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可以科学化吗?从科学发展史谈起

作者|杜运周

导读

科学哲学的部分工作就是质疑科学家认为理所当然的假设。


如果说科学的共同标准是可证伪性,更多是实践证伪理论,而不是理论证伪实践。


毛主席对中医曾经有这么一句评价:“中国对世界有很大的贡献,我看中医是一项,中医尽管有些道理还说不清,但行之有效就是真理”。

在“过分吹捧或贬损中医,都不靠谱”(作者:刘文瑞和赵向阳)一文中,两位作者对中医和科学关系做了富有洞察的分析,受启发,本文也讨论几个中医与科学关系的问题。关于这个问题,需要从科学发展的历史回顾开始,兼论科学与伪科学的划分问题。


英国学者李约瑟曾评价中国:“从公元1世纪到公元15世纪的漫长岁月中,中国古代对人类科技发展做出了很多重要贡献,曾经胜过欧洲人,但是为什么科学和工业革命没有在近代中国发生呢?”这就是著名的“李约瑟之问”,曾经引发国内外学术界对中国近代科学技术落后原因的广泛探讨,以及对中国传统知识、文化的深度怀疑。


很幸运,2017年12月7-11号,在南京大学商学院,我有幸参与了徐淑英老师发起,并由贾良定、梁 建、卫田、仲为国、杨治等作为助教,17位老师作为学员参与的第二届“管理研究哲学教师培训研讨会”。为期5天的管理研究哲学培训班(PMR)学习,使我从对科学概念的几乎一无所知,到对科学哲学产生浓厚的兴趣,阅读了些科学哲学的书籍,我把其中一些内容整理出来分享,供感兴趣的同行阅读,也为本次讨论奠定科学哲学基础。


关于中医


毛主席对中医曾经有这么一句评价:“中国对世界有很大的贡献,我看中医是一项,中医尽管有些道理还说不清,但行之有效就是真理”。


2019年,中医也被世界卫生大会认可,纳入《国际疾病分类第11次修订本》。在2020年新冠状病毒的救治过程中,中医也显示出了较好的疗效。尽管中医已经陪伴中国人上千年,但是它今天似乎比任何时候,遭受的争议都大。

公众和科学家一直在追问:中医只是经验吗?中医是科学吗?中医可以科学化吗?要回答这些问题就要回到科学发展的历史去分析科学的本质。


中医可以科学化吗?从科学发展史谈起

中医


中医尽管有些道理还说不清,但行之有效就是真理。

什么是科学?答案要比想象的复杂


当我们问这个问题的时候,我们是在探索科学背后的共同特征,而非简单地把一些东西叫科学,另外一些叫非科学。以下内容参考Okasha(2002)整理。


科学就是试图理解、解释和预测世界吗?但是答案似乎并没这么简单。比如,人类有很多知识都可以用于解释和预测,如历史,但他们似乎更应该归为艺术。


科学就是采取特定的方法吗?比如,实验是现代科学产生的重要转折点,是不是通过实验方法就是科学。显然这种定义也是狭隘的。我们知道一些科学并不依赖实验(社会科学也是如此),比如天文学家,主要依赖仔细的观察。


科学就是建构理论吗?超越简单地描述事实,产生理论的解释,这的确是科学主要特征之一。但是,这也不是科学的本质。


科学哲学的关键问题之一是了解实验、观察和理论建构等技术是如何使科学家能够揭示大自然的众多秘密。要理解现代科学,我们需要了解现代科学的起源和发展进程。


现代科学的起源(Okasha,2002)

中医可以科学化吗?从科学发展史谈起

现代科学的起源是在1500年到1750年之间的欧洲,这是一个科学迅速发展的时期,我们现在称之为科学革命科学革命并非从天而降,在这之前,古代和中古世纪,人类就一直在从事科学调查。只不过,科学革命之前的时期主导的世界观是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主义。亚里士多德提出了物理学、生物学、天文学和宇宙学的详细理论。他认为地球上所有的物体都是由土、火、气、水四种元素组成的。这些观点在现代科学看来可能存在冲突。


现代科学世界观发展的关键起步是哥白尼革命。1542年波兰天文学家尼古拉斯·哥白尼(Copernicus,1473-1543)出版了一本书攻击宇宙的地心说模型,这一模型认为地球是静止的,并且是宇宙的中心,行星和太阳在地球周围的轨道上运行。地心天文学以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命名它也是亚里士多德世界观的核心,在这之前,已经1800年来无人挑战。但是哥白尼提出另一种解释:太阳是宇宙的固定中心,包括地球在内的行星都在围绕太阳的轨道上运行。


