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的不起眼的“春蕾”,在武漢戰“疫”一線絢麗綻放了

記者 趙同增

“媽媽,向您報告,您的‘春蕾’在武漢戰‘疫’前線綻放了!”3月22日晚上,從青山方艙醫院凱旋的我省第五批援鄂醫療隊隊員、衛輝市中醫院護士徐林倩,撥通了全國人大代表買世蕊的電話,激動自豪地向“媽媽”報平安。

懂事的徐林倩怕“媽媽”擔心牽掛, 2月9日抵達武漢起就一直刻意“隱瞞行蹤”,安全返回3天后才小心翼翼地“透露消息”。饒是如此,電話那頭的“媽媽”馬上就帶了哭腔,關切心疼之情溢於言表:“傻閨女,你咋才跟媽媽說?等你隔離結束,媽媽馬上去看你!”

當年的不起眼的“春蕾”,在武漢戰“疫”一線絢麗綻放了

只是通過電波傳遞,濃濃的母女之情仍令人動容,但實際上,57歲的買世蕊和不到22歲的徐林倩沒有任何血緣關係。她倆的故事要從16年前說起。

有了“媽媽”的呵護,“春蕾”茁壯成長

徐林倩老家在衛輝市城郊鄉徐堤村,十幾年前全家務農為生,爺爺奶奶常年多病,家庭條件非常困難——就連數額不大的小學學雜費、書本費,也讓她的父母望而卻步,遲遲不願給她報名上小學。

當時還是省人大代表的買世蕊,在調研時發現不少農村女童因為家庭貧困不能上學,就決定伸手幫她們一把。2004年5月,買世蕊為40名年齡不等的女童交了學費,添置了校服和文具,在衛輝市後河鎮小學成立了我省第一個以個人名義資助的“世蕊春蕾女童班”。

小林倩,是40朵“春蕾”的一員,和其他 “春蕾”一樣,親切地把買世蕊喊作“媽媽”。

當年的不起眼的“春蕾”,在武漢戰“疫”一線絢麗綻放了

16年前,買世蕊在衛輝市後河鎮小學成立了我省第一個以個人名義資助的“世蕊春蕾女童班”


“有了媽媽的精心呵護,我們比別的孩子更幸福!”徐林倩說,“媽媽”隔三岔五就來看望她們,送來新衣服、新文具和零食、零錢,還讓她們率先用上了“現代武器”計算機。每逢寒暑假,“媽媽”還會把大家接到新鄉,帶她們參觀軍營,陪她們遊覽公園,教她們參與公益。

年復一年,在買媽媽的悉心照顧下,朵朵“春蕾”健康茁壯成長,2016年全部走進大學校門。

當年的小林倩,也考上了鶴壁職業技術學院護理專業,在校期間多次獲得“三好學生”“優秀學生”“優秀輔導員助理”等榮譽,並於2019年7月順利畢業就業,成了衛輝市中醫院一名光榮的醫護人員。

為了“媽媽”的微笑,方艙中大顯身手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徐林倩積極“請戰”要求到戰“疫”最前線。2月9日,她如願以償,作為河南省第五批援鄂醫療隊隊員抵達武漢。

“我是B艙1區的責任護士,負責40個檢測呈陽性病患的日常護理。”愛美的徐林倩義無反顧地剪掉及腰長髮,穿上厚厚的防護服,“全副武裝”地走進青山方艙醫院,與病毒“短兵相接”。近40天的時間,徐林倩用精湛的護理技術守護生命,用春風般的話語鼓勵病患,用始終鎮靜的神態發放“定心丸”。

在徐林倩無微不至地照顧下,一位位病患先後戰勝病毒,帶著感激之情走出方艙醫院。在他們口中心中,這位看上去柔柔弱弱的責任護士,就是最強大的“守護神”。

當年的不起眼的“春蕾”,在武漢戰“疫”一線絢麗綻放了


他們不知道的是,不足22歲的徐林倩內心也很害怕,無人時也會偷偷掉眼淚。

“‘媽媽’雖然不在身邊,但一直是我勇氣的‘源泉’。”徐林倩說,“媽媽”的諄諄教誨,在她幼小的心靈裡種下了一顆熱愛國家的“種子”,讓她在與疫情戰鬥時無所畏懼。同時,“媽媽”還是她最好的榜樣,把無私的愛傳遞給她,激勵她把愛傳遞下去。

徐林倩的突出表現,得到了病人和同事的一致讚譽,也通過了援鄂醫療隊臨時黨支部的考驗。3月16日,徐林倩面對黨旗莊嚴宣誓,在戰“疫”一線光榮地“火線入黨”。

回報“媽媽”的恩情,綻放絢麗的青春之花

“我為有這樣的英雄女兒驕傲自豪!我要給你喝彩,為你加油!”徐林倩的講述並不驚心動魄,買世蕊卻聽得心潮澎湃,“隔空”對“女兒”連連點贊。

16年來,買世蕊為呵護40朵“春蕾”投入了不菲的財力物力,傾注了大量的精力感情,一路走來很是不易。但看到程雅平、王慧珍、陳晨晨……一個個都和徐林倩一樣長大成材,買世蕊內心就有著無窮的動力。在“春蕾女童班”之後,買世蕊把資助對象擴大到留守兒童,又開辦了多期“世蕊愛心班”,如今,她幫助過的孩子已超過500人。

當年的不起眼的“春蕾”,在武漢戰“疫”一線絢麗綻放了

“沒有‘媽媽’的支持鼓勵,我們的人生將是另一番景象。”徐林倩牢牢地把“媽媽”的恩情記在心間,每天都很刻苦努力,不斷提高業務能力,準備利用業餘時間學習進修,還想像“媽媽”一樣幫助他人,要做出一番成績給“媽媽”看。

“我要讓自己變得越來越好,在奮鬥中讓青春之花絢麗綻放,這是我對‘媽媽’最好的‘回報’!”徐林倩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