傻傻的郭靖在《射鵰英雄傳》中為何成功?

第五愛


反觀郭靖,天生愚鈍,再加上貧苦的出身,連拼爹的機會都沒有,也沒有任何可以利用的資源。幾個師傅還是打賭被迫來的。但郭靖就是憑藉著自己老實誠懇的生活態度,在楊康還在糾結自己的人生時,郭靖逆襲走向了成功,雖然這條路鋪滿了荊棘,也曾讓他遍體鱗傷。

郭靖的成功不是偶然的,看看他走過的路,就會一目瞭然。

江南七怪和全真七子丘處機打賭給郭靖教授武功,別人三天學會的武功,郭靖就得學三個月不止,為學武的事,郭靖可沒少讓師傅們生氣。但凡事架不住認真二字,郭靖的勤奮彌補了天生的不足。

郭靖第一次隨師傅們上京比武,在北京城裡遇見了裝扮成叫花子的黃蓉,沒有行走過江湖的郭靖一出手,就讓我們感覺到了不一樣。

先是替黃蓉解圍買饅頭,再請黃蓉吃大餐,條件苛刻的黃蓉還這不吃那不喝的,最讓人佩服的是郭靖和黃蓉僅僅一面之交,按郭靖的話說只是因為投緣,臨別時郭靖就把自己最寶貴的汗血寶馬送給了黃蓉。不要說在郭靖他們那個南宋時代,就是現在,汗血馬都是國寶。郭靖就相當於把一輛寶馬車送給了黃蓉。還把自己的裘皮衣給黃蓉穿上,郭靖所做的這一切沒有一絲的猶豫,難能可貴的是這其間沒有一點的功利,以真心待人,完全就是自己的一種本能。


捨得是一種境界,是一種智慧。

初出江湖的郭靖憑本能就懂得捨得,郭靖已經具備了俠士的風範和潛力。

北京城裡為比武招親的穆念茲打抱不平,獨自面對楊康和許多的江湖高手,郭靖明知自己武功不濟也沒有一點害怕和退縮,依然亮劍,挺身而出,以命相博,表現出了江湖俠客必有的正氣凜然。

郭靖學習武功的天賦比不上聰明伶俐的楊康,為人處世更是和善於機變的毆陽克差了幾個層次。郭靖不是聰明人,就是憑著自己的勤奮和誠實,在險惡的江湖世界,硬生生走出了一條獨特的“郭靖模式”,他成功了。

對郭靖來說,許多學習武功的機會看似偶然,其實偶然中一定有著必然。

究其原因,郭靖的樸實和真誠,感染了周圍的江湖大師,不知不覺間讓他學到了全真派的內功、學到了周伯通的九陰真經,在黃蓉的幫助下學到了洪七公的降龍十八掌,郭靖集許多武派絕學於一身,終成一代大俠。


無論事業還是愛情,郭靖都是贏家。

郭靖和黃蓉的愛情還成為了武俠世界中無法超越的經典。

英雄不問出處。

沒有任何依靠的郭靖只能是心無旁騖一身輕鬆的勇往直前,踏踏實實一步一個腳印,在成長的道路上甩了楊康幾條街。

郭靖堪稱人生奮鬥的榜樣。依靠自己的勤奮從百萬人群中殺出一條血路走向頂峰,的確不易。

因為他知道,除了靠自己,一路上沒有任何可以依靠的大樹供自己乘涼,停下就意味著死亡,置之死地而後生是他唯一的生路。

逆天改變命運的這種傳說說的就是郭靖吧。


智者無疆風清揚


其實郭靖就是古裝版的許三多,不拋棄、不放棄,執著!

郭靖的成功絕非偶然!他看似簡單,其實沒那麼簡單。從顛沛流離中出生,在蒙古草原度過童年。從江南七怪找到他開始家仇國恨江湖之路就是他人生的全部。傻小子郭靖與成吉思汗家族有過命的交情,是大汗親封的金刀駙馬🐴;神箭手哲別是他的師父;江南七怪是他的師父;全真七子有三個教過他功夫;北丐是他的恩師、東邪、南帝、老頑童皆傳功與他。他簡單才怪呢!

黃蓉何等聰明、何等智慧、何等容貌,可為何對他一見傾心呢!