哥白尼革命不仅促进了天文学发展,还间接促进了现代物理学发展。比如,开普勒(Kepler,1571-1630)发现,行星并不像哥白尼所认为的那样围绕太阳作圆周运动,而是椭圆运动。这是他提出的行星运动第一定律,他的第二和第三定律明确了行星围绕太阳运行的速度。


伽利略(Galilei,1564-1642)是哥白尼学说的终生支持者,也是望远镜的早期先驱之一。当他把望远镜对准天空时,他有了许多惊人的发现,包括月球上的山脉、大量的星星、太阳黑子和木星的卫星。所有这些都与亚里士多德的宇宙学发生了彻底的冲突,并在将科学界转变为哥白尼学说的过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1590年,伽利略在比萨斜塔上做了“两个铁球同时落地”的实验,得出了重量不同的两个铁球同时下落的结论,从此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物体下落速度和重量成正比”的学说。伽利略被公认为现代物理学第一人。他是显示数学语言可以用于描述物质世界真实物体运行行为的第一人。在这之前,数学被认为仅可描述纯粹抽象世界,因此不适用于物理实体。


伽利略的另一个创新在于他强调实验验证假设的重要性。伽利略时代,实验通常不被认为是获取知识的可靠手段。伽利略强调实验测试,标志着对自然研究中实证方法的开始,并一直持续到今天。


伽利略之后,法国哲学家、数学家和科学家勒奈·笛卡尔(Rene Descartes, 1596-1650)发展了一种全新的机械哲学,根据这种哲学,物质世界只是由惰性粒子相互作用和碰撞组成。控制这些粒子或微粒运动的定律是理解哥白尼宇宙结构的关键。机械哲学用这些惰性的、无知觉的微粒的运动来解释所有可观察到的现象,并很快成为17世纪下半叶主流的科学观点,甚至今天有些观点还不过时。它的广泛接受标志着亚里士多德世界观的最终垮台


科学革命在艾萨克·牛顿(Newton, 1643-1727)的工作中达到顶峰,他的成就在科学史上是无与伦比的。牛顿的代表作是1687年出版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牛顿同意机械哲学家的观点,认为宇宙只是由运动中的粒子组成,但他试图改进笛卡尔的运动定律和碰撞规则。基于牛顿的三大运动定律和他的著名的万有引力原理,其结果是形成了动力和机械学理论。根据这一原理,宇宙中的每一个物体都会对其他物体产生万有引力;两个物体之间引力的大小取决于它们质量的乘积除以它们之间距离的平方。牛顿以极高的数学精度和严谨性阐述了他的理论,发明了我们现在称为微积分的数学技术。牛顿将他之前的理论,统一在他的运动和万有引力定律之中。换句话说,牛顿定律定律可以解释天体和地球上物体的运动,并且牛顿定律采取了更加精确的定量形式阐述。


牛顿物理学为未来200年左右的科学提供了框架,很快取代了笛卡尔物理学。在这一时期,科学界的信心迅速增长。人们普遍认为牛顿的理论揭示了大自然的真实运作,并且至少在原则上能够解释一切

。18世纪和19世纪都取得了显著的科学进步,特别是在化学、光学、能源、热力学和电磁学方面。但在很大程度上,这些发展被认为属于广义的牛顿宇宙概念。科学家们认为牛顿的概念基本上是正确的,剩下要做的就是修修补补细节


但是,在20世纪早期,人们对牛顿理论的信心被击得粉碎。由于物理学的两个革命性的新发展: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表明,当牛顿力学应用于非常大的物体或以非常高的速度运动的物体时,它不会给出正确的结果。相反,量子力学表明,当牛顿理论在非常小的尺度上应用于亚原子粒子时,它是行不通的。


到目前为止,对科学史的简要介绍主要集中在物理学上,这并不完整。但这并非偶然,因为物理学在历史上非常重要,而且在某种意义上是所有科学学科中最基础的学科。因为其他科学研究的对象本身是由物理实体构成的。


科学与伪科学:科学有一个简单的标准吗?Popper的失败


当代科学的定义,很大程度上受到科学哲学家波普尔(Popper)影响。波普尔认为科学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可证伪性说一个理论是可证伪的,并不是说它是假的。相反,它意味着理论做出了一些明确的预测,这些预测可以通过经验来验证。如果这些预测被证明是错误的,那么这个理论就被证明是错误的。所以一个可证伪的理论是一个我们可能会发现是错误的理论——它与每一个可能的经验过程不相容。波普尔认为,一些所谓的科学理论不满足这个条件,因此根本不值得称为科学;相反,它们只是伪科学。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是波普尔最喜欢的伪科学例子之一。根据波普尔的观点,弗洛伊德的理论可以与任何实证结果相一致。无论病人的行为如何,弗洛伊德学派都能从他们的理论中找到解释——他们永远不会承认他们的理论是错误的。波普尔用下面的例子说明了他的观点。想象一个人把一个孩子推入河中,目的是谋杀他,而另一个人为了救孩子牺牲了自己的生命。弗洛伊德学派可以同样轻松地解释这两种人的行为:前者受到压抑,后者得到升华。波普尔认为,通过使用压抑、升华和无意识欲望等概念,弗洛伊德的理论可以与任何临床数据兼容;因此它是不可证伪的。


