展考慮的更多的是戰略問題。招行理財子公司承接投行、資管、財富管理甚至是託管業務,是一個橋樑,將服務於招行的“一體兩翼”戰略。

劉輝指出,此次疫情對招行理財業務的影響有兩個方面:

一方面,資產端受到了一定衝擊,暫時無法觸達客戶,導致二月份非標資產停止投放,但三月份已開始恢復投放。同時資產荒和收益率大幅下行,使得投資端也有很大壓力;

另一方面,招行的線上化經營能力得到極大凸顯,疫情期間理財銷售未受到影響。總體來看,產品銷售端有很大優勢,受到了客戶好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