他做事能把複雜的事情簡單化,做人亦是如此!報父仇始終如一,段天德、完顏洪烈皆親手滅之;守襄陽始終如一,面對成吉思汗家族幾代人的明槍暗箭從不退縮直至城破身死;待黃蓉始終如一,一句蓉兒就是一輩子不離不棄;待師長始終如一,哪怕最後成為對手、成為敵人亦是敬重有加。


始終如一看似簡單,可這世上做到的能有幾人?那個叫郭靖的傻小子卻做到了,而且做的蕩氣迴腸,令人折服!

90後的朋友們你們若能把始終如一做好,你們的事業、你們自己的靖哥哥、你們自己的蓉兒也一定會陪你們直到永遠,豈不美哉!


觀海聽濤164


郭靖其實不算一個特別聰明的人,而且也不太有主見,剛開始的時候武功也很挫。換句話說,郭靖就是一個“三無菜鳥”。

這樣一個處處不佔優勢的平凡人,他的成功非常具有代表性,而且也具有傳承性。縱觀郭靖的成功,可謂傻人有傻福,除了一些運氣的成分之外,最重要的是他具有一定的成功的特質,比如他能夠堅持。

這種堅持體現在他對武功的孜孜不倦。郭靖不是武學奇才,跟隨七位師傅學武,七位師傅輪番教授,無奈十幾年下來他也只學得一點毛皮。換做常人,早就放棄習武,但是郭靖堅持了下來,後來練成了一箭雙鵰的本領。這種堅持體現在他對愛情的一如既往。面對七位師傅對黃蓉的質疑和反對,一根筋的郭靖竟然公開與師傅對立,放棄成為蒙古金刀駙馬的大好機會,毅然選擇了跟“妖女”黃蓉在一起,而且這一個選擇堅持了一輩子。
事實證明,他的選擇和堅持都是對的,黃蓉幫助他一步步實現了他的夢想和目標。所以,另一個方面也說明了,要成功離不開貴人相助。每一個成功男人的背後都有一個默默奉獻的女人。當然,除了堅持,郭靖的目標感也很強,一個有目標並且願意為了目標不斷奮鬥的人,全世界都會為他讓路。


小V聊大咖


郭靖是金庸小說中比較有代表性的主人公,其坎坷的命運,幸運的命運,為國為民的精神,都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影響,他才是金庸的說的那種“俠之大者,為國為民”,不愧為郭大俠知名。

品性純正

郭靖出場有些憨,不如楊康或者黃蓉那般的機靈,學武功也慢吞吞的。但是其母親應該是給了其巨大影響,做事勇於承擔,剛正不阿,這也為其日後行走江湖樹立了威信,江湖人最重信義,郭靖擁有這樣的品質,這也讓他在江湖同道中有吸引力。同時由於其忠厚老實的品性,吸引了黃蓉,這位他成功路上不可或缺的人。


黃蓉

郭靖遇到黃蓉之後,《射鵰》基本就是兩人一起闖蕩江湖的故事了,沒有黃蓉的輔助郭靖到不了最後的高度。

穩紮穩打

郭靖的武功成就來源於他穩紮穩打,沒有像楊康那樣急於速成,去學習九陰白骨爪。穩紮穩打,讓他的根底深厚,大器晚成,到了神鵰中,郭靖的武功已經相當厲害了。

影響力

不光是對90後,對於我們所有的人來說都是:要保持自己正直善良的心,穩紮穩打,循序漸進,這樣路子才會長。


DIY課堂


郭靖的成功並不是巧合的。我們先回觀下他小到大的經歷。首先背景,郭靖所處的時代正是北宋內憂外患的時期,國家經歷了靖康之難。其父親郭嘯天和他義弟楊鐵心(也就是楊康的爸爸楊過的爺爺)被奸臣殺害,母親帶著他逃到了蒙古大漠,而後又拜蒙古第一射手哲別為師。與蒙古大汗鐵木真家族交情深厚。後來,江南七俠因和長春子的賭約北上授郭靖武功。後來又學習了全真派的內功,陰差陽錯又被周伯通傳授了左右互博的武學修為。而在黃蓉的幫助下,又學習了丐幫洪七公的降龍十八式。最後贏的桃花島主黃藥師的肯定,娶得黃蓉為妻。

以上我們就是郭靖的人生大致的經歷。他的成功無疑有這以下幾點:第一個,大環境的影響。我們前面說了,他所處的時期是國家患難的時期,朝廷腐敗無為,至此才有各路英雄崛起。為其後面的人緣做鋪墊。第二,貴人相助。回觀他的一生,可謂是處處遇貴人,各派武學大師都曾教授他,甚至差點成為蒙古駙馬。最重要的一人是她的妻子黃蓉,黃蓉智慧雙全,在她幫助下一路順水。第三,就是郭靖個人的正直和善良了,原著裡郭靖是比較憨厚和老實的,但人家肯學,有耐心和毅力,所以才學得一身修為。

所以郭靖的成功不是偶然的,應該說是一個典型逆襲人生贏家案例。歸於以上幾點,可能成功的三要數: 大環境,自身努力,貴人 。

不過他的成功經驗,對於現在的90後不太適用了,因為現在社會競爭更加激烈,面臨的對手問題更加嚴峻。現在的90後更多的是是否能在人才急流中站穩腳跟,面對各式誘惑仍然不忘初心,繼續前行!