波普尔将弗洛伊德与爱因斯坦的万有引力理论(也称为广义相对论)进行了对比。与弗洛伊德理论不同,爱因斯坦的理论做出了一个非常明确的预测:来自遥远恒星的光线会受到太阳重力场的偏转。波普尔对此印象深刻。爱因斯坦的理论作出了明确、准确的预测,这一点得到了观测的证实。如果光线不被太阳偏转,这就表明爱因斯坦是错了。所以爱因斯坦的理论满足可证伪性的标准。


波普尔试图把科学与伪科学区分开,这在直觉上是很有道理的。一个理论可以用来适应任何经验数据,这肯定是有问题的。但有些哲学家认为波普尔的标准过于简单。然而,有一些证据表明“可敬的”科学家们经常使用这种不可证伪的方法,并导致了重要的科学发现,就连波普尔也并不想指责他们从事伪科学。


另一个天文学的例子可以说明这一点。牛顿引力理论预测了行星围绕太阳公转时应该遵循的轨道。在很大程度上,这些预测是由观察证实的。然而,天王星的观测轨道始终不同于牛顿的理论预测。1846年,英国的亚当斯和法国的勒韦里耶两位科学家各自独立地解决了这个难题。他们认为,还有另一颗行星对天王星施加了额外的引力,但尚未被发现。亚当斯和勒韦里耶计算出了这颗行星的质量和位置,如果它的引力确实是天王星奇怪行为的原因的话。

不久之后,人们发现了海王星,几乎和亚当斯和勒韦里耶预测的完全一样。


显然,我们不应该批评亚当斯和勒韦里耶的行为是不科学的——毕竟,他们的行为导致了一颗新行星的发现。他们从一个理论开始——牛顿的引力理论——这个理论错误地预测了天王星的轨道。他们不是得出结论说牛顿的理论一定是错的,而是坚持这个理论,并试图通过假设有一颗新行星来解释相互矛盾的观测结果。


这表明,波普尔试图将科学与伪科学划清界限的做法并不十分正确,尽管它一开始是有道理的。一般来说,科学家们不会在与观测数据发生冲突时就放弃他们的理论。通常他们会在不放弃自己理论的情况下寻找消除冲突的方法。值得记住的是,几乎所有的科学理论都与一些观察结果相冲突——找到一个完全符合所有数据的理论是极其困难的。很明显,如果一个理论不断地与越来越多的数据发生冲突,而又找不到合理的方法来解释这种冲突,那么这个理论最终将被抛弃。但是,

如果科学家一有麻烦的迹象就简单地放弃他们的理论,就不会取得什么进展。


波普尔划分标准的失败提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有没有可能找到一些我们称之为科学的东西所共有,而其他东西所不共有的共同特征呢?毕竟,科学是一个异质的活动,包含了广泛的不同学科和理论。它们可能共享一些固定的特征,这些特征定义了什么是科学,但是它们也可能没有固定的共同特征。


哲学家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Ludwig Wittgenstein)认为,没有什么固定的特征来定义“游戏”是什么。更确切地说,它是一个松散的特征集群,其中大多数特征是由大多数游戏所拥有的。但是任何特定的游戏都可能缺少集群中的一些特性,但仍然是“游戏”。科学也是如此。如果是这样,就不太可能找到一个简单的标准来区分科学和伪科学


以上对Okasha(2002)科学发展史的整理,为我们理解科学奠定了基础。


中医可以用西方近现代科学框架来研究吗?

