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德疫情防控阻擊者】胡豔民



【承德疫情防控阻擊者】胡豔民

“幹不完活,我睡不好覺!” 胡豔民堅定地說道。胡豔民是雙橋區中興路社區書記。在家裡,她是父母的心頭肉,也是孩子的頂樑柱。但自疫情的衝鋒號吹響之日起,她就毅然堅守崗位,衝上一線組織社區開展防疫防控。從1月23日到現在,整整50余天,在社區的道路上、居民的大樓前、隔離戶的家門前…留下了她與疫情戰鬥的印跡。

【承德疫情防控阻擊者】胡豔民

【承德疫情防控阻擊者】胡豔民

花開時節

【承德疫情防控阻擊者】胡豔民

想見你

中興路社區處於市中心地帶,老舊小區繁多,樓棟裡大多沒有電梯。為了保障疫情防控工作的順利開展,她帶頭進行入戶排查,宣傳疫情防控知識,發放居民明白卡,進行樓道消毒,排查外地返承人員和敲門無應答住戶。7樓也爬過,9樓也上過,有時候腿累的直個哆嗦,她說“累點也值得。中興路社區有101個單元1357戶,我們走訪了6遍,核查了4225人,排查出外省市返承人員1000多人,落實‘三包一’63人,解除隔離41人,這些數據都摸排清楚了我就安心了。”

【承德疫情防控阻擊者】胡豔民

在疫情防控工作之初,社區人手不夠,胡書記廣泛動員轄區居民志願者,在社區總群裡發出徵集抗擊疫情志願者信息,組建了一支100餘人的志願者隊伍。胡書記按照需要將居民志願者編好隊,三天一倒班,對小區口進行值班值守,有效的形成了抗擊疫情統一戰線。

收到武漢回承人員的消息,胡書記只帶了一支口罩和一個護目鏡,第一時間趕到返承人員家中做工作,通過反覆耐心的勸導,返承人員終於同意進行集中隔離。因為自身與武漢返承人員接觸,胡書記只能和自己3歲的小女兒隔離,把兩個孩子託付給年逾七十的老母親。她說“有國才有家,有大家才有小家,國家有難,就顧不上自己的家,有時候人手不夠了,我愛人也照樣去小區口站崗,哪裡需要他,他就去哪裡。”


【承德疫情防控阻擊者】胡豔民


【承德疫情防控阻擊者】胡豔民


年後的幾場大雪,讓本來繁重的疫情防控工作更加困難,大雪過後的晚上,她帶領志願者到供銷社家屬樓管控點沿線延長圍擋2400多米,她說“那天我們冒雪幹到了晚上10點多,志願者們棉鞋和襪子都溼透了,看著特別心疼。”

在抗擊疫情的很多時候,胡書記根本顧不上吃飯,餓了,匆匆吃一口麵包,渴了,隨手喝一口涼水,累了,將整理檔案當做休息。巡查志願者和檢查點、核查新增外地返承人數、做好“三包一”管理臺賬、走訪復工復產商戶、錄入復工復產信息,這是胡書記每天的必做日常工作,已經習慣早出晚歸的她,始終將居民的健康放在心上,將社區的責任放在心上,將作為一名共產黨員的責任擔當放在了心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