90後已經快30了,國家開始是他們的時代,加油吧90後!最後祝願國家騰飛!


愛吃三明治的坨爸


一句話,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

看似傻乎乎的一個傻小子為什麼成功?我覺得就是因為他“傻”,他不懂放棄,努力,苦難在別人身上是難以承受的,可他呢?卻與努力為友,困難來臨時,他可沒曾說過放棄,他“傻”!傻得不懂什麼叫做迴天無力,他只知道只要付出,就有回報。


有人說郭靖沒有天賦,在我看來,顯然不是,郭靖是有天賦的,且天賦不低,只不過不是張三丰之類的天才罷了。


李哥小粉絲


郭靖應該算不上成功吧,本來就比較笨,學武功也沒什麼耐性,每次都是黃蓉生氣了,他才又開始學,沒有黃蓉逼著哪能學那麼多,不過他那種憂國憂民的大義還是值得學習的


6踏雪尋梅6


為什麼郭靖會成為射鵰英雄傳中最大的贏家?從成就上看,郭靖學的絕世武功,保衛國家為國為民奔波操勞,《射鵰》三部曲中郭靖都有著很大作用,包括最後的《倚天屠龍記》中倚天劍和屠龍刀都是郭靖夫婦所造,又娶得才女黃蓉為妻,功名和愛情雙收,說郭靖是三部曲中最大贏家合情合理。


那為什麼傻傻的郭靖會成為最大的贏家,而不是他的把兄弟聰明機靈的楊康呢。



從性格上看,郭靖自幼喪父,很大的程度受母親李萍和啟蒙老師江南七怪影響,李萍沒什麼地位,遭遇過家庭變故,也算普通,不過有著不向命運低頭,也不枉自菲薄的堅強性格,而江南七怪武功雖然不是很高,但是每個人都是俠義之輩,重信守諾,毅力堅韌不拔,正直勇敢,所以他們共同培養了郭靖講信義,講責任,正直勇敢,心地善良,具有極強家國情懷的優點。相比於楊康,性格方面就遜色郭靖很多,既沒有吃苦耐勞,也沒有民族氣節,更缺乏憨厚善良的心地。


從生活遭遇上看,郭靖遇到了很多貴人,哲別成了郭靖的第一個師父,鐵木真成了郭靖第一個貴人,後面還遇到了江南七怪(柯震惡、朱聰、韓寶駒、南希仁、張阿生、全金髮、韓小瑩),全真教馬鈺,丐幫幫主洪七公等等,後期武林五大高手,正是第一次華山論劍為了九陽真經打了七天七夜的那五大高手,其中有三個指點過郭靖,加上老頑童周伯通也就是有四大絕頂高手都指點過郭靖。只有歐陽鋒指導了楊康,可楊康卻殺了歐陽老師的兒子,引來了殺身之禍。從小到大郭靖的從很普通到慢慢遇到如此多的貴人其實都是有原因的,大義,踏實,懂情懷,更懂家國,所以這個高手都願意幫助他。



當然這裡面最主要的貴人就是郭靖的媳婦兒黃蓉,郭靖在遇到黃蓉後才開啟了那一系列精彩的奇遇。而郭靖之所以能夠打動黃蓉,正是憑藉他那憨厚善良,誠實守信,勇於承擔責任的性格打動了聰明機智的黃蓉,他們倆同時也是絕配,黃蓉是聰明機智的過頭了,而郭靖則是誠實憨厚過頭了,他倆則是相輔相成互融互補。


而郭靖之後一系列的奇遇與他的憨厚善良,誠實守信,勇於承擔的性格也是密不可分,否則以洪七公的英明如何以一生絕學傾囊相授。


所以郭靖也對我們的人生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啟示:人要有堅持善良的品質,這樣別人才會親近你;要學會使用周圍的人脈資源,這樣會突破你自身的限制,走向更高的舞臺!


小島知風


郭靖是怎麼成功的?