中医可以科学化吗?从科学发展史谈起

在“过分吹捧或贬损中医,都不靠谱”(作者:刘文瑞和赵向阳)一文中,两位作者对中医和科学做了深入的讨论。受启发,这里讨论几个问题,如下。


笼统地问中医是否可以用现代西方框架解释

或许是一个错误的问题


向阳老师说,“总体上讲,中医和管理实践很相似,都是一种实践智慧,也就是亚里士多德所说的Phronesis。它们是一种经验理性,但是,很难用西方近现代所发展出来的分析性框架来研究。”。刘文瑞老师认为“中医是完全不能科学实证,但又是完全来自经验理性的学说”。基于Okasha对于科学发展史的回顾,以及有关科学与伪科学的争论,我们可以发现,简单地说 “可以还是不可以”,都是不准确的。笼统地说西方框架不可以分析中医是不对的,笼统地说西方框架可以分析也是不对的。因为西方关于科学的理解本身也尚无定论、争论不休。


本文认为 “非此即彼”的思维局限,已经严重的阻碍了认识的全面性。中西方早期的冲突在于西方强调还原论,中国偏整体论认识。刘老师讲的中医系统思想,现代西方也开始倡导。20世纪50年以Quine为代表的哲学家在西方提出整体论,中西方可以说在整体论这方面走向了共同的认识。从西方新进的整体论去认识中医是可行的。


中医配方与西方多重实现哲学是相同的


所谓多重实现,即实体可以由物理的多重组合方式实现。比如一个脸盆,它可以塑料制成,也可以是铝材制成。多重实现哲学,运用到中医,即可以理解多个配方可以产生同一功能的问题。新的量子物理提出并行宇宙的概念。宇宙有多个,并行标准也就有多个。多重实现哲学强调多种实现方式的等效性,可以很好的解释刘老师说的,“中医就中医原理来说,对单方偏方的态度,恰恰是测验中医的方式之一。而当今大部分人在这方面是混乱的糊涂的。中医药的经典方剂,通常拒绝单方”。


组态视角及其方法与中药配方是逻辑相同的


近代物理学、化学和社会学中的组态视角已经发现组态的“等效性”原理,也即多种要素的不同组合,可以产生相同的功能。并且在组态视角的方法中(如QCA),也区分了核心条件和边缘条件。这些原理与中医对药房的划分非常相似。比如,刘老师讲到“中医用药都要讲君臣佐使。药方要按照中医理论的整体性配伍。君药是主治,臣药是辅助,佐药是帮衬,使药是引子;一般情况下,单方不成立”。简单的比较近代整体论、多重实现哲学,组态理论及其方法,会发现它们与中医的诸多原理非常接近。


总结

我跟中医没利益纠葛和冲突。只是就我理解的西方科学哲学,分享我的观点。我相信只有人暂时解释不了的存在,存在即有合理性:一个存在如果可以“骗人”1000年,你就要相信它“骗”的本事。或者我们对科学的理解还不全面,或者科学本身定义还有待完善。科学与实践的关系,更多是实践证伪理论,而不是理论证伪实践。


1.科学探究自古就有,科学发现作为真理具有暂时性特征。科学革命并非从天而降,人类就一直在从事科学调查。只不过是近现代有一个阶段(1500-1750),科学发现比较集中。我们就把这个阶段叫科学革命。然后,这常被认为是科学的起点,并被误解为人类之前的知识都不科学。但是翻开科学的发展历史,我们就知道,科学发现作为认识真理的暂时性特征,发现推翻另一个发现,但它本身也是暂时的“真理”。即便是推翻宇宙的地心说,作为现代科学世界观发展的关键起源的

哥白尼革命(太阳中心说),今天看来也是不可接受的。今天没人会认为太阳是宇宙的中心。


2.研究方法不等于科学本身。科学经常狭隘化为研究方法,比如,“实验”,被作为今天科学的研究主要手段。甚至蔓延至各学科把实验等同科学本身。这主要源于1590伽利略在比萨斜塔做过自由落体实验。从此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物体下落速度和重量成比例”的学说。回顾科学发展历史,我们发现在伽利略之前,实验并不被认为是可靠的方法,后来的牛顿等人也主要是采取数学的方法发展机械力学,通过观察验证理论。伽利略本人也是显示数学语言可以用于描述物质世界真实物体运行行为的第一人。正如,伽利略的自由落体实验主要是用来检验亚里士多德假说,开发理论或许需要不同的方法。


3. 科学哲学是不断地挑战科学隐含的假设

科学哲学的主要任务是分析各种科学中使用的探究方法。从哲学的角度看待科学,可以让更深入地探索——发现科学实践中隐含的假设。比如科学家重复实验数次后,得出的结果相同,可能会很有信心重复这个实验将得出同样的结果。但是哲学家会问:为什么重复这个实现就会得到同样的结果呢?我们怎么知道这是真的?


4.中医可否科学解释取决于你的认识论。中西方哲学在整体论上实现了对话。用传统的西方还原论科学哲学理解中医,冲突不可弥合。用现代西方整体论、多重实现哲学理解中医,两者是共通的。所以根本在于您选择什么样的科学哲学去理解中医。

中医可以科学化吗?从科学发展史谈起

中医可以科学化吗?从科学发展史谈起

思得学术

管理哲学探讨,前沿方法分享

思而得,思而复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