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不可以秀一秀你拍过的最美的树木?

白奕田


银叶的世界,金黄的世界

北京秋天最是变幻万千,世纪坛的银杏叶,在初秋还是青翠碧绿!一夜秋雨,一夜秋风,一夜秋霜,就变成了一树黄蝶摇曳,就变成了一地金扇入尘!大片的银杏叶,把这里装点的朴素大方!金黄的银杏叶,分外的妖娆,美不胜收!

今天,北京难得的晴天。金黄的银杏叶,在湛蓝天空的映衬下,熠熠生辉!水边的银杏叶,在蓝天碧水的衬托下,显得宁静安详!蓝天黄叶,真的美,美得心旷神怡!

银杏树下,当踩上刚刚落下的叶子时,是悄无声息的,安静极了;当踩上枯萎的叶子时,则发出“沙沙”的声音,仿佛天籁之音!微风吹起,在蓝天中,竟然下起了金黄的银叶雨,纷纷扬扬,飘落而下!树下,是欢乐的孩子,欢呼雀跃!和谐!美丽!无以言表!

银叶的世界,金黄的世界!如此的美妙,让人沉醉!











独孤剑客走天下


我拍了一张是家门口的树,可能在外人看来普普通通,但是在我看来是最熟悉,最亲切的,不知道别人是什么情况,因为我是漂泊在外的异乡人员,每年回老家的次数不多,在外面就算是对门的邻居也很陌生,所以对我来说家里的一花一草都算得上亲人吧,接下来就给大家看一下[来看我]



和橙子一起成长


拍过最美的一棵树,是黄桷树。它根深杆壮枝繁叶茂,生命力顽强。

在一条老街民居院坝的角落边,我正拿着相机对准它拍摄时,旁边一间小屋走出了一位面慈的老婆婆,攀谈闲聊中老人说,这棵黄桷树是当年自己和女儿一起,从一根幼苗开始亲手种下,长成现在的苍天大树。女儿三十几岁就白血病过世了,病痛把女儿折磨得不成人形,自己亦是无能为力。老人一直独居在小屋,不愿搬去跟其他家人一起生活。

第二年,再走到这条老街拍摄大树,小屋走出来一位年轻姑娘,她告诉我,自己是老婆婆的外孙女,而老人已经在春节前过世了。





播客来


我看过最美的树是黄山的迎客松!自古以来有句话是说,“”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回来不看岳”!只见迎客松枝干有劲,虽然饱经风霜,却仍然郁郁葱葱,充满生机,它有一丛青翠的枝叶斜伸出去,如同好客的主人伸出手臂热情地迎接旅行者的到来;陪客松则生机勃勃,似乎在陪同游客观赏美丽的黄山风光;留给我最有印象的是,齐了怪了,这黄山不但美,整个黄山好像就是一种树,就是迎客松!闻名遐迩





秋色知味


第一张图是拍摄于深圳南山深大北2公交站台附近的一棵树,那天在等公车时,天晴气爽,忽然一抬头发现了这颗树,象一双脚倒立在空中,而且望不到尽头,脚上还绊着一个钢丝编的鸟笼,我开始还以为是真的有人做了鸟笼放在那里,后来仔细一看,原来是放射灯的,再一看周围的每一棵树都有这装饰,感叹设计师的独具匠心。这双倒立的双脚,苍劲有力,与它周围葱绿的叶子,形成鲜明的对比,因为它坚定地往上长,才使得这些叶片吸收了大自然充足的阳光雨露,长得非常茂密,迷人。我赶紧拿起手机拍下了这美丽的画面。

第二棵树,是一棵大榕树,拍摄于佛山的一座有500年历史的陶窑旁,这棵树真是太神奇了,经常伴着一千多度的高温而生长,没有枯萎和灼死,而且不停地往上长,努力地往上长,一直长了500多年,仍然坚挺如刚,枝繁叶茂,可叹这棵树的生命力有如此之强。去佛山的朋友们一定要去我师兄的工作室去坐一坐,这个南风古灶是属于国家一级文物保护,每天都接待来自世界各地的人参观,每半月烧一次窑,工作室的对面就是这棵美丽的大榕树,我们边赏榕树,还喝茶,还听我师兄聊榕树与古窑的故事。