首先我們應該對一個成功的概念有清晰的認知,在《射鵰英雄傳》甚至《神鵰俠侶》,郭靖是成功的話,其他人呢?

比如江南七怪十幾年只為一個承諾默默付出,最後勝出,這樣算不算成功?

鐵木真征服大漠,強勢滅金,欲吞大宋算不算成功?

誠然,郭靖從一個自小由單親媽媽帶大的小孩慢慢變成一代大俠,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巔峰,在某種意義上可以算做成功。

但我們更多的要從中看到,郭靖並不機靈,甚至有些軸,也就是憨,他為了自己的武功能夠提升,就能付出比常人更多的時間和精力,這是年少時期的郭靖。

另外,郭靖怎樣走向一代大俠之路?

眾所周知,單親家庭的孩子性格是有一定缺陷的,不過郭靖有幾個好的老師,江南七怪。是他們教會了郭靖忠義,也是他們教會了郭靖踏踏實實。

甚至我們可以認為,郭靖的成功,何嘗不是江南七怪的成功呢?

那麼,郭靖的成功之處在於哪裡呢?

他秉承了忠義的思想,由心而發,也就是武俠世界每個人的夢想,要做一個大英雄。

兒時的夢想能夠一直堅持,最後成真,這才是真正的成功。

相比我而言,曾經小時候的夢想是做一名科學家,誰知夢想中道崩殂,最後也只是泯然眾人矣。

對於我們的啟示,我想最大的不是天下無敵,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巔峰,而是要有一個夢想或目標,然後朝著這個目標奮鬥,慢慢邁進,當你一個又一個的目標都達成的時候,我想這就是成功了。

謝謝閱讀,仍期望關注一下。


無鋒閣


自公元2019年7月15日喜當爹之後,本人的生活重心就毫無抵抗地發生了偏移,一切行為都要圍繞這個“六斤五兩”的小傢伙展開,我也曾試圖維繫原來的生活節奏,如健身、跑步、讀書、碼字等等,但顯然,兒子誕生這個事實,於我來說,實在是一種巨大的興奮,瞬間重構本人的生活體系,以至於,每每看嬰兒一眼,我黝黑的臉上就會泛起金黃色的笑容;跑步時,我會琢磨兒子什麼時候會走路,又該在怎樣的年紀去體育特長班;看會兒閒書,也會嗖地一聲聯想到“育兒經”,正是在如此狀態下,金庸老爺子的《射鵰英雄傳》又變成一本“新書”,一本潛伏很深的《教育真經》,以及一部邏輯清晰的英雄成長史。

毫無疑問,《射鵰英雄傳》是金庸影響最大、讀者最喜愛的作品之一,開創了武俠小說的新模式:堅持以創造個性化的人物形象為中心,堅持人物統帥故事,把南宋真實的歷史、人性本身的善惡以及高水準的虛構充分地融合在一起,使得整部小說有一種“故事雖奇,人物卻真”的妙境,基於此,《射鵰英雄傳》被認為是金庸小說取得文學成就的標誌,各路專家紛紛解構之,陽春白雪和下里巴人也都從自己的角度理解這部史詩。

事實上,文學作品一旦問世,就不再屬於作者,正可謂:一千個讀者眼中,就有一千個哈莫雷特,我們看待《射鵰》主角郭靖時,又何嘗不是呢?有的讀者認為郭靖堅韌、憨厚、俠之大者;有的人則羨慕其邂逅如花美眷,黃蓉和華箏又都有一個“有權有勢”的爹,或許如此邂逅只能存在於虛構的小說中,當然,也有一些聰明人覺得郭靖不識時務,完全沒有必要愚忠於昏庸的南宋王朝,如果能早一些輔佐成吉思汗,不僅有機會名垂青史,更有可能早些結束戰亂時代,自己也不會落得個“襄陽城破”的悲慘結局…此外,我始終相信,讀者閱讀武俠小說,其實,很大程度上是在閱讀自己的內心,如前文所述,在喜當爹的興奮中,我閱讀《射鵰英雄傳》時,發現它是一本《教育聖經》:平凡人郭靖的成長之路。

英雄誕生,寒門再難出貴子?

