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道士苦劝后, 23岁尼姑还俗嫁人必得贵子,果真儿子当上军委主席


女子出家分为两种:在道家出家的女子,人们一般都称之为道姑,有头发;在佛家出家的,一般都叫做尼姑,是要剪掉三千烦恼丝的。

在历史上最著名的尼姑莫过于唐朝的武媚娘。她十几岁时被选中做了唐太宗李世民的才人,李世民驾崩后,她被迫出家做了尼姑。后来,唐高宗李治看中了尼姑武媚娘,命她蓄发还俗,并选她入宫为妃。后来,武媚娘在67岁时登上帝位,自称圣神皇帝,成了中国历史上唯一的正统女皇帝武则天。

老道士苦劝后, 23岁尼姑还俗嫁人必得贵子,果真儿子当上军委主席


清末,在奉化葛竹村有一名女子,她也出家当过尼姑。她虽说没有武则天有名,但她却在还俗再嫁后生下一个大名鼎鼎的儿子,这个儿子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这个传奇女子名叫王采玉(彩玉)。王采玉19岁时当了寡妇;20岁出家当尼姑;23岁时,她还俗并再嫁。

王采玉生于清同治二年(1863年),其祖先于明洪武年间由奉化连山迁居到嵊县葛竹村。

王采玉自幼聪明伶俐,敏而好学,幼承父教,稍通文字,尤精于女红。可惜,她命运多蹇,家道中落。

王采玉18岁那年,在父母之命、媒婆之言的“介绍”下,嫁给了邻乡的男子竺某。

婚后,开始时夫妻相处倒还不错,但没多久,竺某急躁的脾气就显露出来了,他常为小事大发脾气,动辄打骂王采玉。王采玉受到欺侮打骂后,常跑回娘家哭诉躲避。

婚后第二年的春天,王采玉生了一个儿子,可惜,这个儿子命不长久,落生没过几个月就因患急症夭折了。儿子夭折后没多久,逢疫霍乱流行,接着,竺某也撒手而去。

遭到子夭夫亡的变故后,妙龄女子王采玉还没有从失子、失夫的痛苦中走出来,就不断听到乡里对她 “面有克夫克子之相”的议论。

受到刺激后,王采玉只好回娘家守寡。但她回家没多久,父亲王有则也因病离开了人世。

王有则病故后。王采玉的母亲年迈,两个弟弟一个嗜赌败家,另一个患精神疾病。一家子都要靠王采玉一个寡妇缝缝补补赚零钱来贴补家用。

失子、失夫、失父后,王采玉又不断听到别人对她 “面有克父克夫克子之相”的议论。

生活看不到一点希望,日子真是没法过了!绝望之余,寡妇王采玉把对人生的希望寄托在了佛祖身上,心力憔悴的她决定摆脱红尘、遁入空门当尼姑。

葛竹村附近有座金竹庵。求得金竹庵主持同意后,王采玉在庵中带发修行。年轻的王采玉成了一名尼姑。

老道士苦劝后, 23岁尼姑还俗嫁人必得贵子,果真儿子当上军委主席


在尼姑庵,王采玉专心修行,一段时间后,心渐安稳,有所小成。

王采玉诚心向佛,准备苦守庵中了此一生。

不料,王采玉在庵中一盏青灯伴古佛的日子仅仅过了两年。就发生了一件奇事,这使得她有了还俗之念。

王采玉在庵中修行期间,一天,她上山砍柴时,遇见一位仙风道骨的老道士。

老道士一见到23岁的王采玉后,就连连称奇,说她有大贵之相。

老道士颇为神秘地说:“你日后必出贵子,晚年将光耀无比、贵不可言。”

王采玉听后先是一惊,后又连声苦笑摇头:“我一个尼姑,何贵之有?”

老道士见王采玉凝神倾听,遂又奉劝:“这天命难违啊!你中庭饱满,慈眉善眼。如果你还俗再嫁,必得贵子,将来风光无限!年纪轻轻,不应苦守空门,早嫁人为宜。”

听了老道士的一番苦劝后,王采玉心绪久久不能平静,心中一动,有了还俗之念。

老道士苦劝后, 23岁尼姑还俗嫁人必得贵子,果真儿子当上军委主席


说来也巧,就在这时,王采玉的堂兄王贤东路过金竹庵,看望带发修行的堂妹王采玉。

王贤东在溪口玉泰盐铺当伙计,该店的老板叫蒋肇聪。

蒋肇聪时年45岁,已接连失去了两任老婆,单身两年,总是唉声叹气,郁郁寡欢。王贤东对老板的婚姻之事,十分上心,有意为其撮合新人,再结良缘。

王贤东想到了年轻居孀带发修行的堂妹王采玉。他觉得堂妹王采玉年纪轻轻就遁入空门,艰辛凄苦,甚为可怜。于是,决定前去说合。

和妹妹聊天时,王贤东谈起了溪口东家蒋肇聪的情况,然后用关心的口吻劝道:“采玉妹子,你如此年轻,要想在此出家终老,漫长的岁月,殊非容易……”王贤东当起了月老。

老道士的一番言语,已然使王采王久旷的凡心荡起波澜,又经哥哥王贤东一番巧语说合,王采玉思前想后,决定还俗再嫁。重新开始新的生活。

光绪十二年(1886年)六月,23岁的带发尼姑王采玉还俗了。

还俗后,她嫁给了45岁的溪口玉泰盐铺老板蒋肇聪。

老道士苦劝后, 23岁尼姑还俗嫁人必得贵子,果真儿子当上军委主席


嫁入蒋家不久,王采玉就有了身孕。

清光绪十三年暨公元1887年10月31日午后, 王采玉在玉泰盐销的后楼顺利产下了一个男婴。

当时,蒋家老太爷蒋斯千正坐在店堂里听候消息,得知家里添了一个男孩,大喜过望,为男婴取名“瑞元”。

蒋斯千说:“瑞是一种玉器,吉祥之意;元是开头、第一。此名寄托了两个希望:一是盼孙儿长大成器;二是盼儿媳妇再为蒋家生几个儿子,使门柞式微的蒋家从此人丁兴旺,后继有人。”

瑞元小时候顽劣不堪,调皮捣蛋,人称“瑞元无赖”。上学之后,蒋瑞元的学名为蒋志清。

老道士苦劝后, 23岁尼姑还俗嫁人必得贵子,果真儿子当上军委主席


后来,蒋志清在东渡留学前给自己改了名字——叫蒋中正,字介石。

辛亥革命前后,蒋介石在陈其美的介绍下结识了中山先生,并得其赏识,从而崛起於民国政坛。

中山先生去世后,蒋介石斗败了汪精卫,击垮了胡汉民等国民党大佬后,登上了国民党的权力顶峰。蒋介石相继担任过国民党军委主席、国民政府主席、军事委员会委员长等职务。

1948年,在“国民大会”上,蒋中正当选为“总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