第三棵树,是棵无花果树,这棵树拍摄于云南同兴茶厂,真的感恩上师的发心,感恩师兄的大爱,免费提供这么好的学习场所,才使我有缘去到美丽的西双版纳,去到同兴茶厂,跟上司学习生命瑜伽,看到了这棵千年的无花果树,我没拍大树的全貌,我是站在树对面的二楼阳台看到了这棵茂盛的大树树杆与树枝间生长的两棵无花果。那年是2019年12月拍的,在这么冷的季节看到树枝上还挂着这新鲜的果子,我很好奇,就顺手拍下了这张图片。如果您去西双版纳,一定要去同兴茶厂,去见一见这棵千年的大无花果树。

去会一会我的师兄,他是一个非常非常有大爱的人,他的妻子也很善良贤惠,女儿聪明伶俐。同兴茶厂如它的名字一样兴旺发达。





旺嘉措姆


我拍的是木棉树和三角梅树。木棉树在我们海南很常见,过了三月木棉的叶子和花朵纷纷脱落,光溜溜的树枝上就垂挂一个个木棉果子,等它们成熟了就掉在地上,木棉籽乖乖的炸开,里面还有白绒绒木棉,听妈妈说可以用来做枕头。映着夕阳余晖,家门口的这棵木棉树配上远处的楼房,城乡交汇的剪影正是我们生活的写照。三角梅是海南常见的树木,街头巷尾都有,一年四季都有粉色玫红色和绿油油的叶子,哈哈,神奇吧!三角梅花朵只有三个小白点,其他的都是它的叶子。这张图片是领居家的三角梅树花开得旺盛,已经攀爬到了墙上垂落下来。然后仰拍了这一团团簇拥向我的花儿。那感觉真的很温馨。




溯古观今小叨侠


她来了,她来了,她真的来了,春姑娘迈着轻盈的步伐,迎着阳光,不知不觉地向我们走来了;高大挺拔的树木不再穿白色的棉袄了,而悄悄地冒出了新芽,长出了嫩枝,披上了美丽的绿纱。

大地到处充满了生机和活力,春风妹妹轻轻一吹,树木就翩翩起舞的欢腾起来了,似乎在不停的说:“谢谢你,春风妹妹,是你吹走了寒冷,吹来了暖风......”

突然春雨弟弟大驾光临了,大张旗鼓地挥洒着雨滴,树木们,个个笑嘻嘻的热情的拥抱着,一个劲的说:“下吧,下吧,多下点,我们好渴.....”

一会的功夫,一切都被冲刷得一尘不染,呼呼的风声,滴答滴答的雨滴和嘻嘻哈哈的欢笑声,此时正在沉睡的太阳公公被吵醒了,一切都变得那么明朗,树木变得更绿了。

幸福的我们,享受着树木带来的阳光浴。

下面请欣赏,不再穿白棉袄,却披上了青春靓丽的绿纱树[耶]











豆豆专辑


中国最冷小镇呼中的雾凇,一对树木恋人披挂银装,白头偕老。


叶梓和远方




忠義爱摄影


枯槐嫩枝

早年,我和一个朋友在一个小山村拍摄了一帧小照,虽然已经失落,可我可以将它以文字的方式描写下来啊!有兴致的朋友不妨住目读一下我这篇小文,我想,你一定会通过这段文字而看到这帧文字照片中那棵百年老树,它是那么的奇特,而且它的精神是那么可贵。

我们的家乡有条古老的河流,名字叫蟒河,它是由邻省山西穿越曲曲折折的峡谷流入我们河南济源市来的。前几年的一个冬天,我们听说山谷峭壁上的冰挂十分壮观,腊月廾九日那天,天气晴好,我便同郭老师结伴而行,走进了这条深山老岭的峡谷。