金庸先生非常喜歡塑造富二代英雄,小說的主角兒大都是出身名門望族,如段譽是大理氏子、喬峰是契丹貴族、張無忌則是武當張武俠的後代,而且這些人都有奇遇,只需進到一些山洞或者碰巧遇到一本秘籍,就立即開掛,基本沒有奮鬥的過程,張無忌光明頂力挫六大派,或者段譽僅用很短的時間就參透凌波微步,如此橋段讓人血脈噴張、浮想聯翩,但終沒有清晰的現實意義,特別是對於普羅大眾,更沒有太大的借鑑價值。

相比之下,郭靖雖然也是英雄之後,但自誕生之日起,就飽受生活心酸,《射鵰》中最令我感動的一段就是《李萍產子》,概述如下:她跑了一陣,只覺得腹中陣陣疼痛,再也支撐不住,就此昏了過去,良久,醒來之後,不禁失聲痛哭,原來腹中胎兒已在患難流離之際誕生出來,她急忙坐起,用牙齒咬斷臍帶,貼肉抱在懷裡。雪地產子,本來非死不可,但一見到孩子,竟不知如何生出一股力氣,後來,她在戰死士兵的背囊中找到乾糧、火刀火石,自己以馬肉為食、母乳餵養郭靖,在戰場上捱了十多天,兩人竟然活下來了...

相信有如此經歷者,未來再面對任何困難,都不會心生畏懼的,這大概也是:女子本弱、為母則剛最經典的表達。郭靖之母李萍雖不是大家閨秀,也沒有尊崇地位,但她面對高壓甚至絕境的狀況,依然有著頑強的生存慾望,如此意志品質,在李萍母子二人相依為命的生活中,深深影響著年幼的郭靖,於是如你所見,郭靖在童年時期,就表現出“吃苦耐勞、生活獨立、樂觀頑強、講信義、樂於助人”等良好品質,而這些品質,也成為郭靖日後遇到伯樂、明辨是非、修煉武功、譽滿天下的根基。

寒門與貴子,沒有絕對的必然聯繫,事實上,孩子日後的成績雖然受父母的社會地位、家庭財富的影響,但更取決於家庭賦予孩子怎樣的基礎性格,《射鵰》另一位主角楊康坐擁榮華富貴,但母親包惜弱溺愛之,養父完顏洪烈又陰險較窄,使得楊康缺乏吃苦耐勞、樂觀頑強的精神,更沒有“講信義、樂於助人”的概念,一些相對負面的經歷在其“做重大決策”時,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最終,造成了金國小王爺的大悲劇。

良師益友,童年時期要挖掘天才力量

金庸沒有給郭靖一個富有殷實的家境,而且在其學武功的路上設置了重重障礙,相比於其他主角兒瞬間開掛,郭靖直到《射鵰》結尾,都沒有辦法戰勝黃藥師、洪七公、歐陽鋒等一流高手,顯然,這更符合現實中的邏輯:一位天才兒童,雖然可以優於同齡人,但相比於做學問幾十年的老教授們,還是有所不足的,況且,郭靖遠非天資聰穎的人,於是,金庸在雕刻“郭靖成長”時頗費了一番筆墨,把琳琅滿目的成功要素都給了射鵰英雄。

首先,郭靖生活在蒙古大漠,一片荒蕪的寒苦之地,整個社會環境都充滿著習武的氣息:騎馬、射箭、摔跤,這些日常行為鍛造出郭靖良好的基礎素質,他在兒童時期遇到神箭手哲別,長期訓練自己的敏捷性和矯健性,同時,增強著自己的視角,後來,由江南七怪傳授武功,平心而論,七位師傅都不是一流的武林高手,但在郭靖成長路上扮演著非常重要的啟蒙作用,他們的功夫相對粗淺,更容易被兒童吸收,而且功夫的招式琳琅滿目,如柯鎮惡善用降魔杖法、朱聰有鐵扇、妙手空空、分筋錯骨手等本領,韓寶駒的武功是一盤老軟鞭,兼顧相馬的本領,南希人身體強壯,擅長猛打硬功等等,這些武功持續地在郭靖身上試用,其實是一個“挖掘潛能、確定郭靖天賦”的過程,通過如此廣撒網的方式,郭靖基本清楚了自己更擅長“簡單、剛猛”的招式,為未來學習降龍十八掌奠定基礎。

