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师:营养“科学化”以来,发现健康状况却下降了

营养师:营养“科学化”以来,发现健康状况却下降了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选择的食物非常丰富,加上各种烹饪方式,更是变得五花八门。然而,在现代科学看来,万变不离其宗​,营养学家把维持人体健康的营养物质分为七类,分别是“三大”营养物质,包括蛋白质、脂肪与糖类(碳水化合物);此外,还有维生素、矿物质(无机盐)、纤维素与水。七类营养素的合理搭配,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正常运行,便保持身体健康。任何一类物质的过量或不足对人体健康都会产生不良影响。


营养师:营养“科学化”以来,发现健康状况却下降了


现代医学把人体所需营养进行非常“科学化”的归类,让我们非常直观地了解人体所需的营养素,更好地保护人体健康。然而讽刺的是,自从我们把营养“科学化”以来,发现我们的健康状况反而下降了,现代人“亚健康”现象非常严重。而我们祖祖辈辈,世代沿袭的传统饮食习惯逐渐被遗忘。

对于饮食的决策,已经从文化和传承的习惯,逐渐转变为根据营养理论“精确”计算出来的饮食数据。我们忘记了,祖辈为了更好地应对自然环境,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逐渐演变出来的饮食习惯,我们不知道一个好习惯沿袭到今天,有多少人为此付出了承重的代价。

营养师:营养“科学化”以来,发现健康状况却下降了


传统饮食习惯真的是子虚乌有吗?

“上火”有对策

在沿海一带,尤其是两广地区的人,最为常见的说法就是“上火”,人们为了更好的“败火”,于是发明了“凉茶”,人们日常生活中,学会了煲各种汤,或煮“糖水”,把洗澡叫做冲凉等等。事实上,这些都是经过几百年演变出来的生活习惯,可以帮助我们更好适应自然环境以及其后的变化,更有利于身心健康。然而,在现代医学或营养学中,并无“上火”之说。


营养师:营养“科学化”以来,发现健康状况却下降了


传统医学调理“脾胃”,现代科学“缺啥补啥”

一般来说,现代医学通常是缺啥就补啥,通过对血样分析,某一方面的营养素缺乏,就补充相应的食物,或保健食品。而传统医学则认为,人体缺乏营养除了挑食或偏食的情况之,更多是因为人体脾胃(消化系统)功能虚弱,导致人体无法从食物中获取必须的营养物质,因此很多时候需要先调理脾胃,然而选择食补。

比方说,人体蛋白质缺乏,现代医学就会建议要多吃些高蛋白食物,如鸡蛋或牛奶、以及各种鱼类食物等等。然而,传统医学则认为,蛋白质属于大分子营养素,如果每天进食太多,我加重脾胃负担,人体对这些营养素无法吸收,从而无法起到进补效果,所谓“虚不受补”。因此,这个会后以应该少吃些高蛋白食物,而是应该多吃些清淡、易消化食物,同时养成良好生活习惯,调理好脾胃功能。待​身体逐步恢复健康之后,在适当进补。


营养师:营养“科学化”以来,发现健康状况却下降了


“湿气”过重,饮食调理

传统医学认为,“风,寒,暑,湿,燥,火”是导致身体“亚健康”,是疾病的主要推手,其中以“湿邪”最为“顽固”,难以调理。尤其是四川、湖南、以及两广地区,的人们比较容易招惹湿气,尤其是在“回南天”、梅雨季节,以及夏天的空调房内等等比较容易出现。

不同的地区,根据气候条件的不同,形成了不同的生活习俗。比如:四川湖南等地方,比较喜欢吃辛辣食物,辣椒、花椒、生姜等,都是带有祛湿除邪的作用。而两广地区的人则是通过喝姜茶、或一些花茶、煲“糖水”等生活习惯。同时,通过保持合理的运动锻炼,来提高人体免疫力。


营养师:营养“科学化”以来,发现健康状况却下降了


个人观点:

自从抗生素临床应用之后,我们发现,以前感冒我们可以通过多喝水、捂汗、或者是运动出汗来自愈了。而现在,我们在面对感冒打屁股针都不行了,必须要去打吊瓶。一般的感冒住院也要好几天才能康复,还需要抽很多血来化验。


营养师:营养“科学化”以来,发现健康状况却下降了


我个人认为,我国地域辽阔,南北纬度跨度较大,各地气候条件也有很大差异。各地区都有自己独特的饮食及生活习惯,这些习惯大都是祖辈在漫长的岁中,为了更好应对自然环境而总结出来的生活经验,是我们最为宝贵的财富。我们在尊重科学发展的同时,对于我们原有的生活习惯,也要谨慎对待,不可轻易否定。


营养师:营养“科学化”以来,发现健康状况却下降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