我们沿着河谷中的羊肠小道迤逦而行,走了大约二三里,见到一个小山村,它座落在蟒河北岸的山脚下,这个小山村大约有十几户人象,家家都有个小院落,但家家的院门都落了锁,听人说,这里的人家都搬到山外的新的楼房去了,所以就把这旧宅子给扔在了这大山谷中了。

这里的房屋都是土木结构,有的屋瓦已经坍塌破败,茅草不知何年何月就已经落脚于这残垣断壁之上,在此安家落户了。时值冬天,天寒地冻,它们干枯的茎叶厚厚的铺着,足见其夏日生长的蓬勃而繁茂。一只乌鸦落在一棵老树那黑乎乎的枯枝上,见到我俩这不速之客,便哇地一声,箭一般地射进了一户人家的窗户里去了。

我生长在平地,一向对大山中的一切都会产生一种敬畏的神秘感,尤其是这些小的山村。我便向这个小山村走去,在紧靠村边的小道上停下了脚步,饶有兴致地察看着这个荒凉的小山村,在推演看它昔日的繁华。忽然,我眼前一亮,因为我发现了一个奇观:在一户人家的门前,横卧着一棵粗大的老槐樹,这是一棵国棵,它根朝东梢向西两头着地,中间部分向上努力地弓着,弓成了一道美丽的弧。在这道弧的正中点的上面,居然长出一茎亭亭玉立的嫩嫩的枝条儿。我觉得十分神奇,就叫上郭老师,一同走到了那棵卧槐跟前。

我仔细地打量着这棵努力地弓起腰身倒卧在地上的这棵老树,以十分敬重的眼光瞻仰着它那腐朽殆尽的身躯,发现它那长长的粗粗的躯体从根到梢几乎全部枯死了,外皮几乎已被无情而残酷的岁月给剥光,裸露着那一身被风刀霜剑刻剝下的黑黢黢的斑斑疤痕。它的身躯下部,大部分已经朽得不堪一摸,有几处已朽成大大小小的空洞,它梢头的大小枝恐怕都早已离它而去了。它的腰身上部还留有几个粗大樹枝脱断后已朽成的洞疤,话像国画上的老树残洞,黑乎乎地,口一样,在向它周围的世界讲述着这个小山村的百年沧桑。它的根部已经枯干,从它那折断的树杈上推断,它倒地的时光也不是三年五载了,它之所以引起我们好奇的是:它靠南边的地面处,仅剩两三寸宽的尚有生命迹象的老皮紧紧地和它躯体的木质部粘连着,很努力很努力地扎进大地里,秘密终于被我们发现了,原来这就是它弓着的腰身上面那一茎亭亭玉立的少女般秀颀娇美的枝条赖以活得生动活泼的通道!

我这个一米八九的大个子,伸开两个长长的臂膀,想抱一抱它的身躯,丈量一下它的腰围,居然没有合围,我让郭老师俯身下去,测量一下我两手之间的距离,他认真地看了后说大约还有50厘米。

我立起身来,再一次地仰视着它孕育的那茎挺拔的秀枝,已有十岁左右小孩子的胳膊那样粗了,身高约有两米许,梢头环生着几根很有生机的细细的嫩条儿,条条细直,生机勃勃,神采飞扬,活泼而有朝气。整个枝儿,从下到上,嫩嫩的,绿绿的,绿得那么有神,绿得那么可爱,少女般地,绿出了一身蓬蓬勃勃的生命活力。

我见过不少百年老树,但我都没见过生命力这么顽强的老树,我长时间地默默地注视着它,瞻仰着它的伟大,此时此刻,郭老师也被它的精神感动了,他拿出手机,想为这位可敬可爱的老者留个存照,可他前走后退,左移右挪,换了好几个位置,都没有找到一个合适的角度摄下它那种倔强而伟岸可尊又可敬的精神,最后,只好勉強地拍了一张。可惜的是,回来后被他不慎删掉了。

那天出游的目的是看悬崖冰挂的,是的,冰挂很美,很是壮观,但回来之后,那株老槐树的形象却深深地烙印在了我的脑海里,那是一张绝美的照片,不,那分明是一尊伟丈夫的雕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