此外,哲別、拖雷、江南七怪之於童年時期的郭靖,更重要的影響在於“兄弟情誼、臨危勇氣、狹義心腸”的塑造,如江南七怪武功雖非上乘,卻行俠仗義、嫉惡如仇,更不會做一些雞鳴狗盜之事兒,還能在適當的時候,激發出郭靖面對邪惡時的勇氣,可以說,他們是一些“恰到好處”的良師益友,在射鵰英雄成長路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現實生活中,父母在孩子的童年時期,大可不必急著培養其“高級技能”,而是要更注意培養孩子的基礎素質,身體是革命的本錢,與其讓孩子沉浸在書山卷海中,倒不如帶他們去踢足球、打籃球、練習跆拳道,事實上,只要孩子身體好,未來日子總不會過得太差;與其花重金聘請清華、北大之名師,研究奧林匹克競賽,倒不如先教會孩子說thanks you,學會感恩,學著嚮往美學和音樂,更重要的是,整個童年時期,父母要儘早挖掘出孩子的“天才力量”,為後續的專業選擇和培養方向,提前做出準確的判斷。

英雄蛻變:伯樂、興趣和實戰壓力

母親李萍的性格塑造,江南七怪等良師益友的影響,為郭靖成為一代大俠奠定了良好基礎,但英雄要完成蛻變,仍然有很長的路要走,很多的事情要去經歷。年滿十八週歲之後,郭靖離開大漠,闖蕩江湖,終於見識到更高層次的武學境界,他在中原武林中的經歷,像極了普通人的大學生活以及職業生涯的前十年,簡直是標準的青年偶像。

郭靖遇到的第一位名師是洪七公,表面上看,七公答應傳授降龍十八掌是因黃蓉的珍饈美味,實際上,是看中了郭靖紮實的基本功、憨厚的性格以及俠義心腸,洪七公苦苦尋找的傳人模型正是郭靖,而且他評價這個傻小子:難得年紀輕輕,就懂得貪多嚼不爛的道理。降龍十八掌是至剛至陽的武功,招式簡單且威力巨大,同郭靖的基礎、資質儼然是絕配,不像黃藥師的落英神劍掌或者碧海潮生曲,不僅講究力道,還要追求美感,也就是說,郭靖選擇的專業,與自己的才情、天賦相近,進而能發揮出巨大的威力,此外,到了高級技能修煉的階段,要保持專注,再不可採取“廣撒網”模式;隨後,郭靖在桃花島遇到了周伯通,傳授其左右互搏、九陰真經等武功,如此過程讓郭靖體會到學習武功的樂趣,從而能更上一層樓,翻譯到現代職場中:普通人能從工作中獲得快樂,是一種巨大的好處。

最後,也是英雄蛻變的終極關卡,郭靖需要經歷困境,甚至是絕境以及思想上的迷茫,才能明白英雄真正的含義,從這個角度講,歐陽鋒、裘千仞等反面角色也是郭靖蛻變的催化器,裘千仞一雙鐵掌打傷黃蓉,郭靖歷盡艱險,突破漁樵耕讀四道關卡,求醫成功,他懂得了英雄需要照顧好家人的道理;因背誦下整本的《九陰真經》,郭靖遭遇歐陽鋒追殺,巨大的生存壓力,倒是激發起郭靖的學習慾望,武功快速成長,僅僅幾個時辰,他就參透大量《九陰真經》之奧妙,可見,適當的壓力也是英雄成長路上的必要因素。

《射鵰》結尾的時候,金庸寫道:成吉思汗隨即眉毛一揚,臉現傲色,朗聲道:“我一生縱橫天下,滅國無數,依你說竟算不得英雄,真是孩子話!”在馬臀上猛抽一鞭,疾馳而回。當晚成吉思汗崩於金帳之中,臨死之際,口裡喃喃念道:英雄、英雄…想是心中一直琢磨著郭靖的那番言語。總得來說,要成為英雄,需要湊齊太多的因素,於是,郭靖更像是一個偶然事件,但如果我們能依英雄邏輯,湊齊必要的因素,英雄又是一個必然事件,況且,隨著社會的發展,英雄的定義日益廣泛,不再特指金字塔頂的人物,《南方週末》在新年賀詞中闡述:新時代的英雄應該是每一位用雙手、用頭腦為自己和家人編制幸福生活的普通人。相信有了金庸的《教育真經》和新時代的英雄標準,會讓更多的普通父母尋找到清晰的、合適的、靠譜的“優育”之路,有感而發,自己也寫了幾條:

關於生育,最動人的回答:參與一個生命的成長,希望吾兒長成一個“大寫、立體”的人,做家庭、做自己的真心英雄:

1.身體健康、健壯、健美

2.懂得感恩,會說Thank you

3.依性情奮鬥,不苛求成功

4.脫離低級趣味,遠離損友

5.有稱心如意的愛好,至少有一項和運動相關

6.對日常生活有幸福的感知能力

7.對世界始終充滿好奇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